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课内文言文练习题.doc_第1页
八年级课内文言文练习题.doc_第2页
八年级课内文言文练习题.doc_第3页
八年级课内文言文练习题.doc_第4页
八年级课内文言文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课内文言文练习题 (一)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略无阙处(2)虽乘奔御风风 (3)负势竞上(4)望峰息心2.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5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3分)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3)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 (三)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解 衣 欲 睡 月 色 入 户 欣 然 起 行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 (2)怀民亦未寝( )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4)晓雾将歇( ) (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沉鳞竞跃。 译文: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4.“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5.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和 “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之美”,乙文描写了“_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的语句中。 (五)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负势竞上( ) 好鸟相鸣( ) 出淤泥而不染( ) 窥谷忘反( ) 横柯上蔽( ) 2翻译下列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 4.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是 5.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6.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7.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游、水之、山之、山之 ,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文中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 孙 衍、张 仪 岂 不 诚 大 丈 夫 哉 是 焉 得 为 大 丈 夫 乎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妾妇之道( )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 ) (3)居天下之广居( ) (4)无违夫子( ) 5)得志,与民由之( ) (6)往送之门,戒之曰( ) 7)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 3.翻译下面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4.简答题。 (1)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2. (2)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3.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词语。 (1)发于畎亩之中:( ) (2)举于市:( ) (3) 空乏其身:( ) (4)行拂乱其所为:( ) (5)人恒过:( ) ( ) (6) 而后作:( ) (7) 而后喻:( ) (8)入则无法家拂士:( )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 ) (10)曾益其所不能:( ) (11) 衡于虑:( ) (12)法家拂士:( ) 2.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简答题。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想要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4.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 )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 2.(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3.4.(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6.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4.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5.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3分) 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6.你从“愚公移山”这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八)周亚夫军细柳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将 军 亚 夫 持 兵 揖 曰 介 胄 之 士 不 拜 请 以 军 礼见。 2.解释下面中加点的词。 (1)天子且至且:( )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 ) (3)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谢:( ) (4)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 曩:( )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3分) (1)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通过描写文帝劳军这一场面,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B、选文开头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的情况,为下文写文帝在细柳营遭遇到的情况作铺垫。 C、文帝到霸上和棘门两处军营时均可长驱直入,而到细柳营却是两次不得入,直至天子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可见细柳营军纪严明,可将士目中无人。 D、选文末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5.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6.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二) 1.1.(1)“阙”通“”缺,空缺;(2)即使;(3)凭借或依靠;(4)平息或停止 2.A 3.(1)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了。 2.(2)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4.B 3.5.(1)湍急、清澈; 4.(2)凄凉或悲哀或凄清。 5.(3)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悔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6.(三)(四) 7.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8.2.(1)遂:于是,就 (2)寝:睡觉 但: 只 (4)消散 (5)欣赏 9.3.(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10.(2)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11.4.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 12.5.(1)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3.(2)山川 ;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4.(五) 15.1.凭依(或:凭借、依仗)美丽(若答“友好”也可给分)却(可是,但是) 通 (同)“返”,返回 遮蔽(遮住,遮掩) 16.2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17.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18.1.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4.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或: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5.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5.6.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6.7.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急 高 险(峻;峭;陡) 热爱(赞美)大自然美好景色 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7.(六)孟子二章 8.富贵不能淫 9.1.(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10.(2)是/ 焉 得 为/ 大 丈 夫 乎 11.2.(1)方法 (2)这,这样的人;能够 (3) 居住 (4)违背 12.(5)得到、实现(6)训导(7)谨慎 13.3.(1)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14.(2)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15.4.(1)“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6.(2)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8.1.(1)被任用;(2)集市;(3)财资缺乏;(4)扰乱;(5)常常;(6)犯错误; 19.(7)有所作为;(8)了解、明白;(9)在国内;(10)在国外;(11)匹敌、相当; 20.(12)同“增”,增加;(13) 同“横”,梗塞、不顺;(14)同“弼”,辅佐 21.2.C 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