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正文.doc

CA6140车床尾座体工艺工装设计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9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8150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0-25 上传人:毕业设计****498...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ca6140 车床 尾座体 工艺 工装 设计
资源描述:
CA6140车床尾座体工艺工装设计,ca6140,车床,尾座体,工艺,工装,设计
内容简介: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机 械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 课题名称 CA6140 车床尾座体工艺工装设计 指导教师(学院) 薛锦忠 指导教师(企业)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班级 数控设备 11033 学生姓名 王晓鹏 学号 1060103326 课题需要完成的任务 : 查阅相关资料。 1.翻译相关英文资料 2 完成 CA6140 车床尾座体工艺工装设计 的总体方案 3 完成 CA6140 车床尾座体 图形设计 4 完成 CA6140 车床尾座体工艺工装设计 图 5 完成 CA6140 车床尾座体工艺工装设计 论文编写 6 整理毕业设计资料,完成答辩 课题计划 : 2 月 18 日 3 月 10 日 熟悉本课题的基本要求,查找相关资料 撰写完成开题报告和英文资料的翻译 3 月 11 日 3 月 20 日 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3 月 21 日 4 月 5 日 撰写论文,制作设计图 4 月 5 日 计划答辩时间 : 4 月 20 日 技 术 系 2013 年 3 月 10 日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1 -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 题: CA6140 车床尾座体工艺工装设计 专 业 数 控 设 备 应 用 与 维 护 学 生 姓 名 王晓鹏 班 组 数 控 设 备 三 班 学 号 1060103326 指 导 教 师 薛 锦 忠 完 成 日 期 2 013/2/26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2 - 一 、 选题依据及意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夹具设计是对我们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习内容后进行的总体的系统的复习,融会贯通四年所学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毕业前进行的一次模拟训练, 为我们即将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机床尾座体作为各种机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着它的特别作用。零件是机床尾座体,尾座安装在机床的右端导轨上,尾座上的套筒可以安装顶尖,以支承较长的工件的右端(即顶持工件的中心孔)、安装钻头、绞刀,进行孔加工,也可以安装丝锥攻螺纹工具、圆析牙套螺纹工具加工内、外螺纹。尾座可以沿尾座导轨作纵向调整移动,然后压下尾座紧固手轮将尾座夹紧在所需位置,摇动尾座手轮可以实现对工件的顶紧、松开或对工件进行切削的纵向进给。 机械加工工业规程是指导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性文件,它直接关系到产品 的质量、生产率及其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因此工艺规程的编制的好坏是生产该产品的质量的重要保证的重要依据。在编制工艺时须保证其合理性、科学性、完善性。夹具设计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率、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大批量生产中,常采用专用夹具。 因此对课题 -机床尾座体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 -进行学习研究,对我来说很有必要。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3 - 二 、 研究内容 1)绘制机床尾座体零件工作图 ; 2)针对工艺过程中某重要工序进行夹具设计,绘制夹具装配图 ; 3)设计尾座体夹具主要零件图 ; 三 、 研究目标 课题旨在研究探索出机床尾座体的恰当的科学的高效的可最大限度的降生产成本提高零件质量的加工工艺、相关夹具设计和工装设计 。 四、研究计划 2 月 18 日 3 月 10 日 熟悉本课题的基本要求,查找相关资料 撰写完成开题报告和英文资料的翻译 3 月 11 日 3 月 20 日 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3 月 21 日 4 月 5 日 撰写论文 五 、 主要特色 根据零件图可知、主要进行导轨面的加工、孔加工和表面加工、钻孔、攻丝,孔的精度要求高。该零件年生产 500 件属大批量生产,在加工 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设计加工零件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本课题主要是设计某机床尾座体的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在设计中采用先设计该尾座体的加工工艺在根据加工工艺来选取夹具的设计的方案和夹具的具体设计;而设计的重点是夹具的设计。由于工件的孔 17 和 14 都要以底面做为基准加工,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4 -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小组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二级学院 (直属系 )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领导小组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机 械 技 术 学 院 2013届 数设 11033 班学生毕业设计指导记录 学生姓名 王晓鹏 学号 1060103326 指导教师 薛锦忠 毕业设计课题: CA6140 车床尾体座工艺工装设计 指导日期 指导方式地点 指导内容记录 备注 2012 年12月 1日 当面指导 /J9-102 讲解毕业实践意义,布置毕业设计任务和安排,指导本学期所需要做的工作,分成二个毕业实践小组并选出组长。 2013 年 1月 6 日 当面指导 /工业中心 S305 发放回执一 ,二,布置寒假 期内任务 (开学第一周交回执一 ,二 ,完成 外文资料翻译作业 ,考虑选择 毕业设计课题 )。 2月 25日 当面指导 /工业中心 S305 收回执一、二、 外文资料翻译电子档 ,初报毕业设计课题。指导如何 查阅技术资料,选择课题,确定每周一、二晚上 8 点在 QQ 毕业实践群进行网络视频指导。 第一周 3 月 4 日 QQ 毕业实践群网络视频指导 了解上一周课题进展情况 , 重点是 查阅技术资料,了解课题研究背景和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的概念 。 第二周 3月 11 日 QQ 毕业实践群网络视频指导 了解上一周课题进展情况, 重点 指导 加工工艺 , 安排本周任务。 第三周 3月 18日 QQ 毕业实践群网络视频指导 了解上一周课题进展情况, 重点 指导 平面和孔的加工方案 ,安排本周任务 。 第四周 3月 15日 QQ 毕业实践群网络视频指导 了解上一周课题进展情况, 重点 指导 定位基准 ,安排本周任务 。 第五周 4 月 1 日 QQ 毕业实践群网络视频指导 了解上一周课题进展情况, 重点 指导论文修改。 第六周 4 月 8 日 QQ 毕业实践群网络视频指导 了解上一周课题进展情况, 重点 指导论文修改。 第七周 4月 15日 QQ 毕业实践群网络视频指导 进一步修改论文,准备答辩。 第八周 注 :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每周至少与学生联系指导一次,并作好相应指导记录及毕业设计或论文修改意见记录(可填在第八周)。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1 - 第一章引言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被运用到制造业中,而制造业也需要越来越多的设备来满足发展。企业需要发展,就需要投入相应的设备来满足企业的需要, 但是面对众多的新设备,这些设备的配件夜成为了我们越来越高的需求。 本文我将 结合 CA6140 车床尾座体工艺工装设计 , 对原 有的中心架进行修改,以设计出一台新型的满足一般企业需要的中 心 1.1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机械制造行业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目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柔性化、灵捷化、智能化和信息化 一、柔 性化 使工艺装备与工艺路线能适应于生产各种产品的需要。 二、灵捷化 使生产力推向市场准备时间为最短,使工厂机械灵活转向。 三、智能化 柔性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柔性自动化的新发展和延伸 。 四、信息化 机械制造业将不再由物质和能量借助于信息的力量生产出的价值,而是由信息借助于物质和能量的力量生产出的价值,因此信息产业和智力产业将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机械制造业也将是由信息主导的,并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合理方式的全新的机械制造业。 21世纪初机械制造 业的重要特征表现在它的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等,人类不仅要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要从烦琐的计算分析等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便有更多的精力从事高层次的创造性劳动。智能化促进柔性化,它使生产系统具有更完善的判断与适应能力。 近年来产品更迭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些发达工业国家,例如美国、西德、瑞士等国统计表明, 1995-1998 年机械零件的种类增加了 50%;80%的工作人员不直接与材料打交道,而与信息打交道; 85%的活动不直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产品、工艺过程、组织管理日益 复杂化;设计、工艺准备等均占去为完成用户订货总时间的 65%以上。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供货期与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2 - 质量往往起着比价格更为重要的作用,灵捷化就成为摆在机械制造业面前的头等重大课题。 机械制造行业是创造人类财富的支柱产业,但同时又大量消耗掉人类社会的有限资源,并且是造成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为此,机械行业实施可持发展战略已势在必行。绿色制造正是基于这一点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或者说绿色制造是 21 世纪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传统制造业已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传统 制造业一般是纯粹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去实施制造过程的,在设计产品时着力考虑产品的功能与品质,制造产品时片面追求高效率与低成本。不断涌现的新颖高效的先进制造技术推动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周期不断缩短,加速了材料的消耗和工艺装备的淘汰 ;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废弃物,从而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堪重负,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及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环境保护方面,制造业存在以下问题: 1.废旧或闲置设备回收和再利用率低 近年来,由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 FMSCIMS 的应用,大多数传统机床在工厂逐步被 摒弃。如何改造这些旧设备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2.能源和原材料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目前,我国制造业工艺水平不高,多数企业缺乏环保意识。落后的制造工艺使得能源与原材料的利用率不高。且浪费也十分严重。 3. 产品的回收利用率极低 长期以来,传统的生产模式是按照 “生产一流通一消费一废弃 ”的开式循环。制造业的生产基本上不考虑废弃产品的回收利用,特别是机械制造业的回收利用率更低。 4.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得不到无公害处理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3 - 许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注重的是如何以最低的成本 高效地生产出产品,而很少关心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及原材料等对环境的污染。高能耗、重污染的工艺仍然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先进的环保型工艺由于成本较高而被搁置,企业不愿在治理废弃物方面有所花费。这样一来,在企业获得较高利润的同时,人类生存的环境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随着这总形式的严峻发展,一个新的课题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如何在目前的基础上 改造我们的机械制造业,使我们的制造业逐渐走向绿色、健康、环保的大道。 1.2 绿色健康的制造业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过 100 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面临 社会发展与环境和资源之间的深刻矛盾。在人类对自己长期以来采用较为粗放的、大规模工业发展模式及由此而引起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反思之后,如何选择一条适合该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这种共识的代表就是 1972 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 “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 通过的人类环境行动计划, 1992 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 “ 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 ” 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 21 世纪议程,以及 2002 年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 “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 脑会议 ” 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约翰内斯堡宣言与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其核心是提出了应建立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使子孙后代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甚至比当代人还多的人均财富和生存发展空间。这就要求当代人要有对历史和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切实地改变现在传统的发展思维模式以及由这种思维模式而产生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在这么一个经济快速增长、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 1/2 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应该看到,由于中国经济 基础薄弱,技术相对落后,发展大部分是通过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为主要的投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4 - 入手段所推动的,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发展的结果,是现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经济发展必须有利于资源的良性利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和降低人民生活质量为代价。党中央提出了 “ 要树立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均衡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 ,这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国家经济发展基本模式上观念的进步。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 为主要特征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通过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人们希望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最大程度地减小产品制造和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下面,从机械产品设计理念的角度,讨论绿色设计理念对机械设计的影响。 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的概念 有关机械产品绿色设计概念方面的研究,国内近年来进行得比较多。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的概念可归纳为:机械产品绿色设计是一种基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并以产品的环境资源属性为核心的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在设计中,除考虑产品的功能、性能、寿命、成 本等技术和经济属性外,还要重点考虑产品在生产、使用、废弃和回收的过程中,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其基本的内涵有: (1) 在产品设计的全过程中,产品的基本技术性能属性与环境资源属性、经济属性并重,且环境资源属性优先。 (2) 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产品在使用废弃后的可拆性和回收利用性。 (3) 提出了产品设计者和生产企业在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方面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即对大宗工业产品,企业不但要生产产品,同时,还应在可能的范围内,承担产品回收和再利用的义务。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5 - (4) 它是对传统 设计方法、设计理念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人类对机械产品设计学科认识的深化。 传统的机械产品设计侧重的是产品的性能、质量、成本等产品的基本技术与经济属性,对产品的考虑最多到产品使用报废为止。按传统的机械产品设计理念,在产品使用报废后,就成了一堆废铁和垃圾,与制造企业也没有任何关系,报废产品金属零件的回收利用主要采用回炉冶炼方式,很少直接利用因而是一种“ 从摇篮到坟墓 ” 的过程。 所以,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根本区别在于:绿色设计要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产品的构思开始,在产品的结构设计、零部件的选材 、制造、使用、报废和回收利用过程中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希望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产品 “ 从摇篮到再现 ” 的循环。 绿色设计理念对现代机械产品设计的影响 想法决定生活,理念决定设计。理念或观念的进步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理念虽然不是具体的方法,但理念可以为具体方法的研究指引方向,而具体的设计方法,是建立在一定的设计理念之上的,理念是具体方法的基础。纵观人类机械产品设计理念和产品设计技术的进步历程,不难看出,设计理念的进步给产品设计带来的巨大影响。从机械设计学科的角度,近代设计方法学的发展主要体现为 : “ 功能思想 ” 的提出; “ 人机学 ” 思想的形成; “ 工业设计 ” 学科的发展和成熟。 在这三项近代机械设计学科的核心技术中,对后来机械产品设计的影响,都首先体现在由于它们出现而带来的设计理念的进步,其次才是具体的方法,所有先进的具体设计方法如: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 CAD 等等,都是为实现设计理念服务的。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6 - 例如:以美国人麦尔斯 “ 顾客购买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具有的功能 ” 为标志的 “ 功能思想 ” 的提出,并逐步为人们广泛的理解和接受后,使设计者认识到:可以采取不同的原理、结构来实现同样的功能,它所 带来的是人们在设计思想上的一次革命,大大地拓展了设计人员的视野,在此之前,人们在设计时,更多的是用数学、力学的方法来研究机械的设计,用更合理的结构设计去完善已能完成某种功能的机器,忽视了作为产品本质的 “ 功能 ” 的研究。正是在功能思想的指导下,涌现出了大量采用新的功能原理的产品,如电子手表、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以及现在的数码相机等。 绿色设计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还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很多具体的方法还有待研究,但绿色设计作为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它的出现,使人们看到了过去设计思想方法的 不足,意识到了在过去长期的设计活动中,所忽视的产品设计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和产品设计对环境、资源的影响。绿色设计理念的提出,是机械设计学科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机械设计理念的一次革命和飞跃,它对现代机械设计学科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主要表现为: (1) 第一次从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强调了设计者、生产企业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一方面可以通过国家法律的形式强制企业承担,如汽车尾气的排放法规、锅炉的尾气排放法规、工业废水的排放法规等,而更重要的是作为设计者和 生产企业,必须主动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和企业发展过程中,能进行自我约束,不能仅仅为了实现自己企业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而置社会利益于不顾。当今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并不是由于个别企业或某一行业的行为造成的,而是整个社会在一段时间内共同行为的累计结果。所以,绿色设计理念反映了人们对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引起的生态和环境破坏的反思,从道德层面上提高了对设计师和企业素质的要求,代表了一种新的设计文化,反映了人类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这种提高和认识的深化,必将从更高的层次上,推 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实现所追求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绿色设计所代表的是 “ 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的现代设计文化。所以,如果说 “ 功能思想 ” 的提出是在技术层面上推动了设计学科的进步;而 “ 绿色设计理念 ” 的提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7 - 出是在人的思想道德和设计文化的层面上推动了设计学科的进步,它体现了:“ 地球环境与资源保护是大家的共同责任 ” 的崇高思想。 (2) 对机械产品来讲,设计是源头。今天所面临的主要由工业设备、工业产品制造与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除受当时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对可能引起的问题预 见、认识不够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些传统落后的产品设计理念有关。例如:在过去的设计理念中,几乎不考虑环境问题,也不考虑产品的回收利用问题,并将烟囱林立、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机器轰鸣等看成是工业化的标志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对所制造和销售的产品与企业和设计人员的关系,现在很多设计人员仍认为 “ 产品过了保修期就与自己和企业没有关系了 ” 。所以,必须改变产品设计的传统观念,要树立 “ 今天的产品,就是明天的废品 ” 的产品设计理念,从产品的性能、材料选择、制造、使用、合理的产品寿命、报废回收的整个过程来看待现在正进行的产品设 计,尤其是考虑产品报废后的回收性,进行综合平衡和决策,树立全新的绿色产品设计理念。 (3) 对报废产品的重新认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很快,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的有效寿命周期明显缩短,很多产品不是因为不能使用,而是由于性能落后或仅仅由于外观老旧而报废。虽然可以花钱买新的,但被废弃的不仅是报废的产品,而且还有废弃产品中所包含的资源。所以,绿色设计强调对 “ 物理报废 ” 和 “ 性能报废 ” 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为此,要在产品设计的各个环节上综合考虑对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影响,对产品技术的发展有科学的预测,在现有产品 、储备产品和研发产品之间有合理的技术继承和联系,充分考虑由于产品款式、技术升级等因素引起的产品报废,使产品具有合理的使用寿命,而不一味地追求产品的经久耐用。同时,在设计中,广泛运用现代的设计技术,如采用系列化、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技术,在产品设计中考虑产品零部件的技术和结构的继承性 8,为产品在报废后的再制造奠定技术基础。运用面向拆卸的设计技术,注意考虑产品的装拆结构设计,方便装拆。同时,还应考虑对一些产量大、使用时间长的产品,在技术进步后,如何对已销售的产品进行合理的、较为经济的改装,以提高产品使用性能的 设计方法,例如像家用空调、电冰箱等产品就是属于这种情况。由于技术进步,现在产品的耗电量较前几年已经明显降低,如前几年普通电冰箱 24h 耗电量为 1kWh 左右,但现在可以达到 0.4kWh 左右,与现在新的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8 - 节能型电冰箱相比,大量还在使用的老电冰箱就像电老虎一样每天都在大量地消耗宝贵的电力。但由于这些老冰箱不能以较为方便的方式和用户能接受的价格实现节能方面的改装,依然会在若干年内继续使用这些弃之可惜的冰箱,并为它们多使用的电付钱,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政府的角度讲,如何在政策上大力鼓励和扶持对报废产品的再制造是值得 研究的。 1.3 课题来源 面对目前提倡的绿色制造特有这样的想法: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及现有的技术设计出一种 CA6140 车床尾座体 ,使其制造成本降低、实用度提高、且容易制造。 下面一章我将对我的设计作出具体的阐述。 1 4 材料的选用 根据 中心架的特点以及对材料的要求,所以我选用的材料为: 35、 45Q235A、 HT150 以及 ZQSnCu6-6-3。 1 5 中心架总成 图一 (中心架 ) 如图一所示本中心架最大夹件直径为 350, 其主要配件为:圆销、特厚螺母、活 结螺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9 - 栓、垫圈、销轴、螺母、法兰、螺钉、锥销、丝杆、轴承、套筒、定位销、轴、挡圈、锥销锁紧挡圈。其中部分利用现有的标准配件,如: GB 68 85、 GB 117 86、 GB 6170 86 等,具体的配件位置件装配总图。 1.6 部件组织的注意点 焊接件上体,筋板焊前周边加工,点焊后连续焊接,焊后应无焊接缺陷如图二 图二 (上体) 所有需要热处理的工件,热处理必须达到要求,严格按照热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第二章 设计介绍 2.1 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案 一个好的结构不但应该达到设计 要求,而且要有好的机械加工工艺性,也就是要有加工的可能性,要便于加工,要能保证加工的质量,同时是加工的劳动量最小。设计和工艺是密切相关的,又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我们设计 CA6140 机床后托架的加工工艺来说,应选择能够满足孔系加工精度要求的加工方法及设备。除了从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两方面考虑以外,也要适当考虑经济因素。在满足精度要求及生产率的条件下,应选择价格较底的机床。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10 - 2.1.1 在选择各表面及孔的加工方法时,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要考虑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根据各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选择加工方法及 分几次加工。 根据生产类型选择,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专用的高效率的设备。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则常用通用设备和一般的加工方法。如、柴油机连杆小头孔的加工,在 小批量生产时,采用钻、扩、铰加工方法;而在大批量生产时采用拉削加工。 要考虑被加工材料的性质,例如,淬火钢必须采用磨削或电加工;而有色金属由于磨削时容易堵塞砂轮,一般都采用精细车削,高速精铣等。 要考虑工厂或车间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应考虑不断改进现有加工方法和设备,推广新技术,提高工艺水平。 此外,还要考虑一些其它因素,如加工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特 殊要求,工件形状和重量等。 选择加工方法一般先按这个零件主要表面的技术要求选定最终加工方法。再选择前面各工序的加工方法,如加工某一轴的主要外圆面,要求公差为 IT6,表面粗糙度为 Ra0.63 m, 并要求淬硬时,其最终工序选用精度,前面准备工序可为粗车 半精车 淬火 粗磨。 2.1.2 平面的加工 底面的加工方案为底平面:粗铣 精铣( 97 ITIT ),粗糙度为 6.30.8,一般不淬硬的平面,精铣的粗糙度可以较小。 2.1.3 孔的加工方案 由参考文献 7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1-11 确定,以为孔的表面粗糙度为 1.6,则选侧孔( 03.005.25, 02.0030, 025.0040)的加工顺序为:粗镗 精镗。 而顶面的四个孔采取的加工方法分别是: 因为孔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都不高,是 50Rz ,所以我们采用一次钻孔的加工方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11 - 法, 132 的孔选择的加工方法是钻,因为 202 的孔和 132 是一组阶梯孔,所以可以在已经钻了 132 的孔基础上再锪孔钻锪到 202 ,而另一组 132 和 102 也是一组阶梯的孔,不同的是 102 的孔是锥孔,起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是 6.1Ra ,所以全加工的方法是钻 扩 铰。 2.2 确定定位基准 2.2.1 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时,考虑 的重点是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余量,使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的尺寸、位子符合图纸要求。 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粗基准的选择应以加工表面为粗基准。目的是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关系精度。如果工件上表面上有好几个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选择其中与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求壁厚均匀、外形对称、少装夹等。 选择加工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作为粗基准。例如:机床床身导轨面是其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因而在加工时选择导轨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床身的底面,再以底面作为精基准加 工导轨面。这样就能保证均匀地去掉较少的余量,使表层保留而细致的组织,以增加耐磨性。 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这样可以保证该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应尽可能选择平整、光洁、面积足够大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有浇口、冒口、飞边、毛刺的表面不宜选作粗基准,必要时需经初加工。 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因为粗基准的表面大多数是粗糙不规则的。多次使用难以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要从保证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能保证 CA6140 机床后托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 一的基准定位。从 CA6140 机床后托架零件图分析可知,选择侧面三孔作为 CA6140 机床后托架加工粗基准。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12 - 2.2.2 精基准选择的原则 基准重合原则。即尽可能选择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这样可以避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 基准统一原则,应尽可能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基准的统一有利于保证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避免基准转换所带来的误差,并且各工序所采用的夹具比较统一,从而可减少夹具设计和制造工作。例如:轴类零件常用顶针孔作为定位基准。车削、磨削都以顶针孔定位,这样不但在一次装夹中能加 工大多书表面,而且保证了各外圆表面的同轴度及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 互为基准的原则。选择精基准时,有时两个被加工面,可以互为基准反复加工。例如:对淬火后的齿轮磨齿,是以齿面为基准磨内孔,再以孔为基准磨齿面,这样能保证齿面余量均匀。 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可以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为基准。例如:磨削机床导轨面时,是以导轨面找正定位的。此外,像拉孔在无心磨床上磨外圆等,都是自为基准的例子。 此外,还应选择工件上精度高。尺寸较大的表面为精基准,以保证定位稳固可靠。并考虑工件装夹和加 工方便、夹具设计简单等。 要从保证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能保证 CA6140 机床后托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从 CA6140 机床后托架零件图分析可知,它的底平面与侧面三孔平行而且占有的面积较大,适于作精基准使用。但用一个平面定位仅仅能限制工件的三个自由度,如果使用典型的一面两孔定位方法,则可以满足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的要求。至于两侧面,因为是非加工表面,所以也可以用与顶平面的四孔的加工基准。 选择精基准的原则时,考虑的重点是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并使 装夹准。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13 - 第三章 工艺设计 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 HT200,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受到冲击性载荷,采用这种材料零件的强度也能保证。由于零件 成批生产 ,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选用砂型铸造,采用机械翻砂造型,铸造精度为 2级,能保证铸件的尺寸要求,这从提高生产率和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CA6140车床床尾底座 零件材料为 HT200,硬度选用 260HBS,毛坯重约 15Kg。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采用砂型铸造,机械翻砂造型, 2级精度组。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 面的加工余量,对毛坯初步设计如下: 1. 20mm的孔 因为孔只有 20mm大 , 因此在铸造时不容易铸造出,因此在毛坯的设计时,不宜 设计底孔。 因此毛坯采用实心铸造。以确保毛坯的成功率。 2. 导规 面 导规 面 粗糙度都是 1.6,进行粗 铣 、精铣即可满足光洁度要求 。根据资料可知,选取加工余量等级为 G,选取尺寸公差等级为 9级。 所以根据相关资料和经验可知,毛坯的叉口厚度定为 4mm,符合要求。 3. 基准 A面和底面 粗糙度为 6.3,进行粗铣、精铣即可满足光洁度要求。根据有关质料可知,选取加工余量等级为 G,选取尺寸公 差等级为 9级。所以根据相关资料和经验可知,毛坯的厚度定为 4mm,符合要求。 因其它表面均为不加工表面,而且砂型机器造型铸造铸造出的毛坯表面就能满足它们的精度要求,所以,不需要在其它表面上留有加工余量。 3.2 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不但使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的加工而言,粗基准的选择对后面的精加工至关重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14 - 要。从零件图上可以看出, CA6140车床床尾底座 较不规则,所以粗基准不太容易选择。为了保证 20mm孔的位置精度的要求,选择 一端面和导轨面 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孔的轴心线与 导轨 的 X、 Y方向的位置要求以及 20mm孔轴心线的垂直度,依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该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做为粗基准)来选取。 工件被放在 导轨 上,限制 四 个自由度;工件的 端面限制两个自由度, 实现完全定位。 对于精基准而言,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 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 3.3 工艺路线的拟订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一般总是首先加工出统一的基准。 CA6140 机床尾座的加工的第一个工序也就是加工统一的基准。具体安排是先以孔定位粗、精加工顶平面。 后续工序安排应当遵循粗精分开和先面后孔的原则。 确定加工方法以后,就按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机床设备等具体生产条件确定工艺过程的工序数。确定工序数的基本原则: 工序分散原则 工序内容简单,有利选择最合理的切削用量。便于采用通用设备。简单的机床工艺 装备。生产准备工作量少,产品更换容易。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水平不高。但需要设备和工人数量多,生产面积大,工艺路线长,生产管理复杂。 工序集中原则 工序数目少,工件装,夹次数少,缩短了工艺路线,相应减少了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也简化了生产管理,在一次装夹中同时加工数个表面易于保证这些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使用设备少,大量生产可采用高效率的专用机床,以提高生产率。但采用复杂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使成本增高,调整维修费事,生产准备工作量大。 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中,为简化生产管理,多将工序适当集中。但由于不采 用专用设备,工序集中程序受到限制。结构简单的专用机床和工夹具组织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15 - 流水线生产。 加工工序完成以后,将工件清洗干净。清洗是在 c9080 的含 0.4% 1.1%苏打及 0.25% 0.5%亚硝酸钠溶液中进行的。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净。保证零件内部杂质、铁屑、毛刺、砂粒等的残留量不大于 mg200 。 3.3.1 加工阶段的划分 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常把整个加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 粗加 工阶段 粗加工的目的是切去绝大部分多雨的金属,为以后的精加工创造较好的条件,并为半精加工,精加工提供定位基准,粗加工时能及早发现毛坯的缺陷,予以报废或修补,以免浪费工时。 粗加工可采用功率大,刚性好,精度低的机床,选用大的切前用量,以提高生产率、粗加工时,切削力大,切削热量多,所需夹紧力大,使得工件产生的内应力和变形大,所以加工精度低,粗糙度值大。一般粗加工的公差等级为IT11IT12。粗糙度为 Ra80100 m。 半精加工阶段 半精加工阶段是完成一些次要面的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保证合 适的加工余量。半精加工的公差等级为 IT9IT10。表面粗糙度为 Ra101.25 m。 精加工阶段 精加工阶段切除剩余的少量加工余量 ,主要目的是保证零件的形状位置几精度 ,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要求 .另外精加工工序安排在最后 ,可防止或减少工件精加工表面损伤。 精加工应采用高精度的机床小的切前用量,工序变形小,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精加工的加工精度一般为 IT6IT7,表面粗糙度为 Ra101.25 m。 光整加工阶段 对某些要求特别高的需进行光整加工,主要用于改善表面质量,对尺度 精度改善很少。一般不能纠正各表面相互位置误差,其精度等级一般为 IT5IT6,表面粗糙度为 Ra1.250.32 m。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16 - 此外,加工阶段划分后,还便于合理的安排热处理工序。由于热处理性质的不同,有的需安排于粗加工之前,有的需插入粗精加工之间。 但须指出加工阶段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刚性好,精度要求不高或批量小的工件,以及运输装夹费事的重型零件往往不严格划分阶段,在满足加工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通常只分为粗、精加工两个阶段,甚至不把粗精加工分开。必须明确划分阶段是指整个加工过程而言的,不能以某一表面 的加工或某一工序的性质区分。例如工序的定位精基准面,在粗加工阶段就要加工的很准确,而在精加工阶段可以安排钻小空之类的粗加工。 3.3.2 工艺详细解说 车床尾体坐分为两个部分上体和下体 图 图 ,上体是由三个方铁块,两个面板和一个筋板组成,其中方铁的规格分别是 80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17 - 75 65, 80 80 150, 80 75 65 都是材料 型号 Q235A,面板的规格是 170 80 8, 170 80 8,材料型号分别为钢板 Q235A 和 Q235A,然后运用这些材料进行焊接。 技术要求:尺寸焊后精加工,焊前留适当余量。 筋板焊前周边加工,点焊后连续焊接,焊后应无焊接缺陷 与下体装备后同加工 50H8 的孔 如图 1所示上体的左端运用图 4 , 5 与下体连接,其中六角特厚螺母螺纹孔的规格是 M20-7H,总厚度是 32mm;活节螺栓的材料也是 Q235A,它的总长度是 177mm 底部活节部分是一个 34 的圆和 16.5 的内孔组成头部螺纹长为 52mm。 上体右端是由图 7 ,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18 - 8 , 9 组成,其中圆销的规格是 8 95 运用 45 号钢材通过数控机床加工而成;销轴同样也是 45 号钢材加工而成;螺母同左端的一样。 上体背后是一个法兰 该零件材料为 HT200。由于其铸造性能良好,且为中批生产,可选择砂型铸造机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19 - 器造型。 毛坯的热处理方式 铸件铸造后应安排时效处理,以消除残余的铸造应力,防止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出现变形情况。现选取 70K6 圆柱的端面作为基准。在车床上用带有子口的三爪卡盘夹住 工件,消除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 (按 CA6140 机床转速 ,取车床主轴转速 n=480r/min。粗车实际切削速度v=110r/min, 进 给 量 取 f=0.9mm/r; 半 粗 车 v=115m/min,f=0.5mm/r; 精车v=115m/min,f=0.15mm/r) 工序 01 以 062.0070 外圆柱面定位,使用外圆车刀粗车 035.0120, 70K6 外圆柱面。选用 CA6140 卧式车床、床夹具选用三爪卡盘。 工序 02 使用切断车刀车出退刀槽长度为 2mm。 工序 03 使用端面车刀精车 70K6 的端面,使凸台长度为 201.00+mm 并粗车端面 A 以及倒角,角度为 45 度。 工序 04 以 60H11 孔及 70k6 端面定位精镗 16043.00+孔精镗 10043.00+孔共加工三个此规格的螺栓孔,选用 X52K 立式铣床及专用夹具。 工序 05 以 035.0120圆柱面定位,半精车 004.0015.070+端面及外圆柱面,使用内圆车刀精车 60H11 内圆柱面以及精车 30H7 的内圆柱面,加工出宽4mm 直径 64mm 的砂轮越程槽,对个棱角进行倒圆角 R=2mm。 工序 6 以 035.0120外圆柱面定位,磨 004.0015.070+外圆柱面。选用M1420A 磨床。 工序 7 以 062.0070 外圆柱面定位,磨 035.0120外圆柱面以及 70k6 外圆柱面,其中要求 70K6 外圆柱面的粗糙度为 Ra3.2um,选用 M1420A 磨床 工序 8 以 062.0070 的端面及 035.0120的外圆柱面定位精磨 70k6 的端面。 工序 9 以 70k6 的端面及 035.0120的外圆柱面定位精磨 60H7 与 30H7的内圆柱面,使 60H7 内圆柱面的粗糙度达到 Ra1.6um, 30H7 内圆柱面的粗糙度达到 Ra3.2um。选用 M1420A 磨床 下体是由 1个 80 75 8筋板 2 个 80 100 8 筋板 2个 80 70 8筋板,材料都是 Q235A 的钢板,底板 340 80 50,方块 80 80 150, 80 65 50, 8080 65材料也为 Q235A 焊接而成 技术要求;尺寸焊接后金加工,焊前留适当加工余量 筋板焊前周边加工,点焊后连续焊接,焊后应无焊接缺陷 2-50H8 孔中心平面与 90三角导轨面必须垂直 与上体装配后同 加工 50H8 孔。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20 - 如图 2 所示;左端是通过图 5 运用图 7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21 - 跟上提连接,而右侧则是通过图 8 进行连接 第四章 工装夹具设计 4.1 零件的分析 4.1.1 零件的作用 CA6140 车床床尾底座作用待查 4.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从 CA6140车床床尾底座 的零件图上可以看出,它有两组加工表面,这两组加工面之间也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将这两组加工面分述如下: 1. 以 基准 A为中心的加工面 这一组加工面包括: 基准 A和底面,钻、铰 20孔 2. 导规 面 这一组加工面包括:铣导规 C面和 D面及导规上面 4.2 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由指导老师的分配,决定 设计第 道 工序: 粗铣、精铣导轨上表面 的铣床夹具。 4.2.1 问题的提出 本夹具主要用于铣导轨上表面 ,精度要求 不 高,为此, 只考虑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上,精度则不予考虑。 4.2.2 定位基准的选择 拟定加工路线的第一步是选择定位基准。定位基准的选择必须合理,否则将直接影响所制定的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和最终加工出的零件质量。基准选择不当往往会增加工序或使工艺路线不合理,或是使夹具设计更加困难甚至达不到零件的加工精度(特别是位置精度)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根据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从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出发,合理选择定位基准 。此零件图没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也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22 - 没有较高的平行度和对称度要求,所以我们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加工精度。 20 的孔已加工好,为了使定位误差减小,选择已加工好的 20 孔和 底面 作为定位基准,来设计本道工序的夹具,以两销和已加工好的 20 孔及 底 面作为定位夹具。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缩短辅助时间,决定用简单的螺母作为夹紧机构。 4.2.3 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 1)刀具: 采用锯片铣刀 160mm z=24, 机床: x51 立式 铣床 由 3 所列公式 得 FVFzFwqueyzXpFndzafaCF0 查表 9.4 8 得其中: 修正系数 0.1vk30FC 83.0Fq 0.1FX 65.0Fy 83.0Fu 8Pa z=24 0Fw 代入上式,可得 F=889.4N 因在计算切削力时,须把安全系数考虑在内。 安全系数 K=4321 KKKK其中: 1K 为基本安全系数 1.5 2K 为加工性质系数 1.1 3K为刀具钝化系数 1.1 4K 为断续切削系数 1.1 所以 NKFF 7.1775 ( 2) 夹紧力的计算 选用夹紧螺钉夹紧机 由 FKffN 21 其中 f 为夹紧面上的摩擦系数,取 25.021 ff F= zP +G G 为工件自重 Nff FN 4.355121 夹紧螺钉: 公称直径 d=16mm,材料 45 钢 性能级数为 6.8 级 MPaB 1006 M P aBs 4 8 0108 螺钉疲劳极限: M PaB 19260032.032.01 极限应力幅: MP akkk ma 76.511l i m 许用应力幅 : M PaS aaa 3.17lim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23 - 螺钉的强度校核:螺钉的许用切应力为 ss s=3.54 取 s=4 得 MPa120 8.2242c HdF 满足要求 M PadNc1543.1 2 经校核: 满足强度要求,夹具安全可靠, 使用快速螺旋 定位机构快速人工夹紧,调节夹紧力调节装置,即可指定可靠的夹紧力 4.2.4 定位误差分析 ( 1) 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确定。 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一平面,一 定位销, 一挡销, 与销间隙配合。 ( 2) 工件的工序基准为孔心,当工件孔径为最大,定位销的孔径为最小时,孔心在任意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等于孔与销配合的最大间隙量。本夹具是用来在铣床上加工,所以工件上孔与夹具上的定位销保持固定接触。此时可求出孔心在接触点与销中心连线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为孔径公差多一半。工件的定位基准为孔心。工序尺寸方向与固定接触点和销中心连线 方向相同,则其定位误差为: Td=Dmax-Dmin 本工序采用一定位销,一挡销定位,工件始终靠近挡销的一面,而定位销的会使工件自重带来一定的平行于夹具体底版的水平力,因此,工件不在在定位销正上方,进而使加工位置有一定转角误差。但是,由于加工是自由公差,故应当能满足定位要求。 3.5 定向键与对刀装置设计 定向键安装在夹具底面的纵向槽中,一般使用两个。其距离尽可能布置的远些。通过定向键与铣床工作台 T 形槽的配合,使夹具上定位元件的工作表面对于工作台的送进方向具有正确的位置。 根据 GB2207 80 定向键结 构如图所示: o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24 - 图 3.3 夹具体槽形与螺钉图 根据 T形槽的宽度 a=18mm 定向键的结构尺寸如下 : 表 3.1 定向键 数据表 B L H h D 1h夹具体槽形尺寸 2B2h 公称尺寸 允差 d 允差 4d 公称尺寸 允差D 18 -0.014 -0.045 25 12 5 6.6 6.8 17 +0.023 6 对刀装置由对刀块和塞尺组成,用来确定刀具与夹具的相对位置。 由于本道工序是完成后钢板弹簧吊耳内侧端面的粗铣加工,所以选用直角对刀块。直角对刀块的结构和尺寸如图所示: 图 3.4 对刀块 图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25 - 塞尺选用平塞尺,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标记 四周倒圆图 3.5 平塞尺 图 塞尺尺寸为: 表 3.2 平塞尺 尺寸表 公称尺寸 H 允差 d C 3 -0.006 0.25 4.2.5 夹具设计及 操作简要说明 如前所述,在设计夹具时,应该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避免干涉。应使夹具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降低成本。提高夹具性价比。本道工序为铣床夹具选择了压紧螺钉夹紧方式。本工序为铣切削余量小,切削力小,所以一般的手动夹紧就能达到本工序的要求。 本夹具的最大优点就是结构简单紧凑。 夹具的夹紧力不大,故使用手动夹紧。为了提高生产力,使用快速螺旋夹紧机构。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26 - 夹具装配图附图如下 夹具体附图如下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27 - 第五章 结论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本设计分为 4 个部分:引言、设计介绍、工艺介绍、 工装夹具设计。 工艺规程设计部分,主要是对尾体座零件分析后,确定毛坯的形式,选择定位加紧方式么拟定出恰当的加工路线,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选择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 家具设计部分,主要是铣槽和镗孔的夹具设计,包括定位方案及定位元件的设计,夹紧装置的设计,对刀装置的设计,夹具体的设计。 5.2 总结 CA6140车床床尾底座 加工工艺规程及其铣导规上面的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 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nts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28 - 谢 辞 这 次设计 的完成,无疑地需要 很 多人的 帮助 。首先要感谢的 是指导老师 ,他不但 帮助我解决有关调研方面遇到的棘手问题 , 还帮我解决了许多以前课程学习时就没有搞清的问题 。当 然我还要感谢许多给过我帮助的同学们,没有他们的热心协助,我是无法完成这次设计任务的。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对产品设计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结构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加深了对大学三年中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的理解。毕业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有效方法。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不许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在理论上正确无误的设计,在实际中往往存在各种问题。这样在设计师就必须考虑,所设计的结构是否合理在实际运用中能否正常工作。毕业设计使我学会了从实际出发设计产品,而不仅仅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 在本次课程设计的制作过 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个看似简单的机构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他所要考虑的东西还很多。要完善一个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CA6140车床尾座体工艺工装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8150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