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翻译理论研究_1990_1999_的发展态势.pdf_第1页
中国科技翻译理论研究_1990_1999_的发展态势.pdf_第2页
中国科技翻译理论研究_1990_1999_的发展态势.pdf_第3页
中国科技翻译理论研究_1990_1999_的发展态势.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译事纵横 中国科技翻译理论研究 1990 1999 的发展态势 耿 智 湖南农业大学外语系 长沙 410128 摘 要 本文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 对1990 1999年间发表在 中国翻译 中国科技翻译 上 海科技翻译 上的528篇科技翻译理论研究文章进行了分析研究 试图从中揭示我国目前科技翻译理论研 究的现状和发展特点 对今后中国科技翻译理论研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科技翻译 理论研究 文献计量学 发展态势 Abstract On the basisof the principlesof document statistics the authorpresents his analysisof 528 articlesfrom 1990 to 1999 on the theoretic stud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 which were issued in the threejournals Chinese Translators Jurnal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ors Journal and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2 latior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nds to demon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anging situation of sci2 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and also points out what sl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fu2 ture research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 theoretic studies document statistics changing situation 1 中国科技翻译理论研究概述 中国科技翻译活动据考证已有两千年的历 史 其间经历了附庸期 萌芽期 成长期 形成 期 特殊发展期及全面发展期 共六个发展阶 段 1 在科技翻译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 对科技翻译理论的探讨 这是显而易见的 现 从宏观上来看 科技翻译理论的研究在全国范 围内已颇具规模 可以说对科技翻译理论的探 索正逐步深化 甚至早已有人提出构建科技翻 译学的设想 2 3 就微观而言 科技翻译理论 在一般翻译技巧研究 特定专业文献的译法处 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我国的科技翻 译理论毕竟还称不上是一门独立发展的学科 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科技翻译理论应用广 泛 实践性强 目前看来 结合中国实际 发展中 国科技翻译学的经验亦显不足 随着科技翻译实践向纵深发展 科技翻译 理论的探讨也必定更加活跃起来 而且理论探 讨的不断深入必将对中国科技翻译事业的发展 起推动作用 为了从宏观 整体的角度把握科 技翻译理论的深度 广度和发展进程 以深化理 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笔者认为很有必要 对近十年来科技翻译理论研究做一全面审视和 总结 笔者以三种翻译专业刊物 中国科技翻 译 中国翻译 上海科技翻译 自1990 1999年 所发表的论文共528篇 10 年科技翻译理论研 究论文以 中国翻译 上的科技翻译栏目 中国 科技翻译 和 上海科技翻译 上科技翻译理论 探索和翻译技巧研究栏目上发表的论文作数据 源 为依据 对它们进行了粗略的分析研究 试 图从中揭示科技翻译理论研究发展的特点 指 出今后科技翻译理论研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2 发表论文的数量分析 211论文数量及年代分布 以论文发表时间为横坐标 论文数量为纵 坐标 描绘出近十年论文数量变化折线图 不 第13卷4期 2000年11月 中国科技翻译 CHINESE SCIENCE 1994 1995年为迅猛发展阶段 论文数量达 129篇 占十年研究论文总量的1 4 这不仅和 进入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借助语言学理论讨 论译学理论和有关学者呼吁建立科技翻译学 1995年后 李亚舒等改称科学翻译学 有关 而 且作者认为也与从80年代开始引进的现代西 方翻译理论对中国传统译论的冲击有关 该阶 段的特点是论文数量多 而且内容较为深入 1996年以后为研究的持续发展阶段 论文数量 起伏不定 发展势头有所衰减 笔者认为 理论 研究的带下降趋势的徘徊不定 可能预示着危 机的到来 其间国内语言学派的翻译学理论与 艺术学派的传统译论在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方面的争论对科技翻译理论研究的探索产生着 巨大的影响 另外理论研究论文的减少也源于 学者们研究主题的相对狭小或无法突破旧有模 式 等等 212载文分析 表2 三种翻译专业期刊近十年发表的科技翻译理论研究论文数量和载文百分比 刊物 年代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总篇数 载文 百分比 中国 翻译 7761113854426712 68 中国科 技翻译 1413231933292134292323845 07 上海科 技翻译 1428301918281822252122342 23 744期 耿智 中国科技翻译理论研究 1990 1999 的发展态势 其 中 中 国 科 技 翻 译 共238篇 占 45107 上 海 科 技 翻 译 共223篇 占 42123 中国翻译 共67篇 占12167 另 外 据笔者粗略统计 1990 1999年散见于全 国其他外语刊物和文科学报上有关科技翻译理 论研究的文章仅仅为50篇左右 4 笔者认为 上述三种期刊是科技翻译理论研究的主要阵地 和核心期刊 浏览三种专业翻译期刊的栏目结 构 我们可以发现 中国翻译 力图代表整个翻 译学的前沿发展水平 具有导向性和权威性 而 只将科技翻译作为其中一个小的专栏 以科技 翻译理论研究和科技翻译技巧探索为主 因而 其发文量偏低 中国科技翻译 和 上海科技 翻译 集中了科技翻译理论研究文章的大部分 论文的分散与集中特征得到体现 而且这两种 刊物在办刊的连续性 栏目设置的稳定性方面 为科技翻译理论研究事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 用 但仔细研究后仍可发现 上海科技翻译 近年来更侧重宏观翻译学理论的探讨 3 理论研究的特点 笔者认为 1990 1999年间我国科技翻译 理论研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311 10年间科技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研究重点 突出 层次分明 阶段性显著 据笔者统计 科技翻译理论探索和技巧研 究是科技翻译学科的两个研究重点 表3 三种专业翻译期刊载文的比例 期刊名称10年文章总数涉及两研究重点的文章所占比例 中国科技翻译68523834 76 上海科技翻译72222330 88 中国翻译1003676 7 不仅如此 科技翻译理论的研究还具有较 强的阶段性 1994 1995年间有129篇论文 涉及这两个主题 占十年文章量的2015 此 外 国外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初步引进与机器翻 译研究的从无到有 表现了主题的拓宽和研究 的深化 312发展轨迹是立足国内传统翻译理论研究 试图逐步建立并完善学科的理论体系 由于科技翻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 性 因此科技翻译理论的研究基本上囿于译法 的技巧性与可操作性方面 例如 对科技翻译 学科建设等方向性的理论问题的研究仅有李亚 舒 2 3 教授等人寥寥几篇而已 同时由于缺 乏对国外翻译学理论的比较研究 也就难以利 用外部条件来推动 丰富和发展中国科技翻译 学 313研究队伍规模较大 并有一定稳定性 但相 对分散 表4 10年间科技翻译理论研究的著述者385人 发表文章的数量 发表论文数12345678总数 作者人数303551371213385 所占比例78 7 14 3 3 4 1 8 0 3 0 5 0 3 0 8 100 其中 发表8篇文章的最活跃作者是 李鲁 教授 张梅岗教授 杨寿康教授 目前看来 集 中精力从事专门研究的人并不多 事实上 当 前的科技翻译理论研究急需更大规模的 智力 碰撞 和 智力合作 314科技翻译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尚未真正形成 翻译学是语言学或比较语言学的分支 是 一种多向思维与多学科参与的研究 而隶属于 翻译学的科技翻译理论的研究 更离不开利用 语言学的原理和方法 而我国的现状是侧重于 实践经验 上的技巧和具体个案的处理方法 鲜见从理论上应用语言学的成果来研究科技翻 译理论的文章 这无疑是制约科技翻译理论研 究纵深发展的主要原因 也妨碍 科技翻译学 84中国科技翻译 13卷 这一学科体系的建立 4 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10年来科技翻译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411关于宏观翻译学理论的探讨 理论探讨范围涉及传统译论 翻译原则与 标准 可译性问题 翻译的主客体研究 文体 机 器翻译 美学 心理形式 翻译过程中的思维特 征和逻辑规律等值理论与社会符号学乃至文化 等诸方面 这些研究成果 特别是借助于其他 学科理论所作出的探索丰富了科技翻译理论 使科技翻译理论在更大的层面上展开 但这些 研究工作还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 没有普遍性 的指导意义 因而10年前提出建立 科技翻译 学 的想法迄今仍停留在理想化的口号阶段 并 没有实际的突破性进展 412关于微观翻译技巧的探讨 由于受中国传统译论的影响 大部分著述 者特别注重理论研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以 及对个案的分析 因此10年来翻译技巧类的文 章层出不穷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可以说对于 科技文章中的字词和句段的译法研究日趋成熟 和规范 另外从语篇层次 文体特征 语用和语 义方向入手的文章也不少 这是迄今为止从事 科技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们所取得的主要成 就 413关于特定专业文献的译法探讨 10年来 关于特定专业文献的译法研究的 论文比比皆是 其内容涉及到工程 农业 医学 法律 经贸等各个领域 这些文章通过对特定 文体的具体处理手法的规定 提高了科技译文 的质量 为培养合格出色的科技翻译工作者起 到了很大的作用 5 若干对策和建议 面对科技翻译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 我们 不能淡忘这种研究并不成熟和完善的现状 为 了深化和发展科技翻译理论研究 为今后的探 索指明方向 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若干对策和 建议 511牢固的树立科学翻译观 建立并完善翻译 学体系 尽管传统译论对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产生 过巨大深远的积极影响 应该继承和发扬 但我 国传统翻译理论研究崇尚实用性和善于对具体 问题的解决和归纳 使其研究带有盲目性和局 限性 因而缺乏对翻译实践的普遍指导性 目 前的当务之急是冲破传统译论的樊篱 建立具 有现代科学理论性质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使翻 译学理论具有学科所要求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标准的深刻性和规范性 过程和方法论的完整 性和普遍性 唯有如此 才能使翻译理论研究 走上正确发展的道路 为科技翻译学的真正形 成打下理论基础 512加重科技翻译研究的理论色彩 从具体模 式探讨走向深层的理性认识 目前 我国的科技翻译理论研究尚囿于操 作过程中的经验表述 理论色彩不浓 难以对实 践形成强有力的指导作用 因而必须充分吸收 和运用当代语言学的成果探索科技翻译的内在 规律 以科学的系统的方法论来取代随感式 点 评式与个案式的经验总结 513加强国内外研究的结合 加强国外译学理 论的研究 近年来译界人士对国外形形色色的翻译理 论与学说给予了相当的关注 对他们的理论模 式在科技翻译上的应用也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 索 但实际收效甚微 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我 们在引进国外先进翻译理论的同时 还要注重 中西翻译理论研究上的思维差异导致的不同翻 译研究观 加强对中外翻译理论的对比分析和 消化 促进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 514加强合作力度 不仅科技翻译活动的实践要求争取广泛的 合作与社会支持 而且科技翻译理论的探讨也 要在 智力碰撞 的基础上加强 智力协作 国 内外科技翻译理论研究者不仅应加强同行之间 的联系和学术交流 还应与科技翻译交叉学科 的同行密切联络 从多学科多层次的角度去探 索先进的翻译理论 使科技翻译实践活动接受 科学理论的指导 齐心协力 推动我国科技翻译 理论事业向前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