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05气体动理论.ppt_第1页
text05气体动理论.ppt_第2页
text05气体动理论.ppt_第3页
text05气体动理论.ppt_第4页
text05气体动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气体分子动理论KineticTheoryofGasMolecules 一 研究的对象气体分子 二 研究的目的了解气体的宏观状态参量 温度T 压强P 内能E等 与分子微观运动之间的关系 三 研究方法统计 1摩尔物质分子数为 个 mm3 牛顿方程 统计 布朗运动 1827年 1 掷硬币 各面出现的概率为二分之一 前言Preface 2 概率分布实验 3 成绩统计 成绩 人数 平均成绩 伽耳顿板 设一容器 用隔板将其隔开当隔板右移时 分子向右边扩散 5 1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EquilibriumStateandIdealGasEquationofState 一 平衡态 但从微观上看 分子仍作无规的热运动 故称热动平衡 各处的密度 压强 温度等不变 二 描述气体宏观状态的参量 复习 宏观状态大量分子的集体状态 1 体积V m3 气体所占的空间 1m3 103L 2 压强p作用在器壁上单位面积上的力 从力学角度描述 注意 a 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量分子对器壁的碰撞 给予壁一冲力 b 单位 工程上 大气压 atm 气象上 巴 3 温度是气体冷热程度的量度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标 单位 开尔文 k 把水的三相点 triplepoint 纯冰 纯水和水蒸气平衡共存的状态 的温度规定为273 16开尔文 K 0K是指绝对零度 三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式中 M为气体质量 为摩尔质量 R为普适气体常数 在国际单位中 平衡态时状态参量 P V T 间的关系 1 理想气体的模型是 分子可视为质点 本身的线度 分子之间的距离 以至可以忽略 分子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 除碰撞的一瞬间 10 8秒 外 分子与分子 分子与器壁之间无相互作用 自由地无规则运动的弹性小球 一 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及其统计假设 5 2理想气体的压强IdealGasPressure 2 宏观统计假设 平衡态 各处的分子数密度应相等 分子沿各方向运动的概率相等 只要一种平均值不等 则气体就不均匀 密度就不会相等 分子速度的各种平均值都相等 二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气体的压强是大量分子对器壁的碰撞而产生 设体积V的容器 内有N个质量为m的分子 A1 分子沿X方向的分速度 1 速率为的分子与A1面碰撞一次给器壁的冲量 2 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A1的冲量 给予A1的冲量 3 平均冲力 A1 4 气体的压强 分子数密度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令 为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则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揭示了压强产生的本质 注意 1 压强决定于分子数密度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实验规律 温度与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说明 温度的统计意义 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 气体摩尔数 玻耳兹曼常数 5 3温度的微观意义StaticalMeanningofGasTemperature 若温度相同 不同气体的平均平动动能 分子的方均根速率 相等 已知 解 例 两容器中分别贮有理想气体 压强为760mmHg高 温度为270C 问在1cm3中有多少分子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方均根速率分别为多少 方均根速率 氧气 氢气 5 4理想气体的内能TheInternalEnergyofIdealGas 前面我们研究气体动能时把分子看作弹性小球的集合 我们发现当用这一模型去研究单原子气体的比热时 理论与实际吻合得很好 但当我们用这一模型去研究多原子分子时 理论值与实验值相差甚远 1857年克劳修斯提出 要修改模型 不能将所有分子都看成质点 对结构复杂的分子 我们不但要考察其平动 而且还要考虑分子的转动 振动等 下面研究包括平动 转动的理想气体的能量 1 自由度决定物体的位置所需的独立坐标数 质点 三维空间 细棒 既有平动又有转动 决定质心 X Y Z 确定角位置 三个平动自由度 三个转动自由度 一 自由度 刚体 2 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理想气体 温度不太高 刚性分子 1 单原子分子 2 双原子分子 3个平动自由度 2个转动自由度 3 多原子分子 3个平动自由度3个转动自由度 视为刚体 二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两边同乘 上式表示沿各坐标运动的平均平动动能都相等 都等于 在热平衡状态下 物质分子的每一个自由度都具有相同的平均动能 在温度为T时其数值为 能量均分原理 对转动自由度怎样 对刚性分子 大纲要求 例如 氢气 H2 在高温下两氢原子之间就有振动 氯气 Cl2 在常温下便有振动 这时可以看作由两质点组成的弹性谐振子 对双原子分子 6个自由度 对多原子系统 N 3 3个平动自由度 t 3个转动自由度 r 3N 6 个振动自由度 s 不证明了 实际气体 了解 原子之间还有振动 不能看成刚性分子 三 理想气体的内能 理想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 故理想气体的内能应为各分子总能量之和 单原子i 3双原子i 5多原子i 6 刚性 物质的内能 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1mol理想气体的内能 结论 理想气体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摩尔理想气体的内能 例 贮存有氮气的容器以速度100米 秒运动 若该容器突然停止 问容器中温度将升多少 已知 求 解 氮气的宏观动能将转化为其内能 5 5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规律MaxwellSpeedDistribution 引 温度和压强都涉及到分子的平均动能 即有必要研究一下分子速率的规律 这个规律早在1859年由麦克斯韦应用统计概念从理论上推导出耒 尔后被实验证实 1930 1934年我国物理学家葛正权测了铋 Bi 蒸汽分子的速率分布 实验装置如图 下面列出了00C温度时氧气分子按速率分布的情况 100以下 1 4 100 200 200 300 300 400 400 500 500 600 600 700 700 800 8 1 17 0 21 4 20 4 15 1 9 2 4 5 900以上 800 900 2 0 0 9 是对应区间的分子数 一 分布函数的意义 实验数据的图示化 f v v 故 分布函数表示 在速率的附近 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气体分子的速率处在v附近单位速率区间的概率 归一化条件 二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1859年理论推导得 式中 T为热力学温度 为分子的质量 为玻耳兹曼常数 温度相同 气体分子不同 3 温度对分子速率分布曲线的影响 温度不同 4 分子质量对分布曲线的影响 如 氢气和氧气 例 氧气分子 T1 T2谁大 那条曲线代表氢气 三 分布函数的应用 1 平均速率 所有分子的速率的算术平均值 由分布函数 为分子速率在附近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