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讲 旅游景观的欣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讲 旅游景观的欣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讲 旅游景观的欣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讲 旅游景观的欣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讲 旅游景观的欣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旅游景观的欣赏 考点1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知识精析1 选择观赏位置 1 观赏角度的选择 2 观赏位置的选择 2 把握观赏时机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 时间及气象变化 体验大自然中的色彩美 静态美和动态美 当然 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 3 抓住景观特色 1 全面了解景观特点 2 抓住园林建筑等景区结构布局的节奏韵律 3 抓住园林等景区的构景手法 园林构景手法有主配 层次 框景 借景 4 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1 深山藏古寺 体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2 人文景观建设要求再现自然 如北方皇家园林以红黄为主色调 南方私家园林以黑白为主色调 3 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类活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5 以情观景只有以情观景 才能深入领悟自然的美 学以致用1 阅读 杭州西湖旅游地图及其部分景观图 回答问题 1 西湖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体现了我国自然风景区 的特点 人文景观的布局设计 在突出自然美的同时 又注重用 的形式来渲染 2 图中的 桥 在形态上 既增加了美感 方便游人 欣赏 又体现了我国地域文化 的特点 3 除 桥 外 西湖风景区建有不少 堤 亭 等 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其功能 4 我国古代园林善于运用多种构景手法 试举例说明西湖风景区采用的构景手法有哪些 5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请你举例说明西湖的 美 有哪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应用 可结合旅游景观欣赏的五种方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解答 答案 1 和谐生美因势得体 相互协调 文学艺术 2 忌直求曲低临水面近观内向 含蓄 3 一方面与自然景观和谐生美 丰富景观内涵 另一方面 方便游人欣赏休憩 4 借景 西湖将远处的山脉借入到西湖的近水中 以扩大园景 隔景和障景 通过围墙 以有限空间 造无限风景 框景 在围墙上 运用圆形门窗等 营造框限景象 5 不同季节的西湖 具有色彩美 雨中的西湖或黄昏中的西湖 具有朦胧美 西湖中的塔 桥 堤 具有形态美 西湖中的鱼 具有动态美 西湖中的鸟 具有声音美 考点2中外著名旅游景观的特点与形成知识精析1 黄山四绝的景观特点及成因 2 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条件及过程 3 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景观 1 形成原因 2 季节变化与生产过程的联系 4 法国巴黎塞纳河畔古城区的形成 学以致用2 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 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 材料2 2009年5月6日 澳大利亚大堡礁 护岛人 全球选拔工作结束 英国人本 索撒尔获得这份 世界上最好的 工作 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域分布着绵延两千多公里的珊瑚礁群 因其风光秀美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成为世界海洋旅游的首选 1 读 珊瑚礁的形成图 描述大堡礁的成长过程 2 分析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3 大堡礁有哪些独特的美景 应如何欣赏 解析 第 1 题 根据三幅图可知 在珊瑚礁逐步生长的过程中 它所依附的小岛逐步下沉以至消失 最终只剩下了珊瑚礁 第 2 题 珊瑚生长在温暖的浅海环境当中 第 3 题 大堡礁为珊瑚礁 而千姿百态的珊瑚礁又为多种多样的生物提供了栖息环境 对于其奇特美景 需潜入水中 近距离接触方可尽情欣赏 答案 1 珊瑚依附岛屿生存 形成岸礁 岛屿下沉 珊瑚礁继续生长 形成堡礁 岛屿沉入海底 海面上只露出环状的珊瑚礁石 形成环礁 2 热带浅海环境 海水清澈见底 温度变化小 3 千姿百态的珊瑚礁以及五彩缤纷的热带鱼 应潜入水中 近距离接触 1 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 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若要在中国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水乡古镇 毫无疑问 她就是 中国第一水乡 周庄 2003年 周庄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部授予的 文化遗产保护奖 同年荣获中国首批 历史文化名镇 称号 2011春节黄金周期间 周庄共接待境外游客50 67万人次 门票收入538 89万元 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3 28 和28 29 据上述材料及 周庄景观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周庄成为重要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2 观赏周庄水乡风景 最佳的观赏方法有 3 简述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解析 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事物或现象 都可以视为旅游资源 周庄以水景 古建筑取胜 观赏时应乘船或在较高的楼阁之上俯瞰或远眺 答案 1 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 乘船在较高的楼阁之上俯瞰或远眺 3 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具有一定的经济 社会 文化价值 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侧 第四纪冰川在巨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了现代地貌的雏形 其后在地壳抬升 和流水侵蚀切割 溶蚀的共同作用下 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斯特地貌 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 溶蚀和淀积等综合作用 形成的独特地形 景观 景区海拔2000到4700米 林木繁茂 湖泊 泉 瀑错落其间 1 描述九寨沟景区的深秋景观 2 说明九寨沟深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九寨沟的景观及其形成原因 意在考查学生的文字提炼能力 图文转换能力及分析能力 九寨沟旅游资源丰富 回答时要注意题中要求的是深秋景观 可从云 泉 植被等角度进行分析 这些景观的形成 与当地的气候 地形条件密切相关 答案 1 景观 蓝天白云 植被色彩丰富 山地湖泊景色各异 泉瀑水量丰盈等 2 原因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秋高气爽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 山高谷深 植被垂直变化明显 茂盛的植被蓄积夏季降水 为景区持续提供充足的水源 喀斯特地貌区 湖水清澈 3 读 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图 部分 回答下列问题 1 申报 世界遗产 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2 安徽省属于 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项目的是 九寨沟 黄龙这两个 世界自然遗产 位于 省 我国南方私家园林的杰出代表 与万里长城一样都属于 世界文化遗产 3 比较桂林山水和泰山旅游资源价值的异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 世界遗产 分布及重要意义 第 1 2 题 可结合基础知识从图中获取答案 第 3 题 则要结合旅游资源的四方面价值对比分析归纳答案 答案 1 保护资源和环境 2 黄山四川苏州古典园林 3 同 都具有经济价值 美学价值 科学价值 异 泰山作为世界自然 文化双遗产 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 4 2012 吉林测试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1 如图为黄山位置示意图 材料2 黄山风景区以 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四绝闻名天下 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材料3 黄山上无较为宽敞的平地 生活设施较少 环境承载量较小 生活 用品多靠人力从山下挑上来 每逢旅游旺季 山上游客众多 食宿不便 这既容易对风景产生破坏 又影响游客旅游目的的实现 1 黄山成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的原因有哪些 2 简述黄山 四绝 中怪石 云海的观赏方法 3 简述制约黄山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4 2011年国庆长假期间 黄山接待了大量的中短途游客 其中来自江浙沪地区的游客占到游客总量的60 这说明什么问题 解析 黄山自古以来是中国名山 其中以 黄山四绝 最为著名 体现了其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与丰富性 因而成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黄山四绝 在观赏时应从不同角度 选择不同时机 黄山地势陡峻 地区接待能力欠佳 环境承载力较小 制约了 其旅游业的发展 黄山游客主要来自江浙沪一带 也说明了其最佳旅游半径是有限的 答案 1 有独特的 四绝 等高质量的旅游资源 四周景区多 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较好 2 观赏怪石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和角度 观赏云海应选择适当的时机 在夏天雨过天晴时观赏最佳 3 地方经济欠发达 景区地势陡 黄山上缺少较为宽敞的平地 游览不便 黄山上生活设施较少 接待能力小 环境承载量较小 4 旅游景区总是对附近的游客产生较大的吸引力 其最佳旅游半径是有限的 5 元阳位于我国云南省境内 这里层层叠叠的哈尼梯田是当地最为壮观 最为独特的奇观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简述哈尼梯田的成因 2 哈尼梯田之美主要体现在 3 欣赏哈尼梯田时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解析 哈尼梯田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 地形 气候等 下形成的人文景观 以形象美取胜 观赏时 应该选择适合的角度 适当的位置和适宜的时间 以取得最佳的观赏效果 答案 1 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所造成的 元阳位于云南省南部 从滇西北到滇南 随着海拔下降 立体气候越来越显著 降雨量也越来越大 相应的稻作农耕越来越密集 旱地耕作越来越少 这就使梯田稻作文化越来越发达 并最终形成全省 全 国最集中 最发达的梯田稻作区的地理构成环境 元阳特定的地形 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决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