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农业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doc_第1页
镇农业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doc_第2页
镇农业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doc_第3页
镇农业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doc_第4页
镇农业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镇农业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xx镇地处xx北部浅山丘陵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位于汉阴县城以北,距县城7公里处,是通向双河口、铁佛寺镇等北区乡镇的必经之地,素有汉阴“北大门”之称。青泥河为龙垭镇的一大重要水脉,境内物产丰富,资源优厚,气候宜人,是一片极具潜力的“沃土”。地域面积68.9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16721亩,其中水田6831亩。辖9个行政村,66个村民小组,3236户,11337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96.3%,属于典型的农业乡镇。一、农业发展现状xx镇是一个人均亩田亩山的半山区小镇,由于地处浅山,信息闭塞,工业经济基础差,特别是规模企业较少,发展缓慢,属全县经济基础薄弱乡镇之一。农业是本镇的传统主导产业,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抓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始终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本着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资源优势,合理调整种养结构,积极创办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探索农业种养适度规模经营,建设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逐步实现我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化农业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主要表现在:(一)农业稳步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农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4368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8650万元,是2006年的1.98倍。粮食总产量由4832吨增加5362吨。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90元增长到4100元。从2006年至2010年,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稳定提高。粮食单位面积平均产量由284公斤/亩提高到396公斤/亩,其中水稻由420公斤提高到506公斤,小麦由168公斤/亩提高到241公斤/亩;玉米由421公斤/亩提高到503公斤/亩;油料由130公斤/亩,提高到163公斤/亩;但农业进一步发展还须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农业基本条件尚须改善,特别是农田灌溉保证率低,抵御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需要提高。随着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也逐年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也逐年增加,但从事种植业的增收较为缓慢,原因集中体现为一是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大部分农民科技水平低,不注重引进新技术和优良品种,对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认识不足,也缺乏必要的投入,农业的回报率很低;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出现了人地相争的矛盾,土地的人均效益很低;三是为农服务的队伍缺乏,技术匮乏,技术力量难以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四是农资价格居高不下,造成农产品成本高,加上农产品市场不稳定,影响了农民的增收。(二)特色农业发展前景可观,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龙垭镇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多种种养产业发展,特别是地处陕南富硒带,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而且已初步具备农产品加工业及市场条件。“十一五”期间,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实行“一村一品”、强村大户、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策略,着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使农业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显著提升。全镇形成了畜禽养殖、烤烟、蔬菜、苗木花卉四大产业。以秦盛绿色禽业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养鸡大户4家,现存栏蛋鸡3.8万只,存栏肉鸡2.3万只,年产值530万元。三柳肉兔养殖场、龙垭生猪养殖基地等一批龙头养殖企业向规模开发、有序利用迈进。流转土地1699.4亩,种植烤烟460亩,产值达到89.2万元;发展设施蔬菜100余亩、种植香菇30万袋,苗木花卉360亩。新津食品有限县公司已完成富硒认证。为了特色农业产业能够进一步持续高效发展,还需要大力引进与培育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大力扶植与培养农业高产、高效示范户、专业户,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稳步前进。(三)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山林经济蓬勃发展青泥河生态农业示范园是我县确立的两大河谷类现代农业园区之一,是我县重点的山林经济产业示范园区。目前,已建成了水稻、畜禽养殖、食用菌、油茶、烤烟四大生产基地,2800亩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已具雏形,初步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循环经济模式培育产业,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组织群众集约生产,产业化经营,一体化销售,促进山林经济蓬勃发展。秦盛绿色养殖有限公司蛋鸡养殖场投入600万元, 建成全自动密闭式鸡舍2栋,年产值800万元。秦盛公司从生产设备、鸡舍结构和环境控制系统建设,体现了高标准,成为具有规模的生态型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垭子梁土鸡养殖基地投资30万元,年养土鸡8000只、销售土鸡6500余只,产值40余万元,纯收入达10万余元。类似垭子梁土鸡养殖基地模式的林下养鸡大户有4家,现存栏蛋鸡3.8万只,存栏肉鸡2.3万只,年产值130万元。实行“猪、沼、园”相结合的种养循环模式,推广“企业+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建成了龙垭生猪养殖基地,年出栏生猪800头,产值90万元,带动园区生猪饲养量达到1.5万头。黄土岗和三柳建成200亩的香菇大棚和设施蔬菜基地,年发展香菇32万袋,实现利润96万元,菜农收入人均增加700元。采取流转土地的方式,发展优质高产林果示范基地2000亩,其中油茶1000亩、薄壳核桃600亩、板栗400亩,并配套喷灌、滴灌设备,蔬菜、干果按照无公害种植标准,打造富硒绿色生态品牌。二、今后的发展思路(一)结合实际,合理调整产业发展布局。根据我镇的气候条件,按照“品种调新、布局调优、效益调高”的原则,“一村一品”发展模式,走小群体、大规模的专业化发展路子,今后一段时期,要按照“稳定粮食生产,扩大畜禽养殖规模,大力发展山林经济”的思路,优化品种结构,加快规模化进程。(二)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持续稳步发展。针对当前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欠缺的实际,把发展龙头企业与培育主导产业相结合,以产业促企业壮大、以企业带产业发展,有效克服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建立和培育“基地带动型”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公司与农户利益供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机制,带动农户发展专业,促进我镇产业向集约化、科学化、标准化方向转变。(三)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化健康运行。一是要加强镇、村两级技术队伍建设,根据全镇产业发展需求,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分批分层次对村干部进行培训,力争使广大村组干部都能成为行家里手。二是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各种协会的建设,建立特色产业的市场主体。大力宣传和推广合作社、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的好典型、好经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