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志《水利卷》.doc_第1页
会昌县志《水利卷》.doc_第2页
会昌县志《水利卷》.doc_第3页
会昌县志《水利卷》.doc_第4页
会昌县志《水利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篇 水利 电力19862009年,会昌县坚持不懈把水利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来抓,注重水利电力基本建设,做好水利电力设施除险保安工作,加强水利电力管理。其间,水利建设总投资13349.3万元,总投工4605.15万工日,完成土石方工程量2890.7万立方米.新建蓄水工程627座(处),总库容15808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628公顷,新增旱涝保收面积4358公顷。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69处,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5万多人。新建水力发电站52座,总装机容量45000千瓦。11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容量47500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11座,主变容量63650千伏安;35千伏输电线路213千米,10千伏配电线路1032千米,配电变压器983台,容量110015千伏安。村通电率和户通电率均为100%。第一章 机构第一节 水利机构1986年,县水利电力局内设行政办公室、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水利电力技术指导站、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站,有职工39人。下辖供电所、石壁坑水库管理委员会、水利水电设备修造厂、水利电力建设工程队、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队及22个乡镇水管站。1990年12月,增设水政水资源股。1995年2月,县畜牧良种场由县计划委员会移交水电局管辖。1999年4月,县供电公司(供电所)从县水电系统划入赣州市供电局收编直管。2001年,县畜牧良种场移交给县农业局管辖,原水利水电设备修造厂依法破产。2003年7月,县水利电力局更名为县水利局。2005年12月27日,原石壁坑水库管理委员会,调整分成石壁坑水电站和石壁坑水库管理委员会。2006年4月,原水利电力技术指导站更名为水利建设与管理股;原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站更名为农村水利股。2009年,县水利局机关内设行政办公室、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水利建设与管理股、农村水利股、水政水资源股、水政监察大队、纪检组、系统工会、审计财会股,有职工39人。下辖19个乡镇水管站、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队、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队、石壁坑水库管理委员会、石壁坑水电站。第二节 电 力 机 构会昌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会昌县供电所,县水利局下属副科级企业单位。1986年所内设办公室、用电业务室、生产技术组以及电器门市部,有职工39人。1989年增设财务股、政工股,用电业务室改为用电营销股、生产技术组改为生产技术股。1992年供电所更名为会昌县供电公司,行政隶属关系不变。1993年,内设机构股改为科,年底增设电力调度室。1994年兼并亏损的县水电设备修造厂(1999年4月脱离)。1995年增设保卫科。1998年5月,县供电公司与石壁坑电站合并成立会昌县水电发展总公司,为县水电局下属副科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财务科、生产技术科、稽查保卫科、电力调度室、多种经营办公室。下辖发电公司、农电公司、市场营销公司等3个子公司以及石壁坑水库管理委员会。1999年4月,成立会昌县供电局暨会昌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为正科级企业单位,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配局长(经理)1人,副局长(副经理)3人。内设办公室、财务科、生产技术科、审计稽查科、市场营销科、安全教育科、两改办等7个科室。下辖计量所、电力调度所、物资供应站、兴昌公司、城区供电所、珠兰供电所、庄口供电所、文武坝供电所、西江供电所、小密供电所、周田供电所、麻州供电所。2006年内设经理工作部、党总支工作部、工会办、纪检监察室、生产技术部、财务部、市场营销部、安全教育监察部、审计稽查部、保卫部。下辖电能计量管理所、后勤服务部、电力调度所、物资供应站、微机管理中心、95598电力客户服务中心、电力修理试验所、城区供电所、珠兰供电所、庄口供电所、西江供电所、小密供电所、周田供电所、麻州供电所、富城供电所、中村供电所。共有271人。2007年5月新增内设机构人力资源部和计划发展部。2008年6月新增内设机构基建部;新增下辖机构配电工程公司、汽车管理中心、电费管理中心。2009年机构不变,共有职工270人。第二章 水利工程建设第一节 蓄水工程一、塘坝1985年,全县有塘坝4289口,蓄水96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873公顷。1986年后,不少农户因缺乏劳力或资金,塘坝无法加固、深挖、改造,年久失修,致使塘坝埂变低、陂面变小、塘底变浅,塘坝难于发挥较好的效益,塘坝发展滞后。2009年,全县有塘坝3939座(处),蓄水96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42.41公顷。与1985年相比,塘坝减少350座(处),蓄水量增加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减少1430.59公顷。表7-1 2009会昌县塘坝工程情况表乡镇座数蓄水量(万立方米)灌田(公顷)文武坝镇88812846.21筠门岭镇5388287.12西江镇45828851.51周田镇3537314.39麻州镇294246.82庄口镇3003639.39清溪乡右水乡3763.03高排乡晓龙乡686421.21珠兰乡273943.94洞头乡中村乡站塘乡2536048.49永隆乡富城乡小密乡31012022.73庄埠乡1501633.33白鹅乡2632624.24合计3939962442.41二、水库1985年,全县有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14座,小(二)型水库34座。2009年,全县有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19座,小(二)型水库49座。其中,19862009年新建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15座。上罗水库 位于会昌县晓龙乡桂林村,距县城43千米,距晓龙圩8千米,是濂江河段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1994年5月5日经省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由赣州地区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1998年3月成立由县长任总指挥的会昌县水利枢纽工程指挥部,1998年10月动工兴建,工程总投资5297.3万元。2002年10月竣工后由浙江中大三川水电发展有限公司收购,2007年4月转让给县人谢祚珍。该工程由溢流坝、非溢流坝、厂房坝段和土坝四部分组成,全长252.4米。其中混凝土溢流坝长77.5米,堰顶高程171.5米,坝上设计10米9米的6扇弧形钢闸门,工作桥面高程为182米,浆砌石非溢流坝长23米,坝顶高程181.97米,最大坝高14.47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73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4.1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44.8立方米,调节库容595万立方米,水库正常蓄水位180.5米高程,总库容为98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80公顷,电站装机容量为2台3500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2440万千瓦时。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具灌溉、养殖、公路交通、生态保护等综合利用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羊子岩水库 位于县城南48千米,筠门岭镇上游2千米的羊子岩河段上。1986年4月19日,经省计委、省老建办、省水利厅批准,县水电局设计队设计。1988年1月1日动工兴建,1991年1月1日大坝竣工开始蓄水,同年2月开始发电。电站总装机容量3台500千瓦,电站厂房面积387平方米,总投资650万元。2008年冬,为充分利用水资源投资进行技术改造,增容2台500千瓦,总装机容量2500千瓦,年发电量达980万千瓦时。该水库大坝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40平方千米,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1554.8毫米,年平均径流量3.1亿立方米,枯水流量每秒3.89立方米,总库容594万立方米,设计库容378万立方米,水库正常高水位高程224米,大坝为浆砌石混凝土带闸式溢流重力坝。坝顶高程228米,长74米,采用三扇钢弧形闸门控制水位,其闸门高8.8米,宽10米,有启闭机3台,发电引水隧洞2条,长度分别为220米和240米,洞径2.7米,进口高程214米。羊子岩水库具有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汛灌溉、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水库所有权属筠门岭镇。经营权几经变更。1991年由筠门岭镇经营,1992-1994年由县水电局经营,1995-2002年6月又由筠门岭镇经营,2002年7月-2007年12月,由县人吴龙彬和福建武平人李剑峰合资经营,2008年1月至2009年底,由吴龙彬独资经营。清溪锡矿水库 位于筠门岭镇增坑村湘江一级支流清溪河,1996年由县人谢祚珍投资兴建,1999年10月竣工。该水库集雨面积5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2.4立方米,坝体浆砌石重力坝,坝高15米,长35米,装机2台500千瓦,隧洞全长3000米,高压管道220米,灌溉面积66.7公顷,系全县私人投资兴建规模较大的第一座水库。五里山水库 位于西江镇五里山石迳河上,距西江镇8千米,由县水电局设计队设计。该工程于1998年1月动工兴建,2001年5月竣工,总投资261万元。五里山水库是一座混合式水电站,装机2台125千瓦,水库总容量113万立方米,集雨面积34.5平方千米。主要建筑物有大坝、厂房、隧洞和进水闸启闭台,大坝采用定心圆等外径单曲浆砌拱坝,拱曲半径45.5米,拱顶轴长73.3米,最大坝高25米,溢流坝高22米。厂房为砖混结构,面积131.3 立方米,高度5米,引水隧洞全长76米,纵坡1200,采用半径为0.65米的圆型断面,用25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衬砌,启闭台采用排架结构,高度为17米,设计启闭重量1.5万千克。表7-2 19862009年会昌县水利工程统计表年份水库(座)总库容(万立方米)其中(座)有效灌溉面积(公顷)塘坝(口)蓄水量(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公顷)中型小一型小二型19865010531114354420375990819201987509911114354486.7375990819201988501057011435458037599081906.719895011110114354386.73759933192019905011110114354393.3375993318801991511112311436440038509651906.71992521114311437434039159761966.719935311737115374313.33917978196019945311737115374313.339179781946.7199553117371153743203915964194019965311737115373953.339159641946.7199753117371153739603915964194019985311737115373933.339159641946.719995311737115373933.340351015194020005311737115373933.3405010151966.720015311737115373933.3405010151966.720025311737115373933.3405010151966.720035412782.51163739543041930181020045412782.511637395430419301810200565140191194547163951120823512006651401911945171639511208235120076714099119474766375511323687200867140991194747663755113236872009691484611949486637689623787第二节 引水工程会昌县历来把水陂水圳冬修作为一项投资少、用工省、见效快的措施,广泛推广应用。水陂水圳的结构也由柴石陂向浆砌石发展,供水工程更牢固耐用。1985年,全县有引水工程3605座,其中灌溉千亩以上(含千亩,下同)引水工程10座,灌溉千亩以下(不含千亩,下同)引水工程3595座。至2009年,全县有引水工程3870座,可灌溉农田9373.3公顷,其中,灌溉千亩以上的有10座,灌溉千亩以下的有3860座。1990年以后,逐年对引水工程进行维修、改造、续建。1998年11月中旬,县委、县政府组织水利工程万人大会战,发动县属机关、麻州镇干部职工和麻州小石示水库受益农户齐上阵,疏通小石示水库北灌区引水渠道10.5千米,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00公顷。这年,全县各类水利维修工程开工3122座(处),完工2890座(处),投工333万工日,完成土石方136万立方米,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73.3公顷,改造中低产田640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0公顷,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13.3公顷。2000年,水利冬修重点工程项目实行县领导负责制,乡镇具体抓,水利局协助抓。实行水利工程开工一处,完成一处,验收一处的务实措施。当年工程开工3089座(处),完工3058座(处)。2004年,周田半岗引水工程,总投资521.28万元,投工6万余工日,完成土石方工程量6.53万立方米,混凝土0.275万立方米。当年,维修加固山塘、陂坝29座(处),清淤、疏通、改造引水渠道52.1千米,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33.3公顷,改造低产田620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3.3公顷,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00公顷。20052007年,把引水工程放在水利冬修的重要位置,集中人力物力对全县12座病险水库、陂坝的引水渠道进行维修、改造和清淤疏通等。共计维修、改造和疏通引水渠道47.73千米,其中土方整治19.4千米,混凝土26.03千米,浆砌石衬砌2千米,危险工段0.3千米。工程量:土石方开挖9710 立方米,土石方填筑2766立方 米,混凝土7495 立方米,浆砌石2860 立方米,工程总投资329.8万元。至2007年底,全县有引水工程3755座(处),有效灌溉面积8.38千公顷,供水量达12347万立方米,其中引水工程供水5440万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44%。20082009年,引水工程和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仍然是全县水利的重点工程。两年中完成全县19个乡镇75处水陂水圳引水渠道93.5千米的修复、改造、疏通清淤工程:完成西江、小密等乡镇12个灌区的引水渠道修复工程。投入维修资金990万元,完成土石方工程量82.5万立方米。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533.3公顷,改造中低产田200公顷,新增旱涝保收面积333.3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8.7公顷。表7-3 19862009年会昌县引水工程建设情况表年份投工(万日)完成土石方(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公顷)新增旱涝保收面积(公顷)198677.7862.99293.3198764.9858.12173.3173.31988188172340126.71989188172100126.719902451751801401991334192193.3193.31992334173153.3133.31993335.8171.280173.31994339.2115.95113.3166.71995316.81108.55140213.31996315.3135.84106.7206.41997320.29141.551402001998333136134213.3199931813599.3213.32000328137.51401402001255.7131.5137201200217080134204200319.7580145200200422.6486133.3200200518.486133.3200200620.586133.620020072086133.320020082082.5158.7333.320092086133.3200合计4605.152890.736284357.9表7-4 2009年会昌县灌溉千亩以上引水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座落地点所在河流集水面积(平方千米)灌溉面积亩(公顷)引水渠道(千米)拦水坝建设时间附注坝高(米)坝长(米)开工完工洛家陂筠门岭羊角湘水601134.61.551996年冬1974年冬大坝陂周田乡梅子半岗河134671.5301973年10月1974年春官陂周田乡西园石坝河121801.5351972年冬1973年春山陂圳麻州乡下堡右水河201333.52.5251958年冬1959年11月鸡公陂麻州乡前丰前丰河13674.93.5371962年10月1963年3月沙河陂麻州九洲沙河216717.51.5201962年9月1966年3月并丘陂西江乡河背澄江4081333821969年冬1972年春莲石陂西江乡莲石澄江4009953.82201975年冬1976年冬蕉兰陂站塘乡罗坊官丰河106.623311.54.5451974年冬1975年冬红光渠文武坝白石白石河16200314.5151971年冬1979年春因渠道长,渗漏严重,未发挥灌溉作用第三节 防洪工程一、县城防洪堤会昌县城地处贡江支流湘江与绵江两江汇合处,地势局部明显低洼,汛期到来时,街道受淹、交通受阻的情况时有发生,威胁城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城区居民正常的生活生产,制约会昌经济的发展。1999年,县委、县政府根据城防规划,结合沿江大道开发建设,开始实施城防工程建设。城防工程沿湘、绵两江分东、西两段,东段,即水东防洪堤,从黄坊大桥至步云桥再逆水而上至湘江大桥,全长1500米;西段,即老城区防洪堤,从步云桥东门河堤逆水上至湘青桥头,堤长300米。工程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从黄坊大桥沿绵江南岸、湘江东岸1000米处,采取公开招标形式,确定施工队伍。该工程由赣州市水利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赣州市水利水电建设监理站监理,于1999年10月下旬开始施工,2000年12月竣工。(湘江东岸1000米处至湘江大桥一段500米尚未开工)累计完成土石方2.5万立方米,浆砌石1.67万立方米,混凝土0.28万立方米,总投资300万元。二期工程,从步云桥沿东门河堤逆水上至湘青桥段300米,是防洪堤和古城墙保护的综合工程。此工程由江西远宏房地产开发公司会昌分公司设计承建。从2008年11月动工至2009年12月完工,累计完成开挖土石方2万立方米,填筑土石方2万立方米,浆砌石1.1万立方米,混凝土0.6万立方米,总投资900万元。城区防洪堤集城市交通、商住、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改善了县城的市容市貌,带动了商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半岗河防洪堤半岗河位于会昌县南部周田镇境内,发源于清溪乡,系湘江一级支流,全长31千米,集雨面积102平方千米,沿河两岸有农田、菜地660公顷,人口1.1万余人。原半岗河堤大部为土堤,堤低土薄,汛期洪水陡涨陡落,河堤崩塌严重,两岸农田常受洪水冲塌,房屋受到威胁,平均每年有3公顷以上农田被毁。1971年,县水电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半岗河进行全面勘测作出治理规划,因工程量大投资多,未能实施。1999年初,县委、县政府把治理半岗河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当年汛期结束后,县里成立半岗河堤治理指挥部,县长任总指挥,分管农口的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为副总指挥。11月1日正式动工,开始河道清淤。经过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多方筹集资金和群众的投工投劳,总长5000米的半岗河堤于2000年3月全面完成,并通过验收。半岗河堤工程使用木桩1.2万根(每根长2.5米),编织袋装沙石筑堤12万只,竹编篱笆1万平方米,计材料投资30.4万元。机械施工用铲车900多小时,完成土石方12万立方米,浆砌石300立方米,混凝土100立方米,群众投入劳力7万多工日,总投资70余万元。第四节 水库除险加固会昌县20世纪80年代以前兴建的水库大部分是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这些工程是民工上阵大会战建成,施工条件差,质量达不到要求,配套设施不全,隐患较多。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劳动力分散,难于组织大批劳力参加水利冬修。再加上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减少,维修管理跟不上,病险水库逐年增多,引水渠道愈来愈短、愈来愈浅。1986年前全县病险水库超过70%,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1986年,根据病险水库多的状况,县对水利建设进行调整,把重点转移到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上。19861989年,利用粮食专项基金共计253万元。其中,中央、省、地(市)补助资金202.4万元,县配套资金50.6万元。另外,乡镇自筹资金25.82万元(不含投劳)。除险加固石壁坑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9座,小(二)型水库10座。1990年,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原则和“三个一点”(国家补一点、乡镇出一点、群众筹一点)的解决办法,全县安排水利工程项目110座(处)。其中:水库除险加固12座,小山塘10座,渠道维修13处。全部工程投资173.298万元,其中国家补助75.9万元,县乡自筹97.398万元。1992年3月25日6时至26日8时,会昌连降暴雨,贡江水位急剧上涨,超过警戒水位0.86米,损害小(二)型水库3座,造成较大损失。当年7月1日,地区财政局下拨防汛补助经费7万元,县财政筹资8万元,汛后及时将受损病险水库修复。19901994年,县水电局和石壁坑管委会筹集资金80多万元,分别对渗漏严重的石壁坑水库1号、4号、5号副坝进行除险加固,保证水库安全度汛。1996年,全县完成富家坑、赖坑、西园、下坝子、吉安、石板塘、刁子坑、石观塘、下南坑等9座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共完成土石方135.84万立方米,投入劳动积累工315.3万工日,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60公顷,旱涝保收面积206.7公顷。全年水利事业费比上年增加5%,初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资体系,保证了水利建设所需配套资金按时到位。1998年,全县完成金兰、大石示、上坑、竹子迳、艾子迳等7座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53.3公顷,提高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当年加大水利投资力度,水利事业费在上年的基础上增加7%。1999年,县水电局继续有计划地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用好、管好以工代赈、赣中南农业开发、粮食自给工程及上级水利部门的专项资金。对病险水库保安加固工程,凡工程投资10万元以上的都实行招标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当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750万元,完成吉安、八工面、社前3座水库的除险加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4公顷。2000年2月,为确保中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县水利部门对全县小(二)型以上水库进行全面检查,以消除隐患。同时,对全县13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实行领导挂点责任制,定期进行督办。至2005年完成雷公坝、吉安、杨梅坑、月形、西坑等5座水库进行重点维修加固,投资160.6万元,完成土石方1.023万立方米,混凝土1247立方米,浆砌石2724立方米。2004年2月,为确保中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县水利局对全县小(二)型以上水库进行全面排查,按轻重缓急向县政府提出对石壁坑等16座病险水库,用4年时间进行除险加固的实施意见,县政府于当年6月25日下发关于批转县水利局会昌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对病险水库的基本情况、加固的任务目标资金的筹措办法等都提出明确要求。通过4年的努力,对16座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发挥水库的工程效益。2005年,继续抓紧除险加固。当年,对水镜山、下坝子、塘坑、上坑、大石示等5座水库投资160.8万元维修加固,完成土石方3.1万立方米,混凝土487立方米,保证了农田实际灌溉面积126公顷。2006年,在对冬瓜坑、石河子、西坑、小石示 等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在总投资385万元中,上级支持314万元,占当年投资的81.6%。4座水库维修加固,共完成土石方3.597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452立方米,使726.7公顷农田的灌溉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2007年10月,县城上游5千米的石壁坑中型水库出现险情。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专门机构和抽调水利技术人员,通过公开招投标对该水库进行除险加固,该工程批复加固总投资2399.93万元,向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争取国债资金1200万元,省水利厅配套72万元,省、市、县配套1128万元。当年实施了主坝塑性混凝土防墙和6座副坝的加固。2008年,对石壁坑、艾子迳、月形、雷公坝、羊子岩等4座水库,投入维修资金239.6万元,完成土石方2.46万立方米,混凝土1380立方米,防渗墙91万平方米。2009年,石壁坑、九岭、羊子岩3座水库,继续实施除险加固。石壁坑、九岭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在年内完工。羊子岩除险加固工程2010年2月完工;总投资911万元,完成土石方4.026万立方米,混凝土0.45万立方米。第五节 人畜饮水1986年后,县政府在抓好兴修各种水利工程的同时,将农村人畜饮水也列入工程项目。当年兴修各种水利工程1219座(处),解决8800余人的饮用水和6900余头畜用水。1990年,县政府根据水利工程计划,对全县110座(处)水利工程进行修复、改造、续建、新建,解决3800余人的饮用水和1100余头畜用水问题。19961997年,全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早、动手快,两年各类工程开工7684座(处),解决4150余人的饮用水和2200余头畜用水。2000年,县领导直接挂点到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乡镇领导具体抓,水利部门协助抓,初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全县各类水利工程开工3089座(处),600余人饮用水和200余头畜用水问题得到解决。19862000年,全县在兴修各种水利工程中,共解决农村45890人的饮用水和22820头畜用水。2001年开始,县政府启动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当年,工程地点选择在长岭乡长岭村、周田镇新圩村、晓龙乡桂林村,县财政投资28万元,解决饮水困难人口2333人。2004年11月24日,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县政府按照通知要求,对全县农村饮水现状深入调查摸底,经调查并报省核定,全县在“十一五”规划期内,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16.24万人,占农业人口的41.2%,分布在全县19个乡镇243个行政村。饮水不安全主要表现在氟超标、苦咸水、水污染、其他水质超标和缺水等问题。其中,氟超标1.42万人,主要分布在麻州、中村、洞头、永隆、富城、右水、珠兰、筠门岭、高排、白鹅等10个乡镇;苦咸水0.26万人,主要分布在周田和筠门岭镇;水污染及其他水质超标8.01万人,分布在各个乡镇,占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49.3%;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生活用水方便程度等缺水问题6.55万人,分布在各个乡镇,占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40.3%。当年,县财政投资15万元,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500人。20012004年,全县共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8座,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5213人,县财政投资共73万元。2005年,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县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水利局、发改委、财政局、卫生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提出会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实施意见,指导全县的饮水安全工程。根据工程进展,不定期召开调度会,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方法,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进行。县水利局发挥职能部门的主力军作用,由局领导和技术骨干组成4个工作组,深入实地抓好工程设计、施工、质量监督等工作;项目乡镇负责工程的征地、农户资金的筹集、接入水入户等具体项目的实施;县发改委、县财政局负责资金调度、使用监督;县疾控中心负责水源水质化验。当年,实施6个供水工程,投入资金111.28万元,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134人。20052009年,全县共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93处,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58206人。其中,氟超标7079人,苦咸水1517人,水污染及其他水质超标29376人,缺水问题20234人,受益人口65000人。共投入财政资金1911.2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358.31万元,省级资金103.73万元,县级资金449.25万元。第三章 电力设施建设第一节 水电站建设 1985年,会昌县有水力发电站123座,装机容量8730千瓦,年发电量1528.64万度。1986年以后,县境内水电事业快速发展,竣工发电的主要水电站有羊子岩电站、清溪锡矿电站、五里山电站、上罗电站、三龙电站、赤竹坝电站。正在动工兴建或规划之中的水电站有站塘老虎脑水电站和贡江五级电站。2009年,全县拥有水力发电站84座,装机容量44868千瓦,年发电量11000万度。其中19862009年新建水力发电站52座,总装机容量45000千瓦。 一、建成水电站选介羊子岩水电站 (见本卷第二章第一节)清溪锡矿电站 (见本卷第二章第一节)五里山电站 (见本卷第二章第一节) 上罗水电站 (见本卷第二章第一节)三龙水电站 由三座电站(龙兴、龙丰、龙高电站)组成,地处会昌县东南山区的中村乡。三座电站总装机6台,装机总容量为2890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018.1万千瓦时,总投资1738万元。2002年6月动工兴建,2005年8月20日三座电站全部竣工投入运行。2006年送县电网量1250万千瓦时。龙兴电站距县城37千米,湘江一级支流中村河中上游,坝址控制集雨面积42平方千米,设计水头63米,装机容量640千瓦(320千瓦2台),年平均发电量250万千瓦时,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无调节引水式发电站。工程主要建筑物有挡水坝,引水渠道,隧洞、压力前池、压力管道及厂房,挡水坝最高处18.3米,最长处52米,引水渠道总长150米,隧洞2条,总长772米。总投资377万元。2002年6月动工兴建,2003年7月29日投入运行发电。龙丰电站距县城50千米,贡江左岸湘江一级支流官丰河中上游,坝址控制集雨面积90.6平方千米,水库正常蓄水位345米,总库容580万立方米,装机容量为1600千瓦(800千瓦2台),多年平均发电量521.6万千瓦时,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主要建筑物有大坝、隧洞、厂房等。大坝采用单心圆砌石拱坝,坝顶高程352.6米,坝顶厚度4米,坝底高程303.6米,坝底厚10米,大坝最高处49米,坝顶弦长103米,坝体1.78万立方米。隧洞在左岸,由进水口、引水隧洞和压力钢管组成,全长226米,隧洞为圆形,开挖直径2.6米,进水口布置启闭塔。厂房平面尺寸17.6837.88米,高7.2米,总投资1073.14万元。2002年7月动工兴建,2005年5月18日投运发电。龙高电站距县城58千米,贡江水系湘江的一级支流官丰河上游,是官丰河梯级开发的一级站,坝址控制集雨面积52.1平方千米,水库正常蓄水位385.5米,设计水头37米,总库容17.4万立方米,装机容量650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246.5万千瓦时,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小型水电站。工程主要建筑物有挡水坝、引水明渠、引水隧洞、压力前池、压力管道和发电厂房等。挡水坝非溢流坝坝高10.5米,溢流堰坝高6.5长38米,大坝总长度50.1米。引水明渠2.2米2米,全长411.5米。压力前池为地下洞式结构,宽为4米、长7.5米。压力管道采用钢管,管道长64米,管径1.3米。发电厂房为引水式地面厂房,平面尺寸15.48米8.48米,高6米。总投资287.86万元。2004年9月动工兴建,2005年8月20日投运发电。 赤竹坝水电站 由一级站和二级站组成,地处清溪乡高坑村,贡江左岸湘江一级支流石坝河上游,距县城约80千米。总装机容量1580千瓦,工程总投资750.5万元,多年平均发电量580万千瓦时。二级电站是一座引水式高水头(93.1米)水力发电站,控制流域面积36.7平方千米,主流发源于石嶂,水库正常蓄水位327米,总库容88万立方米,装机1260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482万千瓦。主要建筑物有150米砌块石拱坝、引水隧洞(有压)、高压管道、发电厂房、防洪墙等。定圆心等外半径单曲拱坝;坝顶弧长96.25米,坝顶厚度3米,坝脚厚度12.3米,大坝最高处28米,溢流坝高25米,发电隧洞进口高程310米,出口高程308米,全长343.9米。高压管道与隧洞出口连接,伸进隧洞长25米,转变后67米进入厂房发电。发电厂房建筑面积为1910.5米。二级站于2002年12月动工兴建,2005年6月19日机组投运发电。一级电站集雨面积为13.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87毫米。工程主要建筑物有拦水坝、引水渠道、无压引水隧洞、高压管道、厂房、尾水隧洞等。拦水坝段高8米,非溢流段高10米,引水渠道长230米,无压引水隧洞长1000米,尾水隧洞长270米,发电厂房 发电水头51米,装机1台320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98万千瓦时。2002年12月动工兴建,2007年1月投运发电。二、规划建设水电站 贡江由湘江、绵江于县城西北汇合而成,自南流向北,经文武坝、珠兰、庄口、白鹅等乡镇流入于都县,为会昌第一大河。在电力开发利用上,上级水电部门曾多次组织过专门队伍进行勘察规划。1984年,江西省水利厅拨专款对贡江流域的白鹅峡工程进行过地质钻探和水能利用的综合勘察规划,为贡水水能利用做了大量的工作。2007年1月18日,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文批准立项,规划建设贡江五级电站。老虎头水电站 距县城2千米。电站总装机8000千瓦,水库正常蓄水位160米,总库容4450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11403万元,该项目于2008年11月9日开工。到2009年12月,一期围堰溢洪道地板完成,厂房建至160米。累计投资387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33.9%。营脑岗水电站 距县城 15 千米。电站总装机7200千瓦,水库正常蓄水位154米,总库容2950万立米,工程静态总投资10193万元。该项目于2008年11月开工。到2009年12月,工作桥、人行桥合拢,三台水轮发电机组预埋件安装完工,水轮机安装,升压变电站、35千伏输电线路建设正在进行中。累计投资845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82.9%。禾坑口水电站 距县城 22千米。电站总装机6000千瓦,水库正常蓄水位148米,总库容1770万立米,工程总投资15608万元,该项目2009年底前尚未开工。到2009年12月,正在进行合并优化方案及编制可研报告、绘画编修方案审查。石灰山水电站 距县城 26千米。总装机12000千瓦,水库正常蓄水位142米,总库容3420万立米,工程总投资15608万元,该项目2009年底尚未开工。到2009年12月,正在进行合并优化方案及编制可研报告、规划编修方案审查。白鹅峡水电站 距县城 41 千米。电站总装机21000千瓦,水库正常蓄水位135米,总库容960万立米,工程总投资2.3亿元。 该项目于2008年9月10日开工。到2009年12月,完成厂房排水、消防、测量、测压系统管路和厂房各接地扁铁、各电缆管的预埋安装,主厂房安装间上、下游浇筑高度达155.6米,至厂房顶桥机梁。累计投资12020万元,占投资比例52.26%。表7-5 2009年会昌县电网小水电站简况表电站名称装机容量(千瓦)台数总装机容量(千瓦)动工时间投运时间上罗水电站3500270001998、102002、10三龙水电站龙丰800228902002、72005、5、18龙 兴32022002、62003、7、29龙 高40012004、92005、8、20站塘老虎脑水电站1250225002003、5石壁坑水电站630322901969、91973、1二级站200219771979清溪赤竹坝一级站320115802002、122007115二级站63022002、122005、7、18筠门岭羊子岩水电站500315001988、11991、2、7筠门岭龙潭一级站500115002004、12004、12二级站50012003、82003、12三级站50012003、32003、10清溪锡矿二级站5002100019971999、12庄口石灰山水电站250210001977、1119799二级站12531988麻州腊树背水电站500210002005、12006、4、15清溪锡矿一级站40028002001、12002、10麻州丰春湾水电站40028002003、52004、4富城富延水电站40017202004、72005、12洞头河丰水电站32017202003、122004、12石门迳二级站20012006、10三级站20012004、122006电站名称装机容量(千瓦)台数总装机容量(千瓦)动工时间投 运 时 间洞头昌源水电站40016502004、92007、1小密孕龙水电站32026401983、21985、2富城富源水电有限公司40016002003、52004、4小杉 2001洞头鑫源水电站25025002003、102005、5筠门岭新陂电站320132020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