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理解教材新知 应用创新演练 把握热点考向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知识点三 1 概括归纳法记忆长江成为我国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地理条件干流长 支流多 流域广 流量大 人均多 流量稳 变化小 贯东西 连三带 2 歌诀法记忆南水北调三线工程方案东线输水运河调 水量最多投入少 不只需要抽水机 还有水质数最孬 丹江水库扩容高 自流需建大渠道 克服水少生态弱 西线自流水最好 3 数字法记忆南水北调的影响 三 方面效益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五 方面问题 盐度 航运 生物 土壤 污水 1 概况 1 总量丰富 居世界位 低于巴西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度尼西亚 2 分布不平衡 多少 2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大部分是北方城市 第六 南 北 3 长江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条件 1 我国丰水区 流域广 水量大 流量稳定且季节变化较均衡 2 位置优越 流经三大自然区 上游靠近 中下游与最缺水的相邻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华北平原 教材p63表3 3 1本表以数据对比的方式展示了我国南方与北方在水资源分布上很不平衡 阅读本表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1 南北方人口 耕地比重 人均水资源的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北方地区农业发达 用水量大 但水资源不足 说明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佳 2 表中哪些流域缺水问题最突出 提示 海河 滦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少 缺水问题最突出 这里地多 人多 水少 水土配合极为不佳 是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 1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成因 2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背景及条件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 而区域自身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因此区域间实现跨区域调配资源是可行的 而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非常必要的 其分析思路如下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分析方法该原因必然是资源分布区与消耗区的差异 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 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的紧缺原因 包括为何分布较少 为何需求量大 也包括利用过程中的问题等 1 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5 5 63 8 这主要是因为 a 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b 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c 长江以南地区不存在水资源问题d 长江以北地区水污染较轻 解析 我国南 北方普遍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和水污染现象 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19 降水较南方少得多 工农业需水量大 因而水资源利用率高 答案 b 1 西线工程工程在 地势高于西北和华北地区 可以自流供水 但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 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 青藏高原 西北地区 2 中线工程工程从第三级阶梯西侧通过 从长江中游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 可自流供水给华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 3 东线工程工程位于东部 在黄河以南因地势北高南低 需抽水北送 丹江口 第三级阶梯 教材p64图3 3 2本图旨在说明南水北调三条线路所处的位置 穿越的地形区 调水的水源区和供水区 阅读本图应明确以下问题 1 南水北调有哪几条线路 提示 南水北调有东线 中线 西线三条线路 2 每条线路的走向及水源区和供水区分别在哪里 提示 西线工程线路 从通天河 雅砻江 大渡河调水进入黄河上游 供宁夏 内蒙古 山西 陕西用水 主要解决西北干旱地区的缺水问题 中线工程线路 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 加高水库大坝 沿京广线以西的伏牛山 太行山引水到北京 供水范围为京 津等华北地区 重点解决沿线城市用水并且兼顾农业和其他用水 东线工程线路 从长江下游扬州市江都段引水 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大致与其平行的河道作为主干线 供水范围为天津 山东威海等地 主要解决黄淮地区东部 山东 冀东和天津 的缺水问题 南水北调三线方案比较 世界和我国的重要资源调配工程 1 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 将以色列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 2 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工程 将大分水岭东侧的水调入到墨累 达令盆地 3 美国的北水南调 将西部沿岸地区北方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水调到南方的地中海气候区 4 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 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经甘肃 宁夏 陕西 山西 河南 安徽 江苏输送到上海 5 西电东送 北线 将黄河上游水电 山西火电输送到京津等地区 中线 将长江上中游的水电输送到长江三角洲 南线 将珠江上游水电 火电输送到珠江三角洲 2 关于华北平原缺水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当地雨季集中在7 8月 其他时间降水少b 雨季降水过于集中 大量淡水资源无法利用 白白地东流入海c 耕地多 水资源不足 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加剧了缺水程度d 华北地区降水量过少 多属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解析 华北地区年降水量为400毫米 800毫米 属于半湿润地区 答案 d 1 积极意义 1 社会效益 改善的投资环境 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 缓解争水 地区争水 争水的矛盾 利于社会安定 2 经济效益 达600亿 800亿元 促进经济发展 3 生态效益 增加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美化环境 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 缓解地下水位趋势和漏斗面积的进一步扩大 控制地面下沉 改善区域 调入区 城乡 工农业 调入区 调入区 下降 生态 2 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 对社会和环境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在分析其影响时 既要考虑对水源区的影响 也要考虑对沿线地区和调入区的影响 既有积极意义 也要分析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对社会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基本分析思路如下图所示 资源调配影响的分析方法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需从两个角度即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 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 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及促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3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 不仅带来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负面影响主要在 a 输入区b 调出区c 输入区和水源区d 流经区 解析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 不仅东 中 西三线工程全部实施后 将缓解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矛盾 促进调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条件和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但对调出区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如径流量减少 泥沙淤积加重等 答案 b 例1 2010 江苏高考 图甲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 图乙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 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 读图回答问题 1 图甲所列国家中 与1990年相比 2006年新增的石油进口国中比重最大的三个国家依次是 和 2 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 应采取哪些措施 国外方面 国内方面 3 读图乙 原油生产比重明显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有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原油加工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 华东地区原油加工 乙烯生产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能源消费 能源安全以及我国能源分布等问题 意在考查学生提取图像信息的能力 比较图甲中不同国家的数据可知 沙特阿拉伯等是新增的且比重最大的国家 为了保证石油供应 要从开源 节流两大方面考虑 同时要考虑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及储备等问题 根据图乙不难看出 东北等地的原油生产明显大于原油加工 我国东北 华北石油资源丰富 而华东地区石油市场广阔 石化工业集中分布可从经济效益和对污染的治理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 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俄罗斯 2 拓展石油供应渠道 来源地多元化 保障石油运输安全 运输方式多样化 加强石油勘探开发 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3 西北 华北 东北原料市场 例2 2009 天津高考 读图文材料 下图 回答问题 图中所示调水工程建成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