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 五章 高二语文组 教学目标1 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 把握 道德经 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老子姓李名耳 字伯阳 谥曰聃 约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 500年之间 史记 载 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楚国苦县厉乡 今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 春秋时期思想家 哲学家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 老子西升化胡经 序说第一 以为圣人生有老容 故号为老子 老子其人 老子曾担任 周藏室之史 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 学问渊博 见周王室衰微 弃官西去 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 尹喜请求他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 五千余言 而去 最终成了隐士 莫知所终 老子道家学术 孕育三千年的中国心灵鸡汤 助您洗涤心灵 老子是一位出色的智者 他所撰的 道德经 是一个知识宝库 内藏的哲理使不少迷茫的心灵得到解脱 几年前的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关于 道德经 道德经 又名 老子 文约义丰 仅五千言 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 道生万物 的宇宙生成说 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 自然演变的过程 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 而 道 是世界的本源 四 作者作品 道德真经 即 道德经 或称 老子 老子五千文 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 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 唐代尊为 道德真经 五 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 王权下放 陪臣执命 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而现实社会中的士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 天命观 和 天道观 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 老子形而上学的 道 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 天命观 天道观 的理论根据 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 认为 柔弱胜刚强 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 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 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在政治思想上 老子主张 无为 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 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 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但他对 侯王 的告诫 如 民之饥 以其上食税之多 是以饥 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却是很精辟的 老子 的历史观是落后的 要求回到 小国寡民 的时代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死不相往来 1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无 名天地之始 有 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 常有 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 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道是 老子 中最高的哲学范畴 含义有 1 构成世界的实体 2 创造宇宙的动力 3 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 4 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5 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 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2 相关评论 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 张岱年 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他的著作 老子 中认为天地万物大的本原为 道 全书即围绕 道 这一范畴展开 道 是 无 是一切存在的根源 无 生 有 万物由此产生 道 永远存在 运行不息 可以说 道 是中国古典哲学无可争议的最高范畴 道论则可称为中国哲学的缩影 陈鼓应等 老子评传 何谓 道 在传统的古书中 大约便有三种意义与用法 一 道 就是路 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 犹如元人马致远在 秋思曲 中所写的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个 古道西风瘦马 的道 便是道路的道 照 说文 意义的注释就是 道者 径路也 二 道 是代表抽象的法则 规律 以及实际的规矩 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 如子产在 左传 中所说的 天道远 人道迩 如子思在 中庸 首章中所说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孙子所说 兵者 诡道也 等等 三 道 是指形而上的道 如 易 系传 所说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又如道书所说 离有离无之谓道 这便同于佛经上所说的 即有即空 即空即有 玄妙幽微 深不可测了 选自南怀谨 老子他说 上善若水 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 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 上善若水 一个人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 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 至净 能容 能大的胸襟和器度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到江送客棹 出岳润民田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人往高处走 水向低处流 水唯能下方成海 山不矜高自及天 儒 佛 道三家圣哲对水之赞语 孔子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佛说 大海不容死尸 老子曰 上善若水 从中可看出儒家的精进利生 道家的谦下养生 佛家的圣净无生三面古镜 可以自照自明人生的趋向 应当何去何从 或在某一时间 某一地位如何应用一面宝鉴以自照 自知 自处 道 如果说得出 它就不是永恒的 道 名 如果说得出 也就不是永恒的名 我们用 无 来命名万物之始 用 有 来命名万物之母 所以从永恒的 无 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 从永恒的 有 中 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 这两者来源相同 却各有不同的名称 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 从道理中探求更深一层次的道理 这是探求一切奥妙的门径 翻译一 老子设立 道 这一个最高范畴 主要是为了方便阐述其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而已 本章旨在说明 1 道具有不可言说性 精深玄妙 2 道是万物的初始和根源 其余的文字都是一个形容词而已 分析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的 就知道丑了 都知道善良的东西是善的 就知道恶了 所以 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的 难和易是由互相对立而形成的 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的 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的 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的 前和后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因此 圣人顺应自然规律来做事 顺应自然规律来教化 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而不为其始原 生养了万物 而不据为己有 推动了万物 而不以为恩泽在己 功成而不自居 正因为不居功 所以他的功绩才永远不会失去 本章总结了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经验中矛盾对立依存转化的例子 由此推论出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 无为而治 生 为 功成 正是要人去工作 去创建 去发挥主观能动性 去贡献力量 去成就大众事业 而顺应自然所得来的成果 却不必据为己有 不有 不恃 弗居 即是要消除占有的冲动 人类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自己的欲望 因而老子极力鼓吹 功成而弗居 的精神 怎么看待 清静无为 人有思想 知识 情欲 作为 有为 本是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 而有意地不作为以求回归自然原始 实乃违反人之自然天性 无为 悖乎人类生活的趋势 逆乎生活创造进步的主流 受其影响 国人生活萎靡不振 道家之流毒亦难辞其咎 然叫人减低欲望 保养自身 亦可救弊 亦可养人 3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 此三者 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抛弃一切聪明智慧 人民才会有百倍的利益 抛弃一切仁义道德 人民才会回归孝顺慈爱 抛弃一切机巧和利益 盗贼才能消灭 抛弃圣智 仁义 巧利这三种东西 光作为原则提出是不够的 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依从 表现单纯 坚守朴素 减少私心 降低欲望 抛弃学问 没有忧愁 具体论述治国主张 论述该去除哪些东西 天地大道 本无仁可言 讲求仁义 表明大道已失 对百姓怀有 仁 也属多事 必然会打扰干涉百姓生活 国家就不宁静 人的天性就讲孝慈 不讲仁义 百姓自然能回复到上慈下孝的状态 治国者无欲 则不积聚奇巧器物 不见可欲 则民心不乱 4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 莫之能胜 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 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 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天下没有比水柔弱的东西 而攻击坚强的力量 没有胜过它的 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 弱之所以能胜强 柔之所以能克刚 天下没有人不懂 就是 没有人肯去做 因此 圣人说 能承担国家的耻辱 这样的人才算是国家的君主 能承担国家的灾祸 这样的人才算是天下的君王 正面的话听起来倒像是反话 正言若反 意即从反面来表述正面 从否定来表达肯定 如 大智若愚 大成若缺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辨若讷 等语中 就是以 愚 缺 屈 拙 讷 等 反 面的词来表达 大智 大成 大直 大巧 大辨 等正面的意思 正言若反 是老子独特的立言准则 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 好玄哟 以柔克刚的意义及现实运用 1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 必高而以下为基 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 民贵君轻 2 韬光养晦 守雌 贵柔 知足 这样就能持久而有韧性 保全自己并转化劣势 3 后发制人 骄兵必败 哀兵必胜 胯下之辱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十年不鸣一鸣惊人 大勇若怯 能屈能伸等 4 清醒冷静的理智态度 是一种中国式智慧 5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家小 人民少 有各式各样的器具 也不使用 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 不向远方迁徒 虽有车船 没有地方乘坐它 虽有武器 没有地方陈列它 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办法 使人民 吃得香甜 穿得漂亮 住得安适 喜欢习俗 邻国互相望得见 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到 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本章阐全面阐述 小国寡民 的社会理想和政治措施 总的措施是 弃用各种器具 让百姓安土重迁 具体做法是 不用船车 使百姓出行困难 不用武器 避免战争 不用文字 把事情简单化 让百姓无忧无虑 老死不相往来 你同意吗 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与清静无为的政治思想有关 回到远古并永远停滞 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也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总论 老子立说的最大动机 是要缓和人类社会的矛盾 而人类冲突的根源 就在于剥削者肆意扩张一己之私 所以老子提出 无为 质朴 无欲 谦退 不无 种种观念 莫不是在想求得减少人类占有的冲动 因人的私欲而产生了多少争战和屠杀 有多少无谓的牺牲 老子说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 战胜以丧礼处之 这是多么伟大的人道主义 多么深沉的悲悯情怀 从此也可知老子具有积极救世的情怀 而不一定是消极悲观出世的 他倡导 为而不恃 弗居 不争 是要人们去创造去养育去贡献 他也并不反对人们成就功业 只是反对那种光想出风头占便宜贪利益 无功而争功 有功而居功的行为 老子的 静虚 观念犹给人启迪 它表明着人的心灵保持凝聚充实的状态 唯有这种心灵 才能培养出高远的心志与天真朴素的气质 才能导引出浓厚了创造能量 这对于现代之喧嚣浮华 无异于清醒剂 老子是一位真正的智者 他教人无为 无我 居下 退后 清虚 自然 他的思想乍看很难让人接受 因为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 而老子却看到了反面 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外表 而老子却看到了内涵 老子的思想 扩大了人类文化的广度 增加了深度与韧性 他反对无止境的追求物欲的满足 讲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升 反对以人为的方式扭曲 主张体法自然 正是化解今日危机的良丹妙药 老子名言 上善若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天长地久 人之所畏 不可不畏 俗人昭昭 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 我独闷闷 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大器晚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运输行业假期旅游证明(5篇)
- 农村社区小区土地合作开发协议
- 餐饮业智能点餐与外卖服务平台构建方案
- 行政管理中市政学的关键试题及答案
- 商场营业外包服务协议
- 市政学综合复习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自考考试形式试题及答案讲解
- 行政管理困境与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5产权合同专利权转让合同
- 代际差异对团队管理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华能企业文化建设》课件
- 陕西延安通和电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医院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江苏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特种作业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数学调研试卷(4月份)
- Unit7OutdoorfunIntegration(课件)-译林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
- 2023年船员培训计划
- 2025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招聘614人(河南)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陪玩店合同协议
- 货运司机雇佣合同协议
- 超合同30签补充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