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损坏预防及改善.ppt_第1页
注塑模具损坏预防及改善.ppt_第2页
注塑模具损坏预防及改善.ppt_第3页
注塑模具损坏预防及改善.ppt_第4页
注塑模具损坏预防及改善.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奥联注塑模具压模损坏预防及改善总结 试验试制部工艺科王信明2016 6 11 一 模具压模损坏大体分为两种 主要是因为作业员未取产品或是过于粗心大意 特别是夜班作业员疲劳作业 下班未注重休息 睡眠不够等 或是 模具得不到及时维护保养而造成的损坏 造成 例如 作业员操作时未取产品即合模 自动生产机器 制品未脱落连续合模 模具表面有胶丝 连续合模 模具分型面未按规定保养 不清洁 长时间生产的模具 未按规定对模具打顶针油 活动部件锈蚀拉毛等 滑块不打黄油 卡死 模具合模生产时 机器未使用低压锁模功能 或低压锁模功能失效 压力 位置调校不适当等 滑块安装错误或滑块不在位置等 造成压断斜导柱 1 人为原因造成 一 模具压模大体分为两种 模具有强制回位机构 上下模省事 未按作业要求安装 调机员调机时 未做生产调试前的检查 或存侥幸心理 在做模具动作实验时 认为模具动作比较顺畅 模具可以生产 模具不会有损坏 现场模保人员在对模具维护保养时 不细心 碰伤模具 或保养修理后 模具部件装错 装反 装模后未检查到位等 制品粘模 作业员盲目取件 夹钳或刀片碰伤模具 模具上模后 上下模员对模具动作原理 认识不够 如中子抽芯未退出 擅自开合模具 拉坏中子滑块或镶件等 1 人为原因造成 一 模具压模大体分为两种 主要是模具制造与设计粗糙 不到位而造成的 例如 滑块经过顶针位未设计安装复位开关 强行复位装置等 顶针滑块等没有间隙或间隙过小 造成模具生产受热或短时期运作烧死而未复位 导致撞模 中子抽芯 顶针 滑块等没有复位开关 顶针 斜顶块等无限位造成顶出过长 顶出断针卡死或与滑块干涉等 顶针底部未设计定位销 斜顶及滑块未设计油槽等 2 模具本身设计与制造的缺陷 二 常见模具损坏案例 模具方面 1 滑块经过顶针位的模具 如TBQ 53连杆模见图 滑块与顶针相撞 滑块底部有顶针 顶针未回位 滑块将顶针铲断 滑块撞坏 二 常见模具损坏案例 模具方面 处理方法 强行复位机械设计 顶针复位开关 不得随意调整复位开关行程复位开关需连接器注意开关触角间隙 顶针强拉复位设计 顶杆连接牢固平齐螺杆连接需拧紧机器顶出行程调校设当 二 常见模具损坏案例 模具方面 2 顶针卡死 模具长时未生产锈蚀模具未及时维护保养模具冷却效果差 膨胀咬死 顶针卡死 顶针孔拉毛 铁销顶针卡死 顶针断 撞坏前模 二 常见模具损坏案例 模具方面 处理方法 1 严格按照 模具保养细则 对模具顶针滑块等活动部位进行定时加油 2 顶针动作行程与顶针方式 震动 重复 停留 要按照不同产品调校 3 顶针 特别是斜顶 滑块等对插部位要开有油槽 4 模具按保养计划 每月定期及每班定时保养 增加中托司 增进顶针动作精度 防止顶针磨损 参数设置 确定设定模具低压锁模保护功能 压力设置最小化 二 常见模具损坏案例 模具方面 3 夹料头 机器射嘴温度过高或失控 流延参数设置不当 托丝模具浇口顶针有拉料钩 料把无脱离作业员作业 料把未取 关门合模 二 常见模具损坏案例 模具方面 4 抽芯未到位或是撞顶针而损坏 还有一种人为的为动作顺序错误即到底是先合模还是先抽芯再合模 抽芯动作的顺序即是先抽芯再合模动作还是先开合模动作再抽芯 宗旨为开合模动作不会干涉到抽芯为基准 模具尽可能采用限位开关来控制动作 油缸中子抽芯无任何防护装置 与中子电子阀异常或滑槽拉毛 导致滑块不到位 压坏模具 二 常见模具损坏案例 模具方面 处理方法 加装限位开关 以及前面介绍 同时加装顶针复位开关 在参数表上记录动作顺序 油缸安装行程开关 用行程控制中子进退 顶针安装复位开关 中子油管连接 注意进退中子阀 行程开关正确连接 确认模具顶针复位与抽芯动作及开合模先后顺序 后实验模具动作 多组中子抽芯 必须了解抽芯动作顺序 以及开合模动作顺序 二 常见模具损坏案例 模具方面 5 定位环安装 模具下滑掉落 溢料 这种情况也可能属上模人员未对准 也可能属模具分中不对致使定位环未做准 也或是机器射台中心不一致 易导致模具下沉 掉落易导致模具鲫嘴与机器射嘴不对应 导致漏胶 溢料 射嘴损坏 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产品易打不满 状态不一致 二 常见模具损坏案例 模具方面 6 顶针或滑块装反 需有定位 此类顶针有半边是凸出的 装反易撞伤前模 顶针底部应加装定位销或半圆 二 常见模具损坏案例 人为方面 主要责任调机技术员和模具修理人员 1 长时间不打顶针油 滑块黄油 不清理模面等 滑块不打黄油顶针与斜顶严重严重擦伤和卡死擦伤和烧死 注塑车间在线保养 顶针咬死 部回位 顶针加油 二 常见模具损坏案例 人为方面 2 模面胶丝 致使模面塌陷 批锋较多需遵照 模具保养流程细则规定 对活动部分2H保养清洁一次 二 常见模具损坏案例 人为方面 3 装卸半边模 上下模员操作 班长 主任等监督执行 必须要用手扶住 防止模具惯性甩出 撞伤另半边模 上半边模必须先将导柱放入导柱孔内 人手装半边模推入另半边模内 特别留意带滑块的模具 应用手扶着 对准模具定位导柱孔 二 常见模具损坏案例 人为方面 4 硬物 刀片 剪钳 扳手 入模腔内取产品 主要是员工操作与组长 调机技术员培训监督 作业员取件手中不可带刀 夹钳之类铁器 更不可野蛮取件 应轻拿取出模具修理人员修模 保养 安装模具等动作后 要检查模具周围及模腔内有无遗留工具 如扳手 螺丝等调机人员调试或保养 严格按照流程进行调机钱的检查生产中制品断胶 应汇报调机人员或班长 作业员不可擅自取胶取胶时 需用铜棒之类工具 不可使用硬质工具 必要时下模修理 二 常见模具损坏案例 人为方面 5 热流道损坏 主要损坏原因有 a 漏胶导致损坏 b 漏水导致短路 c 接线不对导致短路注 热流道请先通水再通电 二 常见模具损坏案例 人为方面 6 机器低压锁模调校设置使用根据奥联注塑机器型号和吨位 一般压力设定为0 10 速度10 25即可 请根据不同吨位机器设定 行程为一到半个产品厚度开始 到1 3MM转高压 模面基本合拢 如 低压锁模压力 速度 位置配合设定好 奥联160T以上低压锁模设定 奥联150T以下低压锁模设定 二 常见模具损坏案例 其它方面 7 其它方面 1 顶出高度太高 损坏顶针 模具需装限位钉 技要调机不要太长 2 码模夹装得太少 模具松动或模具未装紧 开模时 拉断导柱或模具掉落 3 维修动模或静模 修好后 动静模方向不一致 动静模装反方向 需要模房在模胚上打字以及模胚导柱错位 4 大机台装小模具 合模力太大 损坏模具 长批锋 有锁模力公式可以计算F PA 5 调机时顶针过短或是方式不对致使产品不易顶落 6 安装嵌件不正确或偏差导致压模 三 知识积累 1 模具初始试模时 调机人员在前期试模工作中 秉承 试模的目的是发现模具的缺陷 要让模具试应工艺 要让批量生产时能够正常 进行调校2 试模调机人员主要工作 a 模具可预见的防止或延缓生产过程中自然损坏 例如 油槽 中司托 避空等模具设计及制造缺陷 b 防止生产过程中模具人为损坏 采用一些方法或装置与 防呆 措施来预防 复位开关 强行复位 吹气装置 模具安装及低压锁模装置等 c 降底模具生产过程中的加工难度与不良率 水口开设位置及数量 试模报告与参数表中记录易发生和已发生问题点 难点如何处理 建议采用什么样的模具配套设备 d 降低模具生产周期 提高效率 冷却水道分布 水口设计等 四 总结 目前注塑车间模具通过这两年持续改善 对模具安装有效防护装置 如强行复位机构 行程开关与机器同步连接 新模在前期评审设计时 都已考虑模具后续生产异常点 杜绝模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