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文字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文字是语言的 系统。 2文字起源于,是由跟相结合并且固定下来以后逐步形成的。 3. 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 4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大类,即 、和。 5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 是意符、是音符、是记号。 6字符又可以分为 和 两种。 7文字的类型可以根据两种不完全相同的标准来分类:一种是根据 的标准来分类,另一种是根据 的标准来分类,根据前一种标准,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 、 、和,根据后一种标准,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 、和。 8音位文字可以细分为 和 。 9世界上现在使用的典型音节文字,是 。 二、名词解释题 1文字 2表意文字 3表音文字 4,意音文字 5音节文字 6音位文字 7辅音文字 8词语文字 9语素文字 10假借字 11字符 12意符 12他源文字14自源文字 15单纯字符 16复合字符 三、单项选择题 1日文的假名是典型的( )。 A辅音文字 B音节文字 C表意文字 D意音文字 2阿拉伯文字是( )。 A辅音文字 B音节文字 C表意文字 D意音文字 3希腊文是( )。 A音位文字 B辅音文字 C、音节文字 D表意文字 四、判断题 1汉字的一个字记录的不一定是一个音节,但一定是一个语素。 ( ) 2音位文字的一个字母,必定只与一个音位相对应。 ( ) 3日文的假名是种音素(音位)文字。 ( ) 4现行的汉字是种音节文字。 ( ) 5所有的自源文字都既有意符,又有音符。 ( )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简要说明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 。 3举例说明什么是单纯字符、什么是复合字符。 4简要说明汉语的字符组合规则。 5简要说明文字类型的分类标准及其分类情况。 六、论述题 1如何正确认识汉字的类型?2试论述文字字符的类型。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书写符号 2图画 一定的图形 一定的语言单位 3字符 4意符 音符 记号 5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 在语音上有联系的 在语言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 6单纯字符 复合字符 7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 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 词语文字 语素文字 音节文字 音位文字 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 意音文字 8辅音音位文字 全音位文字 9日本的“假名” 二、名词解释题 1文字: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表意文字: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 3表音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表音文字习惯上又称为拼音文字。 4意音文字: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 5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节相联系的文字是音节文字。 6音位文字:既有代表辅音音位的字符,也有代表元音音位的字符的文字是全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音位文字。 7辅音文字:全部字符只跟辅音音位相联系的文字是辅音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辅音文字。 8词语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言中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 9语素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素相联系的文字。 10假借字:自源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表示无法用图形来表示的词语,都采用了假借已有的同音或音近的字符来替代的办法,这就是“假借法”,这些字就叫假借字。 11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如汉字的“字”和拼音文字的字母。 12意符: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 上有联系的字符。 13他源文字: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可以称为“他源文字”。 14自源文字: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可以称为“自源文字”。 15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字符。 16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 三、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四、判断题 1X 2X 3X 4X 5 五、简答题 1答: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说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那就是说文字不是一般的符号,而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如果不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即使表示一定的意义,也不是文字。例如“早”和“舍”这两个生物学中常用的符号也是某种书写符号;也表示一定的意义,即“雌性”和“雄性”,但是这样的书写符号不是用来书写语言的,因此只是生物学的符号,而不是文字。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也表示一定的意义:可以通行,或不可以通行。但是红绿灯不直接跟哪个语言单位挂钩,所以是种符号,但不是语言的符号,因而不是文字。旗语和莫尔斯电码直接代表文字符号,可以说是文字的符号,是语言的符号的符号。说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那就是说文字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孤立的符号,而是互相有联系,有一定规则制约的。文字系统由一定数量的“字符”以及字符的组合规则和书写规则组成。 2答:意符就是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也就是表意的字符。例如,汉字的“人”最初就是画的一个人的侧面图形“”。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就是音符,也就是表音的字符。但是语音没法由图形来表示,因此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例如古汉字的“其”原来是“簸箕”的意思,原本是一个意符,后来采用这个字的字音去记录同音的虚词“其”,“簸箕”的意思就抛开了不管了,在这种情况下,“其”就是成了只在语音上跟有关的语言单位有联系的音符。 3. 答: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韵字符,例如汉字的“人”就是一个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单纯字符,虽然“人”可以分解为“一撇一捺”,但是“撇、捺、点,横、竖”等等,只是组成字形的“笔画”,不是字符,因为“字符”必须是跟某个语言单位有固定联系的文字符号。而“笔画”跟任何语言单位都没有联系,所以“笔画”不是“更小的字符”。每一个拉丁字母都是一个单纯字符,如a,b,c,d等等,尽管有的字母也可以分解为半个圆圈和一竖,但是分解后的笔画都不再是表示音位的字符,因此这些都是单纯字符。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如汉字的“位”是由单纯字符“人”和“立”组合而成的,而“付”又是由单纯字符“人”和单纯字符“寸”组合而成的。英文用sh代表,用ch代表t,这sh和ch就是复合字符,分别由单纯字符s和h,c和h组合而成。 4答:汉字的字符组合规则很复杂,在汉字字符中,两个或几个单纯字符组合在一起的方式并不固定,左右、上下、内嵌、外包都可以,如“位”是左右结构,“家”是上下结构,“裹”是内嵌结构,“衣”字里而嵌入了一个“果”字,“囚”是外包结构,“人”字外面包了一个方框,如此等等,而且同样的组合的顺序有时候还是不固定的,如“够”字是左右结构,可是过去其中的“句”和“多”在左在右都可以,只是到了汉字规范化以后才固定下来,“句”在左,“多”在右,不能随便挪动了。 5. 答:文字的类型可以根据两种不完全相同的标准来分类:一种是根据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另一种是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词语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音位文字还可以细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跟语言中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是词语文字。 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素相联系的文字是语素文字。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节相联系的文字是音节文字。全部字符只跟辅音音位相联系的文字是辅音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辅音文字。既有代表辅音音位的字符,也有代表元音音位的字符的文字是全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音位文字。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是表意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是表音文字,表音文字习惯上又称为拼音文字。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是意音文字。 六、论述题 1. 答:关于汉字的类型,现在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汉字根据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归类,是一种词语文字:而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归类,是一种意音文字。但是社会上还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有的仅仅是分类角度稍有不同,有的则是误解,甚至是有意曲解。 有人认为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那是“现代”的情况,因为在创制汉字的时代,汉语的词语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现代的语素在当时绝大多数还是地地道道的“词语”。不过,说汉语是词语文字还是语素文字仅仅是立足点和着重点不同而已。从汉字创制时期来看,汉字字符代表的绝大多数是词语,但是从今天来看,也可以说多数汉字代表的是语素,因为现代汉语的多音节词语在绝对数量上已占多数。还有人说汉字是一种语素、音节文字,那是因为,一方面,现代汉语的词语从绝对数量上来说已经多数是双音节和多音节的,所以在这些词语中汉字代表的只是语素而不是整个词语,另一方面每一个汉字只代表一个音节。不过,一般说“音节文字”是指一个字符代表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由一个字符来代表的表音文字,可汉字说不上是表音文字,有些汉字往往不止代表一个音节,而同一个音节又常由很多不同的汉字来代表,因此,说汉字是一种语素、音节文字至少是不确切的。而认为现代的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象形”是只指制定原始字符图形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造字法”,例如要表示“日”的意思就画一个像太阳的圆圈,要表示“鱼”的意思就画一条鱼,要表示“牛”的意思就画一条牛。象形字符最初直接表意,但是同时也间接表音,至多很多虚词、语法形态和抽象的概念则是根本无法用任何“象形”的方法来表示的,只能假借意符的读者来表示。因此,全部字符都只表意的文字是难以存在的。至于说现代汉字还是“象形文字”就更没有根据了。也有人认为汉字是一种典型的表意文字,说汉字能够直接“表意”,似乎任何一个民族的人见到一个汉字就可以懂得那是什么意思,因此说汉字是可以适用于任何一种语言的最神妙的文字。这种说法是完全把汉字神话了,同样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2答:“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大类,即“意符”、“音符”和“记号”。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记号。记号往来源于原始的契刻符号,如古汉字里的“X” (五)、“八”(六)、“十”(七)、“八”(八)等等,记号也可以是硬性规定的,如现代简化字“戏”和“汉”里面的“又”等。记号在文字系统中只占极少数,因此就绝大多数字符而言,分为意符和音符两大类就可以了。意符也就是表意的字符,例如汉字的“人”最初就是画的一个人的侧面图形“”。音符也就是表音的字符,但是语音没法用图形来表示,因此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例如古汉字的“其”原来是“簸箕”的意思,原本是个意符,后来采用这个字的字音去记录同元音的虚词“其”,“簸箕”的意思就抛开不管了。在这种情况下,“其”就成了只在语音上跟有关的语言单位有联系的音符。 字符又可以分为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两种。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字符,例如汉字的“人”就是个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单纯字符,虽然“人”可以分解为“一撇一捺”,但是“撇、捺、点、横、竖”等只是组成字形的“笔画”,不是字符,因为“字符”必须是跟某个语言单位有固定联系的文字符号,而“笔画”跟任何语言单位都没联系,所以“笔画”不是“更小的字符”。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如汉字的“位”是由单纯字符“人”和“立”组合而成的,所以是复合字符,“符”是由单纯字符“竹”和复合字符“付”组合而成的,而“付”又是由单纯字符“人”和单纯字符“寸”组合而成的.第二节 文字和语言同步练习 一、简答题 1有人认为“联合国印发的文件,同样的内容,汉字文本就那薄薄的一本;而西方语言的文本就要那么厚厚的一本,可见汉语多么精深!”如何评价? 2有人认为“现代西方语言的常用词语有几万到十万个,可是现代常用的汉字只有几千个,可见汉语是多么贫乏”,如何评价? 3有人认为“文字可以使语言更为丰富,举的例子却是英文用不同的字形可以把同一个语音形式rai分化成四个不同的词语,如 right(右,正确),write(写),rite(形式),wright(工匠)。”如何评价? 4简要说明不少人将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而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的原因。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是有影响的,但不能将这种影响绝对化”。 2.如何理解“文字也会影响语言,但无限夸大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没有根据的”。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 答:这种观点将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一步就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汉字书写的是汉语中的词或语素,一个方块字占一小方格,占的空间小,从长度来看相对比较短,所以印出来的本子就比较薄,拼音文字一个字母或几个字母代表一个音位,一个音节就要用好几个字母来书写,并且使用拼音文字的 语言的词语多数是多音节的,一个词要使用的字母就更多了,一字排开当然占的空间多,相对而言就长多了,所以印出来的文本当然就相对厚得多,这完全是文字符号的问题,跟语言精炼毫无关系。如果汉语采用拼音文字,恐怕印出来的文件跟西方语言文本的厚度就没有多大差别了。 2. 答: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它将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而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其中存在的问题是:现代的文明语言常用的词语都有好几万,如果连各行各业常用的专业词语算上,就有好几十万。现代汉语也一样,也有几万到好几十万的词语,否则我们就无法表达现代社会如此复杂的生活和生产内容。应该明白的是现代汉语中的词语不会是单音节的,不少常用词语和绝大多数的专业词语是多音节的,是要用几个汉字连起来书写的,把现代汉语中使用的词语跟书写这些词语的字符汉字等同起来,让人误以为现代汉语就那么三四千个单词,这就跟有人误以为西方语言只有26个“字”是样荒唐。这完全是把文字的基本单位字符跟语言中的词语混为一谈了。 3答:在这个观点中,存在这样的问题:英语的right,write,rite,wright原本就是四个不同的词,读音也不同,只是由于语音的历史演变,到现代就成了同音词了,但是在书面语里面保留了古代的拼写法,所以“字形不同”,完全不是因为有了汉字,就可以在字形上“强生分别”,文字就可以无中生有地去影响语言,凭空创造出四个不同的词语来。这是没有分清书面语保存的古代语言的语音形式和文字作为一种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的功能。因此,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 4答:书面语是用文字书写下来的语言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书面语和文字的关系十分密切。正由于文字和书面语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混淆文字和书面语,甚至混淆文字和语言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如在现代汉语中“文字”至有三个不同的义项:(1)书写或记录语言的符号,也说“字”或“字母”,如汉字、英文字母等,(2)语言的书面形式或书面语,如中文、英文等;(3)文章(多指形式方面),如“文字通顺”、“文字晦涩”。正因为现代汉语中“文字”不仅有“书写或记录语言的符号”的意思,也有“语言的书面形式或书面语”的意思,而书面语也是语言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不少人就把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一步就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 二、论述题 1答:文字是书写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应该说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是有一定联系的,特别是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单位作为字符代表的对象跟不同语言固有的特点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汉字在语音上代表一个音节,这跟汉字产生初期汉语的词语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特点显然是不分开的。闪含语系的语言的词根一般包含三个辅音音位,在不同的地方加进不同的元音表示不同的形态变化,如阿拉伯语的“写”的词根是ktb这三个辅音音位,加进元音以后,ka:tib的意思是“作者、文书、写字的人”,kita:b的意思是“书、写成的作品”,maktab的意思是“书房、办公室、书桌,写字的地方(单数)”,maka:tib的意思是“书房、图书馆、办公室、书桌(复数)”,kataba的意思是“他写(过去时)”,jektubu的意思是“他在写(现在进行时)”等等,这种形态变化最多有一百多种。不过掌握这种语言的人完全知道要表示什么意思,应该在什么地方加进什么元音,因此没有表示元音的字母也没关系,只写出辅音字母就够了。相反,如果要写出元音字母反而太麻烦了。但是到了后世,语言本身发生了变化,后人已经不能完全掌握在什么地方加进什么元音的规则,所以就在必要的地方增加表示元音的附加符号。但是属于印欧语系的希腊语的情况跟阿拉伯语不同,词根是由辅音和元音组合而成的,如果字母不表示元音就无法正确表示词语的语音形式,也就无法阅读,所以希腊人在借用腓尼基字母的时候就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对某些字母加以变化来表示元音,通过这种方法增加了元音字母,从而创制了既表示辅音又表示元音的音位文字。这些事实都说明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是有影响的。但是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的影响也不能绝对化。说语言的特点制约了文字的特点,什么样的语言只能使用什么样的文字系统,这种绝对化的观点至少目前还缺乏证据,因为同一系属、同一类型的语言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以及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的实例并不少见。同属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就采用不同的文字系统,一种是意音文字,一种是音位文字;越南语在过去几百年内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可是过去使用的是在汉字基础上形成的属于意音文字系统“字喃”,现在则改用拉丁字母的表音文字系统。这些就是最好的证明。 2答:文字也会对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文字对语言的影响主要是帮助语言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使语言的功能大大加强和扩展了。其次,文字的类型会影响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因为在现代社会里语言之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书面语进行的,文字类型相同会促进这种影响,而文字类型不同会在不同程度上阻碍这种影响。不过,总的说来,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有限的。无限夸大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没有根据的。有人说文字怎么怎么影响了语言,例如说汉字可以创造新词,不同的字形可以区分不同的词语等等,这都是根本不区分文字和书面语,甚至把文字和语言混为一谈了。如果语言中没有“种”、“众”和“重”这三个不同的词语,文字怎么能强行区别?现代汉语经常利用古汉语的词语来创制新词,这跟西方语言经常利用古希腊拉丁语词根来创制新词一样,这是利用古代语言的实例来创制新词的实例,不能说是文字本身能创制语言中的新词新语。总之,现在说的文字的种种神奇作用,归根到底都是语言本身,包括口语和书面语的作用,并不是作为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的文字的作用。第三节 文字的起源和演变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世界上保存下来比较完整的三种最古老的文字,即距今五千多年前出现的 和 以及距今千千四百年左右的 2文字起源于 和 。 3高度象形的古苏美尔文字,用 记录表示实物的词语,用 记录多音节的人名的读音,用 表示数字。 4古埃及的文字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分化出三种不同的字体,即 、 和 。 5古老的独立发展起来的“自源文字”总是选择 作为制定字符的依据,因此后人又称之为 。 6自源文字利用原有的意符间接表音的作用,假借某些意符作为表音的字符,这样这些文字都既有意符又有音符,因此,这些文字又都是 。 7腓尼基人借用古埃及文字创造了辅音文字,也就是 的拼音文字。 8文字演变的一般趋势是 。 9文字发展的三阶段论认为,文字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 三个阶段,即 、 和 。 10汉字合体字里面的 是表意字符, 是表音字符。 11汉字大致经历了 、 、 、 这么几个不同字体的阶段。 12唯一到今天还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是 。 二、名词解释题 1象形字 2. 会意词 3. 独体字 4合体字 5偏旁 6. 形旁 7声旁 三、单项选择题 1. 文字起源于( )。 A结绳 B图画和契刻 C系珠 D. 契木 2惟一今天仍在继续使用的自源文字是( )。 A汉字 B古埃及文字 C. 苏美尔契形文字 D玛雅文字 四、判断题 1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 ( ) 2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字形都是象形的,这正是记事图画在文字上留下的痕迹。 ( ) 3汉字从诞生至今天,一直保持着表意体制,字形发展的符号化趋于不明显。( ) 4汉字不仅表意,也表音。 ( ) 5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不会影响文字的发展变化。 ( ) 6随着汉字的字体的改变,汉字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 7结绳跟文字的起源有着直接的关系。 ( ) 8古埃及文字的碑铭体用于特别庄重的场合,它是一种象形程度很高的文字符号,但是已经是可用来书写古埃及语的成熟的文字。 ( ) 五、简答题 1简要说明结绳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的关系。 2应如何看待“文字发展三阶段论”的观点。 3. 简述汉字字体的演变。 4简述东汉许慎的“六书说”。 5如何理解“由于汉字字形的变化和简化,声旁和形旁的作用已不那么明显了。” 6。举例说明什么是象形字,指示字和会意字。 六、论述题 1“已知的所有自源文字都是意音文字?词语文字”,如何理解? 2为什么说“汉字的偏旁跟用作独体字的意符和音符不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古埃及文字 苏美尔文字 中国的甲骨文 2图画 契刻 3象形的图形 假借的“形声字” 刻画 4碑铭体 僧侣体 平民体 5词语 词语文字 6意音文字 7只写辅音音位而不写元音音位 8最初近似图画的字形逐步趋于线条化,趋于简化 9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阶段 音节文字阶段 音位文字阶段 10形旁 声旁 11甲骨文和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12汉字 二、名词解释题 1 象形字:如夕一月、¥草、 )水这些字都是简化了的实物的图形,传统文字学称之为象形字。 2. 会意词:有些属于行为动作的词语只得用某些已有的字的复图形来表示,传统文字学称这些字为会意字。 3. 独体字: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单纯字符称为独体字。 4. 合体字: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复合字符称为合体字。 5. 偏旁:汉字文字学把合体字中的独体字称为偏旁。 6形旁:汉字文字学把表意的偏旁称为形旁。 7声旁:汉字文字学把表音的偏旁称为声旁。 三、单项选择题 1B 2. A 四、判断题 1X 2 3X 4 5. X 6. X 7X 8 五、简答题 1答:有一种意见认为文字起源为“结绳”,但从谈到结绳的种种资料来看,结绳都只能起一种记数的作用,或者起一种帮助记忆和提示的作用,并没有跟任何一种语言单位结合,而且现在已知的任何一种文字也都没有迹象表明脱胎于结绳,因此,结绳只是在文字诞生以前人类使用过的一种记数、帮助记忆和起提示作用的工具,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关系。 2答:文字发展三阶段论认为文字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阶级、音节文字阶段和音位文字阶段。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就造字的方法而言的确大都是“象形”的,就其跟语言单位的语义和语音的关系而言也的确大都是“表意”的字符都是后起的,而就表音文字而言,大致先有音节文字,后有音位文字。从使用字符的多寡和学习的难易而言,的确音位文字使用的字符是最小的,是最经济、最容易学的,音节文字次之,意音文字或词语文字使用的字符最多,最不经济,因而也最复杂,最难学。但是,一个符号系统的优劣首先应该就其功能而言。就服务于语言的功能来说,以上各种文字似乎都能很好地为有关的语言服务,难分高低,似乎说不上哪个高级,哪个低级。这个问题可以暂时不做结论。 3答: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到现代汉字,在字形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字体的演变。汉字大致经历了甲骨文和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这么几个不同字体的阶段。其中甲骨文和金文是同时代的,可能只是使用场合和书写材料不同形成的不同的字体。小篆是经过规范化了的,但是形体太繁,在简化趋势的冲击下,很快就让位于隶书和楷书。隶书出现得比小篆还早,可是成为一种通行的字体比小篆晚。甲骨文和金文象形程度还比较高,还没有完全线条化。隶书和小篆都已经完全线条化了。楷书最早在魏晋之际就出现了,但是到南北朝时期才开始使用,到隋唐时代才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化,而不久就出现了印刷术,从此汉字的字体也就基本上稳定下来了,但是字形简化的趋势始终没有停止。至于行书和草书不是普遍通行的规范字体,可以看作一种别体。 4答:东汉的许慎在他的著作说文解字的叙中对当时流行的文书的理论作出了解释,他认为:“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音,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挠,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孝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的解释对后人理解文书的理论提供了重要依据。 5答: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复合字符称为合体字,而把合体字中的独体字称为“偏旁”,把表意的偏旁称为“形旁”,把表音的偏旁称为“声旁”。汉字的形旁和声旁原本是独体字,但是用作形旁和声旁时,往往形体发生变化或简化,更由于语音和字形的演变以及社会的发展,到了后代,很多形旁和声旁除了文字学家还能辨认外,普通人都已经难以辨认。在普通人眼里现代汉字中的声旁和形旁,特别是声旁,已经很不明显,例如“江”从“工”声,现在已经不大好理解,“都”从“者”声就更不好理解了。因此必须记住,文字学 给字符分类一般都是根据最初创制有关字符的时代的形体和读音来分类的,不是根据现代的形体和读音来分类的。就创制文字的初期 来说,形旁跟原来的独体字在形体上应该是基本一致的,虽然有所变化或简化,但是还是不难辨认的,声旁跟整个合体字的读音应该是同音的,至少是十分接近的。到了后世,不少独体字和合体字的界限就慢慢模糊了,声旁和形旁的作用有时候也就不明显了。 6答: (1)以下是商代后期甲骨文的一些例子: 日丫(日月草木)这些字都是简化了的实物的图形,传统文字学称之为象形字。 (2)有些属于行为动作的词语只得用某些已有的字的复,合图形来表示,传统文字学称这些字为会意字, 步,从两止,表示两足向前进。弱降,从阜从洚,表示两足由高下降。 立,从大从一, 表示人立于地。(f堕,从阜从倒人,表示一人由山阜下堕。挫出,从止从口,表示足由口走出。-勺陟,从阜从步,表示两足登山。 六、论述题1答:古老的独立发展起来的“自源文字”总是选择词语作为制定字符的依据,这大概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大都认为最明确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如果一种语言的词语绝大多数是多音节的,并且音节的界限不那么明确,那么选择词语作为制定字符的依据,就是十分自然的。例如古埃及文字的字符,不论是单纯的字符,还是复合的字符,代表的语言单位都是词语,不管这些词语是单音节的还是多音节的。因为这样的文字以词语作为字符代表的单位,所以后人称之为“词语文字”。从已知最古老的自源文字来看,最初的字符都是表意的,不论字符的图形结构是“象形”的,还是“会意”的,还是“指事”的。但是语言中有些词语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特别是一些虚词和语法形态更是没法用图形来表示的,只能用表音的办法来记录。自源文字最原始的字符图形没有直接表音的,这大概是没法用图形来直接表示语音的原故。不过表意的字符直接表意,也间接表音。所以自源文字都是利用原来有的意符间接表音的作用,假借某些意符来作为表音的字符,也就是音符。因此,这些文字就既有意符又有音符,所以这些文字又都是意音文字。 2答:汉字合体字里面的“形,旁”是表意字符,但是跟独体字中的表意字符不完全相同。由意符构成的独体字是跟语言中确定的词语相联系的,如“人”指的就是语言中的ren“水”指的就是语言中的shui等等。但是合体字中的形旁只表示某个语义类别,不跟语言中的具体词语相联系,如“江,河,湖”等合体字中的“水”旁就只表示这些词语都跟“水”有关,只是起一种语义分类的区别作用。汉字合体字里面的“声旁”是表音字符,但是情况比较复杂。一部分声旁在合体字里面的确只表音,不表意,如“花朵”的“花”里面的“化”,“蚊”字里面的“文”。可是另一部分声旁作为独体字的时候原来就是一个表音字符,是通过语音上的联系来表示某个词语的字符,因此是有相应的语义内容的,而在合体字里面加上去的形旁只起区别作用,并不承担合体字所代表的词语的语义内容。例如“左”加形旁“人”成了“佐”,“右”加形旁“人”成了“佑”,人旁只起区别作用,表示加了人旁以后,原来的“左”和“右”都成了动词,就像现代人造的形声字“掮”一样,形旁的“手”只起区别作用,表示“肩”加了手旁就成了动词,而有关的词语的语义内容仍然是由原来的独体字的音符,也就是现在合体字中的声旁来承担的。因此有人认为这些偏旁实际上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意符或音符,至少跟用作独体字的意符和音符是不完全相同的。第四节 文字的创制和改革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 为没有文字的民族语言创制文字的工作在四五十年代形成了一个高潮,国外称这项工作为 。 2为原来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是为了适应 的需要。 3我国以 年代起为侗、苗、瑶、佤、哈尼、傈僳、纳 西等十几个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创制了使用 字母的拼音文字。 4为一种有方言分歧的语言创制文字首先要解决 问题。 5创制一种文字的成败很大程度上最终要取决于 6文字改革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 ;一种是;还有一种是。 二、简答题 1简答“文字的创制”的含义。 2. 简述文字的创制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3文字改革有哪些情况。 4“只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是文字改革的一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5 “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字符类型变了”是文字改革的一种情况,请举例说明。6“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也是文字改革的一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语言规划 2社会 320世纪50年代 拉丁 4以哪一种方言为基础方言 5使用这种文字的人民 6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 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字符类型变了,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 二、简答题 1答:文字的创制在这里指的是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还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不涉及历史上各种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创制过程。 2答:多年来世界各地在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有一些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为一种有方言分歧的语言创制文字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棉花纤维质量分析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浆料复卷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芳烃抽提装置操作工突发故障应对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聚氨酯弹性层施工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信息技术发展试题及答案
- 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点试题测试卷
- 银行债券笔试题库及答案
- DB33-T 1261-2021 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 银行写作试题及答案
- 人力资源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地铁轨道安全培训报道课件
- 2025年征信题库及答案
- 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一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2025秋新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老挝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 2025年社工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
- 建设工程项目协同作业方案
- 同城理发店转租合同范本
- 问题解决策略:反思 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国防竞赛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