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口技》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口技》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口技》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口技》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口技》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口技主备:审核: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理解其作用,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晰、有条不紊的特点。3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重 点2、3目标学法指导学习文言文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教 学 活 动教(学)手记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导读课文(1) 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嗣( ) 顷( ) 倾( ) 呓( ) 絮( )叱( ) 齁( ) 间( ) 许许( ) 曳( )几( ) 哗( )犬吠(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字,口译课文。质疑:自主学习,疏通文意:1.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停顿、节奏、表情)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和词的含义。3.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找出文中的疑难词语,然后分组讨论。提示:重点理解的词语是:厅事 欠伸 呓语 屏障侧目 作作索索 力拉崩倒齁 战战 施 毕绝 意 曳 指 名4.掌握活用的词活用的词是指有些词本只属某一词类,但有时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可灵活用为另一类的词,随着词性功能的临时转化,它们的意义也就相应地发生某种变化。例:“妇抚儿乳”中的“乳”是动词,作“喂奶”讲。“善口技者”中的“善”是动词(原为名词),作“擅长”讲。“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是动词(原为名词),作“说出”讲。 “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动词(原为名词),作“举行宴会”5.找出表时间性的词语,掌握它们的不同用法6.古今异义词,比较古今不同含义。“会” “厅事” “闻” “但”“虽” “走”合作探究,分析描写:边读边思,合作交流。1、“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本文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 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另外还有侧面的描写,请一一指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4、文章首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揣摩语言,领会主旨1、我觉得文中 这些词用的好,是因为 。2、本文主要表达的主旨:我的收获:场面声音种类声音特点作者评论听众反应梦中惊醒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渐入梦乡逐步变小火起群乱内容归纳:一字统领( )两次交代(道具: )三个场面( )、( )、( )四次反映( )、( )( )、( )训练达标:一、文学常识 口技选自_。作者是_(朝代)的_(人名)。二、语音 1呓语 2齁声 3中间 4曳 5许许 6几欲三、词语解释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会宾客大宴3施八尺屏障 4众宾团坐5盆器倾侧 6众妙毕备7宾客意少舒 8曳屋许许声9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0不能名其一处四、请在下列句子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并写出它的古义和今义。(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今义()(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古义()今义()(3)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古义()今义()(4)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古义()今义()五、辨析下列多义词的差别。(1)乳:妇抚儿乳,儿含乳啼。()()(2)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3)坐: 满坐寂然 众宾团坐 ()()(4)妙: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 ( )( )(5)绝: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 ( )( )六、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表示突然发生: 表示同时发生:表示相继发生: 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七、思考以下问题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文中类似的语句还有哪两句?2文章的首尾都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其作用是什么?3本文的叙述有什么特色?【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朝顺治时中进士,曾因事被贬谪,戍守边疆,后来遇到大赦,回到杭州,就客死在杭州。著有铁崖文集、秋声诗等,现在都不易看到。2关于口技 口技节选自秋声诗自序。这篇自序因收录在清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中,得以保存下来。这篇自序是作者为自己的诗集写的,现在的标题是编书人另加的。作者的本意,并不在描写口技本身,而是为他的秋声诗作序言。他在写完口技后说;“嘻!若而人者,可谓善画声矣!遂录其语,以为秋声序。”很清楚,他是借口技人的“善画声”来说明秋声诗的“善画声”的。所谓“善画声”,就是善于绘声绘色地描写生活。3虞初新志 短篇小说集,清初张潮字山来,新安人。小说以“虞初”命名,始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所载虞初周说,张衡西京赋称“小说九百,本自虞初”。以后各种“虞初志”都是短篇小说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