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氏硬度实验报告.doc_第1页
洛氏硬度实验报告.doc_第2页
洛氏硬度实验报告.doc_第3页
洛氏硬度实验报告.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洛氏硬度实验报告一、 洛氏硬度试验的基本原理洛氏硬度试验常用的压头有两种:一种是顶角为120的金刚石圆锥,另一种是直径为1”/16(1.588mm)的淬火钢球。据金属材料软硬程度不同,可选用不同的压头和负荷配合使用,最常用的是HRA、HRB、和HRC。这三种压头、负荷及应用范围可参考表5-2。表5-2 三种压头、负荷及应用范围表符号压头负荷(kgf)硬度值有效范围使用范围HRA120金刚石圆锥6070使用测量硬度质合金、表面淬火层、渗碳层HRB1/16钢球10025100(HB60230)使用测量有色金属、退火及正火钢HRC120金刚石圆锥1502067(HBC230700)使用测量调质钢、淬火钢图5-3 洛氏硬度实验原理图洛氏硬度测定时,需先后两次施加负荷(初负荷和主负荷),施加初负荷的目的是使压头与试样表面接触良好,以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图5-3中0-0为末加上主负荷的位置,1-1为加上10kgf初负荷后的位置,此时压入深度为h1,2-2位置为加上主负荷后的位置,此时使压入深度为h2,h2包括由加荷所引起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卸荷后,由于弹性变形恢复,压头提高到3-3位置,此时压头的实际压入深度为h3。洛氏硬度就是以主负荷所引起的残余压入深度(h=h3-h1)来表示的,但这样直接以压入深度的大小表示硬度,将会出现硬的金属硬度小,而软的金属硬度值大的现象,这与布氏强度所表示的硬度大小的概念相矛盾。为了与习惯上数值越大硬度越高的概念相一致,故需用一常数(K)减去(h3-h1)的差值表示洛氏硬度值。为简便起见又规定每0.002mm的压入深度作为一个硬度单位(即表盘上一小格)。洛氏硬度值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的常数K,当采用金刚石圆锥时,K=0.2(用于HRA、HRC),采用钢球时,K=0.26(用于HRB)。为此,上式可写为:(2) 洛氏硬度试验机的技术要求1) 被测金属表面必须平整光洁。2) 试样厚度应不低于压入深度的10倍。3) 两相邻压痕及压痕距试样边缘的距离均不应小于3mm。4) 加初负荷时,应谨防试样与金刚石压头突然碰撞,以免将金刚石压头碰坏。(3) 洛氏硬度试验机的结构及操作HB-150型洛氏硬度试验机的结构如图5-4所示。图5-4 HB-150型洛氏硬度试验机结构图它是由加卸负荷和测量两部分组成的。前者都是利用杠杆和砝码,后者是用百分表测量压痕深度的,即洛氏硬度值可直接由百分表盘上读出。实验时,先将试样置于试样台上,并对准压头,顺时针转动手轮,使试样上升与压头接触,继续缓慢转动手轮使百分表刻度盘上的短时针顺时针转动直到对准红点,然后再转动表盘使表盘上的长针对准0点,此时,压头利用弹簧压缩的方法将10kgf的负荷加到了试样上,然后将负荷手柄缓慢向后推(45秒钟),于是主负荷加到试样上,主负荷加上后,长针由转动到停止,待持续一秒后,再将负荷手柄向前拉,回到原始位置,待长针停止转动后,长针所指示的读数即为该材料的硬度值。最后,逆时针回转手轮,使试样台下降,取下试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