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煤矿带式输送机的现状及发展.pdf_第1页
国内外煤矿带式输送机的现状及发展.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综述 文章编号 1003 0794 2002 01 0001 02 国内外煤矿带式输送机的现状及发展 杨达文1 庞禹东2 赵玉顺2 赵建平2 11 煤科总院 上海分院 上海 200030 21 包头矿务局 白狐沟煤矿 内蒙 包头 014075 摘要 通过对国内外带式输送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比较 提出了我国煤矿带式输送机的研 究目标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现状 发展趋势 研究目标 中图号 TD528文献标识码 A 1 国内外煤矿用带式输送机的现状和研究目标 带式输送机是煤矿最理想的高效连续运输设 备 与其他运输设备 如机车类 相比 不仅具有长距 离 大运量 连续输送等优点 而且运行可靠 易于实 现自动化 集中化控制 特别是对高产高效矿井 带 式输送机已成为煤炭高效开采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装 备的关键设备 2 国外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 面 1 带式输送机的功能多元化 应用范围扩大化 如高倾角带式输送机 管状带式输送机 空间转弯带 式输送机等各种机型 2 带式输送机本身的技术与 装备有了巨大的发展 尤其是长距离 大运量 高带 速等大型输送机已成为其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 世界上单机运距最长达 3014 km 带式输送机已在澳 大利亚的铝钒土矿投入使用 运输量达到 37 500 t h 带速为 714 m s的一条大型带式输送机已应用 于德国露天煤矿 在煤矿井下 由于受环境条件的 限制 通常使用的带式输送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 1 所示 其关键技术与装备有以下特点 1 设备大型化 其主要技术参数与装备均向着 大型化发展 以满足年产 300 500 万 t 以上高产高 效集约化生产的需要 2 应用动态分析技术和机电一体化 计算机监 控等高新技术 采用各种软起动与自动张紧技术 对 输送机进行动态监测与监控 大大降低了输送带的 动张力 输送机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设备性能 好 运输效率高 3 采用多机驱动与中间驱动及其功率平衡 输 送机变向运行等技术 使输送机单机运行长度在理 论上已不受限制 并确保了输送系统设备的通用性 互换性及其单元驱动的可靠性 4 新型 高可靠性关键元部件技术 如包含 CST 等在内的各种先进的大功率驱动装置与调速装 置 高寿命高速托辊 自清式滚筒装置 高效贮带装 置 快 速 自 移 机 尾 等 如 英 国 FSW 生 产 的 FSW1200 2 3 400 600 工作面顺槽带式输送机 就采用了液粘差速或变频调速装置 运输能力达 3 000 t h以上 它的机尾与新型转载机 如美国久益 公司生产的 S500E 配套 可随工作面推移而自动快 速自移 人工作业少 生产效率高 表 1 常用带式输送机技术指标 Tab 1 Technological indicator of the belt conveyer 主参数 国外300 500 万t a 高产高效矿井 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大巷与斜井固定式强力带式输送机 运距 m2 000 3 000 3 000 带速 m s 1 3 15 44 5 最高达8 输送量 t h 1 2 500 3 0003 000 4 000 驱动总功率 kW1 200 2 0001 500 3 000 最大达 10 100 3 国内煤矿用带式输送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80年代末期以来 我国煤矿用带式输送机也有 了很大的发展 对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新 产品开发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输送机产品系列不 断增多 从定型的 SDJ SSJ STJ DT 等系列发展到多 功能 适应特种用途的各种带式输送机系列 如国家 七五0 九五0攻关项目 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成 套设备 高产高效工作面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等 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开发了大倾角 长距离输送原 煤的新型带式输送机系列产品 并对带式输送机的 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元部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产品开 发 应用动态分析技术和中间驱动与智能化控制等 技术 研制成功了多种软起动和制动装置及以 PLC 为核心的可编程电控装置 随着我国高产高效矿井 的发展 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目前已达到表 2 所示 的主要特征指标 表 2 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主要指标 Tab 2 Main indicator of the belt conveyer using in mine 主参数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大巷与斜井固定式强力带式输送机 运距 m1 000 2 0001 000 4 000 带速 m s 1 2 3 152 15 4 输送量 t h 1 800 1 8001 000 2 000 驱动总功率 kW250 750750 1 500 与国外相比 其机型一般都偏小 特别是带速通 常均不超过4 m s 对高带速输送机及其动态设计与 1 2002 年第 1 期 煤 矿 机 械 文章编号 1003 0794 2002 01 0002 03 现代 CAD 技术及其应用 邢邦圣1 陶晓巍2 11 徐州师范大学 工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11 21 吉林工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 指出现代 CAD 技术的基本概念 论述其研究内容和主要特征 分析实施现代 CAD 技 术的效益 阐明现代 CAD 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CAD CAM CIMS 中图号 TP391172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 技术开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 第 1 代 CAD 系统出现于 60 年代 1962 年 美国学者 IvanSutherland 研究出了名为 Sketchpand 的 系统 1964 年美国通用公司研制出 DAC 1 系统 1965 年贝尔公司推出了 GRAPHIC 1 系统 洛克希 德公司研制了 CADAM 系统 这些系统利用解析几 何的方法定义点 线 圆等图素 能在屏幕上进行图 形设计与修改 主要绘制二维图形 第 2 代 CAD 系 统始于 70年代 它是二维绘图及三维线框系统 用 计算机监控等关键技术问题缺乏实践经验 由于带 速普遍较低 许多设计单位仍延用以往的静态设计 法 用加大输送带安全系数的方法来提高设计的可 靠性 其结果不仅增大了设备成本 而且降低了设备 运行的可靠性 此外 我国输送机制造企业追求小 而全模式 未能象国外一样形成大规模的元部件专 业生产厂或加工中心 致使元部件设计与制造水平 得不到有效提高 如德国 DBT 公司专业研制的自 移机尾 设备性能好 自动化程度高 安全可靠 在市 场上占有率很高 我国已引进了几十台 与高产高效 工作面配套使用 4 我国煤矿用带式输送机的研究目标 1 大型化 提高运输能力 为了适应高产高效 集约化生产的需要 带式输送机的输送能力要加大 长距离 高带速 大运量 大功率是今后发展的必然 趋势 在今后的 10 a 内输送量要提高到 3 000 4 000 t h 带速提高至4 6 m s 输送长度对于可伸 缩带式输送机要加长至 3 000 m 对于钢绳芯强力带 式输送机须加长至 5 000 m 以上 单机驱动功率要 达到 1 000 1 500 kW 输送带抗拉强度达到6 000 N mm 钢绳芯 和2 100 N mm 整芯 2 提高元部件性能和可靠性 设备开机率的 高低主要取决于元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我们除了 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现有元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还 要不断开发研究新的技术和元部件 如高性能可控 软起动技术 动态分析与监控技术 高效贮带装置 快速自移机尾 高速托辊等 使带式输送机的性能得 到进一步提高 3 扩大功能 一机多用化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 理想的连续运输设备 并且有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 的可能 浪费资源 如将带式输送机结构作适当修 改 并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就可拓展运人 运料或 双向运输等功能 做到一机多用 使其发挥最大的经 济效益 4 开发专用机种 中国煤矿的地质条件差异 很大 在运输系统的布置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要 求 如弯曲 大倾角 25b 直至垂直提升等 而 这些场合常规的带式输送机是无法胜任的 为了满 足煤矿的某些特殊要求 应开发特殊型带式输送机 如弯曲带式输送机 大倾角或垂直提升输送机等 参考文献 1 蒋卫粮1 带式输送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J 1 煤矿机械 1999 7 1 31 2 刘雪平1 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研制状况 J 1 煤矿机械 2000 1 3 4 1 作者简介 杨达文 1960 年生 高级工程师 1982 年 7 月毕业于 中国矿业大学机械系 长期从事带式输送机及煤矿地面生产系统设 计工作 现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运输机械研究所工作 发表 论文多篇 收稿日期 2001 10 29 Coal belt conveyor s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omestic and oversea YANG Da wen1 PANG Yu dong2 ZHAO Yu shun2 ZHAO Jian ping 2 11Central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Branch Shanghai 200030 China 2 Baihugou Coal Mine of Baotou Mine Bureau Baotou 01407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belt conveyor s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