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寿光市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寿光市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贞观之治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1唐朝建立的时间是()a589年b581年c605年d618年2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的大臣是()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3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吸收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c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d人口大幅度增长能力提升1.下列统一王朝中,定都长安的是()秦朝 西汉 西晋 东汉 隋朝 唐朝abcd2下列关于武则天的叙述正确的是()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 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为宰相abcd3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称赞 ( )a唐高祖 b武则天c唐太宗 d唐玄宗5.比较隋文帝和唐太宗,其相似之处有都是开国皇帝 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提倡节俭 都比较有作为a.b.c.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18年,李世民建立唐朝,隋朝灭亡b.由于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故将这一时期称为“贞观之治”c.“房谋杜断”从侧面反映了唐太宗虚心纳谏d.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7.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说:“凡事皆需务本。国以民为本,民以依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弋履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平!”请回答:(1)唐太宗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唐太宗的这种治国思想收到了什么效果?(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国家公务员,你觉得从材料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指导自己的工作?(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这种政策具体体现是什么?(4).材料三中的镜子是谁?它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2.2010年春年的秋天,刚从事文物收藏的小张,从文物贩子手中购得铜镜一面,铜镜背面铸着“贞观29年”字样。不久,小张购得的铜镜“锈斑”脱落,他便到博物馆找文物专家鉴定。文物专家看到铜镜背面的铸字后,立即断定是假文物。请回答:文物专家是怎样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