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18课 同步练习选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18课 同步练习选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18课 同步练习选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18课 同步练习选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18课同步练习选李仕才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选择题1.研究表明,从汉朝开始,北方人口开始向南方迁移;东汉末年,特别是两晋之间,形成了人口南迁的潮流。“潮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A北方战乱频繁 B南方地广人稀C江南经济发达 D北方自然条件恶劣2、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氐族政权是(A)A.前秦 B.后秦 C.西秦 D.成汉3东晋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D )A推广和改进犁耕 B推广选种、育种C水稻采用育秧移栽 D普遍种植双季稻4、标志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C )A西晋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西晋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5.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是(C)学习北方的牛耕、施肥等技术实行麦稻兼作 双季稻的栽培织锦业迅速发展A. B. C. D.6、“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旨司马昭篡夺曹魏政权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但实际上废除魏帝建立晋朝的是(B )A司马懿 B司马炎 C司马昭 D司马睿7“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D)A.手工业发展情况 B.商业发展情况C.海外贸易发展情况 D.农业发展情况8、下列有关“八王之乱”的描述错误的是(C)A.西晋分封制的实行埋下了祸端 B.目的是争夺中央政权C.主要是在长安一带展开 D.造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迁徙高潮9.与“魏晋南北朝”“南方安定”“北人南迁”“奠定基础”等关键词相近的历史事件是(C)A.赤壁之战 B.西晋短暂统一 C.江南地区的开发 D.孝文帝改革10、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B)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11南朝时,如果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B)A.广州 B.建康 C.扬州 D.洛阳12、洛阳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所给选项中曾经在此建都的有( D )秦朝西汉东汉西晋A B C D13.成语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D)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14、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50里的步障。这充分说明了( A )A统治阶级的腐朽 B社会经济的繁荣C制糖技术的发达 D丝织技术的高超15.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C)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16、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道:“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这说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B)A.世人崇尚文学 B.世人金钱至上C.政府鼓励消费 D.朝廷打击商业17.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贵族的反对,毅然迁都。迁都后,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是(C)A.长安 B.平城 C.洛阳 D.建康18、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八王之乱”就是一场内乱,它加速了(C)A.西周的灭亡 B.东周的灭亡 C.西晋的灭亡 D.东晋的灭亡19.魏书记载:(魏主)“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里的“北俗之语”是指(C)A.匈奴语 B.汉语 C.鲜卑语 D.蒙古语20、21.观察右图“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22、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败亡。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C )A石崇王恺斗富 B赤壁之战 C八王之乱 D七国之乱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材料二“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资治通鉴材料三拓跋拔拔步六孤贺兰独孤元长孙陆贺刘请回答:(1)材料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迁都。“魏主”指谁?“魏主”后来把都城迁到了哪里?(2)材料二中的“北语”指什么?材料二反映了“魏主”采取的什么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