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包括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的趋势问题和实际国民收入围绕长期趋势而产生的周期性波动问题 经济增长论产生的政治背景 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上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政治局面 政治上的加快经济增长的需要是促成增长论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增长论的研究目的 论证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能否均衡增长 能否实现充分就业 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分析方法 一种是增长核算 另一种是经济增长模型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重点掌握 增长核算的关键方程 新古典增长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 掌握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第一节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GDP的趋势过程是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时 GDP所经历的过程 一般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 潜在产量呈上升的趋势 实际产量不总是处于其趋势水平 而是经常围绕其趋势水平波动 峰顶 谷底 峰顶 衰退 复苏 趋势 时期 0 GDP 中国1978 1997年经济波动 第二节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一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通常被规定为产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增长率来描述 可表示为 经济增长是一个 量 的概念 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 质 的概念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 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 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总之 经济发展是反映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二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些事实 长期经济增长国际比较 从人均GDP数据来看 不同国家存在很大差别 象美国 瑞士等发达国家 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比中国 印度这样低收入国家高出几十倍 收入差异决定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高低不同 表现为富国人民能够普遍享受比穷国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象每千人拥有电话和医生数量 每千人每年乘坐飞机旅行人次 电力消费等反应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指标 最穷国与最富国之间存在几十甚至上百倍差距 长期经济增长国际比较 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直接原因 例如 从纵向时间角度看 现实发展水平与历史增长绩效存在联系 今天的国际差异是历史时期增长水平差异的结果 由于发达国家在近百年长期历史中经济增长率较高 而低收入国家增长率较低 结果导致现阶段的更大差距 因而 现实是历史的展开和结果 长期经济增长国际比较 第三节增长核算 产出的增长趋势 向上倾斜的产出增长趋势线表示生产水平不断增加的过程 经济增长问题的本质在于说明 是什么决定了长期中产量的增长率 y 0 t 产出的增长趋势 一 经济增长的源泉 宏观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Y Af N K 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增长核算的关键公式 从增长核算的关键公式可知 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二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经济增长因素 生产要素投入量 生产要素生产率 包括劳动 资本和土地投入 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 总国民收入增长的源泉 1929 1982 要素增长率增加中知识进展和技术进步所起的作用约占2 3 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 丹尼森认为 知识进展也包括管理知识 管理知识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 第四节新古典增长理论 一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 1 社会储蓄函数为S sY 2 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 3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罗伯特 索洛 RobertM Solow 198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宏观生产函数 不考虑技术进步 规模报酬不变 y 0 k y f k 人均生产函数曲线 y表示人均产量 k表示人均资本 人均产量是人均资本的函数 写作 y f k 人均生产函数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但由于报酬递减规律 人均产量增长的速度是递减的 产出是资本的函数 产出增长率唯一地由资本增长率来解释 二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这一关系式表明 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减去装备新工人和补偿折旧的部分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可以表述为 资本深化 人均储蓄 资本广化 k 人均资本 s 人均储蓄率 y 人均产量 n 人口自然增长率 折旧率 三 稳态分析 稳态 指一种长期的均衡状态 人均资本达到均衡 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 忽略技术变化 人均产量也达到均衡的稳定状态 如果 k 0 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 所以稳态条件是 sy n k 稳态中 总产出的增长率 资本存量增长率 劳动人口增长率在稳态中 总产出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 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等 即经济增长率g n 0 y k n k f k sf k A y0 k0 sy0 经济增长的稳态 A点符合稳态条件 k0为均衡的人均资本 当人均资本为k1时 sy n k 人均资本会增加 向k0趋进 k1 k2 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 无论人均资本过多 还是过少 都存在某种力量使其恢复到长期的均衡 当人均资本为k2时 sy n k 人均资本会减少 向k0趋进 经济增长的七十规律 经济以每年X 的速度增长 则该变量翻一番的时间t 70 X证明 根据At A0 1 X t其中 A0为变量A的初始值 At为A在第t年的数值 令 At 2A0则有 2A0 A0 1 X t消去A0 并取自然对数有 tln 1 X ln2t ln2 ln 1 X 0 70 X 70 X根据两个近似等量 ln2 0 70 ln 1 X t X 例题 设 经济增长率为10 9 8 T 70 10 7 年 T 70 9 7 7 年 T 70 8 8 7 年 我国1994 2001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 41 我国1994年GDP总量为46670亿元 2001年为94346亿元 我国1997 2005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 45 1997年74462 6亿元 2005年182321 0亿元 GDP增长率 1993199419951996199713 40 11 80 10 20 9 70 8 80 199819992000200120027 80 7 10 8 00 7 30 8 00 2003200420059 10 10 10 9 90 新古典增长理论稳态条件能解释 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 而另一些国家那么贫穷 P697 699 0 y k n k sf k A k0 sy0 储蓄率提高 使sf k 曲线向上移动 均衡点移动到A 点 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 P699 四 储蓄率的增加 0 y k n k sf k k0 A 人口增长率提高使均衡点移动到A 点 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 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 P700但由于人口增长率的上升 稳态均衡要求增加总产量的增长 G n 五 人口增长 资本的黄金律即与人均消费最大化相联系的人均资本应满足的关系式 资本的黄金律的基本内容是 若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 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 六 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0 y k nk f k k k1 k2 人均消费即f k 与nk之间的垂直距离 当人均资本为k1时 f k n 人均消费增加 当人均资本为k2时 f k n 人均消费减少 只有当人均资本为k 时 f k n 人均消费达到最大值 假定不存在折旧 在稳态下 sy nk f k c nk 七 考虑到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 Y F AN K AN 有效劳动按有效劳动平均的产量y有效劳动平均的资本k 含义 P704 第五节内生增长理论 一 基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说明了长期经济增长必定来自技术进步 但是 技术进步来自于哪里 假设生产函数为Y AK 所设模型中 A是产出 K是资本存量 s是积累 为折旧 不存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 于是有 结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中 储蓄引致了经济的暂时增长 但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最终使经济达到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 而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推导中 储蓄与投资会引起长期增长 二 逻辑分析内生增长理论中放弃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假设合理吗 这取决于人们如何认识中的资本K 传统意义下的K的认识是指固定资本 如果是这样来认识K 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假设当然合理 可是 内生增长理论意义下的K的认识还包括知识资本 而知识资本不但不存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 而且还存在资本边际收益递增 如果这样来认识K 内生增长理论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描述就成立 在所有增长理论中对于经济长期增长的解释就更合理 三 两部门模型制造业企业和研究性大学 企业生产物品和劳务 用于消费和投资 大学生产知识Y F K 1 u EN 第六节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鼓励技术进步鼓励资本形成增加劳动供给 第七节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一 经济周期的定义所谓经济周期 是指国民总产出 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这种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或收缩为特征 繁荣 萧条 繁荣 衰退 复苏 潜在GDP 时间 0 GDP 二 经济周期的特征 经济周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衰退 扩张 第八节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周期研究 对经济周期进行分类 研究经济周期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乘数 加速数模型 政治周期理论 均衡经济周期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二 经济周期的类型 一 朱格拉周期朱格拉根据其统计分析 认为经济中存在一个长度约为9 10年的经济周期 熊彼特把这种周期称为为中周期 或朱格拉周期 汉森则把这种周期称为 主要经济周期 二 基钦周期英国统计学家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包括大周期和小周期两种周期的观点 小周期平均长度为3 5年 约40个月 而一个大周期则包括两个或三个小周期 熊彼特把这种约为40个月的周期称为短周期或基钦周期 三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著名的 长波理论 认为经济中存在一种平均长度约为50年左右的长期循环 这种长周期被称为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四 库兹涅茨周期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认为经济中存在长度为15 25年不等的长期波动 这种波动在美国的许多经济活动中 尤其是建筑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所以库兹涅茨周期也称为建筑业周期 五 熊彼特综合周期每一个50 60年的长周期包括6个8 10年的中周期 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长度约40个月的短周期 他在1939年提出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大约经历了三个长周期 第一个长周期 18世纪80年代 1842年 产业革命时期 第二个长周期 1842年 1897年 蒸汽机和钢铁时代 第三个长周期 1897年以后 电气化和汽车时代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周期研究 一 关于外生经济周期理论1 太阳黑子理论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是由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 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气候的周期变化 而这又会影响农业收成 农业的收成又会影响整个经济 太阳黑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 大约每十年左右出现一次 因而经济周期大约也是每十年一次 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于1875年提出 2 创新理论所谓创新是指引进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或者说是生产要素的一种 新组合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 创新主要是指 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 新产品 新市场 新的要素组合形式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 技术的革新和发明不是均匀的连续的过程 而有其高潮和低潮 因而导致经济上升和下降 形成经济周期 3 政治周期理论该理论把经济周期循环的原因归为政府的周期性决策 政治性周期的产生有三个基本条件 1 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刺激经济的工具 2 选民喜欢高经济增长 低失业以及低通货膨胀的时期 3 政治家喜欢连任 政治性周期的具体运行 大选前 总统为了连任 采取宽松的经济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大选结束后 宽松的政策使通货膨胀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因而不得不采取紧的经济政策 使经济走向衰退 二 关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1 纯货币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提出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直接决定了名义国民收入的波动 经济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张和紧缩信用所造成 尤其以短期利率起重要的作用 2 投资过度理论把经济周期的循环归因于投资过度由于投资过多 与消费品生产相对比 资本品生产发展过快 资本品生产的过度发展促使经济进入繁荣阶段 但资本品过度生产从而导致的过剩又促使经济进入萧条阶段 3 消费不足理论该理论以西斯蒙弟 马尔萨斯和霍布森为代表经济中出现萧条是由于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社会对消费品生产的增长 这种不足又根源与国民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过度储蓄 4 心理理论经济循环周期取决于投资 而投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业主对未来的预期 而预期是一种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又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 经济波动的最终原因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当预期乐观时 增加投资 经济步入复苏 繁荣 当预期悲观时 减少投资 经济则陷入衰退与萧条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周期理论研究1 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2 乘数 加速数模型3 政治周期理论4 信息障碍下的经济周期模型5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第九节乘数 加速数模型 一 加速原理产量水平的变动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加速原理 净投资取决于产量水平的变动 变动的幅度大小取决于V的数值 资本 产量比在这里通常被称为加速数 萨缪尔森 保罗 安东尼 萨缪尔森 PaulAnthonySamuelson 1915 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二 乘数 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 乘数 加速数模型假设由于新发明的出现使投资增长 投资增长会使收入成倍增长 从而使销售量增加 通过加速数的作用 销售量的增加会促使投资加速增加 而投资的增长又会使国民收入增长 如此循环下去 经济便处于扩张阶段 然而 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 经济达到峰顶后 收入不再增长 投资下降为零 投资下降使收入减少 收入减少又使投资减少 如此循环下去 经济便处于衰退 直到萧条阶段 三 乘数 加速数模型 在下表中 假设 0 5 V 1 Gt 1亿美元 Yt Ct It GtCt Yt 1 00 Yt Yt 1 V Ct Ct 1 Gt 0 50 0 50 2 00 1 0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6974.4-2025起重机术语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
- 2025版保险运输合同(含货运保险理赔流程)
- 消防战斗员课件下载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9青山不老作业课件新人教版2
- 生物农药在可持续农业中的应用与前景
- 消防干部授课课件模板下载
- 第三章急诊科管理
-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实施方案
- 基于RFID技术的实验室电脑管理系统设计
- 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初步设计
- 二年级下二升三数学暑假作业(北师大)
- 浙江一般公需课从大模型到智能超算的思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南充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解析)
- 2025届广东省东莞中学八下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垃圾三轮车保养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二数学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附答案)
- 铁路路基路基标准横断面13课件
- 辽宁省劳动合同模板
- 消防驾驶员行车安全课件
- 《WEBGIS编程入门教程》课件
- 预算编制的目标与指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