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 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doc_第1页
实验3 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doc_第2页
实验3 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doc_第3页
实验3 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三 热塑性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热塑性高聚物熔融指数的测定方法。2、了解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条件。二、实验原理熔融指数就是热塑性高聚物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熔体在10分钟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重量值,以克/10分钟表示。熔融指数(MI)的数据可以用来区别各种热塑性高聚物在熔融状态时流动性的好坏。但只是一个大体上的分类手段,还不能根据熔融指数数据预测实际成型加工工艺过程。另外,对同一种高聚物,还可以用熔融指数来比较高聚物分子量大小,作为生产上的品质控制。一般来讲,同一种高聚物(化学结构一定),其熔融指数愈小,分子量愈大,熔融指数愈大,分子量愈小。三、仪器设备、原料SRZ-400D熔融指数仪、天平等。原料:不同牌号的PE、PP、PS、ABS等。四、实验条件1、熔融指数仪主要零件尺寸及规格:出料口直径:2.0950.005mm出料口长度:8.0000.025mm装料口直径:9.5500.025mm 装料口长度:160mm活塞杆大直径:9.4750.015mm活塞杆头长度:6.3500.100mm温度波动:0.2(出料口上端毫米处)2、试料:可以是能放入装料筒中的热塑性粉样、粒料、条状薄片或模压块料。3、温度、负荷的选择:测试温度应高于所测高聚物的流动温度,低于热分解温度。负荷的选择要根据所测试样熔融指数的大小。熔融指数大的,负荷用小些;相反,负荷用大些。例如聚乙烯,MI80者,取125/325克。兹将一些高聚物熔融指数测定的标准条件列入附表一。4、取样条(即切割段)时间的选择:每个样条所需时间与熔融高聚物自毛细管出料口中流出的速度有关。速度快时,取样时间就短些;速度慢时,取样时间就长些。一般取样时间与流出速度如表二所示。一个试样要连续切取至少二段,称重到毫克。若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超过二段平均值的10%,则需重新取试样进行测定。五、实验步骤1、调整水平:将口模放入料筒中,将水平仪插入料筒,观察水平仪中的气泡,旋转四个地脚使气泡停留在水平仪的中央的红色圆圈内,则仪器达到水平状态。2、温度设置:预设温度值的设置:1)插上电源插头,打开面板上的加热电源开关,控温表指示灯亮;(控温表上方的PV窗口显示的数值是料筒内的实际温度,下方的SV窗口显示的数值是预设温度值;当实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仪器会给料筒持续加温,直到实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为止。)2)按住温度表面板上的键可增大预设温度值,按住键可减小预设温度值。3、测试试验操作步骤本设备可以用质量法试验和密度法试验两种测试方法,本试验采用质量法试验。1)打开控制部分电源开关,前面板上的液晶屏点亮。短暂显示标题画面后自动进入试验参数显示界面。2)按下操作面板上的“设置”键进入“参数选择设定”,试验方法下出现一个黑色的下划线光标,表示进入选择状态。3)按或键控制光标在在温度、切料间隔等各项之间移动。4)按照试验方法设定好各参数数值。5)恒温510min。6)装料,用装料斗和装料杆逐次装入并压实进入料筒的试样,直到加料约到料筒的2/3左右为止,而后,将活塞杆放入料筒中,恒温五分钟后,即可加上所需砝码进入试验。7)压料1 min。8)试样切取。到达设定时间时自动切料。9)用天平称出挤出样条重量,输入样条质量,自动计算结果。至此,测试完毕。4、试验后,应进行清理工作,接着步骤如下:1)待料筒内的料全部挤出后,取下砝码和活塞杆,并把活塞杆清洗干净。2)关闭仪器电源,把下电源插头。3)把口模挡板手柄向内推入,用顶杆顶出出料口模,用料口塞子清除出料口,再用纱布条在小孔内反复擦拭,直到干净为止。同时把顶杆清洗干净。4)用洁净的白纱布,绕在清料杆上,趁热擦拭料筒,擦干净为止。六、 记录表格及数据处理 试样名称 温度 负荷重 压力 样条号取样时间(秒)样条重(克)样条平均重(克)MI(克/10分)123熔融指数(MI)可按下列计算:MI=W600/t(克/10分钟)式中W三个样条重量的算术平均值(克);t取样条时间(秒)附表一、一些高聚物熔融指数测定的标准条件温度/荷重/g压力/Kg/cm2适用高聚物1253250.46聚乙烯125216030041903250.46纤维素酯19021603.041902160030.041901000014.06聚醋酸乙烯酯15021603.0420050007.03聚苯乙烯ABS23012001.69丙烯酸树脂23038005.3419050007.032651250017.58聚三氟乙烯23021603.04聚丙烯19021603.04聚甲醛19010501.4830012001.69聚碳酸脂2753250.46尼龙23510001.4123521603.0423550007.03七、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要认真预习,集中精神听指导讲解,操作试验机时,认真细致,注意安全。2、同组同学要分工协作,有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