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论2[教育起源和发展](用).ppt_第1页
教育概论2[教育起源和发展](用).ppt_第2页
教育概论2[教育起源和发展](用).ppt_第3页
教育概论2[教育起源和发展](用).ppt_第4页
教育概论2[教育起源和发展](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关于教育起源的几个问题 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生活需要起源论 前身 说 前提 条件 说 一 生物起源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 哲学家勒图尔诺 利托尔诺 雷图诺 CharlesLetourneau 1831 1902 和英国教育家沛西 能 PercyNunn 1870 1944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理论学说 利托尔诺 1831 1902 首倡 他在 各人种的教育演化 一书中认为 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 在人类产生以前 已在动物界存在 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便是教育行为 昆虫界也有教师和学生 生物竞争的存在是产生教育的基础 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物种 本能地要把自己的 知识 和 技巧 传授给小的动物 按照他的看法 人类只是在继承早已形成的教育形式的基础上 作了某些改进 人类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与动物没有不同 二 心理起源论 美国学者孟禄 1869 1947 从他的心理学观点出发 批判了生物起源论 他认为 利托尔诺没有揭示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 他根据原始社会尚无传授各项知识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 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在他所著的 教育史 1925 中写道 原始社会的教育 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 无意识的模仿 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 生物学的教育起源论与心理摹仿 模仿 起源论的共同特点就是否认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一种有意识 有预期目的的活动 三 劳动起源论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在20世纪40 50年代 前苏联教育理论界展开了对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批判 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理论 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这种教育起源论 曾经被当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教育起源问题的正确结论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 这种理论认为 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活动 动物界并不存在教育现象 动物所表现出的各种活动只不过是本能而已 人类在创造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中 形成一定技能技巧 积累了一定经验 为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必须把年长一代所掌握的技能技巧 经验传给下一代 这种传递生产劳动经验的活动是教育产生的基础 人类劳动是社会的共同劳动 劳动中 及生活中 社会成员要遵守一定行为准则 如服从纪律 尊敬长者 敬神拜祖等 在共同劳动和生活中所形成的各种道德规范 风俗习惯 宗教禁忌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要传给下一代 以促进同族 同部落 的人兴旺发达 这种传递生活经验的活动也促进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四 生活需要起源论 20世纪80年代初 我国教育理论界在讨论教育本质的过程中 针对劳动起源论的不足 提出了教育起源于适应和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观点 教育与劳动同属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实践活动 二者不是主从关系 从人类个体和社会需要的层次来看 人类的需要分三类 生存繁衍的需要 活动交往的需要 享受发展的需要 正是在适应和满足人类社会整体需要过程中才产生了教育活动 五 前身 说 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教育的前身 古猿教育 即老一辈古猿为了维持自己类的存在而将自己求生的固有技能传授给新一辈的古猿的行为 六 前提 条件 说 类人猿为适应环境 维持生存而进行的以本能活动为主 传递动物群体经验的活动 是人类教育起源的 前提 类人猿的活动转变为人类的教育活动是有条件的 要经过一系列变化产生质的飞跃 人类教育起源的条件是多方面的 如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群体环境 个体与群体的生活需要 相应的活动 族类群体生活经验的交流 语言的产生 意识的形成 这些前后相继 具有因果性的条件最终导致了人类的起源和人类教育活动的产生 第六节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 原始社会的教育形态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生存环境恶劣 劳动工具简陋 生活资料匮乏 没有剩余劳动产品 人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勉强生活 生产关系简单 共同参与劳动 生产资料公有 平均享有劳动产品 没有阶级 没有剥削 没有压迫 人们在纯天然的协作中共度岁月 教育特点 1 教育的非独立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2 教育的原始性 没有专职教师 没有固定学生 没有专门学校 没有文字教材 教学方法简单3 教育的统一性教育是共同的平等的 所有儿童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 二 奴隶社会的教育形态 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 1 教育的独立性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生产力的发展 剩余产品的出现 体脑分工 文字的产生 学校教育是社会经济 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不仅仅是奴隶主阶级为维护自已政权的需要而设立的 教育的独立性 礼记 载 夏朝已有 庠 序 校 的施教机构 孟子 滕文公上 曰 设庠序学校以教之 庠者养也 校者 教也 序者 射也 人类最早的学校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 甚至更早的古巴比伦前3500年玛里城所发现的一所学校 2 教育职能提高 教学内容不仅限于物化在工具与器皿上或记存在人脑中的生产生活经验 而开始了知识形态经验的积累与传递 教育目的的分化 生产生活中的教育继续传递生产生活经验 培养未来的劳动伙伴 生活后继人 而学校教育只培养未来国家的统治人才 社会的管理人员 3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如 论语 载 樊迟问孔子 请学稼 子曰 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 子忿然曰 吾不如老圃 迟走后 子对其他学生说 小人哉 樊须也 并说 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 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焉用稼 孟子曰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治人者食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 4 学校教育的阶级性 我国奴隶社会学校分国学 乡学 学在官府 国学 王都 诸候都设 奴隶主贵族子女就读 乡学 一般奴隶主子弟 学骑射 洒扫应对之礼 学校教育学 礼 乐 射 御 书 数 六艺 斯巴达 武士教育 学击剑 角力 甚至夜晚捕杀奴隶的实习 雅典 军事教育外 进行读 写 算 音乐 诗歌教育 文法 修辞 辩证法是雅典最早的三门具学科性质的课程 5 开创了教育思想发展史 周初的箕子的神道设教思想 周公的政治教育 敬天 保民 明德 伦理教育 孝 友 生产教育 力农无逸 家长亲自劳动 春秋时的孔子 其主张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提出交少许学费就可入学 他说 自行束修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教育目的 学而优 悠闲 则仕 服务 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为主 知识教育为辅 教育思想 学思结合 虚心好学 启发思维 因材施教 教师思想 学高身正 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 不耻下问 老子 认为大道 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 顺从自然 忘掉自己 的人 这样的人 精神得到绝对的自由 什么人世间的是非曲直 都不在他眼里 老子提出 道 认为 道 是万物之本源 人的学习要体察大道的存在 减少 去除一切主观的认识成分和情感因素 使主体自然融于自然之中 与大道一体化 也就是顺其自然的 和谐的去发展 道家的行不言之教 庄子 中所假托的教育家 如王骀 dai 哀骀它等 都是活教材 立不教 坐不议 庄子 德充符 王骀是一个被砍断一只脚的人 跟他学习的人和孔子差不多 孔子的学生常季问孔子说 王骀 他站着不能给人以教诲 坐着不能议论大事 跟他学习的人却是空虚而来 满载而归 难道真有不用语言的教导 无形感化而达到潜移默化的功效吗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 这王骀是圣人 我的学识和品行都落在他的后面只是还没有去请教罢了 我准备拜他为师 更何况不如我的人呢 我将要引导天下的人去跟他学习 再如 哀骀它 状貌丑陋 但是 亲近他的人 对他都有好感 有的女人要嫁给他 鲁哀公甚至要把王位让给他 同上 这是因为他德充于内 使人不自觉的受到感化 情不自禁的要跟他一起走 mao 对西方国家来说 古希腊 即所谓的 荷马时代 或 英雄时代 时期所形成的教育思想 是西方教育发展的主要渊源 其中 苏格拉底 其弟子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主张构成了西方教育思想的主要框架 例如 苏格拉底的 精神助产术 教学方法 也称 苏格拉底问答法 柏拉图的 理想国 国家主义教育 思想亚里士多德的 儿童教育分阶段 理论和 自然主义教育 思想 三 封建社会教育形态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畜力用于耕作 农业得到相当发展冶金 纺织 城建 交通 商贸等都相当发达劳动产品丰富 知识经验增多 科学文化教育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教育的特点 1 学校体制趋于完备 学校规模逐渐扩大 校舍面积 学员人数 师资力量 学术水平都大有增加和提高 许多封建制国家还兴建了中高等学府 我国战国后期的稷下学宫 创立于公元前460年 历时150余年 诸子百家争鸣交流的理想场所 邹衍慎到 汉代的太学 35000余人 唐代国子学 300人 太学 1300人 明代永乐20年国子监 9900余人 学校类型逐渐增多 我国官学国学 始于夏朝 唐朝较为完备 唐代时又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大学和小学乡学私学 春秋时期分为儒墨两大派 到战国时则有了儒 墨 名 法 阴阳 道 纵横 杂 农合为 九流 加上小学家 称为 十家 书院 分官办私设两种 书院 唐代官办 丽正书院集聚书院私办有17所之多宋初六大书院 白鹿洞 岳麓 应天府 蒿阳 石鼓 茅山 教育管理制度逐步健全 各封建国家一般都设置教育行政机关 规定入学条件 入学办法 课程安排 限定招生名额和修业年限 统一师生考评办法 保障教育经费等 使教育有章可循 按部就班进行 我国隋文帝初年 国子寺 掌管教育行政事务 隋炀帝 国子监清朝 学部 教育内容日益丰富 在中国除了 四书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五经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外 还有 东汉灵帝光和元年设世界上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 鸿都们学梁朝增设律学唐朝设算学 书学 医学 历数学 天文学 校书学 兽医学等宋代增设武学 画学元代又增设阴阳学 社学等 2 教育功能有很大扩展 在奴隶社会 教育侧重于政治军事 伦理功能 封建社会增加了文化传播功能 书学 校书学 人身保护功能 武学 医学 生产发展功能 天文学 算学 兽医学 3 教育在阶级基础上突出了等级性 主要指中国 见下页 和宗教性 主要指西方中世纪 我国古代的 六学 二馆 的等级制 国子学 收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 太学 收文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 四门学 收文武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孙 律学书学算学 收文武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孙 或收通律学 书学 算学的庶族地主的子弟入学 崇文馆弘文馆 收皇帝的近亲及宰相的儿子 古代教育的特征 学校教育基本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学校为统治阶级所垄断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学校成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 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 教学的组织形式采用个别教学 学校教育具有封闭性 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 四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经过文艺复兴时期 14 16 从16世纪开始西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逐步代替封建自然经济 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需要大批知识型工人和科技人才 此外 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并为教育权利而斗争 这种情况下 资本主义的教育就有了如下特点 1 废除封建等级制 扩大教育面 教育制度上要求普及义务教育 哥白尼的日心说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牛顿的惯性定律 开普勒 帕尔切尔苏斯 塞尔维特 哈维等人的成就 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 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普及初等教育的经济根源和基础 年普鲁士魏玛公国率先尝试立法 以国家权力强制全体适龄儿童接受初步国民教育 2 教育与生产劳动趋于结合 社会生产 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社会政治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 教育的二重性 教育不平等现象突出 表现为在教育目的上把资产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各种统治和高级管理人才 把劳动人民的子弟培养成为各种劳动者 表现在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上 教育由资产和金钱决定 4 各级各类学校迅速发展并联成统一体系 学校的形式多样化 学制不断分类 小学 中学教育 高等教育分化 普通教育 专业教育并行 5 班级上课制产生并发展 教育组织形式 6 教育内容日益丰富 欧洲 世纪教会学校只设文法 修辞 辩证法 算术 几何 天文 音乐 世纪文艺复兴运动 增加了文学 历史 地理 力学 世纪 增加了逻辑 伦理 代数 海洋 植物 动物 化学 学科增加 同时又不断分化 7 教学方法 手段更为有效 8 教育科学得到发展 五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前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 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后 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教育也因此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轨迹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教育特点 1 教育权利的复归 2 教育性质的转变 3 教育功能的生产性 生活性 4 教育对象的全民性 5 教育思想的纯洁性 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传授现代化的先进科学知识 实现了教育的科学性 学校完全脱离宗教的控制 实现了教育的非宗教性 6 加强了国家对教育的领导 实现了教育的统一性 近代教育的特点 十六世纪以后 世界进入到了近代社会 特别是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 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手工劳动 作坊生产被现代大工业取代 社会制度 思想观念等的一系列变化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特别表现在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公立教育崛起 2 教育的世俗化 教育从宗教中分离出来 3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 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 国家 社会 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免费性 普及性的特点 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是德国 德国在1619年颁布世界上第一项义务教育法令 它规定父母应送其6 12岁的子女入学 距今已有380年历史 4 教育的法制化 重视教育立法 以法治教 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 是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道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教育 现代教育特点 1 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理想和理论走向现实实践 学校教育以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 为目标 亚里士多德 维多利诺 意著名人文主义教育家 卢梭 狄德罗和爱尔维修 法 莫尔 康帕内拉 傅立叶 欧文 马克思恩格斯 理想 实践 走向 身体 德行 智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