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学习目标 1 分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并说明碳循环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2 设计实验探究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 尝试建立概念图 说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难点探究 随堂达标检测 栏目索引 基础知识导学 一 物质循环1 碳循环 1 碳元素在自然界和大气中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 答案碳元素在自然界中以co2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 在大气中以co2的形式存在 2 自然界中的碳元素通过什么生理过程进入生物群落 答案自然界中的碳元素以co2的形式被生产者利用 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合成含碳有机物储存在生产者体内 进入生物群落 3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沿着什么渠道进行传递 答案在生物群落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往下传递 最终流向分解者 答案 4 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是如何回归无机环境的 以什么形式回归无机环境 答案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都可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以co2的形式回归大气 答案 2 物质循环的概念 1 物质循环就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不断在和之间循环的过程 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 物质循环的范围是什么 答案物质循环的范围是整个生物圈 答案 c h o n p s等元素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二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 实验原理 1 土壤中存在种类 数目繁多的细菌 真菌等微生物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主要为 2 分解者的分解速度与环境中的等生态因子相关 3 土壤微生物能分泌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还原糖 麦芽糖 淀粉遇碘变 还原糖遇斐林试剂 在加热条件下 产生沉淀 答案 分解者 温度 水分 砖红色 蓝 2 取材是在落叶多的地方取泥土还是在落叶少的地方取泥土 并说明理由 答案落叶多的地方 因为这个地方微生物密集 3 取表面上层土还是深入地下土 答案表层上层土 大部分微生物需要进行呼吸作用 4 课本案例1中 对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实验材料的改变 要有衡量标准 本实验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答案落叶的 腐烂程度 答案 5 课本案例2中 用碘液和用斐林试剂检测的效果一样吗 答案碘液与斐林试剂的检测程度不同 前者检测淀粉的分解是否彻底完成 后者检测淀粉的分解是否发生 答案 三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1 能量的固定 储存 转移和释放 都离不开物质的等过程 2 物质作为能量的 使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 能量作为 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返 答案 合成和分解 载体 动力 返回 1 图中的x是什么物质 甲 乙 丙 丁分别又是什么生物类群 答案x是二氧化碳 甲 乙 丙 丁分别是分解者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重点难点探究 分析碳循环的过程图解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示意图 其中甲 乙 丙 丁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 请分析 答案 2 过程 主要是指什么生理过程 答案 是光合作用 是细胞呼吸 3 过程 指的是什么过程 碳元素在此过程中的形主要以什么形式 答案 指的是捕食过程 碳元素在此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答案 4 图中的过程 是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具体指哪两种主要形式 答案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形式 答案 5 过程的加剧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何影响 又有什么危害 答案co2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出来 打破碳循环平衡 使大气中co2的含量增高 进而导致温室效应 危害 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 导致海平面上升 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答案 6 如果人们不按生态规律办事 乱砍滥伐森林 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何影响 答案打破碳循环平衡 使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过程受阻 大气中co2的含量明显增多 7 根据以上分析 你认为如何才能有效的减缓温室效应 答案一方面减少co2的排放 1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 开发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3 控制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数量 倡导绿色出行等 另一方面 大力进行植树造林 增加co2的吸收 答案 碳循环中各成分的判断方法 返回 方法指导 先据双向箭头确定 大气中的co2库 和 生产者 再判断两者中指出箭头多的 为 生产者 指入箭头多的 为 大气中的co2库 最后根据 确定 为消费者 为分解者 1 碳循环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循环类型 下列过程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 a 生物的细胞呼吸b 植物的光合作用c 化石燃料的燃烧d 植物的蒸腾作用 随堂达标检测 1 2 3 4 d 解析答案 5 解析生物的细胞呼吸是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之一 a正确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之一 b正确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之一 c正确 植物的蒸腾作用与碳循环没有直接关系 d错误 2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 b c d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 该生态系统中捕食链构成的食物网可表示为 a d e bc a固定的能量 d固定的能量 a传递给b的能量 a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d 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往复循环 这种循环带有全球性 解析答案 1 2 3 4 5 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组成成分是指a b c d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营养结构是指a d e形成的食物链 a错误 该生态系统中捕食链为a d e b错误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 流向分解者 流向下一营养级和未被利用 c错误 碳元素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循环往复的 碳循环的特点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 d正确 答案d 1 2 3 4 5 3 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 但是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 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 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a 消灭森林病虫害b 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 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d 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解析腐生性的细菌 真菌能分解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 属于分解者 但由于寒带地区森林中分解者的数量相对较少 所以某些国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 以利于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 c 解析答案 1 2 3 4 5 4 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建立了高产稳产的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 塘内养鱼 塘基上种桑 用桑养蚕 从而获得稻 鱼 桑三丰收 与该生态系统不符的叙述是 a 人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突出b 使物质能够更好的循环c 使能量流向了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 提高了能量传递的效率 1 2 3 4 5 解析答案 解析在人工生态系统中 人的调控作用突出 a正确 根据题干信息 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 塘内养鱼 塘基上种桑 用桑养蚕 可知 该生态系统使物质能够更好地循环 b正确 该生态系统中 人为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 使能量流向了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进而获得稻 鱼 桑三丰收 c正确 该生态系统能提高能量利用率 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错误 答案d 1 2 3 4 5 5 下列有关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b 分解者在生物圈的碳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c 碳循环具有全球性d 碳循环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 返回 1 2 3 4 5 解析答案 解析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往返于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 在生物群落内部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时劳务协议书
- 2025年马鞍山环氧树脂项目申请报告
- 菏泽市考试试题及答案
- 8月生物化学题库及答案
- 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5
- 2024年云南基投公司招聘真题
- 国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一
- 2024年内蒙古国贸集团招聘真题
- 2024年广东中山东凤镇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招聘真题
- 老村改造协议书
- 钢材技术规格书
- 雅马哈便携式电子琴KB-100说明书
- 二十四山年月日时吉凶定局
- 全自动洗车机规格书
- 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中英对照)
- 主动性不够整改措施3篇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全册教学课件
- 功能基因组学.ppt-PPT课件
- 机械优化设计完整版PPT课件.ppt
-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PPT模板
- 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