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新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3.3 文言文断句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名师导学】新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3.3 文言文断句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名师导学】新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3.3 文言文断句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名师导学】新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3.3 文言文断句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名师导学】新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3.3 文言文断句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文言文断句 例1 2011年北京卷第10小题 用斜线 给下面短文断句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取材于朱熹 白鹿洞书院揭示 答案讲评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 莫非使之讲明义理 以修其身 然后推以及人 非徒欲其务记览 为词章 以钓声名 取利禄而已也 今人之为学者 既反是矣 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 具存于经 有志之士 固当熟读 深思而问辨之 说明 单斜线处为必断句处 双斜线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例2 2011年江西卷第三大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 13题 始汲黯为谒者 以严见惮 河内失火 延烧千余家 上使往视之 还 报曰 家人失火 屋比延烧 不足忧也 臣过河南 贫人伤水旱万余家 或父子相食 臣谨以便宜 持节发仓粟以赈之 臣请归节 伏矫制之罪 上贤而释之 以数切谏 不得留内 迁为东海太守 好清静 择丞史任之 责大指而已 不苛小 岁余 东海大治 黯多病 赐告 者数 不愈 庄助复为请告 上曰 汲黯何如人哉 助曰 使黯任职居官 无以逾人 然至其辅少主 守成深坚 招之不来 麾之不去 虽自谓贲 育 亦不能夺之矣 上曰 然 古有社稷之臣 至如黯 近之矣 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 即军中拜青 为大将军 诸将皆属 尊宠于群臣无二 公卿以下皆卑奉之 独汲黯与亢礼 人或说黯曰 大将军尊重 君不可以不拜 黯曰 夫以大将军有揖客 反不重邪 青闻 愈贤黯 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 遇黯加于平日 青虽贵 有时侍中 上踞厕而视之 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节选自 纲鉴易知录 卷十三 注 谒者 官名 告 休假 贲 育 即孟贲 夏育 两人均为古代著名勇士 青 卫青 汉武帝时名将 揖客 只揖不拜之客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屋比延烧 不足忧也比 并排b 臣请归节 伏矫制之罪矫 假托c 责大指而已指 意旨d 亦不能夺之矣夺 强取 答案讲评 d 夺是 改变 的意思 11 下列各组语句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持节发仓粟以赈之作 师说 以贻之b 上贤而释之今人有大功而击之c 庄助复为请告于是秦王不怿 为一击缶d 尊宠于群臣无二以勇气闻于诸侯 答案讲评 b a 代词 他 们 b 连词 表因果关系的连接 因而 连词 表转折 却 c 介词 替 d 介词 在 1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 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丞相弘燕见上 或时不冠 至如汲黯见上 不冠不见也 上尝坐武帐中 黯前奏事上不冠 望见黯避帷中 使人可其奏b 丞相弘燕见 上或时不冠至 如汲黯见 上不冠不见也 上尝坐武帐中 黯前奏事 上不冠望 见黯 避帷中 使人可其奏c 丞相弘燕见 上或时不冠 至如汲黯见 上不冠不见也 上尝坐武帐中 黯前奏事 上不冠 望见黯 避帷中 使人可其奏d 丞相弘燕见上 或时不冠 至如汲黯见上 不冠不见也 上尝坐武帐中 黯前奏事上 不冠 望见黯避帷中 使人可其奏 答案讲评 c 把握住重点实词 上 即可 注意句式结构的对仗 注意虚词 注意词语的顶针 落脚在文意的把握上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以数切谏 不得留内 迁为东海太守 译文 2 公卿以下皆卑奉之 独汲黯与亢礼 译文 3 愈贤黯 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 遇黯加于平日 译文 答案讲评 1 因为 汲黯 多次激烈劝谏 不能留在朝廷 任职 调任东海太守 2 公卿以下 官员 都谦卑地侍奉卫青 唯独汲黯与他以对等礼仪相待 3 卫青 更加认为汲黯贤良 多次 向他 请教国家朝廷 遇到 的疑难问题 礼待汲黯超过平时 附 参考译文当初 汲黯担任谒者这一官职时 因他为人威严而被大家敬畏 河内地区失火 火势蔓延烧毁了一千多家民房 武帝派汲黯前去视察 返回之后 报告说 平民百姓不慎失火 因为房屋毗连而蔓延燃烧起来 不值得陛下忧虑 我经过黄河以南时 看到遭受洪水灾害磨难的有一万多户人家 有的父子之间甚至互相吞食 我谨借出使的机会 用陛下的符节 命令发放官仓积粮来救济贫民 我请求归还符节 甘愿领受假托天子命令的惩罚 武帝很赏识他 所以赦免了他的罪 汲黯因为多次激烈劝谏的缘故 不能够在朝廷中任职 被调任做东海太守 他在东海郡时 喜好清静无为 谨慎地选择郡丞和各曹掾史 然后放手任用 他只关注大事 不苛求细枝末节 过了一年多 东海郡治理得很好 汲黯身体多病 多次告假病休 还是没有痊愈 最后病重时 庄助再次替他请假 武帝说 汲黯这个人怎么样呢 庄助说 让汲黯任职当官 没有什么超越常人的才能 但要说到让他辅佐年幼的君主 会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先基业 有人以利禄引诱他 他不会前去投靠 君主严辞苛责地驱赶他 他也不会离去 即使有人自称像孟贲 夏育那样勇猛无敌 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 武帝说 说得对 古时有所谓的社稷之臣 汲黯就很接近了 汉武帝派使臣带着大将军印信 来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 各路将领皆归卫青统领 汉武帝对卫青的尊崇宠信超过了任何一位朝廷大臣 三公 九卿及以下官员都对卫青卑身奉承 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 卫青 有人劝汲黯说 大将军地位尊贵 您不可以不下拜 汲黯说 以大将军身份而有长揖不拜的平辈客人 大将军反而就不尊贵了吗 卫青得知 越发觉得汲黯贤明 多次向汲黯请教国家和朝廷的疑难大事 对待他比平日更为尊重 卫青虽然地位尊贵 但有时入宫 皇上还蹲坐在厕中接近他 丞相弘燕求见时 汉武帝有时不戴帽子 等到汲黯谒见时 汉武帝没戴上帽子就不接见 有一次 汉武帝正坐在陈列兵器的帐中 汲黯前来奏事 汉武帝当时没戴帽子 远远望见汲黯 急忙躲入后帐 派人传话 批准汲黯所奏之事 给文言文断句 传统上称之为 句读 明辨句读 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考纲在线 2012湖南卷考试说明 语文科 考试内容 部分有关 古代诗文阅读 的考试范围包括 正确断句 能力层级为b级 考试中 断句只需用斜线表示 而不用加上具体的标点 简要解读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 因此 断句前先要将文章通读几遍 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部分与上下文的联系 在断句时 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 语言风格 句意的完整与否 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 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 加强诵读 增强语感 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 湖南2011年高考的文言文试题中 断句设置为客观题 综观近几年的文言文断句题 有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过渡的可能 文言文断句方法指导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明辨句读 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 因而断句能力高低 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文言文断句作为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近三年高考呈上升态势 2004年 仅北京卷考查了断句题 2005年高考 不仅北京卷保留了 还增加了辽宁卷 2006年高考 北京 辽宁卷继续保留 又增加了福建 广东卷 2007年北京 辽宁 浙江 广东卷进 行了考查 2008年范围扩大到北京卷 江苏卷 浙江卷 广东卷 重庆卷 2009年 2010年 2011年考查的省份更多 得到的正面评价更好 所以 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角度看 就需要练习断句 这也是高考中出现断句考查形式的依据之一 这一考查体现了新课标的文言诵读要求 强调熟读成诵 心口相应 这对培养我们的文言语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从试卷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 考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较差 这实质上是缺乏文言文的语感 缺乏语感的原因无疑是平时只做题不读书 诵读得太少 而没有必要的积累 语文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积累 感悟 熏陶 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应如此 给文言文断句 首先要整体把握全段内容和大意 断句前首先要把文段通读几遍 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 把能断开的先断开 然后逐步缩小范围 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 凭借和语境 上下文 的关系 作出相应调整 一般分以下几步进行 1 读文段 通文意 1 先通读全文 了解文意 分析情节 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 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 直至理解 2 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 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 此时注意句首 句末虚词 这样凭借段落 层次或句首 句末虚词 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 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 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 分出若干个句子 加上恰当的标点 4 通读全文 进行检查 对个别疑难之处 可根据上下文给以推断 例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经过通读 我们不难了解文意及层次 本文是写湖阳公主新寡 父亲 帝 为她物色丈夫之事 主要分两层 一是 微观 湖阳公主之意 了解女方的意向 二是询问宋弘 了解男方的态度 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 便可按照从大到小 逐层 逐句标点 答案讲评 湖阳公主新寡 帝与共论朝臣 微观其意 主曰 宋公威容德器 群臣莫及 帝曰 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 帝令主坐屏风后 因谓弘曰 谚言 贵易交 富易妻 人情乎 弘曰 臣闻 贫贱之交不可忘 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 事不谐矣 2 标名物 定主宾 在阅读中 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 如人名 地名 官名 族名 器物名 动物名 植物名 时间等 特别是人名 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 描写 说明或议论的对象 名词 代词 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因此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 就可大致断出句读 要注意的是 在文言文中 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 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要特别注意标示 例如 赤壁之战 中 初 鲁肃闻刘表卒 先用全称 以下 肃径迎之 肃宣权旨 就不再提姓 上文中的人物主要有三个 湖阳公主 帝 弘 弘 即 宋弘 有必要把人名先圈出来 否则无法断句 例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韩非子 说林下 找出句中几个名词 道 鼻 目 事 句子基本就断开了 答案讲评 刻削之道 鼻莫如大 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 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 大不可小也 举事亦然 为其后可复者也 则事寡败矣 3 看虚词 找位置 刘勰在 文心雕龙 中提到 至于夫惟盖故者 发端之首唱 之而于以者 乃札札句之旧体 乎哉矣也者 亦送末之常科 由此可见 文言虚词 特别是语气词 前后 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 对话 引文定句读 紧紧抓住 曰 云 言 对话最易被发现 2 句首发语词 夫 盖 至若 若夫 初 唯 斯 今 凡 且 窃 请 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 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3 句尾语气词 也 矣 焉 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 耶 与 欤 邪 耶 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 哉 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 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4 疑问语气词 何 胡 安 曷 奚 盍 焉 孰 孰与 何如 奈何 如之何 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 一般可构成疑问句 只要贯通上下文意 就可断句 5 复句中的关联词 虽 虽然 纵 纵使 向使 假使 苟 故 是故 则 然则 或 况 而况 且 若夫 至于 至若 已而 于是 岂 岂非 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6 其它的如 以 于 为 则 而 往往用于句中 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 而 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 而 字前面要断开 例1 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新序 刺奢 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 而 焉 然 句末的虚词有 耳 也 也 也 矣 找出这些虚词 本段就可以断句 答案讲评 襄子曰 不及纣二日耳 不亡何待 优莫曰 桀纣之亡也 遇汤武 今天下尽桀也 而君纣也 桀纣并世 焉能相亡 然亦殆矣 例2 赵困于秦 齐人 楚人投赵 赵人乏食 粟于齐 齐王弗许 周子曰 夫 赵 之 于 齐 楚 扞 蔽 也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则 齿 寒 今 日 亡 赵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且 救 赵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显 名 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 画线的部分是周子用唇亡齿寒的比喻来劝说齐王给粟救赵的 这段话句末语气词较多 也 矣 都是句尾语气词 夫 且 都是发语词 是非常明显的断句标志 要把握准确 此外 多个判断句 假设复句也能为恰当断句帮上大忙 答案讲评 夫赵之于齐楚 扞蔽也 犹齿之有唇也 唇亡则齿寒 今日亡赵 明日患及齐楚矣 且救赵 高义也 却秦师 显名也 不务为此而爱粟 为国计者 过矣 4 明语法 辨句式 1 特殊句式 固定结构一般不能拆散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 判断句式 者 也 为 乃 即 则 等 反问句式 不亦 乎 孰与 乎 其 乎 安 哉 何 为 被动句式 为 所 受 于 见 于 其它固定句式 如 何 况 乎 何 以 为 何 之有 宋何罪之有 如 何 如太行王屋何 唯 是 唯余马首是瞻 非唯 抑亦 非唯天时 抑亦人谋 何 之为 秦则无礼 何施之为 无乃 乎 无乃不可乎 可得 欤 可得闻欤 得无 乎 得无异乎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 不要把它们拆散 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例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 其中借助语末助词 也 和 乎 可断五句 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 曰 可断三句 借助疑问语气词 何 可断两句 借助 子 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 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 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 又可断两句 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 答案讲评 子墨子曰 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 予子冠履 而断子之手足 子为之乎 必不为 何故 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 子为之乎 必不为 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一言以相杀 是贵义于其身也 2 琢磨词性词义 用语法结构来帮助断句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 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 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 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 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 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 有时难以断定 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 谓 宾时 则容易解决 也就是说 在进行断句时 可抓住文言文词性的组合特点 抓名 代 找主干 同现代汉语一样 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 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 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 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 进行推断 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另外 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 即主语在前 谓语 宾语在后 修饰语一般在中心词前 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 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 可见 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5 明修辞 巧判断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断句依据 我们还要了解一点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 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对偶 顶真 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这一特点 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1 找顶真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 前一句作宾语的词 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根据这一特点 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例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答案讲评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宋人或得玉 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 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 根据这一特点 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 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2 重排偶 排比 对偶 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 四六句多 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 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 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 与不期众少 其于当厄 怨不期深浅 其于伤心 吾以一杯羊羹亡国 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 中山策 例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 与不期众少 与 怨不期深浅 其于当厄 与 其于伤心 以一杯羊羹亡国 与 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 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3 察反复 反复 特别是间隔反复 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孰与徐公美 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6 依总分 定句读 文言文中 也往往有总分 分总的形式 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 卷八 熟读这句话 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 益者三乐 损者三乐 这两个总说的句子 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 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答案讲评 孔子曰 益者三乐 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 乐道人之善 乐多贤友 益矣 乐骄乐 乐佚游 乐宴乐 损矣 在断句过程中 如果抓住了总分关系 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 阅读语段 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庖人调和而弗敢食 故可以为庖 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 则不可以为庖矣 王伯之君亦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 节选自 吕氏春秋 去私 答案讲评 王伯之君亦然 诛暴而不私 以封天下之贤者 故可以为王伯 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 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 附文段翻译 厨师调和五味而不敢私自食用 所以可以做厨师 假使厨师调和五味而私自把它吃掉 那么这样的人就不可用他做厨师了 成就王霸之业的君主也是如此 诛杀暴君 自己却不占有他的土地 而是把它分封给有德之人 所以能够成就王霸之业 假使他们诛杀暴君而把他的土地占为己有 那么这样的君主就不能成就王霸之业了 2 用斜线 给下列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初 吴秀琳之降 愬单骑至栅下与之语 亲释其缚 署为衙将 秀琳感恩 期于效报 谓愬曰 若欲破贼 须得李祐 某无能为也 祐者 贼之骑将 有胆略 守兴桥栅 常侮易官军 去来不可备 愬召其将史用诚诫之曰 今祐以众获麦于张柴尔可以三百骑伏旁林中又使摇旆于前示将焚麦者祐素易我军必轻而来逐尔以轻骑搏之必获祐 用诚等如其料 果擒祐而还 愬解缚而客礼之 署为散兵马使 令佩刀巡警 出入帐中 略无猜嫌 愬乘间常召祐 屏人而语 或至夜分 愬益知贼中虚实 节选自 旧唐书 答案讲评 今祐以众获麦于张柴 尔可以三百骑伏旁林中 又使摇旆于前 示将焚麦者 祐素易我军 必轻而来逐 尔以轻骑搏之 必获祐 附文段翻译 当初 吴秀琳投降时 李愬单人独骑到他的营寨前与他谈话 并亲自解开他的绑缚 让他暂任衙将 吴秀琳感激他的恩遇 希望能立功来报效 他对李愬说 如果想要击败叛贼 必须得到李祐 我是无能为力的 李祐是叛贼的骑兵将军 有胆识才略 守卫兴桥栅 常常侮辱蔑视官军 往来无法防备 李愬召来他部下的将领史用诚告诫他说 现在李祐率领他的军队在张柴收割麦子 你可以率领三百骑兵埋伏在麦田旁的树林中 再派士兵在麦田前摇动军旗 表示 将要焚烧麦田 李祐向来轻视我军 一定会轻率地前来追击 你率领轻装的骑兵突袭他 一定会俘获李祐 史用诚等如他所预料的 果然擒获了李祐而回 李愬亲自解除李祐的绑缚 并以待宾客的礼仪对待他 让他暂任散兵马使 允许他佩刀巡视警戒 可以自由出入中军帐中 对他一点也没有猜忌防范 李愬有空闲时常召见李祐 屏退别人和他交谈 有时直至夜半 李愬由此更清楚地了解了叛贼的虚实情况 3 用斜线 给下列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往时辽东有豕 生子白头 异而献之 行至河东 见群豕皆白 怀惭而还 若以子之功高论于朝廷 则为辽东豕也 今乃愚妄 自比六国 六国之时其势各盛廓土数千里胜兵将百万故能据国相持多历年所今天下几里列郡几城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 此犹河滨之民 捧土以塞孟津 多见其不知量也 节选自朱叔元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 答案讲评 六国之时 其势各盛 廓土数千里 胜兵将百万 故能据国相持 多历年所 今天下几里 列郡几城 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 附文段翻译 从前辽东地方有头猪生了一只白头猪崽 养猪人觉得奇异便决定要献给皇上 他走到河东地方 看到很多猪都是白头的 于是便抱着惭愧的心情返回去了 如果把您的功劳拿到朝廷上去评论 您的功劳就如同一只辽东猪啊 您现在竟然这样愚昧狂妄 自认为形势和六国时代差不多 其实不然 六国时代 齐 楚 燕 赵 韩 魏一个比一个强盛 开拓占领土地数千里 拥有雄兵强将上百万 因此能凭借自己的国势相互对抗 经历了许多年头 而如今的天下有多少领土 各郡国能拥有几座城池 怎么能依凭小小的渔阳郡和当今天子对抗结怨 这种行为就像黄河边上的人用双手捧土想要把孟津渡给填塞起来一样 只能说明不知分量不自量力罢了 4 用斜线 给下列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巫马旗归 告孔子曰 宓子之德至矣 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 敢问宓子何以至于此 孔子曰 丘尝与之言曰 诚乎此者刑乎彼 宓子必行此术于亶父也 夫宓子之得行此术也鲁君后得之也鲁君后得之者宓子先有其备也先有其备岂遽必哉此鲁君之贤也 节选自 吕氏春秋 宓子治亶父 答案讲评 夫宓子之得行此术也 鲁君后得之也 鲁君后得之者 宓子先有其备也 先有其备 岂遽必哉 此鲁君之贤也 附文段翻译 巫马旗回去以后 告诉孔子说 宓子的德政达到极点了 他能让人们在无人监督时独自做事 就像有严刑在身旁一样不敢为非作歹 请问宓子是用什么办法达到这种境地的 孔子说 我曾经跟他说过 自己心诚的 就能在外实行 宓子一定是在亶父实行这个主张了 宓子贱得以实行这个主张 是因为鲁国君主后来领悟到这一点 鲁国君主之所以后来能领悟到这一点 是因为宓子事先有了准备 事先有了准备 难道就一定能让君主领悟到吗 这就是鲁国君主的贤明之处啊 5 用斜线 给下列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 识之犹未能尽 况天下之务 其能遍知乎 取材于 资治通鉴 唐纪八 答案讲评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 朕少好弓矢 得良弓十数 自谓无以加 近以示弓工 乃曰 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 工曰 木心不直 则脉理皆邪 弓虽劲 而发矢不直 附文段翻译 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 我年轻时就喜欢弓箭 得到十几把好弓箭 自己认为没有能可比的了 近来我把收藏的弓箭拿给做弓箭的人去看 工匠却说我这些弓箭都不是好木材做的 我问原因 工匠说 木材的质地不平直 纹脉都是斜的 弓虽然有劲 然而射出的箭不会平直 我才明白先前辨识 弓箭 的方法还不准确 我凭借弓箭打天下 认识这些弓箭还不完全 况且天下的事物这么多 怎么能都了解清楚呢 6 用斜线 给下列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节选自 战国策 唐雎不辱使命 答案讲评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 以大易小 甚善 虽然 受地于先王 愿终守之 弗敢易 秦王不说 附文段翻译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 我想拿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安陵 安陵君大概会答应我吧 安陵君说 承蒙大王施给恩惠 拿大面积的土地来换小小的安陵 实在好得很 虽说这样 可是我从祖先那里继承了这块封地 希望能够永远守住它 不敢拿来调换 秦王不高兴 安陵君便派唐雎出使秦国 7 用 给下面短文断句 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 答案讲评 赏罚之政 谓赏善罚恶也 赏以兴功 罚以禁奸 赏不可不平 罚不可不均 赏赐知其所施 则勇士知其所死 刑罚知其所加 则邪恶知其所畏 故赏不可虚施 罚不可妄加 赏虚施则劳臣怨 罚妄加则直士恨 附文段翻译 奖赏和惩罚的政策 说的是奖励善的惩罚恶的 奖励用来鼓励立功 惩罚用来杜绝奸邪的行为 奖励不能不公平 惩罚也不能不同等 通过赏赐使他们知道被给予好处的原因 那么勇士就会为了正义奋不顾身 通过惩罚使他们知道被惩罚的原因 那么做坏事的人就知道有所畏惧了 所以奖励不能无根据地实施 惩罚不能随便地乱用 如果没有根据的奖励那么辛勤的臣民会怨恨 没有根据的惩罚那么正直的士人会不满 8 用斜线 给下列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议曰 先王立礼 所以进人也 明罚 所以齐政也 夫枕干雠敌 人子之义 诛罪禁乱 王政之纲 然则无义不可以训人 乱纲不可以明法 故圣人修礼理内饬法防外使夫守法者不以礼废刑居礼者不以法伤义然后暴乱不作廉耻以兴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 节选自陈子昂 复仇议状 答案讲评 故圣人修礼理内 饬法防外 使夫守法者不以礼废刑 居礼者不以法伤义 然后暴乱不作 廉耻以兴 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 附文段翻译 我认为 先王制订礼仪 是用来约束人们 催其上进的 严明刑罚 是用来整顿政治的 枕着武器 伺机报仇 是为人子女的孝义 惩杀罪人 防止作乱 是帝王统治天下的政纲 既然如此 那么没有孝义就不能教育人民 政纲混乱就不能严明法制 所以圣人制订礼制 梳理人们的思想 整饬法令 约束人们的行动 使这些掌管法制的人不因为礼义而废弃刑律 遵守礼制的人不因法规而妨害礼义 这以后暴乱才不会发生 廉洁知耻之风就能蔚然兴起 天下就能按正道顺利发展了 1 命题形式 句读 考查考生对语料的断句能力 命题有两种形式 一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即对某一语料列出四种不同的断句 要求指出其中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或是列出四种语料的断句 要求指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一是以标识题形式出现 对要求断句的语料在需要断开处用斜线 断开 也有可能要求断句后 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则难度较大 2 考查的考点内容 断句考查的内容比较单一 主要是对文中句意的理解 把握文中句子的语法结构 对句子进行合理的断句 3 语料选择特点 命题要求断句的语料 从目前各高考试卷出现的形式看 一是直接从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选取语料 一是另选语料单独考查断句 选择的语料 往往语法现象比较突出 与现代汉语的句式有较大的区别 而不能以今律古 同时 选择的语料的语意在文中有重要作用 断句时 应从文意推断句意 才能准确断好句 不少考生畏惧文言文断句题 那么 给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其实 给文言文断句有时是有方法可循 有关键可抓的 有人给文言断句编写了一首歌谣 对于初学断句者有莫大的帮助 古文断句莫畏难 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 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 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 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 曰 云 言 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 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 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 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 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 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 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 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 观千剑 断句也要常实践 1 疏通文意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 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 看完了文章 断句也结束了 待回头检查时 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 其实这种 一步到位 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 疏通文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 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 首先要通读全文 反复钻研 俗话说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遍数读多了 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 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 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2 回归语境给一段文章断句 往往有易有难 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然后再回归语境 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 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 如下面讲到的虚词 对话等 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3 抓住对话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 经常用 曰 云 言 等字 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遇到 曰 云 言 等字 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如2010年广东卷中的 上曰 4 依据虚词文言文中 之乎者也 之类的虚词特别多 欧阳修的 醉翁亭记 通篇用了二十七个 也 字 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 也 字 传为美谈 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 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 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句首的语气词 其 盖 唯 盍 夫 且夫 若夫 等前面可断句 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 如嗟夫 嗟乎 呜呼等 前后都可断句 句末语气词 也 矣 耶 哉 乎 焉 兮 耳 而已 等后面可断句 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 苟 纵 是故 于是 向使 然而 无论 至若 是以 继而 纵使 然则 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 顷之 向之 未几 已而 斯须 既而 俄而 等 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 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旦旦而学之 久而不怠焉 迄乎成 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 吾材之敏倍人也 屏弃而不用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 岂有常哉 这段文字相当典型 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 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 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 乎 矣 也 焉 哉 连词和凝固结构共三个 则 而 然则 代词两个 之 句首语气词 岂 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 一个 当然 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 也要注意灵活性 如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一句 乎 用在句中同 于 是介词 词性变了 也 用在句中舒缓语气 可点断 也可不点断 5 明了句式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 如 何 之有 宋何罪之有 如 何 如太行王屋何 唯 是 唯余马首是瞻 非唯 抑亦 非唯天时 抑亦人谋 不亦 乎 不亦说乎 何 之为 秦则无礼 何施之为 无乃 乎 无乃不可乎 可得 欤 可得闻欤 得无 乎 得无异乎 等 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 不要把它们拆散 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如 有所 无所 有以 无以 以为 何所 孰若 至于 足以 得无 无乃 何以 于是 然则 等 6 分析语法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 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 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 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 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 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 有时难以断定 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 谓 宾时 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 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 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 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 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的关系 进行推断 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另外 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 即主语在前 谓语 宾语在后 修饰语 般在中心词前 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 就会为准确断句奠定基础 可见 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7 判断整句古人写文章 十分讲究对仗工整 讲究对应 讲究互相照应 好用对偶句 排比句 反复句 在文中形成整散结合的格局 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 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 常常是断开一处 接着便可断开几处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 如果不属于形容词 名词的重叠形式 一般来说 它们分属两句话 应当从中间断开 例如 愚公移山 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 无穷匮也 8 仔细检验题目做完后 通读一遍 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 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 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 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 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 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 符合逻辑 如果内容不合情理 就有可能点错 例如 诸垒相次土崩 悉弃其器甲 争投水死者十余万 斩首亦如之 资治通鉴 卷十六 这段话中 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 但 争投水死者十余万 一句有悖情理 营垒崩溃 打了败仗 弃甲逃命的兵士 为什么 争投水死 呢 他们争着投水 是为了活命 而不是自杀 因此 正确的标点 应在 争投水 后加上一个逗号 9 以本为本当然 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 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的殿堂 因为进入本身是需要行动的 也就是需要自身的能力 能力从何而来 以课本为本 掌握实词 虚词 句法 词法 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 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 培养语感 此外 就像古人说的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要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 这样 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 在实践中成熟 在运用中提高 文言文断句课时训练 22小题 选有文言语段22段 第二十六课时 给下列加横线的文言文用 断句 1 拙于用大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 注 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庄子 逍遥游 注 掊 p u 破开 答案讲评 惠子谓庄子曰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以盛水浆 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 则瓠落无所容 非不呺然大也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附文段翻译 惠施对庄子说 魏王送给我一颗大葫芦的种子 我把它栽种活了 结的葫芦能装下五石东西 我用这个大葫芦去装水或酒 由于它皮薄易脆 承受不了这么大的重量 把它剖开来做舀水的瓢 又嫌太平浅 盛不了多少水 葫芦不是不大啊 可是 我认为它没有什么用处 就把它砸碎了 庄子说 先生 你真是不善于利用它这个大的特点啊 2 常羊学射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 若 欲闻射乎楚王田 于云梦 使虞人 起 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 而过翼若垂云王注 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注 若 你 第二人称代词 田 同 畋 打猎 云梦 湖泊名称 虞人 掌管山泽的官 起 本义发动 这里指轰赶 旃 zh n 赤色曲柄的旗 注 附着 答案讲评 若欲闻射乎 楚王田于云梦 使虞人起禽而射之 禽发 鹿出于王左 麋交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 有鹄拂王旃而过 翼若垂云 王注矢于弓 不知其所射 养叔进曰 臣之射也 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 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附文段翻译 常羊跟屠龙子朱学射箭 屠龙子朱说 你想听射箭的道理吗 楚国国王在云梦打猎 派掌管山泽的官员去轰赶禽兽出来 好 射 杀 它们 禽兽们出来了 鹿在国王的左边出现 麋在国王的右边交叉出现 国王拉弓准备射 有天鹅飞过国王的赤色旗 翅膀大得犹如一片垂云 国王将箭搭在弓上 不知道要射谁 养叔上前说道 我射箭的时候 放一片叶子在百步之外去射它 十发箭十发中 如果让放十片叶子 那么中不中不是我能肯定的啊 3 韩信将兵上 尝从容 与信言诸将能不 各有差 上问曰 如我 能将几何 信曰 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 于公何如 曰 如臣 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 多多益善 何为为我禽 信曰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选自 史记 淮阴侯列传 注 上 指刘邦 从容 不慌不忙 此处指随意 差 等级 此处指高低 答案讲评 陛下不能将兵 而善将将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附文段翻译 汉高祖刘邦曾经随意地同韩信谈论将领们的才能 认为他们各有高下 刘邦问 像我 能带多少兵呢 韩信说 陛下不过能带十万兵 刘邦说 对你来说又怎样呢 韩信说 像我这样的人 兵越多越好啊 刘邦笑着说 越多越好 为什么你会被我捉住呢 韩信说 陛下不善于带兵 却善于统率将领 这就是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 4 南辕北辙魏王欲攻邯郸 季梁闻之 中道而反 衣焦不申 头尘不去 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 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 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矣 今王动 欲成霸王 举欲信于天下 恃王国之大 兵之精锐 而攻邯郸 以广地尊名 王之动愈数 而离王 愈远耳 犹至楚而北行也 注 衣焦不申 申 通 伸 衣服皱巴巴的不平直 用 资金 盘费 御者 驾车的 动 行动 下文 举 与此同义 广地尊名 使地盘扩大 使威望抬高 王 称王 名词作动词用 答案讲评 往见王曰 今者臣来 见人于大行 方北面而持其驾 告臣曰 我欲之楚 臣曰 君之楚 将奚为北面 曰 吾马良 臣曰 马虽良 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多 臣曰 用虽多 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 而离楚愈远矣 附文段翻译 魏王准备攻打邯郸 季梁听到这件事 半路上就返回来 来不及舒展衣服折皱 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 就忙着去谒见魏王 说 今天我回来的时候 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 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 他告诉我说 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 您既然要到楚国去 为什么往北走呢 他说 我的马好 我说 马虽然不错 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 他说 我的路费多 我说 路费即使多 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 他又说 我的车夫善于赶车 这几样越好 反而会离楚国越远啊 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 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 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 军队的精良 而去攻打邯郸 以使土地扩展 威望抬高 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 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 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 5 文王寻悔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 注 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注 靳 吝惜 答案讲评 嵇中散临刑东市 神气不变 索琴弹之 奏广陵散 曲终 曰 袁孝尼尝请学此散 吾靳固不与 广陵散于今绝矣 太学生三千人上书 请以为师 不许 文王亦寻悔焉 附文段翻译 嵇康押到东市受刑时 神色不变 他要琴弹奏 广陵散 弹罢说道 袁孝尼 袁准 曾经要跟我学弹此曲 我因为舍不得就没有教给他 广陵散 从今以后就绝传了 当时有三千多太学生上书朝廷 请求拜嵇康为师 没有获准 嵇康死后不久 晋文王 司马昭 也后悔了 6 眼中有瞳子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答案讲评 徐孺子年九岁 尝月下戏 人语之曰 若令月中无物 当极明邪 徐曰 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 无此必不明 附文段翻译 徐孺子 徐稚 九岁的时候 曾在月光下玩耍 有人对他说 如果使月亮中没有什么东西 是不是会更亮呢 徐孺子回答 不对 这就像人眼中有瞳仁一样 没有它眼睛一定不会亮的 7 牧童指瑕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 所宝 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 尤所爱 锦囊玉轴 常以身随 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 入两股间今乃掉 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唐云 耕当问奴 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选自 苏东坡文集 注 杜处士 姓杜的读书人 宝 藏 搐ch 此指 夹 掉 摆动 答案讲评 一日曝书画 有牧童见之 拊掌大笑曰 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 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 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8 征南未尝读书 然与士大夫谈论 则蕴藉可喜 了不见其为粗人也 余弟晦木尝揭之见钱牧翁牧翁亦甚奇之当其贫困无聊不以为苦而以得见牧翁得交余兄弟沾沾自喜其好事如此 节选自黄宗羲 王征南墓志铭 答案讲评 余弟晦木尝揭之见钱牧翁 牧翁亦甚奇之 当其贫困无聊 不以为苦 而以得见牧翁 得交余兄弟沾沾自喜 其好事如此 附文段翻译 王征南不曾读过书 但与士大夫谈论 却含蓄有物令人欣喜 让人一点儿也看不出他是个粗人 我的弟弟晦木曾跟他一起去见钱牧翁老先生 而钱老也觉得王征南很奇特 当王征南贫穷潦倒无以为生时 却不认为苦 而为能见到钱老 能同我们兄弟交往而沾沾自喜 他喜爱结交朋友到了这样的地步 9 卖柑者言卖者笑曰 吾业是有年矣 吾赖是以食吾躯 吾售之 人取之 未尝有言 而独不足子所乎 世之为欺者不寡矣 而独我也乎 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盗起而不知御 民困而不知救 吏奸而不知禁 法斁而不知理 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观其坐高堂 骑大马 醉醇醴而饫肥鲜者 孰不巍巍乎可畏 赫赫乎可象也 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也哉 今子是之不察 而以察吾柑 答案讲评 吾子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 坐皋比者 洸洸乎干城之具也 果能授孙 吴之略耶 峨大冠 拖长绅者 昂昂乎庙堂之器也 果能建伊 皋之业耶 10 颜氏家训 夫明 六经 之指 涉百家之书 纵不能增益德行 敦厉风俗 犹为一艺 得以自资 父兄不可常依 乡国不可常保 一旦流离 无人庇荫 当自求诸身耳 谚曰 积财千万 不如薄伎在身 伎之易习而可贵者 无过读书也 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夫读书之人 自羲 农已来 宇宙之下 凡识几人 凡见几事 生民之成败好恶 固不足论 天地所不能藏 鬼神所不能隐也 答案讲评 世人不问愚智 皆欲识人之多 见事之广 而不肯读书 是犹求饱而懒营馔 欲暖而惰裁衣也 11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史记 留侯世家 答案讲评 汉六年正月 封功臣 良未尝有战斗功 高帝曰 运筹策帷帐中 决胜千里外 子房功也 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 始臣起下邳 与上会留 此天以臣授陛下 陛下用臣计 幸而时中 臣愿封留足矣 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 与萧何等俱封 12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能而君不御者胜 孙子兵法 答案讲评 故知胜有五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 胜 识众寡之用者 胜 上下同欲者 胜 以虞待不虞者 胜 将能而君不御者 胜 13 阮光禄焚车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答案讲评 阮光禄在剡 曾有好车 借者无不皆给 有人葬母 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 叹曰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 何以车为 遂焚之 14 太史公曰 春秋 推见至隐 易 本隐之以显 大雅 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 小雅 讥小己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 诗 之风谏何异 节选自司马迁 史记 答案讲评 小雅 讥小己得失 其流及上 所以言虽外殊 其合德一也 相如虽多虚辞滥说 然其要归引之节俭 此与 诗 之风谏何异 15 火烧裳尾有人性宽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之恐君性急不言恐君伤太多然则言之是耶不言之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遂收衣火灭大怒曰见之久何不早道其人曰我言君性急果是 答案讲评 有人性宽缓 冬日共人围炉 见人裳尾为火所烧 乃曰 有一事 见之已久 欲言之 恐君性急 不言 恐君伤太多 然则言之是耶 不言之是耶 人问何事 曰 火烧君裳 遂收衣火灭 大怒曰 见之久 何不早道 其人曰 我言君性急 果是 16 公叔文子为楚令尹 三年 民无敢入朝 公叔子见曰 严矣 文子曰 朝廷之严也 宁云妨国家之治哉 公叔子曰 严则下喑 下喑则上聋 聋喑不能相通 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 说苑 政理 答案讲评 何国之治也 盖闻之也 顺针缕者成帷幕 合升斗者实仓廪 并小流而成江海 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 未尝有所不受也 附文段翻译 公叔文子做楚国的令尹 三年 老百姓没有敢到朝堂的 公叔子进见说 太严厉了 文子说 朝堂上严厉 难道说还妨害国家的治理吗 公叔子说 太严厉下面就不敢说话 下面不敢说话上面就听不到意见 上面听不到意见下面不敢说话就不能相互沟通 哪儿还有国家的政治清明呢 我听说顺着一针一线缝纫能制成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