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光子的原理及其在机载中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1页
微波光子的原理及其在机载中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2页
微波光子的原理及其在机载中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3页
微波光子的原理及其在机载中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4页
微波光子的原理及其在机载中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波光子的原理及其在机载中的应用 2020 2 5 1 1 微波光子的简介 微波光子学 MicrowavePhotonic 是一门研究微波与光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的学科 微波光子学的一项最重要应用是无线通信中利用光纤进行微波载波信号的传输 被称为光载无线 RoF RadiooverFiber 通信系统 RoF通信系统结合传统微波通信与光通信的优势 利用光纤拉远延长了高频微波信号的空间传输距离 在此基础上可实现高达Gbps量级的无线宽带接入 将网络通信容量提升一至两个数量级 光载无线通信在机载上的应用较之传统通信的优点主要有 1 抗电磁干扰能力 2 重量更轻 3 成本低 2020 2 5 2 2 微波光子的原理 微波光子学的关键技术是光载无线通信 RoF 技术 在RoF系统中 中心站 Centralstation CS 产生的光载射频信号 通过光纤传输至基站 Basestation BS 基站取下射频信号实现光电转换 并送往无线局域网以便移动终端用户接收 从而实现了利用光载波来传输射频信号的目的 由于光载无线信号的产生 交换及控制都集中在中心站 基站仅实现光电转换 从而将复杂昂贵的设备均集中在了中心站点 多个远端基站可共享这些设备 减少了基站的功耗和成本 2020 2 5 3 下图为ROF系统的原理图 2020 2 5 4 3 RoF技术研究的近况和热点 目前有关RoF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备受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 国内的研究机构主要有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及华中科技大学等一些科研院 国际上比较活跃的研究小组有 美国NEC实验室 英国UniversityCollegeLondon 口本大阪大学及韩国Yonsei大学等 目前ROF还处于发展阶段 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 光生毫米波技术 ROF接入系统设计 光子射频信号处理 ROF系统信号的调制和检测 ROF系统的性能优化 其中包括线性度和动态范围的优化 2020 2 5 5 4 光载毫米波的产生 基带信号在中心站有三种方式加载到载波的方式 光载基带信号传输 光载中频信号传输 光载毫米波信号传输 前两种加载到方式在基站解调后都需要采用上变频技术使其信号频率增大到射频频段 从而增加了基站的复杂度和成本 而光载毫米波信号传输到机载 只需由光电探测器拍频就能还原出毫米波信号 不需要上变频等技术 从而光载毫米波生成成为ROF技术研究的热点 由于高质量毫米波是提高ROF系统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 近年来 许多文献都研究出了各种各样的毫米波产生方式 接强度调制 外部强度调制 远程光外差 布里渊散射 波长卷积和连续光信号滤波等 但在实际研究中较多的主要有三种 包括外部调制法 光学外差法以及直接调制法 2020 2 5 6 三种主要生成光载毫米波方式比较 直接强度调制是采用外调制器直接将毫米波调制到光载波上 在激光器进行振荡的过程中直接加载调制信号 光外差的方法是传输两个频率差等于所需要的毫米波频率的窄线宽光波 在基站通过探测器拍频外差的方式产生毫米波载波信号 2020 2 5 7 外部调制产生光毫米波有许多种方式 比如使用相位调制器 电吸收调制器 强度调制器等 但是一般采用双臂LiNb03Mach Zehnder强度调制器实现不同调制格式的毫米波产生 2020 2 5 8 2020 2 5 9 5 微波光信号在光纤传播的色散因素 研究毫米波频段光载无线 RadiooverFiber 通信系统 首要解决的是射频功率周期性衰落 而引起射频功率衰落的原因在于受光纤色散的影响 传统的光双边带 ODSB 调制信号对应的两个光边带相对于中心光载波获得了一个与色散有关的相移量 使得光电探测时 ODSB信号的上下两个光边带分别与光载波拍频 获得两项同频但不同相的射频信号的迭加 当这个相位差达到180o时 射频项互相抵消 为解决这个问题 可采用电域预补偿 载波相移双边带调制 光单边带 OSSB 调制和载波抑制调制 OCS 等技术 其中现在研究的的热点有用OSSB调制和OCS调制 2020 2 5 10 2020 2 5 11 5 1OCSR对接收机灵敏度的影响 同时OSSB调制信号的光载波边带比 OCSR 是影响RoF模拟光链路接收灵敏度的重要指标 最佳的OCSR在0dB附近 从而各研究机构都在争相研究产生0dB的OCSR的调制信号的方法 2020 2 5 12 6 ROF系统性能优化 在ROF系统中 线性度和动态范围表征其正常工作所允许的输入强度范围 由于射频信号是通过模拟光强度调制到光载波上 所以线性度直接影响模拟光链路的屋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 随着无线信号调制格式的复杂化和信号带宽的增加 对系统线性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ROF应用而言 其无杂散动态范围至少需要大约95dB HZ2 3甚至更高 随着频率的升高 需要采用合适的高线性化ROF系统 对于信号而言 非线性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在频谱上表现为由原来的频率分量产生出新的频率分量 2阶交调失真 IMD2 和3阶交调失真 IMD3 对非线的贡献最大 在微波 毫米波系统中 通常信号的带宽远小于载波频率 此时IMD2通常在倍频程以外 可直接使用带通滤波器滤除 从而IMD3的大小成为影响信号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2020 2 5 13 比较直接的方式是对ROF系统中的非线性失真进行抑制 通过抑制电光调制器的IMD3以提高光载无线系统的动态范围 其中主要有两种方式 光电法和全光法 其中光电法包括预矫正 反馈和前馈技术来抑制非线性 下图为前馈法的简单示意图 图中有两个环路分别为信号消除环路和失真消除环路 前一环路用于提取IMD3 后一环路用于消除IMD3 DalmaNovak等人在2008年用前馈系统自适应控制得到无杂散动态范围116dB Hz2 3 2020 2 5 14 其中全光法包括载波相位偏移 载波抑制等方式来抑制非线性 下图为载波相位调制抑制非线性法示意图 IMD3主要来源于基波与二阶分量 中心光载波与三阶分量的振幅叠加 此结构通过调节偏压调节载波相位 使得两者的IMD3相位相差180o 振幅相等 从而IMD3相互抵消其和值为0 清华大学的张国强在2012年运用载波相位偏移系统得到无杂散动态范围122 9dB Hz2 3 2020 2 5 15 7 ROF在机载中的应用 RoF技术在一些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机载光纤传输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实例 如下图所示 话音 传感信号 视频信号以及控制数据等等经过业务接口与交换单元后利用光纤传输系统进行传输 可以在一根光纤中传输大量的多业务信号 并且减少系统的总重量 提高了电磁抗干扰的能力 对提高飞机的战斗力起到巨大的作用 2020 2 5 16 传统的机载通信系统 通常采用同轴电缆传输 其存在较大缺陷有 重量大 电磁干扰严重和传输损耗大 而机载ROF系统 网络的带宽较宽 抗电磁干扰 容错及可靠性高而且光纤的重量远远比电缆轻 下图为无人机ROF系统简易图 2020 2 5 17 7 1FC AE 1553总线协议 美国军方为了统一航空总线的网络接口提出了MIL STD 1553B MilitaryStandardDigitalTimeDivisionCommand ResponseMultiplexDataBus MIL STD 1553B数据总线拓扑结构具有双向传输 实时性传输和传输可靠性高的优点 使MIL STD 1553B协议 在航空电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随着科技进步 MIL STD 1553B总线逐渐不能适应高精尖的高速通信设备 美国军方在近年又在FC AE协议子集中提出了FC AE 1553 FibreChannelAvionEnvironmentUpperLayerProtocolMIL STD 1553B 总线协议 来满足高速传输的要求 FC AE 1553作为光纤通道技术映射 具有光纤通道的良好高速网络性能 又具有MIL STD 1553B总线的传统优势 2020 2 5 18 与OSI模型类似 光纤通道分5个层次 FC 0为物理层 描述物理接口 包括传送介质 发送机及接口规范 FC 1为链路层 描述了8B 10B传送码的使用协议 串行编码和解码的规范 FC 2传输层 规定了光纤通道MAC层的功能 主要描述成块数据的规则和机制 FC 3为通用服务层 主要为映射层映射协议的如服务包的注册交换服务 FC 4为为上层协议层 它为运行于光纤通道之上的通信协议提供映射接口 2020 2 5 19 光纤通道FC AE 1553网络互连模型 2020 2 5 20 总结 由于机载电子网络通信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