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择专项练习(一).doc_第1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择专项练习(一).doc_第2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择专项练习(一).doc_第3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择专项练习(一).doc_第4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择专项练习(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择专项练习(一)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常考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当三角形顶部受到压力时,下列关于两侧杆受到的力的方向及底部横杆起到的作用正确的是( )。A . B . C . 2. (2分)小明和小天都是单眼皮,都没有耳垂,都是卷发,这说明( )。 A . 小明和小天长得一样B . 小明和小天有血缘关系C . 小明和小天这些相貌特征相同3. (2分)研究发现,把“一”字形的纸折成“口”字形后,纸的抗弯曲能力会( )。 A . 减弱B . 增强C . 不变4. (2分)瓦楞纸的抗弯曲能力很强。小明将一张正方形瓦楞纸板裁成大小不同的两张长方形纸板,对比测试两张纸板的抗弯曲能力。下图是“较小纸板抗弯曲能力测试”的实验装置俯视图。 (1)裁开的两张瓦楞纸板,它们的( )是不同的。 A . 长度B . 宽度C . 厚度(2)如果将右上图所示实验中的两根“桥墩”靠得更近一些,其他的条件保持不变,那么这张较小纸板能承受的垫圈数量( )。 A . 保持不变B . 比原来多C . 比原来少(3)放置垫圈时,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A . 选择大小相同的垫圈进行测试B . 垫圈集中放置在纸梁桥墩处C . 当第20个垫圈放置后纸梁被压垮,计数为20个(4)下图所示的对比实验中,比较两张大小不”同的纸板承受的垫圈数量( )。 A . 两块纸板承受的垫圈数量相同B . 小纸板承受的垫圈数量更多C . 大纸板承受的垫圈数量更多;(5)根据第13题所示的对比实验图,这个实验中唯一改变的条件是( )。 A . 纸板长度B . 纸板宽度C . 纸板厚度(6)该试验中,瓦楞纸的抗弯曲能力用单位( )表示最科学。 A . 牛顿B . 克C . 个(7)关于瓦楞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直接用来包装易碎、贵重物品,不需要再加泡沫,很便利B . 许多瓦楞纸都有多层W形纸芯C . 瓦楞纸的抗弯曲能力强主要与纸芯的形状有关5. (2分)某班的同学在学习了材料和结构的有关知识后,要设计建造自己的高塔并检验高塔承受压力的能力,下列选项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测量塔的高度和承受力。画出设计草图。选择制作材料和连接物,确定合适、牢固的连接方法。A . B . C . 6. (2分)在查阅了关于钢索桥的相关资料后,小方发现钢索桥的显著特点是( )。 A . 桥面呈拱形,跨度大B . 桥被钢缆吊起,跨度很小C . 桥被钢缆吊起,跨度很大7. (2分)如图所示,在“抗弯曲能力”的探究中,小明用课本当作“立柱”,用卡纸当作“横梁”,用垫圈来测试“横梁”的抗弯曲能力。(1)关于垫圈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尽量选用大小不同的垫圈当重物B . 尽量把垫圈放在“横梁”的不同位置C . 往“横梁”上放垫圈时要小心轻放(2)关于“横梁”抗弯曲能力的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横梁”受压后,把“横梁”中部接触到桌面作为弯曲的标准B . 计算“横梁”抗弯曲能力时,要把最后压垮“横梁”的那个垫圈算在内C . 计算“横梁”抗弯曲能力时,要用“牛”作为抗弯曲能力的单位(3)图中,如果增加卡纸的宽度,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卡纸的抗弯曲能力( )。 A . 保持不变B . 增加C . 减小(4)图中,如果增加卡纸的厚度,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卡纸的抗弯曲能力( )。 A . 保持不变B . 增加C . 减小(5)图中,如果把“立柱”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远一些,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卡纸的抗弯曲能力( )。 A . 保持不变B . 增加C . 减小(6)图中,如果把卡纸折成“W”形,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卡纸的抗弯曲能力( )。 A . 保持不变B . 增加C . 减小8. (2分)小明仔细观察大型框架结构中的“小格子”后,发现它们差不多都是( )的。 A . 四边形B . 三角形C . 圆形9. (2分)下图为某市区新建的大桥。“桥塔为什么要造这么高?”小强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将大桥的结构进行简化,抽象成图甲所示的模型,又画了桥塔高低不同的图乙和图丙。小强通过比较发现:适当增加桥塔的高度,钢缆的拉力会( )。 A . 增大B . 减小C . 不变10. (2分)不倒翁是一种儿童玩具,它( )的结构使其不容易倒。 A . 上重下轻B . 上大下小C . 上轻下重11. (2分)科学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用报纸制作纸桥。下面是小明制作的直管框架桥,桥面和底面分别如图所示。(1)该桥梁中的直管,与( )有相似的特征。 A . 拱形B . 三角形C . 四边形(2)关于该纸桥的跨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跨度是指两个书之间的距离B . 跨度是指桥的长度C . 跨度是指桥的宽度(3)测试时,小明应该怎样放置重物?( ) A . 尽量靠近两边的书本,这样可以增加承重能力B . 集中放在桥面中部C . 均匀分散地放在桥面上,避开书本(4)设计要求纸桥能承重1509重量,小明放了4辆不同的玩具小车,纸桥没有压垮,但小明仍然无法判断是否符合承重要求。( )的做法最合理。 A . 先用天平把小车的质量称出B . 把小车改为垫圈C . 把小车改为钩码(5)测试后,小明发现纸桥的桥面可以适当改进,下面( )的改进措施更合理。 A . 用瓦楞纸替代报纸做桥面B . 在桥面中间用报纸加一层W形的夹层C . 给桥面粘缠叠加多层的胶带12. (2分)下列有关拱形受力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 拱形比任何形状都坚固B . 设计拱形桥时要考虑拱形各部分受到压力时产生向外的推力C . 古代人将赵州桥设计成拱形,只是为了增加美感13. (2分)如图的斜杠,使得框架更加的牢固,如果从左上方用力,斜杠起到( )的作用。 A . 推B . 拉C . 推和拉14. (2分)很多物件、建筑顶都会采用圆顶形结构,圆顶形承载压力的特点是( )。 A . 在各个方向都可以看成拱形,很坚固B . 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外推力很强,可承受很大的力C . 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拱足连接成了一个圈,就不产生向外推的力了二、 易错题 (共2题;共4分)15. (2分)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举行,峰会灯光秀中的“金球”美轮美奂,0171国内外来宾。该建筑为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宏伟壮观,设计巧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钢结构球型建筑,如图所示。(1)该会议中心主体是一个巨型的圆弧状结构,称为( )。 A . 弧形结构B . 圆顶形结构C . 球形结构(2)如图所示,该巨型圆弧状结构内部是由众多钢条像骨架那样连接而成,这种构造称为( )。 A . 骨架结构B . 框架结构C . 钢架结构(3)该建筑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为保证建筑效果,主楼钢柱都是竖向的弧型构件”,请问这种弧型构件被称为( )。 A . 弧形B . 拱形C . 弓形(4)下列不属于弧状构件功能的是( )。 A . 美化作用,组合后形成球体B . 增加球体建筑的抗弯曲能力C . 使球体在灯光秀中随着音乐节拍变形(5)关于该球体建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建造之前,要经历设计一论证一修改等阶段B . 设计时,设计师要独立完成设计,不能与其他设计师进行交流C . 设计稿完成后,可以先做成模型进行抗压能力测试16. (2分)下列形状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比任何形状都更坚固的形状是( )。 A . 三角形B . 拱形C . 球形三、 挑战题 (共1题;共2分)17. (2分)下列三种情况,如果其他条件都相同,缆绳拉力最小的是( )。 A . B . C .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常考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3-2、3-3、4-1、4-2、4-3、4-4、4-5、4-6、4-7、4-8、4-9、4-10、4-11、4-12、4-13、4-14、5-1、5-2、5-3、6-1、6-2、6-3、7-1、7-2、7-3、7-4、7-5、7-6、7-7、7-8、7-9、7-10、7-11、7-12、8-1、8-2、9-1、9-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