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课程简介.ppt_第1页
绪论 课程简介.ppt_第2页
绪论 课程简介.ppt_第3页
绪论 课程简介.ppt_第4页
绪论 课程简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推广学 主讲 余海兵 安徽科技学院 课程简介 农业推广是伴随着农业生产的产生 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性活动 古书记载 早在4000年前的尧舜时代我国就产生了农业推广活动的萌芽 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和演化 农业推广学 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 学科发展史 农业推广学是一门边缘性 交叉性和综合性的学课 课程内容涉及农村社会学 教育心理学 行政组织学 传播学 行为学和大农学类的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是农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开展农业推广工作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基本原理 基本方式和方法 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 并能综合运用一定的推广方法和技能 自觉地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服务于农村 农业 农民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程的重点是农业创新的扩散原理 行为改变理论 农业推广的方式与方法 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技能和推广教育与培训技能 这是作为一个基层推广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课程的难点 创新扩散的S理论及其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 农民行为改变的动力 阻力分析及其改变农民行为的策略和方法 在不同技术类型 不同类型地区 不同推广对象条件下推广方法的选择和综合运用 绪论 基本要求 通过绪论的学习 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史 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 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以及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 重点与难点 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和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 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和演化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农业推广学的性质 研究对象和内容 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演化 我国古代的农业推广活动近代农业推广活动清末民国初的农业推广活动国民党时期的农业推广活动国外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原始农业社会的无意识的传播和扩散远古时代的 教稼 活动古代的 劝农官制 推广 一词的出现及推广活动的发展近代农业推广活动清末民国初的农业推广活动 原始农业的传播和扩散 在原始农业社会 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所形成的一些技术 技艺 诀窍需要传播和扩散 通常的方式是部落内部通过观察 模仿 言传身教等方式世代传习 此外还可以通过部落之间的迁移 接触和战争 相互影响 传播 效仿的方式进行波浪式扩散 直到4000年前尧舜时代原始农业传播和扩散才由自发转为自觉的教稼活动 周王朝继承并发展了后稷的重农思想和行政稼穑制度 并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教稼制度 远古时代的教稼活动 史书记载 后稷教民稼穑 的故事 劝农是教稼的延续和发展 在继续保持指导稼穑之外 更强调以行政手段劝勉农桑 以贯穿朝廷农本治国的政策 自汉初开始采取劝农政策 并从中央到地方确立劝农官制 历代沿袭 有些朝代还辅以民间的农师 合力劝农 古代的劝农官制 宋太宗首创 农师制 在全国各地设 农师 配合地方督导农业 指导农民务农 充分发挥民间力量配合地方官员做好劝农工作 公元前100年 汉武帝任命赵过为 搜粟都蔚 地方官名 也叫 治粟都蔚 主管农业的官员 改革和推广农业技术 他在改 缦田法 为 代田法 的过程中 首创了试验 示范 推广三步走的推广程序 是中国农业推广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汉代著名的劝农官 宋史 食货志 公元11世纪初期 宋真宗实行养民政策 推广 淳化之制 而常平 惠民仓遍天下矣 这是 推广 一词应用于农业活动的最早记载 推广 在农业活动中的出现 元代颁布了 劝农立社条例 明朝开始传播西方科技知识 明末清初还出现了著名的推广世家 陈振龙一家 清代江苏织造李煦创造了试验 示范 繁育 推广一整套良种繁育程序 是推广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推广活动内容日益丰富 元代颁布了劝农立社条例 50家农户为一社 社长承担 教劝本社农桑 的任务 农司还编辑了 农桑辑要 印发各地 用于推广各类种植 养殖技术 16世纪末明朝宰相徐光启写成了 农政全书 这是他用毕生精力对我国农业生产政策和经验的总结 书中还介绍了西方科技知识 是最早传播西方科技知识的著作 明末清初还出现了著名的推广世家 陈振龙一家几代为引进甘薯和在全国推广做了不懈努力 洋务派的良种引进活动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为改良棉花品质以适应机器纺织工业的发展需要 派人从美国引进陆地棉良种 1901年张蹇又在江苏南通试种并推广陆地棉 安徽芜湖农务局从日本引进早稻 女郎 等 清末民国初的农业推广活动 近代农业推广机构纷纷设立 19世纪末洋务派 维新派及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等都力办农业教育 到1909年全国办高等农学堂5所 中等农学堂31所 初等农学堂59所 培养农业技术和推广人才 同时 建立农业科研机构 1902年 直隶农务大学堂建立 1906年在北京建立农事试验场 1909年在上海创建育蚕试验场 1909年清政府正式颁布推广农林简章22条 规定奖励垦荒 设立农事学堂 农事试验场 农村讲习所等 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等社团 这些社团开始到农村建立实验区 以农民为对象进行乡村社会调查 乡村教育和农业推广 开始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推广活动 晏阳初简介 晏阳初 1890 1990 著名平民教育家 耶鲁大学博士 1920年3月回国 1923年8月 在北京成立 平教会 任总干事长 于1943年被选为与爱因斯坦并列的 世界上为社会贡献最大 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 之一 平教会的起源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 强国强民 富国富民 要从平民教育抓起 立志探索一条教育改造社会之路 宗旨 除文盲 做新民 核心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 四大教育 文艺 生计 卫生 公民三大方式 学校式 社会式 家庭式铲除四大劣根 愚 贫 弱 私提高四力 智识力 生产力 强健力 团结力 造就一代 新民 平民教育思想 四大教育 结合 三大方式 培养 四力 新民 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农业推广工作 国民党时期农业推广工作主要制定和公布了一系列有关推广的法规 建立各级农业推广机构 1929年1月由农矿 内政 教育三部共同公布 农业推广规程 提出农业推广的宗旨为 普及农业科学知识 提高农民技能 改进农业生产方法 改善农村组织和农民生活 促进农民合作 随着农业推广活动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一门新兴学科兴起 国外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英国的农业推广活动美国的农业推广立法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推广活动 英国的大学推广与推广教育 19世纪40年代 大学推广 一词出现在英国 1866年 英国剑桥 牛津大学一改贵族教育传统 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 开始派教师到校外进行教育活动 为那些不能进入大学的人们提供教育机会 从而创立了推广教育 1873年剑桥大学正式建立 推广教学中心 并首先使用 推广教育 一词 用来描述大学到校外进行农业教育活动 1945年 政府设立相应的农业咨询服务机构 美国三位一体的合作推广体系 1862 赠地学院成立 美国国会通过 赠地学院法 MorrillAct 法案规定政府拨给各州一定面积的土地 以拍卖的形式筹集资金 用于每州成立一所开设农业和机械课程的州立学院 开展农村职业教育 1877 建立州农业实验站美国国会通过 实验站法 HatchAct 建立由美国农业部 州和州立大学农学院领导的州农业实验站 开展农业研究和推广活动 1914年 建立合作推广体系美国国会通过 农业合作推广法 Smith LeverAct 规定由联邦政府 州和县资助各州 县建立以农学院为主的教学 科研 推广三结合的合作推广服务体系 农业推广 和 推广教育 得到广泛应用 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主要农业推广活动 一些殖民地国家 20世纪初开始了农业推广活动 主要为了增加食糖 橡胶 咖啡 花生等出口产品 以满足殖民者的需要 亚洲 拉丁美洲 少数国家 农业推广组织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 多数国家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前期或70年代 非洲 大部分国家始建于60 70年代 推广活动政府推广组织 以行政命令为特征 农业推广活动时伴随着农业生产活动的产生和演化而不断变化的 因此 农业推广的内涵也是随着时间 空间的变化而演变的 农业推广的概念 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农业推广活动 狭义农业推广 推广农业技术的同时 还包括教育农民 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生活等 广义的农业推广 以咨询和沟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的概念 1 狭义农业推广是一种种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农业推广活动 即把大学和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 用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 让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并在生产中应用 从而提高产量 增加收入 我国长期以来沿用农业技术推广概念 特点 以 技术指导 为特征的产中培训 2 广义农业推广是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农业推广概念 它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 市场成为主导因素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的产物 它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 还包括教育农民 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生活等包括 成年农民的农事指导农家妇女的家政指导农村青年4H教育 Hands Head Health Heart 1962年 世界第10届农业推广会议的解释 通过教育过程 帮助农民改善农场经营模式和技术 提高生产效益和收入 提高乡村社会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的 农业推广学 解释为 农业推广是在改进耕作方法和技术 增加产品效益和收入 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村社会教育方面 主要通过教育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或体系 特点 以教育为主要特征 通过咨培训等手段启发 教育农民 以达到农民的自觉行为 提供产前 产中 产后全程服务 3 现代农业推广198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的 农业推广 对现代农业推广的概念 推广工作是一个把有用信息传递给人们 传播过程 然后帮助他们获得必要的知识 技能和正确的观点 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技术或信息 教育过程 的一种过程 特点 以 咨询和沟通 为主要特征 发展中国家农业推广的演变主要体现在推广工作的内容上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使得农业推广的内容呈现由窄变宽的趋势并由此形成不同的阶段 农业推广内容的演变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推广 农村推广 农业发展 农村发展 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 是运用教育 咨询 开发 服务等形式 采用示范 培训 技术指导等方法 将农业新成果 新技术 新知识及新信息 扩散 普及应用到农村 农业 农民中去 引导和帮助农民自愿作出科学决策 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化活动 4 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 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 服务对象 是人不是物 农民 农户 农民组织 服务范围 产前 产中 产后全方位综合指导 内容 物化技术 新品种 新肥料 新农药 新机器 新设备等 非物化技术 新的栽培饲养方法 新工艺 新设计 新信息 新观念 新思想 新的操作方法等 特征 集科技 教育 管理及生产活动于一体 具有系统性 综合性及社会性 农业推广学的性质 研究对象和内容 农业推广学的性质 从农业推广学的发展过程来看 实际工作经验在其早期发展历史上占有主要成分 在后期的发展历程中 其他社会学科渗透又有重要贡献 尤其是20世纪行为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对农业推广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其工作内容来讲 主要是农业信息 知识 技术和技能的应用 应属于自然科学或农业科学 从其工作过程及形式来看 是研究如何采用干预 试验 示范 教育 沟通等手段来诱发农民自愿改变其行为 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实践经验 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学科有关理论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 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 农业推广学是一门重实际应用的科学 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内容 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 理论部分 农业创新扩散原理农业推广心理学原理行为改变原理科技成果转化原理 农业推广的基本技能 实践部分 试验示范 信息服务 经营服务 组织管理 推广工作评价 世界八种农业推广方式三大类农业推广方法 农业推广的基本方式 方法 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社会调查研究法 农业推广学农业推广学研究内容 系统观念 农业推广学 农业经营管理 农业科学技术 社会行为科学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小结 推什么 四新新知识 新成果 新技术 新信息具备创新性 成熟性 适应性 需求性 效益性 政策性的创新成果 以及创新成果的传播扩散规律 小结 为什么推 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 网破 线断 人散 及推广 瓶颈 现象仍然存在 只有使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率由目前的30 40 提高到60 70 主要农业技术的入户率争取达到80 以上 这样才能让科技进入干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