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什么喜欢死记硬背.doc_第1页
学生为什么喜欢死记硬背.doc_第2页
学生为什么喜欢死记硬背.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为什么喜欢死记硬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们总是对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提出批评,并且总是要求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学生何尝不想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呢?学生为什么做不到呢?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我们又做了哪些有效的努力呢?如果说教师没有在帮助学生理解上下功夫,可能绝大多数教师都会感到委屈。那么,多数教师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的呢?最常见的做法恐怕就是按照教材、大纲的要求,把基本原理、来龙去脉给学生讲清楚。一遍不行就再讲一遍。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恐怕还要一对一地进行辅导甚至加课。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种“再讲一遍”的做法往往收效甚微。不仅如此,这种做法既没有让后进的学生跟上来,同时,也浪费了大多数学生的宝贵时间,使课堂变得低效。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如果“再讲一遍”就能解决问题,那么,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性何在?艺术性何在?创造性何在?因此,帮助学生理解单靠“再讲一遍”是不行的。教师必须凭借自己的智慧来解决、克服这一难题。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不仅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魅力所在。作为教师,应该把功夫下在这些方面,而不是仅仅把教材吃透。学生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其害无穷。第一,助长了教师的满堂灌。学生记住了教师要求的教学内容,教师就以为自己的教学是有效的。岂不知这样的结果只是问题的假象。受到惩罚的也许不是当时的任课教师,后续的任课教师必然要面对这一恶果。从理论上说,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求知欲越强,再学习新的知识也就越容易,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强行记住知识的同时,也就等于背上了包袱,这种“没有理解的知识”越多,包袱也就越重,同时,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来越小,直至完全丧失。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续的教学任务就越来越难以完成。教师完不成教学任务,自然归因于学生的不会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批评下,也就真的认为自己不会学习了。于是,厌学、挂科、跟不上甚至辍学就成为必然。第二,助长了学生的惰性。教师“再讲一遍”的做法,给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听不懂没关系,反正教师会“再讲一遍”的。学生一旦有了这样的心理,必然放任自己的惰性。这不怪学生,因为惰性是人的本性。学生只是顺应了人的本性而已。第三,破坏了课堂教学的生态。教学过程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再讲一遍”的做法,省略了这些过程,直接要求学生把结果记住。因而,课堂教学变成了我讲你听,我说你做,没有了思考、没有了挑战。教师不需要智慧,学生也不需要积极思维,教师不需要“启”,学生也不需要“发”。教师轻松,学生乐意的后果,即是课堂教学生态的严重恶化。综上所述,我以为,学生死记硬背的原因,说到底,还是源于教师的死教硬讲、照本宣科。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死记硬背之前,首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属于“死教硬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