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车主被经销商诱导保养保养的诱惑!对很多车主来说,这五个字仿佛在述说一段“血泪史”。调查发现,由于专业知识缺乏,以及商家的忽悠,近八成车主曾遭遇“过度保养”,其中驾龄3年以内的遭遇得最多。我们真诚提醒,面对诱惑,一定要保持理性,多学多问。肖向荣 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秘书长#白纸黑字才作数#购买大宗消费品,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把可能发生的纠纷杜绝在签订合同之前或者付款之前。购买前可请律师、专业人士对所需要签订的合同把关。如果在消费过程中发生了纠纷,可以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内容,通过与商家协商,或请求消委会解决,协商无效可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仲裁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图一)“过度保养”成经销商赚钱利器低驾龄车主最难抵挡诱惑辛辛苦苦攒了好几年钱买了一辆汽车,肖小姐对座驾爱护有加。她经常收到购车4S店发送的汽车保养信息,“新车开了8000公里,但已经保养了3次,每次都是收到店里短信就赶紧去了,生怕车子出什么问题。而且每次保养都更换机油和机滤。”也就是说,她每次保养的间隔里程3000公里都不到。“这就是典型的过度保养。”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周刊主编徐锋称,保养频率高虽然不是什么坏事,但过于频繁实在没有必要。科学地确定各类保养作业的间隔里程,能使汽车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还能节省保养费用和修理费用。“消费者不懂车,一收到短信或电话就开过去保养,不知不觉让自己成了4S店的赚钱利器。”在遭遇“过度保养”的人群中,79.5%的车主驾龄不到1年,68.6%的车主驾龄在1-3年之间,而一旦车主驾龄超过3年,遭遇“过度保养”的诱惑便降到10.4%,而拥有5年以上驾龄的车主则基本不会遭遇“过度保养”。中国市场新车销售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在抢占市场份额过程中,新车销售的利润正变得越来越低。由此,售后服务和二手车业务成为经销商赢利的第二和第三渠道。近日,华西都市报投放2013汽车售后养护状况调查问卷。本次调查总共收到问卷10803份,其中车主的样本为9637个。调查数据显示,由于车主专业知识的缺乏,以及商家的诱惑,有77.6%的车主曾遭遇爱车“过度保养”,这其中驾龄3年以内的车主遭遇得最多。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周刊主编徐锋提醒,过度保养对车子没什么好处,而且花费更高,车主应该理性对待经销商的各种保养“诱惑”。(图二)9成车主受经销商保养诱导应多问多学防止被忽悠汽车进入中国普通老百姓家庭也就是10多年,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工作的原理以及用车规律等并不是很懂,所以对汽车4S店的提示和诱导存在盲目信任。在遭遇“过度保养”的车主中,91.3%的人是在商家提示下发生的,而在种种提示手段中,最为常用的手段为短信和电话。事实上,除了短信和电话,在4S店内,车主也会受到诱惑。“我经常接到类似的电话,朋友从4S店打来电话问,售后建议换掉某某零件,问我有没有必要。听了我的建议后再决定是否更换零部件。”新快报汽车周刊主编徐晨华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这种问题在汽车售后服务领域非常普遍。“一个建议是,一定不要盲从4S店工作人员,要多问多咨询身边懂汽车的人,这样才能防止被4S店诱导。车主弄清楚汽车保养节点后,对经销商的诱惑短信和电话大可以置之不理。”消费者多一个“心眼”的同时,汽车行业的相关协会也应该制定相关政策,约束经销商的这种诱导车主“过度保养”的行为,倡导诚信消费。“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欧美等一些汽车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徐晨华表示,一方面在国外,诱导过度保养容易遭到消费者起诉,要付出的经济代价非常高;另一方面,国外消费者非常懂车,不会轻易受到经销商诱惑。名词解释 过度保养 所谓“过度保养”,指车辆未到实际保养周期,却被动受外界商业因素影响所进行的保养情况。比如,同一款车在国外和国内的保养周期是不同的,在国外保养每1万公里/次,而在国内可能由于商家的说辞,保养就变为每5000公里/次。再比如,消费者购车时首保为5000公里/次,但未到首保时就收到4S店“保养营销”提示而去进行保养。小贴士在保养方面,新京报汽车周刊主编何醒言提醒消费者,尤其是低驾龄车主应注意以下几点,谨防过度保养:1.保养并非越勤越好,保养过度车子容易患“富贵病”;2.无需一味追求高标号汽油,汽车标号并非越高越好,即使高档车也不等于必须加高标油;3.轮胎不一定要进口的,国外的新款轮胎对国内用户并不一定实用;4.机油并非加得越多越好,机油太多会导致发动机在工作时轴柄、连杆大端会产生剧烈的搅动,增加了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还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烧机油故障。应将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为好。本版稿件采写华西都市报记者舒张惠牛莉(图三)性命攸关行驶异常最受关注2013汽车售后养护状况调查还发现,性命攸关的行驶异常情况最受车主担心。去年5月,张楠买了一辆10多万的轿车用于上下班开。现在开了有7000公里,一直都没什么问题。但最近几天开车的时候,张楠发现,在油门不动的情况下车偶尔会一顿一顿的,就像有人不时踩了一下刹车的感觉,主要是在时速60公里内出现。去了4S店,也没有问出具体的问题。上网查了一下,有的说是油路、油泵的问题,有的说是点火线路、火花塞的问题。张楠很担心,这种情况是否会导致他出交通事故。从本次数据调查分析来看,每百名消费者中,有56.4%的消费者会担心购买车辆出现行驶异常的状况,比如车身抖动,跑偏等。车辆变速系统异常是消费者第二担心的故障问题,比例达到48.7%。由此可见,越是性命攸关的事情,消费者越是关注。(图四)汽车消费也有区域“歧视”区域“歧视”偏远城市车主最闹心除了过度保养,本次调查还发现,车险理赔仍然存在较大困难,80%的车主曾面临理赔不足的问题。而且,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地点,越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从中国整体汽车故障发生率来看,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到西部边远地区“阶梯式”递增现象,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故障率高出近10个百分点。不仅如此,经过进一步深入剖析,我们发现区域中还存在一个现象,即城市经济活跃度越低、汽车故障发生率越高、维修服务水平反而越差!另本次调查数据显示,一线城市至四线城市的故障率依次逐级上升,差距高达13.1%;故障解决效果却逐级下落,差距整整有8%。从区域到城市,我国车企在市场维护的标尺为地域经济活跃性,即越繁荣的地区故障率越低、相应的解决效果越好,由此引发的消费者区域“歧视”问题不容小觑。图五车险赔付“十赔八不足”“理赔难”一直是车险投诉的焦点,近日,华西都市报就接到市民李先生的投诉,称自己驾驶一辆中华H530时,与前面的一辆奔驰唯雅诺商务车发生碰擦,造成对方车辆受损。交警部门于当日作出事故认定书,认定李先生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李先生已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交强险和第三方责任险。该保险公司对其所撞的奔驰唯雅诺商务车估损金额为7000元左右。事故发生后,受损车辆的维修方亦对受损车辆进行了估损,损失共计12000元左右。前后一算,相差5000多块钱。对此,4S店的解释是,保险公司委托鉴定机构对受损车辆进行鉴定时,是按照汽配件市场上一般材料的价格进行估价的,但是奔驰的原材料比较紧缺,而且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招标文件编写与投标指南
- 酒店节能减排管理行动计划
- 电商平台客服危机应对话术
- 电子商务网站推广方案设计
- 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 2019年教育培训总结报告范文
- 教师专业优势与不足自我分析
- 市场调研数据分析与报告范文
- 现代仓储自动化技术应用与维护指南
- 小学英语听说同步训练计划
- 2025年吉安县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留置看护男勤务辅警29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稳评从业人员培训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招聘乡村医生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黑素细胞基因编辑-洞察及研究
- 燃气入户安检课件
- 预防静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 职称若干问题回答
- 《复旦大学介绍》
- 静电测试作业指导书
- 马云演讲中英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