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26个儿子,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2“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名号的来历a上古天神名号 b上古部落和部落联盟首领称呼c先秦王朝统治者称呼 d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称谓3战国时期各国在变法后大都实行了县制,这与分封制相比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主要表现在 a地方实行分权,官员间相互监督 b地方官员由国君直接任免c地方行政体系独立,有高度的自治权 d县的统治区域一般都比封国小4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治国家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存在监督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5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6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c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d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7明太祖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方法中最相似的是a改变或分散地方机构及权力 b改变选拔官员的方法c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d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8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近(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奉旨笔录,上传下达9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改革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目的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10、“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材料表明 a政治体制的选择取决于自然环境 b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古希腊各城邦选择了民主制 c政治文明特点由地理环境所决定 d特殊地理环境为古希腊出现民主政治提供了条件11、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大会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a雅典是城邦小国 b雅典高涨的参政热 c国家发放参政补贴 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12、 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最能起到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的措施是 a.建立十个地区部落 b. 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c.废除债奴制 d. 建立评审法庭13、古代雅典执政官比利克里认为:“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 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 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其观点的是a.公民大会向全体居民开放 b. 五百人会议通过抽签选举产生 c.陪审法官由选举方式产生 d. 向参加城邦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14、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里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用1 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会议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a b c d15、“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名话强调是的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5分,第17题14分,第88题12分,第29题13分,共计40分)16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统治者继往开来,精心制定的监察制度,在不同时期曾经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仔细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时的御史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秦创建御史大夫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地方设立十三部刺史,监察地方长吏。魏晋南北朝,中央御史台直接受命于皇帝,机构初步统一,监察权扩大,自王太子以下无所不纠。隋设御史台、司隶台、谒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后增至十五道)监察区,形成比较严密的监察网。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御史台仍设三院。地方设监司和通判,直属皇帝。元朝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还制定了一整套监察法规。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清朝,地方监察沿用明制。材料二宋代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材料三元世祖时明确规定:“凡有官守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元史卷十,世祖纪)“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明史职官志)清皇太极下诏:“凡有政事悖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倘知情蒙蔽,以误国论。”(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九十八)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5分)(2)材料二中,宋代对担任监察官员的资格有何要求?(不得照抄原文)根据你的理解,“月课”、“辱台钱”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4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元明清时期在吏治方面的特点。(6分)(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影响。(6分)(5)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今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何启示?(4分)17、读下面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1分)(1)根据材料,找出秦朝疆域四至。 东至 西至 南至 北至 (4分)(2)根据材料,找到秦朝郡县四至。东 郡、西 郡、南 郡、北 郡(4分)(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秦朝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分布有何特点?(6分)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材料二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材料三 议事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人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材料四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1) 材料一中所述制度有何特点?有什么积极意义?(5分)(2) 材料一、三、四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5分)(3)材料一所述制度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区别?有何相似之处?(6分)旧州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月考题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学号 总分 一、选择题(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25分)(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5分)(2)材料二中,宋代对担任监察官员的资格有何要求?(不得照抄原文)根据你的理解,“月课”、“辱台钱”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4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元明清时期在吏治方面的特点。(6分)(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影响。(6分)(5)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今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何启示?(4分)17、(14分)(1)根据材料,找出秦朝疆域四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