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式核桃破壳机的设计
核桃破壳机的设计全套课程毕业设计
碰撞式核桃破壳机的设计【优秀食品加工机械设备设计含8张CAD图纸】
【带任务书+开题报告+答辩ppt】【20页@正文102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
上机壳1.dwg
中期检查表.doc
任务书.doc
大带轮.dwg
封面.doc
小带轮.dwg
开题报告.doc
机架.dwg
毕业论文综合成绩评定表.doc
滚筒.dwg
滚筒2.dwg
碰撞式核桃破壳机的设计.doc
答辩.ppt
答辩记录.doc
装配图.dwg
装配图1.dwg
论文.doc
评分表(指导、评阅教师).doc
轴.dwg
任务书
课题名称碰撞式核桃破壳机的设计
课题内容
该装置由上机壳与下机壳, 以及传动部件组成。 上机壳下部设置和传动部件相连的脱辊, 脱棍与上机壳的外壁之间设置数根固连在上机壳两侧与脱辊平行的辐条筛,辐条筛与脱棍之间形成上大下小漏斗形状的脱壳室, 辐条筛的下部和脱辊之间形成脱壳室的咽喉, 进入脱壳室的核桃在凸筋的抛送下与辐条筛碰撞击碎核桃壳,为碰撞的核桃在咽喉处被搓擦挤压破碎。
拟定工作进度(以周为单位)
第1周—第2周 通过查找文献资料,了解核桃破壳的国内外现状。
第2周—第5周 设计碰撞式核桃的总体方案。
第6周—第9周 碰撞式核桃的结构进行具体设计。
第10周—第12周 撰写设计说明书,对部分问题修改、调整。
第13周—第14周 整理资料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 史建新,高大中,王学农等.6HP-150型核桃破壳机[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0,(1):28-29.
[2] 李忠新,杨军,杨莉玲等.核桃破壳取仁工艺及关键设备[J].农机化研究,2008,(12):27-29,89.
[3] 李忠新,杨军,杨莉玲等.一种核桃破壳取仁设备的研究[J].中国农机化,2011,(3):104-106.DOI:10.3969/j.issn.1006-7205.2011.03.028.
[4] 董诗韩,史建新.多辊挤压式核桃破壳机的设计与试验[J].新农业大学学报,2011,34(1):62-65.
[5] 何义川,史建新.核桃壳力学特性分析与试验[J].新农业大学学报,2009,32(6):70-75.
[6] 史建新,辛动军.国内外核桃破壳取仁机械的现状及问题探讨[J].新农机化,2001,(6):29-32.
[7] 梁莉,郭玉明,廉晓华等.微波核桃破壳力学性质试验与分析[C].//第六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448-452.
[8] 梁莉,郭玉明,张鹏等.微波核桃破壳及对壳体材料拉伸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C].//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2009)论文集.2009:1-2.
碰撞式核桃破壳机的设计
摘要
我国是核桃种植大国,尤其是新地区核桃产量居全国前列,但核桃加工技术相对落后,没有先进的核桃破壳机械。针对核桃的加工和核桃破壳取仁的工艺方法,设计了碰撞式核桃破壳机,对其结构及其原理作了介绍。该装置采用滚筒和辐条筛使核桃碰撞和挤压达到破壳的目的。通过对核桃破壳实验研究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此设计设计合理可以实现壳仁的分离。
关键词:核桃破壳; 取仁
引言
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市场上核桃都是很受欢迎的一种干果,但我国核桃产量却远落后于国际上其他国家。在我国核桃种植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地区,在种植业发达的新地区核桃年产量已达12万吨。[1]
随着核桃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与核桃相关的加工开始发展,如核桃的破壳、清洗、分级等 等,大量生产加工不能依靠人力,必须有相应的机械换设备和自动生产线,因此这些加工设备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当前核桃加工存在的问题和市场需求设计了核桃破壳机械代替人力脱壳。
目录
摘要1
引言2
1核桃破壳技术现状3
2核桃破壳机总体结构4
3核桃破壳机的设计5
3.1电动机的选择5
3.2电动机的转速5
4带及带轮的设计5
4.1 确定计算功率6
4.2 选择V带的型号6
4.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6
4.4 确定传动中心距a和带长L6
4.5 验算主动轮上的包角6
4.6 确定V带的根数7
4.7 确定带的初拉力7
4.8求V带传动作用在轴上的压力7
5 V 带带轮的设计7
5.1带轮的材料选择7
5.2结构设计7
5.3 从动带轮的设计8
6传动轴的设计9
6.1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9
6.2 初步选择输出轴系10
6.3确定输出轴上的圆角半径值10
6.4 按弯扭合成条件校核轴的强度10
6.4.1 作轴的简图10
6.4.2 求输出轴上的所受作用力的大小10
6.4.3滚筒上的合力11
6.4.4轴上水平面内所受支反力11
6.4.5轴在垂直面内所受的支反力11
6.4.6 作弯矩图11
6.4.7作扭矩图13
6.5 校核轴的强度13
7 滚筒的设计13
8圆盘的设计14
9入料口及破壳机上盖的设计14
10机架的设计15
小 结17
致 谢18
参考文献19
1核桃破壳技术现状
国外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就着手研制坚果破壳机具,至 80 年代初,美国、 意大利、法国等已相继推出了各种坚果破壳机,如夏威夷果破壳机、杏仁破壳机 等。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坚果破壳机具已日趋成熟,目前,正朝着机电一体化方向 发展。 我国在传统脱壳设备的基础上,尽管正在积极研制和开发各种类型脱壳机械, 但其发展相当缓慢,同时成熟的机型及进行批量生产的不多,远远落后于农产品 深加工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史建新,高大中,王学农.6HP-150型核桃破壳机[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0,(1):28-29.
[2]李忠新,杨军,杨莉玲.核桃破壳取仁工艺及关键设备[J].农机化研究,2008,(12):27-29,89.
[3]李忠新,杨军,杨莉玲.一种核桃破壳取仁设备的研究[J].中国农机化,2011,(3):104-106.
[4]董诗韩,史建新.多辊挤压式核桃破壳机的设计与试验[J].新农业大学学报,2011,34(1):62-65.
[5]何义川,史建新.核桃壳力学特性分析与试验[J].新农业大学学报,2009,32(6):70-75.
[6]史建新,辛动军.国内外核桃破壳取仁机械的现状及问题探讨[J].新农机化,2001,(6):29-32.
[7]梁莉,郭玉明,廉晓华.微波核桃破壳力学性质试验与分析[C].第六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448-452.
[8]梁莉,郭玉明,张鹏.微波核桃破壳及对壳体材料拉伸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C].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2009)论文集.20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