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捏脊疗法ppt课件.ppt_第1页
小儿捏脊疗法ppt课件.ppt_第2页
小儿捏脊疗法ppt课件.ppt_第3页
小儿捏脊疗法ppt课件.ppt_第4页
小儿捏脊疗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捏脊疗法 1 学习内容 一 捏脊疗法的定义二 捏脊疗法的作用三 操作方法四 注意事项五 禁忌症 2 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 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 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并整体地 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 从而防治多种疾病 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 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 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 通过捏脊疗法 可以疏通经络 达到调整脏腑的作用 3 小儿捏脊可以治什么病呢 4 捏脊疗法的作用 胃肠疾病孩子脾胃薄弱 又不知道饥饱 如果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 如油炸食物 甜腻食物 高蛋白食物 会因不能完全消化 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 形成积滞 厌食 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 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 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遗尿 多汗通过捏脊来刺激人体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 起到防遗尿 止汗的作用 5 夜啼 睡眠不安中医有句古话 胃不和则卧不安 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 使之正常运转 脾胃功能正常了 孩子就不会有腹胀 腹痛 胃脘饱胀的现象 自然能够安然入睡了 肺系疾病孩子反复感冒 咳嗽 西医称为免疫功能低下 中医则认为是小儿卫外功能薄弱 阴阳不调 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 能调和阴阳 健脾理肺 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 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 6 胃不和则夜不安 调理脾胃 小儿适应症 脾胃虚弱 消化不良 腹泻 腹胀 卫外功能薄弱 反复感冒 咳嗽 调节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 起到防遗尿 止汗的作用 肺系疾病 夜啼 睡眠不安 胃肠疾病 遗尿 多汗 7 捏脊的四大优点 疗效确切简便易行毒副作用极小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 8 那该怎样给宝宝捏脊呢 让宝宝俯卧于床上 背部保持平直 放松 捏脊的人站在宝宝后方 两手的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 食指半屈 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 抵在孩子的尾骨处 大拇指与食指相对 向上捏起皮肤 同时向上捻动 两手交替 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 肛门后上3 5厘米处 向上边推边捏边放 一直推到大椎穴 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 算做捏脊一遍 操作方法 9 第2 3 4遍仍按前法捏脊 但每捏3下需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 再重复第一遍的动作两遍 共6遍 最后用两拇指分别自上而下揉按脊柱两侧3 5次 一般每天捏一次 连续7 10天为一疗程 疗效出现较晚的宝宝可连续做两个疗程 10 参考图示 图一 从尾椎开始拇指往下压 食指 中指在上 图二 往肩颈部方向 拇指不可离开背部 图三 至肩颈部时 手顺着脊椎滑下来 11 捏脊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 中指指腹对合 挟持肌肤 拇指在后 食指 中指在前 然后食指 中指向后捻动 拇指向前推动 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12 三指法 13 另一种是手握空拳 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 挟持肌肤 拇指在前 食指在后 然后拇指向后捻动 食指向前推动 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上述两种方法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 14 二指法 15 3 在捏脊的过程中 用力拎起肌肤 称为 提法 每捏3次提一下 称 捏三提一法 每捏5次提一下 称 捏五提一法 也可以单捏不提 其中 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 捏三提一法 最强 16 小儿腹泻肾俞 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 5寸 三焦俞 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 5寸 胃俞 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 5寸 脾俞 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 5寸 17 1时段 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疗效较好 饭后不宜立即捏拿 需休息2小时后再进行 捏脊前要露出整个背部 力求背部平 正 肌肉放松 2时间 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 以3 5分钟为宜 捏脊要注意什么 18 3温度 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 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 手部要温暖 手法宜轻柔 敏捷 用力及速度要均等 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4手法 开始做时手法宜轻巧 以后逐渐加重 使小儿慢慢适应 要捏捻 不可拧转 捻动推进时 要直线向前 不可歪斜 19 5年龄 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 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 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 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 不易提起 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