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然数”、“整数”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数位顺序表,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和十进制计数法。3、使学生会按“四位分级”的方法读、写多位数。4、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把整亿数、整万数改写成以亿或万做单位的数。5、结合多位数的读写内容,加强国情教育。教学建议: 1、 找准基础、把准基础。2、 适当把数置身于生活情景之中。1、多 位 数 的 认 识教学内容:P1教学目标:1、认识自然数和整数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2、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以及十进制计数法。3、熟记整数数位表。认识我国四位分级的习惯,知道个级、万级、亿级、所包含的数位。教学重点、难点整理数位顺序表,认识计数单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认识自然数和整数。(1)自学课本第一段(2)提问:什么叫自然数?你能举例说明吗?你怎样理解自然两个数的意思?0、1、2这个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自然数中有最大的最小的吗?0表示什么?2、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还要用到比“万”大的数。如:这次黄龙体育中心共投入人民币820000000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万大的数。(二)学习新知1、回忆万以内计数单位和和数位顺序。(1)万以内计数单位有哪些?数位呢?(2)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十个百是多少?10个一千呢?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万千百十个 小结(略)2、认识数位顺序(1)用算盘帮助数数,教师示范认识“万”“十万”“百万”等。(2)、你能根据拨珠过程,把这些计数单位从小到达的顺序排列吗?(3)、你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有什么关系?3、计数单位“个”在右边第几位?他所占的位置叫“个位”依次写出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4、四位分级法。先自学课本第一节,然后师生边数数位个数,便按四位一级在标中写出级名,并用彩色笔按级分开。指出各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举例说明。5、观察数位顺序表,指出各数位及计数单位。说出一级左边省略号说表示的意思?三、巩固练习1、最小的自然数是几?和99999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几?2、整数就是自然数吗?3、谁能很快依次说出从个位到千亿位个数位的名称?说说你是怎么记的?4、依次说说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四、课堂总结这解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这些知识你是怎么学会的?五、作业作业本2、多位数的读法教学内容:P4教学目标:1、掌握“四位分级”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一般多位数和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2、让学生概括整理多位数的读数法则,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四位分级”的读数方法和读数规律。教学难点:数级开头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教具:活动数字卡片。学具:活动数字卡片。5267 7051 941 8678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师:西湖博览会在黄龙体育中心开幕,老师这儿有几个有关西博会开幕式的数据,想看吗?(显示)1、为了使西博会开幕式文艺晚会顺利进行,在黄龙体育中心搭建了一个大型舞台,面积有2200平方米,光九夹板就用掉了5800张。(教师读文字学生齐读数字、设计课件闪动数字) 2、这次西博会开幕式文艺晚会门票分甲乙丙三种,全部门票收入将达到9243600元。(师:这个数会读吗?这么大的数在读的时候有什么规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揭题多位数的读法(小黑板出示)(二)教学新知1、借助数位顺序表,教学例1。 过渡语:这是一张数位表,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1)出示例1(显示数位表,以下数均在数位表上)电脑出示7986,问:这是多少,在数位上是哪一级,为什么这样读?把7986移到万级,问:个位上没有数怎么办?(添0)现在在哪一级,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充分说说怎么读?)思考:刚才和现在两个数,在读法上什么地方不一样了?把7986移到亿级,同时在万级上添0。谁会读这个数?出示:798679860000,这个数会读吗?指名读(45人) 全班齐读(教师口头,如果个位的0换成7986,会读吗?)下面两个数我们同桌互相读读看。放在数位表中(同时出示), 73421 786473043想一想,刚才我们怎么在读多位数的?引导学生归纳:读数的时候,从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读,只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亿”或“万”字。(小黑板出示)(2)用14号卡片组数读数。(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数位表)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读得很好,现在我们离开数位表,用卡片来组数,每张桌上有一个信封,信封里共有四张卡片,每张卡片可以写四个数字,好像是数位表上的一级,我们用其中任意两张或三张卡片组合成一个多位数,然后把它读出来?同桌一人摆,另一人读。 学生操作 5267 7051 941 8678 同桌练习读数 下面我请一个同学到上面来做小老师,摆数请同学们来读数。2、先分级,再读数。教学例2(1)出示数字,让学生试读,进行四位分级。过渡语:现在卡片也没了,怎么读数?(显示)675432 450594001学生短暂考虑。教师示范。(明确从由往左和四位一级,按级显示读作内容)读作:六十七万五千四百三十二;读作:四亿五千零五十九万四千零一(2)练习过渡语:利用四位分级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做几道题目。显示:试一试:先分级,再把数读出来。读出声音来(口头) 43754 7095004 5478534 353056041 学生练习反馈:强调分级时从右往左、四位一级书面练习 354751 读作: 70645475 读作: 投影反馈。1、中间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按一般方法读级开头,中间有0的多位数。教学例3过渡语:根据四位分级的方法,这道题目怎么做?显示例:450703四人小组讨论:两个0分别在什么位置?怎样读? 自由轻声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读作:四十五万零七百零三(继续显示)450073 450003 4500000073现在这些数怎么读?对4500000073进行分析,说说0怎么读?归纳:数中间有1个0,或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0。(电脑显示,同时小黑板出示)4、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教学例4, 。 投影出示: 5008700 4060008000(学生有练习纸,在纸上分级试读)指名读数。(请中下上各1)引导观察0的读法。归纳: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电脑显示,同时小黑板出示) 5、巩固练习。1、读出下列各数。写下来。600200 读作: 70402400 读作: 84350000 读作: 2700000349 读作: (学生有练习纸,书面完成,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进行投影反馈,帮助后进生正确读数)(三)教学小结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口头作业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邵老师还准备了几条信息,请同学们找几条感兴趣读一读,然后说给大家听。)(1) 国庆节这天,经长途客运到杭州的游客达到71378人次,是平时的两倍。(2)1999年到杭州旅游的国外游客达到591900人次,国内游客达到22070000人次。(3)为迎接西博会,市政府花费4052300元对钱江三桥进行了美化,使三桥入城口焕然一新。(4)1999年,杭州市小学生在校人数512900人。中学生在校人数303600人。(5)1999年,杭州市全市总人口6060515人。(6)今年暑假,我们庆春门二小共花费108350元钱,对大礼堂、教室、操场进行了整修,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五)课后作业像这样的数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课后请同学们去找一找,读一读,下节课我们可以一起拿出来大家来读一下。作业本3、多位数的写法教学内容:P7教学目标:1、会根据数级正确写出多位数。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写出下列各数。六千四百五十三 四千零五十 三百零六六百七十三 五千四百九十三 九千零五根据学生回答,明确写法:(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没有数用零占位。(二)学习新知1、导入(1)老师这儿有一些关于杭州的数据,同学们想听吗?教师报数据,谁能把他记下来。(2)教师报数。用实物投影打出来。(学生尝试写数)二万六千四百六十三 六百七十三万五千四百九十三 五十万六千 七亿零二十万 (3)教师反馈学生作业情况。请学生说明是怎么写的?(先分类,然后教学无零数的基本写法)用数位表。讲清方法方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数字是几就写几。(4)教师:每次都借助数位表,方便吗?让学生说说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学生活动,讨论方法,教师巡回,了解讨论情况。讨论方法:充分让学生说。小结: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的写,哪一位上数字是几就写几。做好后一定要用读数的方法进行检查。要分级。2、练一练教师报,学生写四百三十二万六千七百九八七十五万四千三百七十五六千五百八十四二亿五千四百三十一万五千(254315000)3、以254315000过渡到中间有零数的写法。用同样方法学习有零数的数的读法。学生说明刚才几个数的写法。五十万六千四百零三万六千零五七亿零二十万(1)五十万六千,先写什么?(五十万50)再写什么?(六千6000)合起来是50 6000,同样要进行检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检查。(2)让绳说说后两个数的读法。小结方法:写数的时候,要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的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看数质疑。练一练八万零四十 二十三万八千二万三千零七 六十万零四百七十三、巩固练习1、 第2题。2、 第3题。(写在本子上)3、 听写三千四百六十七 三百六十万五千零七七十三万五千三百六十九 二十亿六千四百万八万六千四百三十二 四千零八万零三十4、 用1、0、5、8、3五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五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五位数。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写数的规则怎样?写书是要注意什么?五、作业作业本板书:4、练习一 教学内容:P10。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数的组成,列举并解释整数数位顺序表、 2能比较熟练地读写多位数,并结合读数内容,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熟练地读写多位数。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读法。 教学过程 (一)整理整数数位顺序表 1同桌相互依次说出整数的各个数位,并分级说出各级的数位。 2同桌相互提问:第位是什么数位?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数位?一百万里有几个十万?是几个一万?几个一千万是一亿?十亿是几个一亿?最大(小)的位数是几? 3练习 (1)口答,“练习”第1题。 (2)选择,“练习”第2题。 (二)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读出下面各数:“练习十四”第3题。 235784343 43007430 80430017 1000300705 2写出下面各数,“练习一”第5题。 六万五千四百三十二 五百万六千三百 十二亿 七十六万零九 3讨论:你是怎样读数写数的?读数和写数有什么不同? 4老师拿九张数字磁性卡片(“1一6”5张,3张“0”),在黑板上任意组成一个位数不确定的多位数,指名读或集体读。 5听写,请一学生(可轮换)报数,其他学生写在本子上。 (三)综合练习 1在64002780中,个级上的数是( ) ,表示有( )个( ),万级上的数是( ),表示有( )个( )。 2根据下面各数中0的读法,选择正确答案。(学生用手势表示) 3045000 5030004 500403 4305000 3050004 5003040 5400003 4030050 A、一个0也不读。 B、只读一个0 C 要读两个03“练习一”第4题。 指名读,并说说故宫的一些情况。 4分小组活动,由本小组成员出题互查对知识掌握情况。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作业本5、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多位数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13页。 教学目标 掌握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改写。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改写方法,正确改写。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小黑板出示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千米,谁能写出这个数? (1)学生通常会写作每秒300000千米。 (2)教师写作“30万千米”。 (3)让学生读一读,两个量是否一样。看一看,两个量写法哪个方便。 2导人揭题。 为了读写的方便,我们常可以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出示课题: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多位数。 (二)尝试活动 1出示例6(1),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30000 40320000 (1)学生尝试解答。 (2)反馈:23000023万 403200004032万 (3)师生小结: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个级的4个0,写上万。 2例6(2),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300000000 1100000000 (1)学生尝试。 (2)学生归纳方法: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个级和万级的8个0,写上亿。 3试一试,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4000000( )万 70840000( )万 500000000( )亿 2300000000( )亿 (三)归纳小结 1回顾例6,小结改写方法。 2提出改写注意点。 (1)去掉万级或亿级后面几而不是去掉末尾所有的0。 (2)不要忘记添写级名“亿”或“万”。 (四)反馈调节 1练习“练一练”第1、2、3题。 2在下面里填上或(“练一练”第4题)。 184601980 29900003000007544376320 5980000060000000填好后说说比较方法:(1)位数多的比位数少的大。(2)位数相同,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比较。 (五)课堂总结 1用万、亿作单位写数有什么好处? 2怎样改写? 3想一想有没有学过类似的例子。(二) 作业:作业本6、用“四舍五人”法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15页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四舍五人”的含义。 2能运用“四舍五人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用近似数表示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用“四舍五人法”省略万或亿后面尾数,求出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经常碰到一些与实际数值完全符合的数。如教室中有25张桌子,我们班24个男生,26个女生,像这些25、24、26都叫准确数。但在实际生活叶,有时我们很难得到或不需要准确数。如我国的粮食总产量约是4149亿千克,世界人口约60亿,像这些都是近似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用“四舍五人法”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二)学习新知 1明确“四舍五人法”(1)自学课本一、二两自然段。(2)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就是省略什么数?看什么位?怎样的情况采用五人法?四舍法呢?它们分别怎样操作?2教学例7,把下面各数四舍五人到万位。(1)出示182300,指名读数。(2)提问:这个数要四舍五人到万位,就是要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尾数的最高位是什么?(3)操作:保留到万位,就是要省略尾数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看尾数的最高位千位,现在千位是2,比4小,所以把2300舍去,近似数就是18万。18230018万,强调“”的读写法。(4)练习。784700( )万 94800()万 3尝试改写2497300。(1)引导观察万后面尾数的最高位是几?你认为该怎样求它的近似数?(2)反馈评讲2497300250万。4练习:297210( )万 2376500( )万5观察例7,想想怎样求省略万后面尾数的近似数?归纳方法(1) 看被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2) 比较,选用四舍法还是五人法。(3) 写出得数。 6尝试练习例8。 把下面各数四舍五人到亿位。 8470000000 460000000 学生先尝试练习,说说改写的思路,然后自己小结求省略亿后面尾数的近似数方法。 7“练一练”第2题。(三)巩固新知 1、试一试 396400( )万 2380000000( )亿 2练习:“练一练”第3J题。,。(四)课堂总结 1什么叫四舍五人法。 2用四舍五人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主要看哪一位决定“舍”还是“人”。 3怎样写一个数的近似数?(五)、作业:7、练习二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17页。教学目标 分清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并能熟练地按要求改写。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熟练改写这两种数。教学难点:分清改写这两种数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回忆再现 1我们学了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有哪两种情况?(准确数。近似数) 2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1) 出示: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50000 13070000 6000000 1030000 47800000 5600000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3200000000 60000000035000000000(2) 比较两题的练习要求,是求准确数还是近似数?(3) 指名回答改写方法。(4)学生独立练习,互相检查矫正。(5)辨析练习: 48000048万 320000=32( ) 540000000054( ) 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改写时的注意点:看清去0个数,添上级名万或亿。(6)师生总结改写方法及步骤。3用四舍五人法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1)什么叫四舍五人法,它具体该怎样操作?(2)出示: 用四舍五人法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78000 984375 395063 634000 636400 24970 用四舍五人法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67540000000 390000000 1998000000 440000000(3)学生独立练习,口述改写方法。4比较两种改写方法的异同。思考:(1)两类题目的练习要求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第二类题要用四舍五人法才能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引导学生观察题中数的特点)(3)比较改写方法、改写的结果、连接的符号有什么不同? 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是去掉数未内4个或8个0,再加上万或亿字,改写后的数与原数相等,要用“=”连接;用四舍五人法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是先根据要求,看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正确选用四舍法或五人法进行改写,再在后面添上万或亿字,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近似数时,要用“”连接。(二)综合练习1、辨析练习。(正确的打“V”,错的打“”,并改正。) 496090米=50万米 273000千克27万 35680000000=357亿 5700000=5702练习:练习二第3、6题。(三)提高练习196000( )万 587000000=( )万()亿1472315万 2、 中最大能填( ),最小能填( )。 4243942万(四)课堂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2两种改写方法区别在哪里?在改写时你要注意什么?(五)作业:作业本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能正确计算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理解这是万以内加减法的推广,并能解答有关应用题。2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某些运算规律,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作一些简便运算。3使学生认识加、减法意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求加、减算式中的未知数。4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数学、看现实世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1教学重点:多位加、减法及简便运算。 2教学难点:加、减法意义和关系的理解,以及合理的运算。 3教学疑点:加减法运算规律中的变化与守恒。教学建议: 1、 加减法运用万以内加减法的迁移。2、 加法运算定律,重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3、 加减法的关系是解议程的依据。(重在理解,克服只背不理解)4、 简便计算不宜追求统一,允许多种方法并存。多位数的加法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20页。教学目标1能对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加以推广,得出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能利用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难点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1、准备题:(投影出示)(1)全班练习、校对、反馈、纠正。(2)请学生说说万以内的加法的算法是:数位对齐(同单位数才能相加减),个位加起,满十进一(十进制计数法)。2铺垫练习:(投影出示)渔业队上午捕鱼760千克,下午捕鱼2375千克,一大共捕鱼多少千克?(1) 学生独立试做。(2) 请学生说说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演计算过程。(二)新课教学1出示例题,形成课题。渔业队上午捕鱼37650千克,下午捕鱼42375千克,一天共捕鱼多少千克?(先笔算,再珠算)(1)列出算式。(2)比较铺垫练习题和例题算式,发现有何异同?(3)启发并引导学生根据数字的变化揭示出课题“多位数的加法”。(板书课题)(4)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将能学到什么?2探索解法,形成结论。(1)讨论交流:你认为这道题应该怎样来计算?为什么?(2)达成共识:数位对齐(同单位数才能相加减),个位加起,满十进一。(十进制计数法)(3)板演: 37650 42375=80025(千克) 3 7 6 5 0 4 2 3 7 5 8 0 0 2 5 答:一天共捕鱼80025千克。(4)请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强调3个万要加上4个万,以及进上来的,个万,突出同单位数才能相加减。(5)师生共同在算盘上解这道题,强调同单位数才能相加减和满十进一的算理。(6)师生共同小结: 学生说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板书:“与万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根据关键字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三)巩固训练1基本训练:(1)试一试:274003856 4323868340独立解答井同桌互说计算方法,然后反馈。2练一练: 6345十47805 2764535627 309732458 108742487(1)每组一题,算得最快的同学代表本组上台板演,然后讲解计算方法。(2)检查、分析、校对,学生讨论什么地方是易错点,怎样避免错误。3发展性训练:(1)文字题训练:“练一练”2。 学生独立完成,四名学生上台板演。校对、反馈、分析、订正。(2)应用题训练: 改变原例题的一个条件和问题。(投影出示) a、渔业队上午捕鱼37650千克,下午比上午多捕4725千克,下午捕鱼多少千克? b渔业队上午捕鱼37650千克,比下午少捕4725千克,下午捕鱼多少千克? c。渔业队上午捕鱼37650千克,比下午少4725千克,一天共捕鱼多少千克? 默读题目,只列式不计算。 指名说出思考过程即分析数量关系。师生小结:解答“比多(少)应用题”的关键是:首先分析搞清谁与谁比,谁多谁少,知谁求谁,再确定方法。(3)启智性训练:(四)课堂总结1、 今天的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何收获?2、 解答多位数加法时应注意什么?(五)作业:作业本加法交换律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22页。教学目标1能从实际例子中,观察、概括出加法交换律。2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会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3、提高观察、概括能力。教学过程(一)呈现事实,形成问题1出示准备题: 2773 73 27 5837 37582学生计算得数。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是否任意一个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都会出现和不变的现象?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二)验证猜想,形成结论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女生完成:302476 96237男生完成:763024 23796学生汇报答案。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2、同学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3、这种猜想看起来比较可靠,但我们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全部举完过就给我们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是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1)口答列式:476518 518476为什么这样列式?(2)判断:得数会相同吗?(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476+518=518+476为什么会相等呢?固为根据加法的意义,这两个算式都是把两个相同的部分数合并起来,所不同的只是加数在算式中的位置,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所以,在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5学生自学书本、质疑。6小结:(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2)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板书:ab=ba(三)应用成果,巩固新知1学习加法交换律的最终目的是用。问:验算加法,我们用什么方法?根据什么?2“练一练”1,先计算出得数,再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问:验算方法运用什么运算定律?3、“练一练”3。(1)分组完成。(每组一生板演,比赛形式进行)(2)指名说出验算方法和根据。4、放录音、做游戏“我该在什么位置”470830830 1013214 十 256214= 256 十367=367 (1)将卡片470、880、1013、214、58、58发给六个同学。(2)伴随音乐,寻找自己的位置,并贴上。(3)小结:这些算式都用等号连接,两边都有相同加数,那就意味着另一个加数也相同,我们并用了加法交换律。(四)反思过程,学会学习1这节课我们发现了什么?是怎样获得证明的? (举例证明一意义论证) 2这一规律已有哪些运用?3质疑:满足“和不变”这一要求,有没有其他可能?如:3773 在 中可以填哪些数据?(五)作业:作业本加法结合律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24页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口述加法结合律。2能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单的运算。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3领会“形成问题一提出假设一验证假设一形成规律的解决思路,培养探索精神。教学准备 投影仪、自制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形成疑问,提出问题1教师出示准备题:372663、37(2663),学生计算出得数。2比较两式题的异同。同:加数相同,得数相同。异:运算顺序不同。再一题:5938732和59(38732),得数会相同吗?(相同)3讨论: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的情况可能有如下两种:A、不能用文字概括,而结合具体式题说出结合律。教师引导:几个数相加?(三个,且加数相同)分别先算了什么?(前两数,后两数)结果如何?(得数相同即和不变)B、基本能用文字概括出结合律。教师适当引导。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猜想是从准备题中归纳出来的,是否正确,还有待于我们去验证它。(二)验证猜想,形成规律1我们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可以通过计算其他式题来证明。 (138)5女生完成 3024+(73+6) 13+(8+5)男生完成 3024+73+6汇报答案:得数相同,符合猜想。2上述两题符合猜想,可能是偶然。请同学们自己来找一找符合猜想的式题。学生自由举例,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果,找到许多式题符合猜想。3能证明猜想正确,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例2:张老师上午到书店买书用去27元,又到文具店买圆珠笔用去18元;下午去文具店买圆珠笔用去12元。他一共用去几元? A、口头列式:(2718)12 27(1812) B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C判断,得数会相同吗?(相同) D、计算结果。得出(2718)1227(1812)(板书)4揭题:从式题到生活实例,都符合我们的猜想,同时也证明了猜想的正确。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结合律”教师板书:加法结合律书上又是怎么说的呢?看书5、小结:(1) 学生根据板书口述结合律。(2) 学生尝试用三个不同的字母(a、b、c)来表示结合律。(三)使用规律,巩固新知学习加法结合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1、 口头回答里填几?(1512)5=15(12)(243146)54=243(54)4037(2544)(403725)a(bc)=(a)c2、 练习五(1)班有学生51人,四(1)班有学生47人,四(2)班有学生41人,三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1) 说说解答思路。(2) 列式解答,加深对结合律的理解。3、 简便计算。(1) 投影显示:273352648 64368119(2) 交流方法及计算结果。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加法的简便计算,我们将在下节课中具体展开。4、 发展练习:22232425262728=( )(四)反思过程,学会方法。1、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 关于学习方法。(五)作业:作业本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内容:P27例3、例4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2、 技能目标: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3、 情感目标:接纳并乐于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综合运用运算定律,使学生感到自由。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老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l2399100=( )。同学们都埋头算了起来,高斯却没有,他仔细地观察了算式,认真地想了想,马上报出得数。他是怎么想的?你能算吗?为了彻底搞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从考察比较简单的问题人手。(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254687313(1)师生竞赛,看谁算得快。(2)通过比赛,请速度快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可能有两种情况: a、不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只是学生计算能力强、速度快。 问: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b生答:254687313=254(687313) 问:你是怎样想到的?这样算为什么会比较快?(3)揭示课题: 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千、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律”)2基本运用:用简便方法计算。 718 57 82 57 62 138(1)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2)师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一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A、观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B、如无,按顺序计算或竖式计算。如有,用加法运算律计算。3凑整训练: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因此要正确迅速地作出决定,必须加快我们分辨凑整数的速度。把左边和右边的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线连起来。 36 283 1597 253。 47 164 317 4034教学例4:275617344(1)学生进行尝试练习。(2)反馈投影出示整个计算过程。(3)请同学们当小老师,说说为什么可这样做?根据什么?(4)小结:先凑整,再简算。 凑整中同时使用交换律、结合律,我们可以把加法式中的数任意调换位置,也可以按需要把任意两个数放在一起加。(三)自主训练1怎样简便怎样算。772554523 273151851868743367 125213346(1)分组完成(每组一张玻璃片,中等生解答,投影校对)。(2)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做?依据是什么?(指名说、同桌互说)2看算式直接写出得数:“练一练”3。口答得数,说说依据和方法。3发展训练:老师出给高斯的题目怎样算? 123499100 =(1+100)(299)十(5051) 10150 5050(四)总结1、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关键是什么?2、 综合运用计算律进行计算,你有何感觉?注意:当能熟练运用时,简算过程可写可不写。(五)作业:作业本多位数的减法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29页。教学目标1自主推广万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于多位数减法的计算之中。2能正确、迅速地计算,并能解答相关的应用题。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口算训练。(投影出示)627 179 1809 65288768 8054 876560 630542铺垫练习。(投影出示)(1)计算并验算:3407一1564 4780一854全班练习、校对、反馈、纠正。让学生说出万以内减法的计算法则。3启发引新。(1)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我们用什么方法得到的?把万以内加法的原理和方法用于多位数加法。(2)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多位数减法。将4780一854改写成例题478068548(二)新课教学(1)例题教学 478068548(2)这个题目,你会算吗?用什么方法?(2)尝试练习(一生板演) 47806854839258 47806 8548 39258(3)学生讲评方法及注意点。竖式对齐。从低位算起。本位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作十再减。怎样验算?(4)对照板演及同学讲解,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同桌互说思考过程。(5)师生共同小结:多位数减法与万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何相同点?多位数减法计算过程最关键的是注意退位。2、尝试练习:50038 68073 4749 - 29348(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讲评,质疑问难。(三)巩固练习1基本训练 37654 1004928067 87342、综合训练(1)同桌合作 投影出示表格。被减数356251798454200减数487680664376差189478564 学生计算出得数后,同桌互相检查、验算、批改。(2)判断改错 创设情境:请“大夫”为“粗心虎”治病。 80735 72840 43035 7465 70950 3254 82360 2990 10495 诊断处方:请“大夫”改正,并指出以后应怎样避免犯同样错误?3变式训练,巩固提高 (1)文字题训练:“练一练”3。 学生试做,完成以后,请学生说说各题数量关系。 (2)只列式不计算(投影出示) 少年宫有彩纸1600张,印歌曲用去740张,绘画用去370张,还剩多少张? 农资部有化肥、农药、种子共37684千克,化肥有12540千克,农药有3475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合作运营协议书
- 生物降解材料工程师研发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合同
- 装修公司设备采购与建筑垃圾处理合同
- 《空压机节能技术及应用》课件
- 腊八节童谣文化启蒙
- 争当打字小能手教学课程设计
- 《数字信号处理》课件:调谐器的高频特性研究
- 飞呀飞音乐课件
- 《肾癌微波消融术》课件
- 《企业价值最大化》课件
- 2025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数学调研试卷(4月份)
- Unit7OutdoorfunIntegration(课件)-译林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
- 货运司机雇佣合同协议
- 超合同30签补充协议
- 2025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学语文理论考核试题
- 2025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练习题库完美版含答案
- 发还清单(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式样(2012版))
- EHS监测测量控制程序
-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范例
- 安装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 机房加固设计方案(承重)(共7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