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酒店易发生火灾的原因、预防措施及遇险处理方法.doc_第1页
各类酒店易发生火灾的原因、预防措施及遇险处理方法.doc_第2页
各类酒店易发生火灾的原因、预防措施及遇险处理方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类酒店易发生火灾的原因、预防措施及遇险处理方法I.各类酒店厨房容易发生火灾的原因1.使用燃料的火灾危险性。厨房是使用明火进行作业的场所,使用燃料一般有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燃气、炭等,在操作和使用过程中,若不能按章操作,很容易产生泄漏、燃烧、爆炸以及煤气中毒等事故,这是引发火灾事故的一个方面。2.厨房油烟起火。厨房要常年与煤炭、气火打交道,因其场所的特殊性,所处环境一般都比较潮湿,在这种条件下,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燃烧物及油气蒸发产生的油烟很容易积聚下来,日积月累,会形成一定厚度的可燃物油层和粉层,附着在墙壁、烟道和抽油烟机的表面,如果清扫不及时,就会有引发油烟火灾的可能。如厨房里经常发生的各种烟道火灾就是典型。3.电器线路起火。厨房电器线路敷设在装修施工中须引起高度重视,比起其它场所来应至少提高一个耐火等级,在平时还应加强维修和保养。在厨房里,装修用铝心代替铜心线、电线不穿管、龟闸不设保护盖的现象处处可见。这些设施在水汽、油气和烟气的长期腐蚀下,绝缘层老化变质极快,很容易发生漏电、短路起火。另外,厨房内运行的机器也比较多,超负荷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一些大功率的电器设施,在使用过程中会因电流过大导致插头、线路发热起火,这也是引发火灾事故的一个方面。4.厨房内使用的各种灶具和器具也是引发火灾事故的关键。在以前的厨房火灾中,因高压锅、蒸汽车、电饭锅、冷冻机、烤箱等操作不当引发事故的现象不在少数。5.厨房用油也是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厨房用油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燃料用油,二是食用油。燃料用油,一般是指柴油、煤油,大型的宾馆和饭店则主要采用柴油。柴油的闪点较低,在使用过程中,因调火、放置不当等原因容易引起火灾。油锅烹调食物,因食用油温过高起火或操作不当使热油溅出油锅碰到火源引起油锅起火是常有的现象,扑救时如不得法就会引发火灾。6.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在对宾馆、饭店的厨房火灾进行调查时发现,有很多人都有一种见“火”而“生畏”的恐惧心理,碰到火灾发生时,采取的常是消极的逃避方式来处理初起火灾,致使小火变成大火、小损失变成大损失的情况经常发生。另外,在厨房里吸烟也是常有的现象,吸完烟后烟头时常会乱扔乱丢,由此也会引发火灾事故;厨房在进行卫生打扫时,时常出现乱泼倒水现象,这些水很容易进入到各种电器设施的内部,不仅容易使电器设施生锈腐烂,也极易引起电器线路短路起火。II.预防酒店厨房火灾发生的措施厨房,在宾馆饭店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起火后会直接扩展曼延到宾馆、饭店的其他部位,造成旅客人员的惊恐和慌乱,其不良的社会效应明显可见。针对目前绝大多数厨房的现状,笔者认为加强对宾馆、饭店厨房的消防安全管理应是当务之急,以达到消除火灾隐患的目的。1.餐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品,禁止在厨房内存放易燃溶剂的按压式喷雾罐,例如香水、花露水、酒精、发胶等。2.严禁在厨房内吸烟、玩明火。3.严禁用打火机、纸巾引燃煤气。4.严禁电源开关和机器超负荷,开启总开关时需要先将分电源关闭,等总电源开启后逐一开启分电源。5.严禁操作油锅时工作人员离岗。6.油锅内油位不得超过油锅容量的2/3,油温不得超过7-8成热(约190-220摄氏度)。7.一次性投入到油锅内原料不能过多,以防油溢出引发火灾,也不可过少,以免干烧损坏设备。8.每天由专人必须对火源和煤气进行至少3次以上的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9.餐厅必须由专职人员进入煤气房,进入时禁带火种(打火机、手机),日常需关闭煤气房门(建议上锁),但必须保持煤气房处于通风状态。10.煤气钢瓶送到后,由专职人员对钢瓶进行检查(密封性、有效期、外观、有无凹痕),检查完毕后存放在煤气房。11.所有煤气钢瓶必须直立摆放,切勿倒放、卧放。12.所有员工必须知道离险情发生处最近的消防设施用具的位置,并能正确使用。13.餐厅必须配备紧急逃生图并张贴以便让所有员工知道。14.逃生通道必须保持畅通。15.不得将打火机、手机等物品放置在高温环境下,更严禁灶头岗位将此类物品随身携带,以防出现高温爆炸起火或伤人事故。16.加大对宾馆、饭店厨房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进行培训,并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从开始就培养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素质,特别是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增强他们预防火灾抵抗火灾的能力和消防安全自我防护能力。17.对厨房内的燃气燃油管道、法兰接头、阀门必须定期检查,防止泄漏。若发现燃气燃油泄漏,首先应关闭阀门,及时通风,并严禁使用任何明火和启动电源开关。在使用燃气炉灶烧煮东西时,厨房内一定不能离开人,要切实防止锅烧开后锅液体溢出熄灭火焰,燃气扩散发生事故。18.楼层厨房不应使用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燃气管道应从室外单独引入,不应穿过客房或其他公共区域;厨房中的气瓶等应集中在一起管理,距灯具等明火或高温表面要有足够的距离,以防高温烤爆气瓶,引起可燃气体泄漏,造成火灾。厨房中的灶具等应安装在不燃基材上,与可燃物须有足够的距离,以防烤燃可燃物。19.厨房灶具旁的墙壁、抽油烟罩等易污染处应及时清扫干净,采取定期清除方式,且烟道至少每半年清洗一次,以防止油烟火灾发生。20.厨房内的电器设施应严格按国家技术规范敷设,严禁“以铝代铜”现象发生。厨房敷设用电器线路,应尽量采用绝缘导线穿硬PVC塑料管或钢管进行明、暗敷设,管口及管与管之间、管与其他附件相连时,应采取相应的防火处理,或采用瓷瓶明线敷设以及铅皮线、塑料护套线明设。厨房内使用的电器开、插座等电器设备,以封闭式为佳,防止水从外面渗入,并应安装在远离煤气、液化气灶具的地方,以免开启时产生火花引起外泄的煤气和液化气燃烧从面引发火灾。厨房内运行和各种机械设备,不得超负荷用电,并应时刻注意在使用过程中防止电器设备和线路受潮。21.厨房内使用的各种炊具,应选用经国家质量检测部门检验合格的产品,切记不能因贪图便宜而选择了不合格的器具,从而在无形之中埋下隐患。与此同时,这些器具还应严格按规定进行操作,严防事故的发生。如我们时常使用的高压锅,就不能装得过满,以防堵塞出气孔,更不能用筷子来将气孔堵死,并经常检查高压锅保险是否正常,预防一切爆炸事故的发生。22.厨房内还应配备一些湿棉被和石棉毯,以用来扑灭各种油锅火灾和电器火灾。另外,厨房内还应配置一定量的ABC干粉灭火器材设施,并应放置在明显位置,以备急时所需。23.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及时关闭所有燃气燃油阀门,切断电源、火源和电源后方可离开。III.火灾发生处理方法餐厅常见的小型火灾类型有3种:油锅着火、电器着火、煤气着火。1.油锅着火后正确的3种处理方法: 隔离法:关闭煤气,戴好护具后小心将着火的地方或物体与其他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使其自燃待尽。 窒息法:关闭煤气,迅速用锅盖.防火毯或能遮住锅的大块湿布.湿麻袋,从人体处朝前倾斜着遮盖到起火的油锅上,使燃烧着的油火接触不到空气,便会因缺氧而立即熄灭。“锅盖灭火”方法简便易行,而且锅里的油不会被污染,人体也不会被火烧伤。 冷却法:关闭煤气,此时如果厨房里有切好的蔬菜或其他生冷食物,可沿着锅的边缘倒入锅内,利用蔬菜、食物与着火油品的温度差,使锅里燃烧着的油品温度迅速下降,当油品达不到自燃点时,火就自动熄灭了。2.电器着火的处理方法:(1)关闭电源(2)使用灭火器(3)通知工程人员(4)开启应急灯,以备停电3.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着火:(1)戴好护具(湿毛巾、湿手套)后关闭阀门(2)启用灭火器灭火,若仍不能控制火情则需拨打119以上方法仅适用于局部或小规模险情的发生,若餐厅发生大规模或区域火灾,则需按下列流程进行操作。IV.餐厅一旦发生大规模或区域火灾处理流程1.第一时间切断气源、电源,在确保无人的情况下关闭通风管道和门窗,如有自动灭火装置的可启动灭火,同时打119火警电话报警及上级主管领导,并协助灭灾。2、 有条件的情况下及时转移煤气瓶、现金及重要资料、贵重物品。3、 疏散顾客和员工到安全地点,防止乱跑乱逃造成伤亡,在外围维持秩序。4、 等待并接应专业救火人员。5、 查明起因,报备相关部门。6.事后填写详细的事件报告单。7.如有设备损坏,请详细列出损坏的设备数目及记录损坏的程度,追查设备损坏的原因,报备主管领导及工程部,进行维修。8.报备公司财务部、工程部,以便办理保险理赔手续。9.进行整改,引以为戒。V.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1.确保灭火器处于有效期内,且压力充足2.发生险情后,拔下保险栓,将灭火器颠倒几次3.在距离起火点2-3米处,将喷口对准火苗根部,按下开关把手,直至火苗全部被扑灭方可停止,因为干粉冷却作用不大,所以灭火后一定要防止复燃。VI.火灾逃生方法1、 发生火灾,时要迅速判断火势的来源,朝与火势趋向相反的方向逃生。要善于利用身边各种有利于逃生的环境和物品。2.不要留恋财物,尽快逃出火场。3.逃生过程中,尽可能的关闭你经过的所有门,以减慢火焰和浓烟蔓延的速度。千万不要钻入阁楼、电梯、厨房、卫生间。4.烟雾弥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压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