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练习.doc_第1页
岳阳楼记练习.doc_第2页
岳阳楼记练习.doc_第3页
岳阳楼记练习.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哪些语句记载滕子京的政绩?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 “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之”指代什么?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3、 哪些句子写岳阳楼大观?(洞庭湖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湯湯,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4、 为什么略写岳阳楼之大观?前人之述备矣。5、 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6、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迁客骚人”的“喜”。 作用: 与古仁人之心形成对比,突出他们旷达的胸襟,由写景抒情过渡到议论,引出主旨。7、 课文三 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第三段描绘了洞庭湖一幅阴冷的画面;第四段描绘了洞庭湖一幅晴朗的画面。8、 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9、 文中写了几种人的思想感情?作者属于哪一种?三种人:因己而悲者;因物而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作者属于第三者。10、 “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之为”指什么?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11、“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的“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3、“进亦忧,退亦忧。”中“进”、“退”各照应什么?“进亦忧”、“退亦忧。”各照应什么?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4、作者的阔大胸襟,政治抱负?(警句、名句、劝勉滕子京的话、主旨句、中心句、观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6、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17“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18 最后一段的时间有什么作用?答:(1)与开头呼应。()提醒读者注意写作背景,这是滕子京治理岳州和作者被贬的时间。19、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20、“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评价一下“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评价:古代的仁人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在人生的路上,有宠有辱,有喜有悲,我们也应该有古仁人的心态:悲则泰然喜则淡然。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么样的思想境界?答: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 22、岳阳楼记成为千古不衰的名篇,主要原因是什么? 语言美:多用对偶句,骈句与散句结合;精神美:思想境界高尚,具有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情感丰富;叙述、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23、“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话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说出好在哪里 “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湖与山的关系,“吞”不仅生动形象写出了湖与江的关系,而且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两个动词形象再现了洞庭湖的浩瀚气势,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极写洞庭湖浩大的气势。) 24、 如何理解“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这句话?运用对偶句,写出了洞庭湖独特、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时,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张本。“通”“极”二字写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景观和恢弘的气势。25、第三段的问题:找出本段两组对仗最为工整的对偶句,加以品味。“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日星隐耀,山岳潜形”两句极写天气的昏暗阴沉。“隐”“潜”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为画面增添了动感)。26、找出第四段对偶最工整的两句,并品味其妙处“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光跃金”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展现了景物的动态美。 “静影沉璧”的语法结构、修辞方法跟上句相同,写的是景物的静态美: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两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27、.第四段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悲: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28、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29、找出第五段的对偶句,分析其含义。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句运用了互文的手法,借古仁人表明了自己的博大胸襟: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同时也是对朋友滕子京的慰勉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进亦忧,退亦忧”这两组对偶句具体表现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也蕴涵着作者对古仁人的钦敬和向往之情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两句话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集中展示。当然也包含了对自己的鞭策和对友人的勉励之意味。3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意思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这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观,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31、中心思想:本文通过描写岳阳楼、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32、总结表现手法:(1 ) 对比。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 -“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阴天景色 迁客骚人的悲 晴天景色 迁客骚人的喜33、拓展延伸读一读 品一品儒家学说: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明朝东林党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朝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 天下为公毛泽东: 粪土当年万户侯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4、课文写了哪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