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的获取 教材分析由于眼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器官之一,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的学习是本章的重点之一。视觉的形成这一节重点探究了眼球的结构,因为只有了解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之后,学生才能很容易的归纳出视觉形成的正确过程。注意养成自身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学生在掌握视觉形成的基础上,通过探究活动总结出近视的成因。为了强化眼的卫生保健意识,在本节中单列一节课探究近视的形成,这对学生爱眼、护眼具有很好的导向意义。耳的基本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以及各部结构在获取声音信息中的作用。在了解了耳的基本结构后,听觉的形成过程就容易理解了。课文中的身边事是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打电话”的游戏引入的,这个活动一方面告诉我们声音可以通过一定的结构传导,另一方面启发我们,小盒(可比喻成鼓膜)的震动发出声音,因此在学习鼓膜的作用时可以让学生联系游戏中的“小盒”。探究竟是通过图文资料,配备小辞典,让学生认识耳的三部分结构及每部分结构所包括的器官,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听觉是怎样形成的。对学生来说,内耳的结构比较复杂和和生疏,可以利用耳的模型来进行教学。实际用中阐述了对晕车、晕船等常见现象的解释和用耳的卫生常识,这些知识对学生都是很必要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概述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2、举例说明近视眼的成因、预防措施及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3、描述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与方法目标】1、模仿科学家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通过对近视形成原因的认真观察、体验,认识到科学探究不仅要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而且也需要有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通过对近视形成原因的认真观察、体验,认识到科学探究不仅要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而且也需要有推理和判断的能力;2、 养成良好的用耳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眼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2、 耳的结构及听觉的形成。【教学难点】探究视觉和听觉的形成。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耳的结构图或模型、课前学生收集用眼卫生的相关资料、牛或猪眼球的解剖结构、眼球板图结合剪贴图(或模型)等。2、学生准备:预习,学生自制声音传导实验的简单装置。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迎面扑来,这时候,同学们会怎样做呢?学生:找地方避雨。教师:同学们是怎么判断是要下雨了?学生:通过看和听。教师:那同学们知道我们是怎么看到的呢?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视觉的形成。【讲授新课】一、视觉教师:同学们两人一组,互相观察对方的眼睛,看看从外部能看到眼球的哪些结构?学生:观察。教师:观察眼球结构模型,在教师的指引下,对照课本图4-1理解各部结构和功能。同学们说说眼球的结构及功能。学生:眼球由眼球壁、晶状体、玻璃体等结构组成。教师:眼球壁由三层膜构成,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包括角膜、巩膜和虹膜。中膜包括睫状体和脉络膜。内膜为视网膜。同学们结合多媒体学习眼球壁各部分的结构。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可以折射光线。玻璃体由透明胶状物质构成,支撑眼球壁。学生:认真学习。教师:好,学习完眼的结构,接下来我们学习视觉是怎么形成的。同学们阅读课本,将人的视觉形成过程在课本图4-2中画出来。外界光线传到角膜,由瞳孔进入眼内。当光线经过晶状体时,在睫状体的调解下,晶状凸度随外界物体的远近发生变化,最后光线通过玻璃体,恰好投射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地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入脑,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学生:理解视觉形成的过程。教师:同学们对沙眼、红眼病可能比较有体会。同学们可互相翻眼皮,看看是否有沙眼。沙眼是指结膜感染沙眼衣原体造成的疾病。红眼病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手帕、毛巾要专用,养成不用手揉擦眼睛的习惯。教师:出示各年龄视力不良情况调查结果,根据表格的数字,让学生画出视力不良率的变化曲线。年龄视力不良率(%)年龄视力不良率(%)77.921331.0287.911434.8099.241541.041012.691647.781116.461752.491220.481853.28教师:通过画曲线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不良率越来越高。教师:对,随着年龄的增长,用眼越来越不规范致使视力下降。那同学们知道近视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不知道。教师: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引起的。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纠正。教师:那远视是怎么形成的?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凸度过小或眼球的前后径过短,近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引起的。可以佩戴凸透镜加以纠正。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用眼。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讲述不良用眼习惯的情境画面,引发学生学生对近视眼成因的认识及生活中保护视力的常识。学生:通过多媒体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二、听觉教师:讲一个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故事,开始时声音洪亮、抑扬顿挫,以后声音渐渐变小,直至学生听不清故事的结尾。 教师:声音的传导靠什么?学会:声波。教师:判断远处是否有火车开过来的办法是趴在铁轨上用耳听声音。这是为什么?学生:耳朵可以听到声音。教师:那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学生:声音的传导要靠媒体(如空气、实验中的小绳、铁轨等)。教师:想一想,耳的各部分结构分别有什么作用?学生: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三块听小骨组成;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教师:好,下面我们仔细学习各部分的结构。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将手作杯状放在耳后,会感觉声音变响,就是因为手比耳廓大,能收集到更多的声音。外耳道约长2.53.5厘米,将耳廓收集的声波传到中耳,还具有防止外物侵入和保护中耳的作用。鼓膜略呈椭圆形,是一张富有弹性的半透明的银灰色肉质薄膜。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像是一个不规则的小房间,容积约为1立方厘米。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还有与外界大气压力相等的空气。中耳有3块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最轻的骨,根据外形分别称为锤骨、砧骨和镫骨。咽鼓管是由鼓室前下方通到鼻咽部的一条细长、扁平的管道。前庭和半规管内有位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头部位置和速度的变化,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映到中枢以后,就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学生:认真听讲。教师:那声音是怎么形成的?同学们翻看课本找出听觉的形成过程。学生:认真学习。教师:听觉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外界的声波被耳廓收集后,经过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骨膜震动。振动波传到听小骨,听小骨能将来自鼓膜的振动放大并传到内耳,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觉神经传入脑,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形成听觉。教师:同学说的很好。那同学们思考,遇到巨大声响时该怎么办?学生:不知道。教师:此时同学们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同学们再想耳道内耵聍(耳垢)较多时,同学们是怎么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Python数据分析师专业认证考试模拟题集及解析
- 2025年人工智能产品经理面试宝典模拟题及策略解析
- 2025年市场营销师综合知识模拟测试及答案
- 钨酸铵溶液制备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美业心灵课程课件
- 美业市场总监职责
- 看图写话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心得体会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物流行业培训个人研修计划
- 葫芦丝录制专辑筹备活动计划
- 国企团委文艺晚会筹备计划
-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教程》课件(1)章节
- 第四届安徽省现代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粮油保管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贷款中介代办协议书
- 骨牵引护理课件
- 典型主机遥控系统AC系统维护与管理挪威Kong
- 2025湖南省高校对口招生基本要求及考试大纲(语数英专业课)
- 老年患者安全管理
- 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
- 股骨骨折病人护理要点
- 《鲍曼不动杆菌》课件
- 2025年上海合伙企业协议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