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答题讲义与习题.doc_第1页
2016-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答题讲义与习题.doc_第2页
2016-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答题讲义与习题.doc_第3页
2016-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答题讲义与习题.doc_第4页
2016-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答题讲义与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古代诗歌赏析中考古代诗歌赏析考点类型1、赏析语言;2、把握思想感情;3、把握意象;4、理解诗歌内容;5、赏析表达技巧。考点一:赏析语言问题例举:1.诗中“X”字写得极妙,请简析。2.试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3.请谈谈对诗歌中千古传诵的名句“XXX”的理解。4.“XXX”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请分析原因。5.从诗中“XXX”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主体思路:X字在诗(词)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表现手法等),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展现了(景物)的特点。思考要点: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2.阐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3.说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或什么表现手法等。4.说出该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考点二、把握思想情感问题例举: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作者在词中流露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请试作简述。3.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4.两首诗中,同样的景物,却表现出作者不同的心情,请简析。主体思路:这首诗(词)通过对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思考要点:1.抓关键词。从题目看题材,看诗歌写的是什么,特别是“诗眼”的含义,感情 这首诗(词)是乐诗还是哀诗(词)。2.感情意象。弄清诗词的含意并结合诗词句内容分析乐或哀的原因。3.明确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4.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最后确定具体感情是什么。重要提示:理解和挖掘“注释”中的信息,把握思想感情;利用诗词中的意象,把握思想感情;知人论世,感同身受、发挥想象、把感情握思想感情。考点三、把握意象问题例举:1.全诗描写了什么季节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请写出来。3.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 和 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主体思路:本诗(词)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作者的感情。思考要点:1.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意象以名词形式出现,多为景、物。2.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解说相关语句。3.分析意解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考点四:理解诗歌内容问题例举: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所表现的景象。2.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主体思路:景(物、人)+想象(联想)+生动的描写。思考要点:1.要注意诗歌的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2.找出所写景物及特点。3.理解诗歌中词语、句子的意思,根据主题、情感,确定描写的基调。考点五:赏析诗歌技巧问题例举: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3.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5.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6.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主体思路:具体手法+内容分析+作用(情感、道理等)。思考要点:1.准确指出具体的表达技巧。2.结合句子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3.写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常见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列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 ; 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表现手法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相生、烘托渲染、联想想象、运用典故、有抑有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小见大、借古讽今等等。答题方法列表:赏析语言XXX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思想感情本诗(词)用了表达技巧,有表达效果,解释诗句(词语),写了景、物、事等、表达了情感。把握意象本诗(词)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作者的感情。理解诗歌内容本诗(词)通过对的描写,抒发的思想感情;例: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赏析表达技巧1.本诗(词)运用了描写手法,写出了(句子解说),烘托了作者的感情。2.本诗(词)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作者的感情。3.这首诗(词)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词)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使作者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忧国/忧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辛弃疾、文天祥)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咏物/咏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对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叙事: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对的不满,或对寄予的期望。写景: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中考古代诗歌赏析习题例1: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问题。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聚”和“怒”两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各题。望江南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轻尘忙煞看花人!【注】辊:(gn),翻滚,滚动,转动。(1)词中体现“芳春“的景物有_、_。(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忙煞看花人“所表现的景象例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月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早行【宋】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注】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偏知:才知驼褐:用兽毛制成的上衣。(1)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作分析。中考真题练习:1、古诗文阅读(2016长沙中考)(8分)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注释】湖:指洞庭湖。中流:指江心。湘烟:指雾霭。楚田:指田野。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的样子。星汉通宵向水悬:写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写作背景】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1)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通过“梅花”寄寓了怎样的情感?(4分)(2)“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4分)2、古诗文阅读(2015长沙中考)(8分)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注释】词牌名,选自李清照集校注。这是词人重阳节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永昼:漫长的白天。瑞脑:一种香料。金兽:兽形的铜香炉。纱橱:纱帐。东篱:采菊花的地方。暗香:菊花的幽香。黄花:指菊花。(1)古诗词中,一些物象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成了情感的象征。例如,本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中的“酒”,被赋予了 的情感,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中的“酒”则被赋予了 的情感。 (2)古诗词中经常有语意双关、形神具备的字词,例如本词中“半夜凉初透”中“凉”字一语双关,既指天气之凉,又指词人 内心感受,又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瘦”既写出了菊花的形态,又形象地写出了词人 的形象特点。3、2016湖南常德中考阅读下而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5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前朝”在这里是指 。(1分)(2)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4分)4、2016山东德州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6分)城南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1)下列四首诗与城南体裁相近的是_(2分)A.蒹葭B.将进酒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D.长歌行(青青园中葵)(2)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2分)(3)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5、2016浙江舟山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江上【明】孙蕡江上青枫初着花,客帆和月宿蒹葭。云过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 风起渔船依钓石,潮回归雁认平沙。秋怀已向南云尽,又是沧洲阅岁华。【注释】孙蕡(fn):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南海人。沧州:滨水的地方。(1)枫树是不会开花的,诗人却说“青枫初着花”,你如何理解?(2分)(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6、2016湖南郴州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