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课实效性课件.ppt_第1页
中学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课实效性课件.ppt_第2页
中学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课实效性课件.ppt_第3页
中学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课实效性课件.ppt_第4页
中学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课实效性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提高心理辅导课的实效性 一 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效性的15个操作性问题 1 气氛沉闷12 秩序混乱23 不知道上什么内容34 需要那么多活动吗 45 会不会侵犯学生隐私 56 与学科教学内容冲突67 课堂调控与氛围创设失当78 多次重复失去激情89 与班主任的角色产生冲突910 内容与形式单调 如何多元化10 11 心理辅导课能保持价值中立吗 1112 调侃成风好不好 1213 心理辅导课有一定的设计程序吗 1314 热身活动一定要用游戏吗 1415 操作技术上存在的的六个不等式15以上链接文字均采自心海扬帆网站的 团体辅导 和 教师心理 栏目 请自行下载 二 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效性的10个理论性问题 1 心理辅导课与思品课有何区别 2 心理辅导课与主题班会课有何区别 3 心理辅导课与小组团体辅导有何区别 4 心理辅导课与 实话实说 有何区别 5 如何看待心理辅导课的预设与生成 6 如何看待心理辅导课的 聚焦 现象 7 如何看待心理辅导课的理论取向 8 如何看待心理辅导课的效果评价 9 如何看待上心理辅导课出现的自我挫败感 10 如何促进班级心理辅导课教师的自我成长 1 心理辅导课与思品课有何区别 1 课程功能不同 2 课程内容不同 3 思品课更强调认知成分一些 心理辅导课更强调体验成分 4 思品课更注重主流社会的价值标准 思品课教师不能保持价值中立 思品课不能有错话 5 思品课也在学心理辅导课的技巧 但心理辅导课的技巧性要求更高一些 更注重倾听 尊重 同感等辅导技巧 6 思品课允许有更多的灌输色彩 课程性质决定了学生可能掩盖内心的真实想法 可能缺少安全感 学校里搞心理健康教育 在注意到德育和心育各有其内在规律 不能混为一谈的同时 也没有必要非得把心育和德育这两件事搞得 泾渭分明 我们不是说可以不顾两者的区别 也不是不主张要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专业化水平 而是说 在中小学现实教育环境中 要接纳心育和德育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交叉这一事实 2 心理辅导课与主题班会课有何区别 1 可以采用同样的大团体活动形式 但承载的内容不同 2 教师角色不同 权威 导演 朋友 3 学生心态不同 有防卫 无防卫 4 价值判断标准不同 主流 非主流 5 技术含量不同 是简单训导 还是自觉地运用团体动力学原理和各种辅导技巧 3 心理辅导课与小组团体辅导有何区别 1 团体规模不同 8 12人 50 60人 2 团体成员的组合结构不同 可筛选 不可筛选 3 团体原有的基础不同 新 旧 短程 长程 凝聚力高 一盘散沙 相互信任 关系错综复杂 4 时空条件不同 受限 不受限 有弹性 无弹性 5 辅导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同 每个成员态度行为的改变 全体成员共同的发展性主题 4 心理辅导课与 实话实说 有何区别 1 内容不同 社会热点焦点 成长发展 2 成员组成不同 三教九流 同龄人 旁观者讨论 深入内心的分享 3 交流渠道不同 主持人 嘉宾 同龄人 同龄人 纵向 横向 多向 4 主持人的角色不同 中心人物 明星 配角 辅助者 5 氛围不同 幽默 调侃 真诚 理解 5 如何看待心理辅导课的预设与生成 心理辅导活动课不能作秀 心理辅导活动课不能复制 同一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不能在一个班里重复上两次 心理辅导活动课面对的是充满动感的学生个体和交互影响的班级群体 辅导现场的团体心态千变万化 教师必须灵活把握辅导活动的发展势头 不可刻板依照原定设计行事 传统的文化课是非常重视教案设计的操作程序的 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 教师的 教 和学生的 学 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的预定设计 而不是突发的 节外生枝 一些教师最希望学生回答问题时能达到教案预想的水平 如果不是这样 就会循循善诱 努力引导 直到让教师满意为止 应该说 这种重视和落实预定的教学设计方案是一种好的教学作风和习惯 但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却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 使我们难以完全做到这一点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施过程是充满动感的 它的发展和推进往往是随机的 高度动态的 在师生双边多向和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下 学生的潜在能力会随时随地被激发出来 各种奇思妙想 各种生动的生活经历 会在瞬间奔涌而出 学生往往会妙语连珠 才思横溢 整个现场会变得生机勃勃 充满智慧的挑战 充满童稚与青春的生命活力 每个学生都会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时 辅导者也将被辅导 教育者也将受到教育 这样的活动过程是任何周密的设计都难以预料的 6 如何看待心理辅导课的 聚焦 现象 1 任何心理辅导课必须聚焦于中心问题 聚焦中心 辅导教师必须明确辅导主题及其理念 在活动中将辅导的焦点集中在中心问题上 防止因界定不清 似是而非而出现辅导理念的错位或辅导主题的偏移 2 心理辅导课上的 聚焦 与个别辅导或 团体咨询 中的 聚焦 是有区别的 约翰指出 咨询 这个词用来定义正在进行的助人过程 而且该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隐秘的本质 帮助人们聚焦当下遇到的问题 为强调特殊问题计划对策 以及用这些对策评估自己的成功 咨询服务的形式有个别咨询 小组咨询 服务对象以学生为主 这就告诉我们 个别辅导或小组团体辅导中的 聚焦 是因为其关注点在个人 而发展性的心理辅导课则应以 共性问题为中心 7 如何看待心理辅导课的理论取向 1 四个基本观点 a 无论从事个别辅导 小组团体辅导 或是班级心理辅导课 都有一个理论取向的问题 b 每一个学派各有其解释心理问题的现象与成因的说法 也各有一套辅导 矫治的方法 很多理论是相互抵触的 c 一个学派治百病 你信什么就做什么 d 一般都采取折衷的理论取向 2 小组团体辅导 治疗 的理论取向 心理分析式团体治疗学派 行为主义团体治疗学派 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学派 个人中心团体治疗学派 阿德勒式团体治疗学派 强调人性观 整体论 社会发展 重视家庭 存在主义团体治疗学派 强调自我觉察 自我决定与个人责任 寻求真实的生活 完形团体治疗学派 强调此时此地 觉察与责任 未完成事件 现实治疗学派 强调需求与目的性行为 统合行为 成功认同 沟通分析式团体治疗学派 强调自我觉察 自主负责 进行结构分析 沟通分析 游戏分析和生活脚本分析 心理剧团体治疗学派 强调借助心理冲突情境下的自发表演 暴露内心冲突和情绪 鼓励新行为的出现 3 心理辅导课的理论取向 以发展心理学为理论依据 强调团体辅导是发展性和预防性的 而不是治疗性的 强调不同发展阶段的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 强调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以团体动力学为理论依据 强调团体动力 场 的构建 强调共同目标 团体气氛 成员的正向互动 信息的多元回馈 以社会心理学为理论依据 强调班级社会小环境 同伴团体 师生关系和朋辈心理互助 以教育心理学为理论依据 强调课堂生态系统与调控 强调归属感与内聚力 4 我们不反对具有专业水平的心理辅导教师运用自己熟悉的辅导理论取向来处理心理辅导课上的某些具体问题 但应该注意到心理辅导课在时间 空间条件上的特殊性与局限性 注意到大团体自身运作的内在规律 防止习惯于关注小组团体辅导或个别辅导的理论取向 而忽略了心理辅导活动课自身的 大团体辅导 的理论取向 8 如何看待心理辅导课的效果评价 1 多年来我们主张对心理辅导课的评价重在做过程评价 也就是 不论成败 只讲得失 因为我们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心理辅导课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测评工具 即使现在有了一些过渡性的工具 在操作上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认真的对待 操作上有很多难度 2 一般说来 现在对心理辅导课的效果评价暂时是根据课堂观察以及多数学生 开课教师和听课人员的现场感受来作判断的 如果没有一个客观的测评 那么学生的感受 听课人员的感受与开课教师自己的感受之间就可能出现矛盾 但是 在多数情况下 现场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多数听课教师的感受是应该引起重视的 因此 建议今后开设心理辅导公开课时 要搜集必要的问卷资料 作为信息反馈 9 如何看待有的老师上心理辅导课的自我挫败感 1 辅导教师们在实施心理辅导活动课中 遇到的挫败体验 其主要根源不在于我们自己的素质适合不适合做这项工作 而在于我们在这一领域内的实践经验的积累 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量限 2 只要是课堂 就需要课堂管理 而课堂管理是要有能力和技巧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 心理辅导教师 首先是一个 教师 在学校里做心理辅导教师 首先要过好 教师关 然后才可能当好一个 会上心理辅导课 的心理辅导教师 3 如果辅导教师事先没有明确的辅导动机 没有一种通过自己设计的辅导活动来解决班级多数成员在成长中遭遇的实际问题的强烈冲动 没有一种为某个活动环节的设计朝思暮想 茶饭不思 夜以继日 辗转反侧的 着迷 一般的深入探究 那么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磕磕绊绊 阻力重重 发展迟缓 气氛僵滞 彼此防范 关系疏离等不流畅的现象 就是毫不奇怪的了 4 不要给自己太高的期待 台湾李坤崇教授说 刚实施班级团体辅导的教师均有满怀理想 满腔热忱 希望能花腐朽为神奇 破除传统教学与训导之比 开创崭新的教学与辅导之路 然而 大环境未改变前 变革必然带来观望甚至阻力 必然会遭遇教材与时间限制 必然会有短暂的不适应或失调 极易由满怀希望跌入谷底 由满腔热忱到心灰意冷 因此 教师于实施班级团体辅导初期 不宜有过高的期望 而应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应该告诉自己 由失败中学习 由挫折中成长 经由不断检讨改进 将可逐渐克服困难 逐步自我超越 10 如何促进班级心理辅导课教师的自我成长 1 把自己定位在 辅导教师 而不是 心理咨询师 两者没有高低之分 但却有角色的区别 我们的成长方向是做一个中国的 学校心理学工作者 或者 学校心理辅导师 台湾学者夏林清教授的体会能够成为中国第一代学校心理辅导师是幸运的 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 2 要加强 研 和 讨 以开阔自己的实践视野和理论视野 a 研 主要是听课 修改 评价 b 讨 主要是专题讨论 辩论 3 要将自己溶入学校学生和教师群体中去 真正了解学生成长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规律 约翰 施密德认为 中学学校咨询员是否得到学生的接纳与尊重 这在校园里是一目了然 他们在走廊里向学生问好 在自助餐厅吃午饭 需要帮助的学生可以随时找到他们 凭借各种各样的相互接触 中学各年级学生对学校咨询员的信誉 可信度与可靠程度进行评判 在评判的基础上 学生再抉择是否寻求帮助 当学生需要帮助时 通常求助于自己认为可信任何依靠的咨询员 4 逐渐形成个人的辅导课风格 一般看法总认为辅导课要活泼 要能打动人 但作为男教师 有时感觉很别扭 必须看到 教师自身的个性 特长 理论修养 业务素养等等都会影响教学风格 关键是如何把握 要走自己的路 不要邯郸学步 5 煞下心来 耐得住寂寞 坐得住冷板凳 切勿受浮躁世风的不良影响 我们的工作需要 创新 需要 与时俱进 不思进取 墨守成规是没有前途的 但是 创新 不等于心浮气燥 板凳还没坐热就想去开辟 新的天地 与时俱进 不等于 蜻蜓点水 不断 变脸 建国60年来 我们德育工作提出的新口号 新思路 新形式难道还少吗 效果究竟如何 所以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狗熊掰棒子 掰一个丢一个 恐怕是更没有前途的 心理辅导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无论把它看作是科学还是艺术 都需要有一种孜孜不倦 非常执着的探索精神 都需要一种愿为某个科学命题 某种艺术追求而耗尽毕生心血的专业意志 我们要把研究心理辅导课的规律看成一个学术命题 它的未知领域很大很宽 台湾同行们做了40多年 还是在探讨 在扎扎实实培养一批批能设计好 并能开好课的专业教师 就算 十年磨一剑 这 剑 也不一定就能磨得锋利 而我们才做了多少年 因此 无需怨天尤人 不可心有旁骛 切勿自我倦怠 在实施心理辅导课中出现 瓶颈 和 高原现象 时 不要误以为是心理辅导课这一载体不够好 误以为是我们的形式不够丰富 花样不够翻新 如果只是想依靠 新的形式 去吊起学生的胃口 吸引媒体的眼球 不想在一种辅导技术上扎扎实实地研究下去 那恐怕是受了当今 政界 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只追求热热闹闹的 政绩效应 并非实实在在为民谋福祉 最后回过头来一看 可能剩下的只是虚无缥缈的 一阵风 6 加强辅导教师的人格修养 心理辅导课教师的自我成长不仅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和研究水平 而且还受制于我们每个人的人格特质 这个世界有许许多多未被我们自己认识的东西 心理辅导课也是如此 因此 要敬畏客观存在的一切 敬畏心理学 敬畏尚在发展的心理辅导课的运作规律 敬畏我们的成绩和缺陷 敬畏我们的心理辅导界同行们 面对这个新的探索天地 我们应该坦然面对自己认知上的盲区和实践经验的欠缺 坦然面对他人的批评或者反批评 我们不仅要在受辅学生面前表现出自己的真诚 尊重和无条件接纳 而且要在面对自己那个充满防御的自我时 也能做到真诚 尊重和无条件接纳 我们需要坦荡地面对自己并不完美的灵魂 惟有如此 我们才不会固步自封 我们才能获得一个整合的 透明的 和谐的而不是分裂的 混乱的 充满冲突的自我 我们才能在辛苦劳作之余获得内心的安宁 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从自己或顺利 或曲折 或成功 或失败的经历中去体验 去品味 去探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