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和内疚的差异_施承孙.pdf_第1页
羞耻和内疚的差异_施承孙.pdf_第2页
羞耻和内疚的差异_施承孙.pdf_第3页
羞耻和内疚的差异_施承孙.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于 1997 12 04 收到 修改稿于 1998 05 13 收到 羞耻和内疚的差异 施承孙 钱铭怡 空军总医院心理科 北京 100036 北京大学心理系 北京 100871 摘要 羞耻和内疚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两种十分相似的情感 难以对此作出明确的区分 近年来研 究发现两者在概念 认知评价 情感体验和外显表现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而且在与心理障碍 之间的关系上羞耻比内疚更密切 这些研究发现无疑对情绪的理论研究和心理障碍的临床治疗都 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羞耻 内疚 情感 病理心理学 分类号 59 852 尽管人们早就观察到羞耻 Shame 和内疚 Guilt 这两种情感的存在 但心理学家和其 他专业人员都没有对羞耻和内疚作出明确的区分 比如 在 Freud 时代的心理学 人们往往 把羞耻和内疚等同起来 在 Freud看来 羞耻充其量只是童年焦虑与成年内疚的一种中间过 渡形式 它本身并没有什么精神病理学上的重要性 1 在美国心理学文摘里 我们可以看到 主题词 羞耻0被附属于 内疚0 在许多文章里也可见它们两者常常被交替使用 近 10 年来 有关羞耻感的研究在国外心理学界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随着对羞耻这一 情感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它与内疚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 而且在与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上 羞耻比内疚更密切 本文拟对它们两者在心理反应特点和病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阐 述 1 概念上的区别 羞耻和内疚都是社会化的高级情感 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 但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 绪 霍夫曼 Hoffman M 认为内疚是个体危害了别人的行为 或违反了道德准则 而产生 良心上反省 对行为负有责任的一种负性体验 他的研究认为 内疚常常发生于不道德的或 自私的行为之中 内疚感一旦发生 即能采取补偿行为的动机力量 它的社会价值在于内疚 感被唤起后经常导致帮助受害者的行为倾向 羞耻又叫羞愧 与羞怯 shyness 害羞 bashfulness 是非常相似的情感 韦纳 Weiner 把它描述为是个体把消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时 而产生的指向整个自我的痛 苦体验 韦纳认为羞耻方面的情感对退缩和抑制行为有增强作用 而内疚方面的情感对探 35 第 7 卷第 1 期羞耻和内疚的差异 索行为和动机活动有增强作用 根据分化情绪理论 伊扎德 Izard C 认为羞耻和内疚都是复合情绪 在一般诱发情况 下 包含着多种不同的情绪成分 如羞耻中包含较多的害怕成分 也有厌恶 痛苦 以及兴趣 和快乐 而在内疚中更多的是痛苦 也有害怕 害羞等成分 2 羞耻和内疚之间还存在文化上的差异 西方国家被认为是内疚取向的文化 而东方社会 尤其是中国 被认为是羞耻取向的文化 因此在亚洲国家中 羞耻的含义要广泛得多 它包 括了许多种不同的感受 如害羞 脸红 难堪 痛苦 哄笑等 而在西方国家 羞耻的含义是很 狭义 极端的 感到羞耻是一种严重的事情 它包含一种极端的痛苦和社会耻辱感 羞耻本身 就是一件让人感到可耻的事情 人们都尽力避免它 因此 今后的研究还要注意文化上的差 异 2 认知评价上的差异 关于羞耻和内疚的区别 最有影响力的是 Lewis的观点 她认为羞耻和内疚的主要区别 在于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不同 羞耻的体验是直接针对自我的 自我是负性评价的中心 坏 事0 负性行为或失败 常被看作为一种 坏自我0的反应 而对于内疚来说 不是自我 而是 所做的事或未做的事才是负性评价的中心目标 内疚者对 我做了坏事0感到悔恨 内疚 时 自我由于与某事物相联系而受到负性评价 但它本身并不是评价的焦点 根据 Lewis 的 观点 是强度自我 我是可恶的人 还是强调行为 我做可恶的事 的差异导致了不同情感体 现 3 一些关于羞耻和内疚的研究认为 人们对自我或行为的评价存在着某种性格倾向 或者 说特质上的差异 在同样的负性情境中 某些人可能表现为羞耻 而另一些人可能表现为 内疚 也就是说人们在羞耻或内疚的表现方面存在着稳定的个体差异 4 6 Lewis 认为易 羞耻者具有场依存性 Field dependence 的特征 他们的行动动机和行为方向易受各种外界 环境的影响 他们易为他人的评价所左右 在意自己的形象 场依存者的这种整体自我图式 易于出现羞耻的体验 相反 易内疚者具有场独立性 Field independence 特征 场独立者的 行动动机和行为方向不易受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 对所谓的 坏事0往往表现为内疚 4 Lewis以个体归因这种特定的认知方式来解释羞耻和内疚的产生 她的观点与 Abrmason 7 所提的抑郁归因模型是相类似的 即对消极事件作自身的 稳定的 整体的归因易产生羞耻 作他人的 暂时的 局部的归因易产生内疚 Tangney 在易羞耻者和内疚者的归因方式的比 较研究中 证实了 Lewis 的观点 6 笔者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 相对于不易羞耻者 易羞耻者 倾向于对消极事件作自身的 稳定的 整体的归因 而且事件的可控性影响归因的结果 8 情绪认知理论认为 对同样一件事件或行为 不同的人表现不同的情绪反应 如学生考 试作弊被发现 有的感到羞耻 有的感到内疚或窘迫 这是由于人们对环境事件不同认知评 价 归因 的结果 Weiner 在他的情绪认知理论里也论述了羞耻和内疚的差异 他认为羞耻 与内疚感一样 都是经常失败而引起的泪丧 痛苦 指向自我的消极情感 也都与控制性特性 相联系 不同的是 羞耻与不可控制特性相联系 内疚则与可控制特性相关 在他的一项研 究中发现 羞耻感通常在行动者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弱时出现 能力弱属于不可控制的原因 36 心理学动态1999 年 而内疚感在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时产生 缺乏努力属于可控制的原因 此时行动者意识到 自己能够选择和控制行为的原因 这样才可能有责任心 也可能责备自己 从而感到内 疚 9 从这些研究可见 对失败或违法的行为出现羞耻反应还是内疚反应 主要取决于行为者 对事件的认知评价 归因 即羞耻与强调自我有关 内疚与强调行为有关 3 情感体验和外显表现上的差异 羞耻和内疚是一对十分相似的负性情感 在外显形式上都表现出一种低头 视线转移 目光回避的姿态 在情感体验上均有指向自身的痛苦感受 但许多研究都表明了他们两者 之间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10 12 在羞耻时 人们关心的目标是直接针对完整的自我 这一完整的自我被痛苦地审察并做 负性评价 在审察自我的过程中 会出现一系列相应的感受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退缩 渺小 无价值和无力感 甚至觉得躯体都在缩小 我 干了蠢事 我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 一个无能的人 0 退缩的自我常体验到羞耻感 在虐待经历与抑郁的关系上起到中介作 用 16 而有的研究则把它看做是许多心理障碍 如抑郁症 躁狂抑郁症 自恋症 精神分裂 症 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7 18 目前大多数人趋向于认为羞耻比内疚更易造成心理障碍 但还有少数研究者认为羞耻 和内疚在病理心理学上的作用无多大差异 这说明对羞耻和内疚在病理心理学上的作用还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从以上研究结果来看 羞耻和内疚在概念 认知评价 情感体验和外显表现等方面都有 着明显的差异 而且易羞耻者比易内疚者更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在社会生活的适应过程中 内疚比羞耻更有效 内疚是一种更好的 道德情感0 这些研究无疑对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这 两种情绪 以及对一些心理障碍的临床治疗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Lansky M R Shame and the scope of psychoanalytic understanding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995 38 1076 1090 2 彭迈克 中国人心理学 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89 3 Lewis H B Shame and guilt in neurosi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71 4 Lewis H B The role of shame guilt in symptom formation Emotions and Psychopathology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8 95 107 5 Harder D W et al Assessment of shame and guilt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Per sonality Assessment 1992 59 584 604 6 Tangney J P Wagner P E Gramson R Proneness to shame proneness to guilt and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gy 1992 103 469 478 7 Abramson L Y Seligman M E T easdle J P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78 78 49 74 8 施承孙 易羞耻者的归因方式和应付风格 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97 37 第 7 卷第 1 期羞耻和内疚的差异 9 Weiner B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5 92 548 573 10 Lindsay Hartz J Contrasting experiences of shame and guilt American Behaioral Scientist 1984 27 689 704 11 Tangney J P Wagner P E Fletcher C Gramow G Shamed into anger The relation shame and guilt to anger and self reported agg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2 62 669 675 12 Wicker F W Payne G C Morgan R D Participant descriptions of guilt and shame Motivation and Emo tion 1983 7 35 39 13 T angney J P et al Relation of shame and guilt to constructive versus destructive responses to anger across the lifesp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0 797 809 14 Tangney J P Recent advances i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shame and guilt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995 38 1132 1145 15 许又新 耻感 神经症与文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2 2 3 125 127 16 Andrews B Bodily shame as a mediator between abusive experiences and depress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95 104 277 285 17 Morrison A P Shame The underside of narcissism Hillsade NJ Analytic Press 1989 18 Nathanson D L A timetable for shame In D L Nathanson The many faces of shame New Yord Gui l ford 1987 1 63 上接第 55 页 4 Logan C Evaluation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 A Reappraisal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Crimino l gy and Police Science 1972 63 378 387 5 Blackburn R Still not working A Look at Recent Outcomes in Offender Rehabilit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cottish Branch of the Briit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conference on Deviance Sterling UK February 1980 6 Martinson R New Findings New Views A Note of Caution regarding Sentencing Reform Hofstra Law Review 1979 7 242 258 7 C R Hollin K Howells Clinical Approaches to Working with Young Offenders John Wiley Sons Ltd 1996 58 59 8 Hunter J E Schmidt F L Methods of Meta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1990 9 Hedges L V Estimation of Effect Size from a Series of Independent Experimen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2 92 490 499 10 Rosenthal R Rubin D B Comparing Effect Size of 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