101古诗文默写.doc_第1页
101古诗文默写.doc_第2页
101古诗文默写.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中考总复习全程教案第一篇 基 础教案一 古诗文默写复习目标1.认识中考:熟悉古诗文默写中考题型。2.认识问题:让学生发现在古诗文默写中存在的问题。3.促进复习:激励学生在课下有计划有技巧地展开自我复习。复习过程活动一 真题演练,自我诊断一、真题演练1.2012年广东省题“古诗文默写”。2.2011年广东省题“古诗文默写”。提示:课前5分钟小测与评讲,目的是能使学生在初三整学年中,反复复习及巩固基础板块的知识点;同时可依据检测内容直接导入该课堂的学习。活动二 对比归纳,熟悉题型 一、真题演练,让学生熟悉题型。二、交流评价。投影参考答案,四人小组对照评分标准互相评分。三、归纳考题特点: 从近几年广东省课改区中考的考题来看,古诗文默写题的考查有以下特点:考查范围均为考试大纲规定的篇目,题型为直接默写型与理解运用型相结合。其中直接默写型有4题,只有1小题是理解运用型默写,最后一题为整篇或补充完成的默写考查,考查的句子多为名句并体现出对难字的考查。 题量为5个小题,共10分。评分要求为每小题错、漏、多1字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改卷均为电脑阅卷,要将试卷进行扫描,同学们在答题时一定注意不要乱涂乱改,书写一定要清晰、规范,避免因扫描进电脑时字迹不清楚而造成的失分。 绝句、律诗和词是考查重点,一般所占分值为58分;整首或补充完整的默写主要考查绝句、律诗或词。 古体诗和乐府民歌是默写的难点,考查难度比较大。 论语是古文默写的考查重点,重复考查的几率很大。四、归纳解题策略(例举、接龙)(选择其中一到两种方法进行整理、收集)。提示:鼓励学生在复习时进行归类整理。1.辨明名句,重点突破。 巧用修辞,意蕴深刻。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富含哲理,令人深思。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情景交融,意味深长。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情感积极,警策励志。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化整为零,归纳积累。将相关的诗文名句按照不同的类别归类整理。如:送别类、怀乡类、爱国类、理想类、描写类(花、鸟、树、木、山、水、雨、雪、春、夏、秋、冬等)。3同音异形,区别记忆。对于古诗文中出现的同音字、异形字,平时就要加强区别记忆,防止混淆。如:“以观沧海” 与“蒹葭苍苍”,“ ,”“ ” 、“ ,”“ ” 、“ ,”“ ” 。4.善于联想,强化积累。 根据一个派别就应该想到不同作家、诗人的名句。 根据某个作家、诗人,就该想到他们写过的名句;看到某篇文章某首诗词的题目,就该想到里面的名句。如:由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看见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 看到一个名句,就该想到和它意思相近或相反的名句。 活动三 实操展示,巩固提升一、同桌互考,识字闯关提示:通过归纳古诗文默写的难写易错字,激起有意注意;把默写时容易出现的错别字圈点出来,复习时重点关注,不但能省时省力,而且避免重复出错。二、灵活应用,巩固提升1.诗画融合。2.情境入诗。提示:本活动设计针对中考的理解性默写,让学生巩固古诗文的应用,以激励学生在课下有计划有技巧地展开自我复习。板书设计古诗文识记口诀:收集易错字词,归纳性识记提效率;分类整理记忆,理解性识记是关键。附录(答案解析)活动一2012年广东省题1.(1)学而不思则罔 (2)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3)休将白发唱黄鸡 (4)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5)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2011年广东省题2.(1)温故而知新 (2)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活动二2013年广东省题1(1)琴瑟友之 (2)似曾相识燕归来 (3)野芳发而幽香 水落而石出者 (4)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2014年广东省题2(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3)八百里分麾下炙 (4)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5)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