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新中国的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新中国的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新中国的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新中国的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新中国的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中国外交 考点一建国初期和70年代的外交 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1 方针和政策 1 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 政策 毛泽东提出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的外交政策 三大政策成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2 成就 1 建国一周年时 已与17国建交 另起炉灶 一边倒 2 1953年 的提出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 1954年 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 1955年 周恩来提出 方针 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亚非会议 求同存异 二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1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1 原因 霸权地位的衰落 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中国内政和外交的成就 2 标志 1971年第 届联大通过 美国 亚非拉 26 2 中美关系正常化 1 原因 世界局势的变化 中美两国都有改善的共同要求 2 进程 1972年 访华 在上海签署 1978年中美两国发表 尼克松 中美上海公报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1979年1月1日 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3 中日邦交正常化 1 背景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2 实现 1972年 日本首相访华 签订 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联合声明 4 中美 中日建交意义 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考点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一 国际交流与合作1 外交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并按照 形式多样 共同发展 四项原则 与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平等互利 讲求实效 2 外交成就 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我国不断扩大同 的经济技术合作 巩固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 2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2001年底 中国正式加入 3 中国还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世界贸易组织 wto 二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1 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中国仍然坚定不移地反对 维护世界和平 2 我国改善和发展了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 形成了面向21世纪的 的外交格局 霸权主义 全方位 3 中国还积极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001年 正式成立 组织 4 2001年 中国加入 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 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 积极开展 外交 与各国合作 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 上海合作 反恐 归纳概括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它是我国处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 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2 为维护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点训练1 2012 福建泉州模拟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 其主题是 黄金法则 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 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 一边倒 政策b 不结盟政策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多边外交政策解析 选c 黄金法则 实际上体现了尊重国家主权 互不干涉的原则 是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 易混易错 1 一边倒 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 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 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 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2 求同存异 方针中的 同 指的是亚非国家团结反对殖民主义 谋求共同发展 异 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3 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而不是加入联合国 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创始国之一 4 尼克松访华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但中美正式建交是1979年 因此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1979年中美建交 归纳概括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2 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 3 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认为 新秩序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 4 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相互尊重 求同存异 扩大互利合作 5 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 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 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 促进共同繁荣 6 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 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对点训练2 2012 广东四校联考 我国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1979年以来的外交成就时 用了3句话概括 形势大变化 政策大调整 外交大发展 其中 这里的 政策大调整 主要指 提出了 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 的新战略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调整 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a b c d 解析 选b 独立自主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基本外交政策 并不是1979年以来外交政策的调整 与题意不相符 考点整合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三大政策的不同1 从目的上看 三大政策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 2 从内容上看 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 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3 从影响上看 三大政策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也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考点整合二新时期中国的多边外交1 1971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随即开展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这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突出特点之一 所谓多边外交 是指坚持联合国宪章 尊重独立国家的独立主权 与多个国家发展外交关系 2 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表现主要有 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代表第三世界国家 倡导建立公正合理 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高考例析 2010 高考广东卷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 部分 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香港已经回归 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b 改革开放前 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 捷克已加入欧盟 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d 新中国外交史上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解析 中国与西欧国家的邮件需要经过香港和捷克中转 说明中国与西欧各国的关系仍然不正常 这显然是改革开放前 香港也不可能回归 捷克是苏联解体后加入欧盟的 因此 a c两项错误 但是 很多西欧国家在建国初期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因此 b项是错误的 运用排除法可知答案为d项 答案 d 尝试命题11955年4月24日 亚非会议胜利闭幕 当时的国际舆论认为 亚非会议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代表团 a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c 完全同意与会国家代表提出的建议d 同意和亚非国家结盟 共同反帝 反殖 反霸解析 选b 在亚非会议上 中国代表团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尝试命题2一位学者认为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 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 对外开放 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 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a 为中国的社会 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b 标志着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政策彻底失败c 促使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d 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解析 选a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突破 此后 中国同很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011年7月23日 由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和香港青年会联合举办的首届 香港大学生外交夏令营 举办启动仪式 2011年7月28日 杨洁篪部长在外交部会见了 首届 香港大学生外交夏令营 营员 新中国外交62年来 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 以此社会热点隐性介入考点 可对新中国外交进行全面考查 高考例析 2010 高考大纲全国卷 1960年起 人民日报 红旗 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 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 其主要背景是 a 三个世界 理论的提出b 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 美 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d 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时间 1960年 a项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 可直接排除 美苏两国此时仍处于争霸时期 两国间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c项亦可排除 欧洲共同体作为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 经济一体化组织 它的成立虽冲击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但社会主义仍是它们共同的敌人 d项亦可排除 由于1958年之后中苏关系逐渐破裂 所以为了与苏联对抗 中国不得不调整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 b 尝试命题32011年7月28日 外交部长杨洁篪笑着与首届 香港大学生外交夏令营 营员合影 而40年前 前外交部长乔冠华的笑更含有深意 观察图片 乔 冠华 的笑 图中人物大笑的原因是 a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b 中日邦交正常化c 中国历经艰辛终于加入了世贸组织d 中美关系正常化 解析 选a 观察这张图片 china说明这是一个国际性的大型会议 而中日 中美外交关系走向正常化是通过领导人的协商达成的 故排除b d两项 从时间上看 明显不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排除c项 尝试命题42011年8月日本出台 日本防卫白皮书 对中国指三道四 宣扬中国威胁论 中国外交部予以坚决反对 当今胡锦涛主席一直倡导 和谐世界 理论 该理论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 也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外交工作的经验总结 以下外交政策和方针有利于建设 和谐世界 的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方针 一边倒 不结盟 政策a b c d 解析 选d 和谐 的本意就是 和而不同 由此可知 符合 和谐 的理念 一边倒 是指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这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实行的外交方针 很明显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对抗 不符合题意 史料 文本 材料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为保障本国独立 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 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2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 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 因此 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 一边向他走去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 一个时代结束了 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信息 解读 粗读 材料1反映了新中国的外交原则 说明任何国家的外交政策都是以本国国情和利益而定 材料2反映了尼克松的想法和做法 说明国家政策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细读 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全面简述了中国外交所遵循的具体原则 前半部分为其根本出发点 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揭示了美国政策的转变 史料 应用 1 材料1中 划线部分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答案 保障本国独立 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 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 2 一个时代结束了 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对当时国际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中美关系由 冷战 对峙开始走向正常化 有利于国际和平与安全 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3 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 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 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 对于美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 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 即使是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 我们也不能有所依赖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不与苏联结盟b 中国要与美国 苏联和平共处c 建国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d 中国希望与美国 求同存异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中可知 中国不依赖美国 也不依赖苏联 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4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向国会所做的一项报告中说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机勃勃的民族 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 从长远来说 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 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