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知识点.doc_第1页
中考语文知识点.doc_第2页
中考语文知识点.doc_第3页
中考语文知识点.doc_第4页
中考语文知识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知识点细梳理之:历代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韩柳: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8、王维: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着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10、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13、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着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19、陶渊明: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中考语文知识点细梳理之:地理相关知识1、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2、左:东为左右:西为右。3、河:黄河。江:长江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苏州:姑苏成都:锦官城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北京:大都、燕京、神京。开封:大梁、汴梁、东京。镇江:京口。杭州:临安、武林、钱塘。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昆明春城苏州中国的威尼斯重庆山城、雾城拉萨日光城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徐州彭城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李白的千古名句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菩萨蛮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油天姥吟留别李白诗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月(左)兆楼饯别校书叔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初中易错成语速记口诀(一)颐指气使态度傲耸人听闻多夸大不负众望不辜负未雨绸缪先准备知微见着小见大不孚众望人失望改弦更张制度变不刊之论删不得师心自用太自负改弦易辙态度变釜底抽薪才彻底不瘟不火恰到好出奇制胜不带宾扬汤止沸不彻底不赞一词文章妙评头品足挑毛病明日黄花今日凋狗尾续貂坏接好不绝如缕声细长汗牛充栋藏书多不可理喻太蛮横文不加点一气成罄竹难书罪恶多闪烁其词话含糊敬谢不敏婉推辞无所不至坏事多左右逢源事圆滑屡试不爽都不错始作俑者是首恶如沐春风受教化无可厚非本有错休戚与共同祸福良莠不齐藏好坏不容置喙没机会谦谦君子有礼貌不名一文是贫穷胸无城府无心机浅尝辄止重表面弹冠相庆是小人拍案而起愤怒极倚马可待文思敏沆瀣一气是小人不绝如缕情势急如丧考妣死父母以邻为壑嫁祸人空穴来风有根据同舟共济共患难城下之盟受屈辱首鼠两端迟不决万人空巷真热闹粉墨登场坏人上风声鹤唳太惊恐穷形尽相文细腻望其项背可赶上韦编三绝太刻苦骇人听闻真正怕耳提面命老教少白驹过隙时间快首当其冲遭头炮十室九空人口少振振有词强夺理相敬如宾是夫妻微言大义意义深庆父不死制动乱鳞次栉比屋多齐如履薄冰心谨慎噤若寒蝉不敢声不胫而走是消息火中取栗被利用炙手可热有权势殚精竭虑要学习师出有名有理由安步当车好闲适鸡肠小肚心胸狭安土重迁思故园目无全牛技艺熟空谷足音难得讯不足为训非准则甘之如饴苦中甜苦心孤诣勤钻研不知所云指说者不以为然不赞同饮鸩止渴喝毒药三人成虎谎变真天马行空诗书文瓜田李下受怀疑侃侃而谈理气直登堂入室讲学问处心积虑带贬义危言危行话事直美轮美奂指房屋石破天惊指文议罚不当罪处罚重执迷不悟不省悟不以为意不在意罪不容诛死有余不翼而飞找东西差强人意还满意讳莫如深包不住中考语文知识点细梳理之:刘禹锡名句刘禹锡名句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酬乐天咏志见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游玄都观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二首之一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上行三首之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竹枝词九首第六首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竹枝词九首第七首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二首第一首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杨柳枝词九首第八首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中考语文知识点细梳理之:名句大盘点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着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译着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天文相关知识1、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2、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3、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4、传统节日。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寒食,清明前2、3天。重阳,九月初九。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八月十五。5、纪年法。(1)公元纪年法。(2)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3)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除10)4,5,6,7,8,9。,0,1,2,3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除12)4,5,6,7,8,9。,10,11,0,1,2,3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6、纪月法(不常见,略)。7、纪日法。初一朔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望8、纪时法。日出5-7食时7-9隅中9-11日中11-13日昃13-15晡时15-17日入17-19黄昏19-21人定21-23夜半23-1鸡鸣1-3平旦3-5中考语文知识点细梳理之:辛弃疾经典名句辛弃疾经典名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西江造口壁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神甚放,行则眠,鸿告鸟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人是一粟太仓中。心有雄泰华,无意巧玲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山河。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鹧鸪天送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也莫向、柳边孤负月。闲过了,总成痴。吴楚地,东南拆。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陆游经典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九月一日,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剑门道中遇微雨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类别:读书养气要使完,处身要使端。类别:道德欲尽致君事业,先求养气工夫。类别:事业丈夫贵不屈,成败何足论。类别:成功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类别:志向丈夫贵不屈,成败何足论。类别:失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类别:志向养气要使完,处身要使端。类别:修养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类别:读书丈夫贵不屈,成败何足论。类别:心理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类别:学习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位卑未敢忘忧国。中考语文知识点细梳理之:文化常识盘点初唐四杰-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三国-魏、蜀、吴;“四大古典名着”-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苏轼的散文,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秋思之祖”-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红楼梦-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元帅诗人-陈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泥土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擂鼓诗人-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文人四友-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库全书-经、史、子、集;诗经“六义”-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金-金、银、铜、铁、锡。五味-酸、甜、苦、辣、咸。五行-金、木、水、火、土。“永字八法”-“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员。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D、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中国文学之最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最早的田园诗人-东晋的陶渊明;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盛唐的高适和岑参;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北宋的苏轼;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南宋的李清照;古代最着名的爱国词人-南宋的辛弃疾;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唐代的李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的杜甫;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南宋的陆游;古代最着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古代最着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论语;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古代最杰出的铭文-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茅盾的子夜;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呐喊。中考语文知识点细梳理之:谦称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2、对将军:麾下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称平辈或晚辈。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死去的帝王:先帝。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谦称1、自称:愚、敝、卑、臣、仆2、帝王自称:孤、寡、朕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6、其他自谦词:尊长者自称:在上晚辈自称:在下老人自称:老朽、老夫女子自谦:妾人的称谓(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着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一句话评名著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龙争虎斗:三国演义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隽永的说辞:战国策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2014中考语文现代文知识点小结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语文现代文知识点一、表达方式:1、记叙2、描写3、抒情4、说明5、议论1、记叙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2、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3、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4、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5、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的区别-一般来说,表现手法是文学理论范围的概念,写作手法是写作学上的概念。由于写作理论内涵大于文学理论,即广义的写作包括了各种文章写作、各种文学作品创作等,因此,写作手法也就包括表现手法了。写作学上的写作手法,是指文章写作所用的方法,包括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格式,篇章结构方法等。常见具体表现手法有以下: 伏笔、渲染、对比、象征、想象、联想、照应或呼应(前后呼应、首尾呼应、呼应开头)、烘托、衬托(包括反衬)、类比、讽刺、白描、 设置悬念、巧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欲扬先抑(先抑后扬)、开门见山,、篇末点题、(篇末)突出主题、(篇末)深化主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理、以小见大、卒章显志1、“烘托”(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2、渲染: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文章中环境和人物着意描写、烘托,以加强气氛。3、铺垫:铺垫,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和烘托,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4、伏笔:所谓伏笔,可以理解为前文为后文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前文对后文所作的提示或的暗示。铺垫与伏笔的区别: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写特写,笔墨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唯恐读者不见,且是“显性”的;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提示或暗示,使下文的情节不使读者感到疑惑,以求前后呼应。即有伏必有应;伏笔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即伏笔要伏得巧妙;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5、象征: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6、类比: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摩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7、白描:即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即简单几笔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三、结构技巧:过渡(承上启下)、(铺垫、设置悬念、呼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顶真、通感、比拟、互文、反语 、双关、呼告、用典故1、比拟:就是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转载自出国留学网,请保留此信息。)。2、双关:就是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3、顶真:一种修辞手法,用前面句子结尾的词语作下面句子的开头,邻接的句子首尾蝉联。4、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5、互文:”即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互不相干,实则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6、呼告:呼告又称“顿呼”、“突呼”,就是在说话或写文章的过程中,叙述某人或某物时,由于感情过于激动,突然撇开听众或者读者,而直接和所涉及的人或物说话的一种修辞格。7、用典故: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五、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平叙、补叙) 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六、人物描写-描写角度: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 (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肖像描写)七、景物描写1、描写景物的角度:、感官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观察的角度:远看、近看、俯视、仰视、平视。2、描写景物的顺序:第一种-定点写景,包括空间顺序(由近到远、从上到下、由低到高、从外到里等);时间顺序;第二种-移步写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与观察点,而是一边走一边看,依次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八、环境描写(一般用于小说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2、社会环境描写包括: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情节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某种)气氛; 烘托人物的(某种)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文章)主题。九、小说 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中的一大样式。它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用叙述背景、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故事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小说的篇幅分为小小说(1500字以下)、短篇、中篇(210万字)、长篇4、小说常用的开头:设悬念法、写景法;结局:出人意料、悲剧、大团圆、戛然而止的“空白”结局。 5、环境描写:第八点十、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1、说明文的类别: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2、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说明的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比喻)作比较作诠释 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描写)列图表引用4、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递进式;承接式 5、说明文的语言: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十一、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