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 南京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1页
统计学 南京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2页
统计学 南京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3页
统计学 南京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4页
统计学 南京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摘要: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南京财经大学部分大学生消费状况作了抽样调查,并辅以一定的互联网调查,获得了大学生消费支出及影响消费支出的相关变量的样本数据。首先对所得的被调查者基本信息进行的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为了找出影响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又从统计回归模型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以上数据。最后,找出他们在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一、引 言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超过一千七百多万,位居世界第一。他们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购买力的滞后,使得他们的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态势。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而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渐趋形成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因此,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法获得了南京财经大学部分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及影响消费支出的相关变量的样本数据,并据此进行了统计分析。目的是为找出他们在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最终希望以此能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合理使用有限的经济收入,甚至能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2.研究的意义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当代大学生更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而不应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大学生的不良消费习惯不仅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还会在某种程度上扭曲校园人际关系,增加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因此,对当前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使其真正成为四有“新人”,无疑是迫在眉睫的了。关注在校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和把握他们的生活方式及其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满足他们的合理消费愿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进步。显然,这是一个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历史意义的课题。 (二)本文研究主题和切入点本文对在校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家庭收入和大学生的个人收入是影响其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这里的研究侧重于其影响大小或重要程度。虽然我国在校大学生消费支出的资金来源主要由其家庭提供,但是大学生的家庭收入并不等同于其可支配收入,这种情况下,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与其家庭和个人收入之间就不一定是一种线性的关系,本文将采用相应的模型来对此进行研究。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打工收入等非常之少而且不稳定,这种情况下其个人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如何,文章也将进行分析。除了家庭收入和个人收入两个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到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消费需求。鉴于调查的可行性,本文主要考查在校生谈恋爱的行为、独生子、性别、是非农村生源、学生所在年级、所在专业是否对其消费支出产生影响。除了关注这些变量在统计上的显著性,在研究的范畴里面这些变量的重要程度如何也是本文的主要关注所在。二、大学生消费状况数据分析 (一)数据收集情况1.问卷的编制 采用自制的大学生生活消费收支状况调查问卷(见附录1)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选择题19项,开放式问题1项。措辞简洁、中性、明了。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的基本情况、生活费来源、主要消费支出等方面。2.问卷的测施与回收本文研究对象为南京财经大学部分在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为了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对各大学三个年级的学生做了消费抽样调查,调查采用以宿舍为单位,随机抽取部分男女生宿舍进行调查。另外还有一些互联网上的调查。调研期间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返回问卷370份,最终得到有效样本329份,对于所有的极端样本值都在事后进行了二次调查,以确定其真实性,对所有确认并有效样本进行了随机抽查,确认样本可信。同时,还通过网络进行了部分互联网上的调查。(二)被调查者基本信息统计分析1.学生来源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南京财经大学部分大学生以及互联网上的调查。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表1 学生基本情况统计表来源性 别年级学生总数(人)男女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问卷调查15517412510797329互联网调查7477714733151 另外,此次被调查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城市和农村两个各具代表性的家庭单位。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学生中,城市家庭学生有137人,占总人数的41.64%;农村家庭学生有192人,占总人数的58.36%。互联网调查151人,城市家庭学生81人,占总人数的53.64%,农村家庭学生70人,占总人数的46.36%。2.家庭月收入情况 此次被调查学生家庭月收入分为八个级别。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者中家庭月收入最低为500元以下的占1.7%;家庭月收入最高为3000元以上的占5.3%;家庭月收入所占比重最多的为12001500元,占31.3%。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 2 学生家庭月收入情况统计表家庭月均收入(元)家庭月收入分布状况()500元以下 1.7600800元 2.58001000元 7.310001200元 10.612001500元 31.315002000元 21.320002500元 18.53000元以上 6.9合 计 100.03.学生生活费来源 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有以下途径:父母、亲戚支助、助学贷款、勤工俭学以及其他等。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表 3 学生生活费来源统计表 数据来源父母 亲戚资助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其它遗漏 问卷调查 87.18 6.99 3.26 1.86 0.58 0.13互联网 77.487.95 12.58 1.97 0.00 0.024.学生月生活费支出 学生月生活费支出分七个档次:400元以下、400500元、500600元、600700元、700800元、800900元、1000元以上。 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表 4 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月生活费支出情况统计表 学生月生活费支出 学生月生活费支出分布状况(%)问卷调查互联网调查400元以下 8.226.52400500元 18.7513.91500600元 22.5127.15600700元 26.8317.58700800元 14.7613.63800900元 5.4913.251000以上 3.437.93合 计 99.9999.97遗 漏 0.010.035.学生各项支出排序 学生各项支出包括:伙食费、服装费、书本资料及学习用品费、日用品费、娱乐休闲、上网费用、请客吃饭、通讯费、恋爱支出、其它费用等。具体数据如表5所示:表 5 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各项支出排序统计表支出项目 支出费用分布状况()排序问卷调查互联网调查问卷调查互联网调查服装费 25.43 16.7113生活费用 18.50 23.5921通讯费 13.66 11.5635 日用品费 13.3917.5042书本资料及学习用品费 10.5812.8154上网费用7.99 11.2566娱乐休闲 5.14 2.7177请客吃饭4.16 1.7189恋爱支出 1.102.1398其它0.05 0.031010三、大学生消费现状和结构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生活消费状况调查资料的统计整理,及通过建立模型得出的结论,可得出目前南京财经大学部分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和消费结构特点,主要结果如下:(一)理性消费是主流 调查显示,近70%的大学生,每月消费基本在700元以下,按照食品支出300元/月,基尼系数0.4计,每月消费也在750元左右,基本上还是比较节省的。从本次调查中发现:当月底有余,大约65%的同学选择存入银行或留作下月生活费。在消费理念上,大约50%的学生选择能省则省,因此,整体上大学生消费观念是理性的。大学生毕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本质。(二)学习消费投入不断增加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与竞争压力,大学生们都不断用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通过购买书籍、参加培训班、参加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出国考试等等,为自己升学求职就业增加砝码。教育消费的空间十分广阔,这种消费不会忽冷忽热,而是一种可持续的消费热点。在学生的消费支出中,直接或间接用于学习,提高自己知识水平、能力和素质的消费占较大比例。在我们的调查中,仅有4.8%的学生没在学习方面消费。(三)消费与社会发展同步随着电信业和IT业的迅猛发展,手机和电脑已经从奢侈品成为大学生必备的消费品。调查数据显示,在我校大学生中手机拥有率为68.7%;32.8%的学生拥有个人电脑。同时,手机话费、电话卡费、网络费也成为大学生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与社会进入网络电子时代是同步的。大学生知识丰富,对社会主流趋向的把握是十分准确的,但是,这也有个度的问题。(四)存在一定的过度消费调查显示,有30%的学生月消费在700元以上,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比例,加上学费、寒暑假的花费,一个学生一年的花费要远超出12000元,毕竟学生的费用大都来自于家庭,说明大学生还存在过度消费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有朋友来往,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吃饭首选地点是饭馆,这与还没有自立的学生身份是不太相称的;部分男生女生交往费用也比较高,尽管交往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产生过大的费用却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五)消费个人私事论 消费个人私事论在大学生中有一定市场,认为钱在我的口袋里,不偷不抢的,我高兴怎么花就怎么花,别人谁也管不着,也管不了。甚至部分教师也不愿去干预、评价、引导学生的消费,认为只要学生的消费水平和家庭收入是相当的,就可以不去管他;认为追求高消费是人性的选择。笔者认为“个人消费论”不能助长,这样下去有可能诱发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个人主义;同时会导致学生中不平衡心理的滋生,甚至可能诱发犯罪。(六)恋爱消费愈演愈烈目前大学校园内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大学生在恋爱方面的花费也着实不菲。情人节大捧的玫瑰、生日时精美的礼物、周末时逛街、看电影、吃饭、购物,任何带薪情侣们采取的拍拖方式,他们也一样都不会少。难怪常常有家长从孩子突飞猛进的花销中轻易窥破了青春的秘密。四、总结与展望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笔者认为当今的大学生消费并不是普遍处于一种很高的消费状态,大学生的家庭收入和个人收入对大学生消费不具备决定性的影响。对于家庭收入,将其视为大学生消费支出的最大的流动性约束并不太妥当,应把家庭提供给学生的生活费用视为大学生面临的实际流动性约束更加合适。而其他的实际因素是决定大学生消费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交际增加决定了高年级的学生有更高的关于交际的支出;独生子女更加受到家庭的宠爱,从而有更多消费的习惯,其消费支出显著增加;农村的孩子更加勤俭,正如在分析中我们看到的, 比来自城市的学生明显地更少消费;专业因素影响到大学生打工收入和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也对目前的消费产生影响,如分析中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明显比其他大学生消费支出高就说明了这一问题。最后,本文只是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没有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变迁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不经过面板数据的分析研究是不完整的,这是今后继续该方面的研究所要努力的方向。同时,希望广大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们也多关心和重视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消费状况的研究和探索。附录大学生生活消费收支状况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 您好!下面这张问卷是关于大学生消费收支状况的一些话题。这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形式,仅供调研之用,并不涉及您的个人利益。因此,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谨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完成全部题目。请在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选项下面划“”。对您的协助表示真诚的感谢! 1、您的性别: A、男 B、女2、您是否是独生子(女): A、是 B、不是 3、您的年级: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4、您现在所学专业: 5、您来自: A、农村 B、城市6、您的家庭月收入情况:A、500元以下 B、600800元 C、800元-1000元 D、1000元-1200元 E、1200元-1500元 F、1500元-2000元 G、2000元-2500元 H、3000元以上7、您的月生活费支出在:A、400 元以下 B、400-500 元 C、500-600 元 D、600-700 元 E、700-800 元 F、800-900 元 G、1000元以上8、您的生活费主要来源是:A、父母 B、亲戚资助 C、助学贷款 D、其他 (请注明)9、如上题选勤工俭学,您的月收入是: 元10、您的各项月支出为:A、伙食费 元; B、衣着 元;C、学习费用(包含书本资料,培训班等) 元;D、日常用品(包括洗涤、护肤化妆及其他日用品、小百货等) 元;E、娱乐休闲 元; F、上网费用 元; G、请客吃饭 元;H、通讯话费 元; I、恋爱支出 元;K、其他支出(请写明原因及每月花费金额): 11、您目前是否拥有手机: A、是 B、否 12、若上题选A ,您平均每月的手机费为多少:A、20元以下 B、20-30元 C、30-40元 D、40-50元 E、50-70元F、70-100元 G、100-150元 H、150-250元 I、250元以上 13、您现在每月有盈余吗: A、没有 B、有,但不多 C、有很多 14、若有盈余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