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复习题.doc_第1页
六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复习题.doc_第2页
六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复习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复习题班级姓名2014.12一、看拼音写词语:y zho o xing yo shi mi wi ji yo sng l ji jin y tun shn x wn bin 二、在正确的字或读音下面画“ ”铁砧(zhn zhn) 兴(xng xng)许 子聿(y y)少壮(工 功)夫 奥( 密 秘 ) 九(霄 宵)云外三、填入恰当的词语:探求( ) ( )视野 ( )性情 ( )的新闻 ( )的故事 ( )的知识四、把句子补充完整:学了就用处处行, 。 则学, 则问。好曲不厌 ,好书不厌 。 读书 , 能得教益。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 的作品,这首诗阐述了 与 之间的关系。诗后两句为:“ , 。”告诉人们: 。2观书有感是 (朝代)著名 家 (人名)的作品,这首诗以 的手法,借 来譬喻读书体会的。这首诗告诉我们 。3鲁迅的读书名言: 4.哥白尼:波兰 家,创立“ ”,沈 括:北宋科学家,创作科学巨著 。西方人称他为“ ”。5.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 和 结合起来。我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_。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_,宇宙的奥秘将任你_,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_。6伊林: (国)著名科普作家,科学著作有 等。7.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化。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 ;从 ,我们读出了 。8.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我们不能 (名句),而应如所说 (对联)。在读报和剪报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谈两点: 课内阅读:(一)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的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文中“兴许”是什么意思?请你换两个近义词: 、 。.照样子写词语:花开花落 、 。.哪句话概括了这段的意思?请用波浪线划下来。.用“”画出沈括观察思考的语句。.从沈括的事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二)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 家 (人名)。2.诗中运用暗喻手法的句子是“ ”,把 比作 。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与后两句中“ ”这个字相呼应。4.“问渠哪得清如许”的原因是“ ”。5.这首诗寓理于景,告诉我们 。6“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