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百外小升初历史百科(秦汉).doc_第1页
深圳百外小升初历史百科(秦汉).doc_第2页
深圳百外小升初历史百科(秦汉).doc_第3页
深圳百外小升初历史百科(秦汉).doc_第4页
深圳百外小升初历史百科(秦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历史百科(二) 备考小升初1欢迎下载。精品文档历史百科复习回顾 1. 诗经按音乐类型分为_、_、_三种。2. _,原名李耳,字聃(d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_3. _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_是他及其弟子记载他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4. _被尊称为“至圣先师”,_被尊称为“亚圣”他们都是_学派的代表人物。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是_说的6. _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7. 西汉学者刘向把_和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8.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_9.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是指_和_的并称。10. “春秋三传”是_、公羊传和谷梁传11. _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1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_中的名句。 秦汉时代(一)秦朝 1、指鹿为马: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2、第一位皇帝:秦王嬴政,统一六国,自称始皇帝,采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3、统一文字:小篆;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4、长城: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5、焚书坑儒: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二)汉朝1.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2.鸿门宴:用来形容不好的邀请。刘邦入关破秦之后,项羽在鸿门设宴邀请刘邦准备加害于他。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在鸿门宴上范增要求项庄舞剑助兴,实际意图是加害刘邦。4.西楚霸王:项羽5.汉王:刘邦6.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后,刘邦、项羽两大军阀为争夺天下发生战争,历时约3年,叫楚汉战争。很长一段时期内,双方互有胜负,谁都无法灭掉谁,于是在公元前203年,双方讲和,以鸿沟为界划分土地,以西归汉,以东归楚,这就是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来源。7.十面埋伏 :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藏荼、齐王田广。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8.暗渡陈仓: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为王9.四面楚歌: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10.破釜沉舟: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1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楚汉相争时,项羽屯兵40万在新丰鸿门,谋士范增设计要除掉刘邦。刘邦依约赴鸿门宴,范增请项庄舞剑助兴,意图杀害刘邦。张良叫来樊哙,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与樊哙商议如何逃走,樊哙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2.刘向:西汉,把屈原和宋玉的作品编成集,命名为楚辞13.战国策:刘向编撰的国别体史书14.史记:西汉司马迁编写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5. “西汉两司马”: 司马迁 司马相如16.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开始了儒家思想统治几千年的历史。17. 司马相如: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 汉赋四大家之一18.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19. 班固: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20. 张衡:文学家、科学家,最早发明了地动仪观测地震21. 丝绸之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22. 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23. 乐府: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24. 昭君出塞:汉元帝时期,王嫱(王昭君)因得罪画师毛延寿而久久得不到机会面见皇上,后来为了和平远嫁匈奴。“沉鱼落雁”中的落雁之美就是形容她的美貌。25. 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 (蔡琰)26. 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27. 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28. 医圣:张仲景,吃饺子的习俗,著作是伤寒杂病论练习题:1.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_2. 我国第一位女诗人是_3.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4. 汉代两司马指的是_和_5. 乐府双壁是指_、_6.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出自_之口,他编写了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7. _时期开通了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通道,被称为_8. 某同学在活动课上说出的下列观点,其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A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9. _改进了造纸术,已知纸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10. 长安是现在的_11. “丝绸之路”的形成与下列哪一事件联系密切?( ) A 楚汉之争 B昭君出塞 C张骞通西域 D文成公主入藏 12. 假如你生活在秦朝,要给朋友写一封信,所写字体最有可能是( )。 A 甲骨文 B小篆或隶书 C楷书 D草书13. 昭君出塞,是汉朝和_之间进行和亲。14. 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发明的是( )。 A指南针 B计时仪 C地动仪 D火药15. 张仲景著有神农本草经一书,后世尊称他为“_”16. 东汉末年,中原某地瘟疫流行。当地人们采用的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可能是( )。 A 服用“麻沸散”,提高对瘟疫的免疫力 B清晨练习“五禽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C通读伤寒杂病论,掌握防治方法 D邀请孙思邈就地行医讲学,宣传防治措施 17. 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 A 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18. 开始确立儒家学说为专制王朝正统思想的皇帝是( )。 A 启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19. 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 A 张骞 B玄奘 C马可波罗 D戚继光 20. “他出生于春秋时的鲁国,学说比较保守,主张仁爱,他的思想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利用,他还是一位具有罕见热情和擅长教育的教师,据说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这描述的是( )。 A 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1.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兼爱”、“非攻”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文言文阅读匡衡勤学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1),衡乃穿壁(2)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3),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4)给以书,遂成大学(5)。注释(1)逮及。(2)穿壁在墙上找洞。(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4)资借。(5)大学大学问家。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而( )偿( ) 怪(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 B、匡衡勤学而无烛。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C、非学无以致疑。 D、以此戒之。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由本文而来的一个形容勤学的成语是_ ,再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而来的成语: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