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五章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biogeochemicalcycles 是指在生态系统中 组成生物体的c h o n p等元素 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 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 物质循环的三大类型 水循环气体型循环 有气体的分子参与的循环的过程沉积型循环 参与循环的物质 其分子和化合物没有气体形态 并主要通过岩石风化和沉积物分解成为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 如磷 钙 钠 镁 一 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 约占体重的60 95 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 地球上水通过蒸发 降雨 植物的蒸腾 吸收等过程反复循环 海洋是水的主要来源 太阳辐射使水蒸气蒸发并进入大气 风推动大气中的水蒸气的移动和分布 并以降水形式落到海洋和大陆 水循环 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 碳是有机化合物的 骨架 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因此 碳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核心问题 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 造成对于碳循环的重大影响 可能是当代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碳循环 二 大气中的co2 植物 动物 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 石油 煤等 微生物分解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动物摄食 燃烧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碳进入生物群落碳出入生物把co2合成有机物群落的途径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碳出生物群落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 小结 1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形式co22 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形式有机物3 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1 如果大量森林被砍伐 会对碳的循环有什么影响 2 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 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何影响 3 什么叫温室效应 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 4 温室效应有何影响 如何减缓温室效应 思考讨论 greenhouseeffects 温室效应 大气中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表层而导致温度上升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 二氧化碳 co2 甲烷 ch4 氟氯碳化物 cfcs 氧化亚氮 n2o 六氟化碳 sf6 全氟碳化物 pfcs 氢氟碳化物 hfcs 等 温室效应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 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 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 沙漠化面积增大 科学家预测 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 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 4摄氏度 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 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 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 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 纽约 上海 东京和悉尼 三 氮循环 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 氮占大气成分的78 必须经过生物固氮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等才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 大气中的n2 nh3 no 2 no 3等 动物体内含n有机物 植物体内含n有机物 尿素及动植物遗体中的含n有机物 生物固氮 工业 光电 反硝化细菌 吸收 硝化细菌 微生物分解 参与生物固氮的固氮菌 根瘤菌与根瘤根瘤菌 一种能侵入豆科植物的根 并和该植物互利共生的固氮菌 根瘤 根瘤菌在根内不断繁殖 促使根的组织逐渐膨大 形成根瘤 四 物质循环的特点 1 全球性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2 反复利用 循环流动 生命元素可以被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员反复多次的利用 甲 丙 丁 乙 左图 是物质循环的示意图 1 这是什么循环 2 分别判断各成分 3 与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