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9ppt课件.ppt_第1页
小儿推拿9ppt课件.ppt_第2页
小儿推拿9ppt课件.ppt_第3页
小儿推拿9ppt课件.ppt_第4页
小儿推拿9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小儿推拿 一种简便 易学 安全 有效的自然疗法 非药物 无痛苦 易接受 非常适合家庭推广和应用 中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1 1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2 第一讲小儿推拿的特点1 优势功效和特点2 适应症和禁忌症3 处方4 注意事项 2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23 1 优势功效和特点简单易学 方便易行 不需任何器械药品和医疗设备 不受医疗条件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施痛苦小见效快 尤其对于消化道疾病效果更佳 不易反弹 无任何并发症 治疗 预防 保健均可 手法种类较多 按摩揉推掐运捣等单一手法 复式手法有水底捞月 打马过天河等 适合5岁以下小儿 5岁以上需配合成人手法进行治疗 3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4 小儿推拿介质 爽身粉 滑石粉 水等 润滑皮肤 增强手法的治疗作用 手法操作的顺序 先头面 再上肢 再胸腹部和腰背部 最后下肢 小儿推拿中 上肢穴位一般均推拿左手 小儿推拿 中病即止 平常无病一般不要推拿 4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5 小儿推拿无效的原因分析 辩证不准 手法不到位 介质不当 推拿时间小儿推拿与药物的关系 配合食疗最好 如孩子病重时 也可用药物治疗 服药时间和小儿推拿时间间隔开2小时以上 5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6 禁忌 孩子患有以下病症不适宜采用小儿推拿疗法1 天花 胎毒及一切疮疡疾患2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疾患3 癌症4 脓毒血症5 正在出血的局部6 骨折 脱位及扭伤等病症的急性期7 急性传染病的传染期8 烫伤局部9 传染性及溃疡性皮肤病10 危重病症一定在抢救脱离危险期后 方可配合推拿治疗 6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7 处方推拿即用药 推拿处方和中药处方的组成是一样的 根据病情需要在辨证基础上按照 君 臣 佐 使 的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手法和穴位组合而成 7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8 注意事项 1 室温适宜 保持手部温暖清洁2 推拿时精力要集中 手法要适度 开始时手法不宜过重 应轻快柔和 平稳着实 由浅入深 以使孩子逐步适应 态度和蔼争取患儿的积极配合 3 介质 按摩油 爽身粉 3岁以下可由别人抱着 3岁以上可单独采取坐位 仰卧位或侧卧位4 避免过饥过饱 小儿哭闹需先安抚后再进行 5 针对性 每次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病症 6 频次 通常每天睡前推拿一次 重症可酌情增加次数 1周为一个疗程 2 3个疗程未见一点效果者 应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7 小儿推拿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 如不能肯定 必须先送医院就诊 8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8 注意事项 治疗时间 根据患儿年龄 体质 病情及手法特性而定 治疗时间掌握在10分钟为宜 一般不超过20分钟 通常每日治疗一次 急性病可以日两次 慢性病隔日一次 9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小儿推拿的流派影响较大的有 1 山东地区的推拿三字经流派 孙重三推拿流派 张汉臣推拿流派2 北京地区的小儿捏脊流派 3 上海地区的海派儿科推拿 4 湖南地区的刘开运儿科推拿流派 10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9 小儿推拿的补与泻 方向补泻法向心为补 离心为泻旋推为补 直推为泻以顺为补 以逆为泻向里为补 向外为泻左右来回 平补平泻 快慢补泻法 次数补泻法 轻重补泻法 11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小儿推拿图 手心背 12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0 小儿推拿图 手心及手臂内侧 土 木 火 金 水 13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十宣穴 十指手指甲的赤白肉际处 脾穴 拇指桡侧 第一关节赤白肉际处 手法有补脾 清脾 治疗不想吃饭 清补脾 性温 功效温补益气 补血生肌 开胃化痰 此穴是后天之本 肝经 食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掌关节 手法有平肝 小儿一般不要单独平肝 性凉而润 中医认为肝长有余 肾常不足 心经 中指最好不要动 就是运八卦时也要一手安于心经的指掌关节处 14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肺经 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掌关节 手法有清肺 性凉而润 功效止咳肃痰 肾经 小指掌侧 性平而润 功效补肾益脑 纳气定喘 小肠经 小指尺侧 性凉 功效心经有热 口舌生疮 尿闭尿频 伸舌弄舌 八卦 逆之用于痰多咳少顺之用于咳多痰少 功效宽胸理气 消食化痰 降逆利嗝 调和五脏 吐奶 15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四横纹 四缝穴 掌侧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近节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可推可掐 性凉而散 调中行气 消胀散结 往来寒热 鹅口疮 唇燥裂 纳呆疳积 夜卧不宁 食欲不振 可退脏腑之热 治腹痛 口歪眼斜 小天心 掌根 大鱼际 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性情凉解表 镇静安神 止痉治抽 滋阴潜阳 消炎退热 烦躁夜啼惊风癫痫 小便短赤 目赤肿痛 清肾水 为治眼病之要穴 16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阴阳穴 小天心两侧 分之 可平衡阴阳 调和脏腑 理气和气 寒热往来 身热不退食积呕吐腹泻 天河水 前臂掌侧 从腕横纹到掌横纹 离心为大清 退热37 5 38 5 打马过天河 退热38 5 39 5 向心为小清 清心经烦热 推三关 前臂桡侧 大指一侧 性温热 大补元气 先天不足 营养不良 表虚自汗 温阳散寒等一切寒症 退六腑 前臂尺侧 小指一侧 从肘至腕 性寒凉 清实热 退高烧 降热痰 便秘 痢疾 温病等一切热证 17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一窝风 手背 腕横纹正中凹陷中 功用温中行气 止痛散寒 安神镇静 外劳宫 手背部 与内劳宫穴相对 功用温阳散寒 发汗解表 升阳举陷 二马 手背部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中 五指节 手背手指各关节处 二扇门 手背部中指掌指关节两侧凹陷处 功用发表解汗 定惊安神 足三里 点状穴位 外膝眼下3寸 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板门 面状穴位 拇指下 掌面大鱼际肌中点 以指点之有大如豆粒的筋头 重按有酸麻感 为板门部位 功效为健脾和胃 消食化滞 调理气机 18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1 小儿推拿手法1 按2 摩3 掐4 推5 运 19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岁以内小儿推拿 穴位5分钟 只有大肠是2分钟 八卦10分钟 1 3岁孩子穴位10分钟 只有大肠是5分钟 八卦15分钟 频率 1分钟150次左右 20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辩证望诊 望形体形体充满 筋骨坚强 皮肤 毛发润泽 活动自如为健康的表现 若形体消瘦 头发萎黄 筋骨软弱 皮肤干燥 姿态呆滞 卤囟逾期不合者 多属先天不足 或后天喂养失调而形成的病态 望精神目光有神 反应灵敏 精神充沛 神态活泼 是正气足 无病之象 虽病亦轻而易治 若目光暗淡无神 反应迟钝 疲乏易睡 精神萎靡 表示正气已伤 病情较重 21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望面色健康小儿面色红润且有光泽 若面部红赤多为热证 午后两颧潮红多为阴虚证 面色苍白多属风寒束表 面色惨白多为虚寒 白而虚胖为气虚 白而干枯为血虚 面色黄多为脾虚而有湿 面色青紫多为寒证 痛症 血瘀 惊证 22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望睛小儿黑睛圆大 灵活有神 啼哭有泪 属于先天充足 肝肾精血充沛 为健康之象 目无光彩 闭目不视为病态 睡时露睛为脾气虚 目泪汪汪 面白眼睛发红为麻疹之先兆 目瞪视呆 直视 窜视或斜视为惊风之症 望鼻鼻流清涕为肺经感受风寒之邪而伤风感冒尚轻 涕浊而黄为热入肺 干涸无涕为肺闭邪毒较重 壮热喘息而鼻翼煽动则为风火交织 伤津阴亏气逆之重症 23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望口舌正常小儿口唇红润 口唇深红为内热 唇色淡白为气血亏虚 青紫为血瘀或寒证 口腔糜烂为胃火盛 正常小儿的舌质淡红而润 舌尖红为心火上炎 舌色深红为脏腑热盛 舌质红绛色为邪入营血 舌红起刺或无苔为阴虚或伤津 正常小儿的舌苔是中根部有薄白苔 舌苔薄白属病邪在表 白厚而腻为湿浊 黄腻为湿热 黄厚而粗者属热盛而胃阴耗伤 大便干燥难解 多属胃肠实热 大便时哭叫 多为腹痛 便溏完谷不化 多属脾胃虚寒 下痢赤白 为肠道湿热 小便浑浊 多为膀胱有湿或疳症 小便黄赤多为里热 儿童遗尿为肾气虚 24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小儿哭闹摇头或用手摸头 多为头痛 伸屈不宁而呻吟者 多为肢体疼痛 角弓反张 颈项强直 多为惊风 自汗多为阳虚 盗汗多为阴虚 汗出如珠 四肢厥冷 属危重病症 25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小儿舌诊 舌尖 1 微微发红 和舌体颜色一致 正常 2 比舌体颜色红 心火大 脾气急爱烦 晚上折腾手法 小清天河水 舌头红了1 3 试体温 心肺都有火 手法 平肝清肺 小清天河水 舌苔黄 有的口臭 手法 清板门 清胃 清脾 清大肠 1 2的时间 舌头上小圆点 和舌体一致 没病 比舌体红 说明正在得病 很可能病毒性感染刚刚开始 如很红 一般猩红热风疹等病毒性感染 已发烧 一般以39度为限 烧回落时再用手法 中舌有点白正常 26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地图舌 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手法 按揉二马外劳宫 补脾 清板门顺八卦 分阴阳 27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腹泻 寒泻 面色霍白 口不渴 四肢不温 小便清长 舌淡白手法 按揉二马外劳宫5 10分钟 小清天河水清脾清板门各10分钟 脾虚泻 腹不响 肠不鸣 稀粪无水 颜色灰黑 一滑即下 泻后萎靡不振 不速止住 其害极大 注 补液 防脱水 28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伤食泻 大便酸臭有泡沫 加有食物残渣 伤乳的大便稀薄 色黄白 夹有奶瓣蛋花状 舌红苔黄 手法 清补脾 清板门 顺八卦 小偏方 焦米粥 蒸饭的锅巴 再加热一下即可成为焦米 用时往饭里加一两块即可 本方适用于便秘 积食 腹泻 热泻 肛门灼热 暴注下迫 黄水臭秽或带泡日十余次 尿黄而少 手法 清大肠 退六腑 补脾 清板门 29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惊吓泻 印堂山根口鼻周发青 大便发绿 常和伤食泻同发 中气不足 手法 补脾 清板门 小清天河水 轻叩小天心 腹痛可加外劳宫 30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便秘小儿便秘就是先天脾胃不足所致手法 尾骨向下搓热 足三里全息 小偏方 韭菜碎 加水 盐面粉 鸡蛋 胡萝卜丝 黑木耳碎和成粥状 饼铛少量底油 一勺一勺摊成小饼 31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4 夜卧不安手法 轻叩小天心10 20下 小清天河水5 10分钟 补肾5分钟轻拍囟门50次 睡前或睡后 32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5 小儿积食典型症状 口臭 便臭 舌苔黄 口臭为胃热 吐酸为宿食停滞 大便酸臭为肠中积热 小便短赤 气味腥臭多为膀胱湿热 小便清长无臭多属脾胃虚寒 手法 清板门 清胃 清脾 33 中医推拿 自然疗法 12 小儿推拿常用方1 腹泻基础方揉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