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史以中国近代政治格局划分,将1840年-1949年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1840年-1911年 清末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时期 二:1911年-1921年 中华民国时期(前期) 三:1921年-1949年 中国共产党发展时期 而不以旧的划分方法划分,即将1840年-1919年定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1919年-1949年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清末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时期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1841年) 背景:中西地位逆位 封建腐朽的农业大国落后于工业资本主义国家 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真正原因:扭转贸易逆差,使鸦片贸易合法化和打开中国门户进行殖民掠夺(倾销商品 并掠夺原料)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扩张和掠夺本性 事件: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 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843年 签订中英虎门条约 1844年 签订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影响;鸦片战争打开了闭关锁国的中国门户,也拉开了清政府与列强斗争屡战屡败的序幕,而 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社会的落后,是封建君主专制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的失败,是 自然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失败,也是传文化对西方近代科技文明的失败。也因此拉开 了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序幕,拉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自此,中国领土被 分割,关税、贸易、司法、领海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丧失独立自主地位,经济上逐渐 成为外国资本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演变,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附庸。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背景:封建压迫和外国侵略以及自然灾害促成社会矛盾的激化啊啊啊啊啊啊啊 事件;1851年1月1日 洪秀全于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1853年 南京建制;颁布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1864年7月19日 天京攻陷,起义失败 影响;历时十三年的太平天国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运 动建立在民众对“拜上帝会”的信仰基础上,思想上没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天朝田亩 制度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带有进步意义并吸引鼓动了 大批民众,但这种平均主义理想是难以付诸实践的,而且其要求的是一种绝对平均的小 农经济,违背了时代潮流,具有空想性与落后性,这样的革命纲领难以有强有力的组织 和革命性。而太平天国领导人浓厚的封建意识和皇权思想致使“天京事变”的发生,从 此由盛转衰。后期洪仁玕提出的新的革命纲领资政新篇并未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性质的中国奏效,起义失败成了历史必然。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专制统治和外国侵略者,并为民主革命播下了火种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背景;为防止工业革命发展后带来的经济危机而攫夺海外殖民地与扩大市场,英、法、美三国 提出全面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事件;1856年 英国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1958年 签订天津条约、瑗珲条约 1860年 签订北京条约 1864年 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 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性质相同,而它又加深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性质 洋务运动(1861年-1895年) 背景:一部分开明士大夫开始了开眼看世界,并起了早期的思想启蒙作用;内(农民起义)外 (列强入侵)交困的社会环境要求封建统治阶级挽救危亡,维护政权;而此时相对温和 的“中外和好”局面提供了客观条件 事件:1861年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洋务运动正式开始 安庆内军械所成立,开始了以“自强”为目的的军用工业建设 1862年 京师同文堂成立,开始了近代意义的教育事业 1872年 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开启了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工业建设 1895年 甲午战败,北洋舰队覆灭,标志了洋务运动的终结 影响:洋务运动的失败是由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 的关税权,也失去了对本国企业的保障,在外资压迫、专制体制束缚、小农经济顽强抵 抗以及传统文化的阻碍下,“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不可能走向成功。而封建的企业管 理制度也促成它的灭亡。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促成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促成了阶级 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产业工人和早期资产阶级。而兴办新式学堂,传播近代科技文明, 无疑冲击了传统封建文化和观念,再次启蒙了思想,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并对列强的 武装侵略及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御作用。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改良自救运动,它 的失败表明只有在国家独立自主下才可能实现近代化建设的成功。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 背景: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国,以大陆政策为指导开始了资本主义殖 民扩张。 事件:1984年 日本了袭击中国助朝镇压东学党起义的清军,甲午战争开始193 1985年 签订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影响:诱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与 帝国主义的矛盾空前尖锐,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 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呼吁 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事件:1895年 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也标志改良主义思潮发展为资产阶级改革 运动 1898年 6月11日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正式展开 9月21日 戊戌政变,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最终失败 影响:变法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封建势力过于强大而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相当弱小,变法也 没有寻找依靠强大的群众基础而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而此时列强进入帝国主义 时代,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变法最终在夹缝中失败。 同时,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运 动,更是中国近代第一场实质意义上的思想启蒙运动,再次打击了封建统治,顺应并推 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而这场政治运动也表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只有彻 底的反帝反封才可能实现革命的成功,而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民族资产阶级并不具备这 样的能力 义和团运动(1899年-1900年) 背景: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狂潮使民族矛盾空前尖锐 事件:1899年 朱红灯山东起义 1900年 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影响: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具有盲目排外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但对封建反动势力认识不清而终归 失败,同时又一次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1901年) 背景:义和团反侵略运动成了战争导火线 事件:1900年 八国联军以救护大使馆,帮助清政剿匪为借口发动战争 1901年 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1901年-1911年) 背景: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资产阶级改良呼声使统治阶层开始意识改革对于挽救阶级统治的重要 性 事件:1901年-1905年 改革官制、整顿吏治、建设新军、奖励工商、废科举兴办近代教育 1907年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大纲,以法律形式加强 专制 影响:这是封建统治阶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被迫推行的改革传统的自救运动,主观目的 是加强专制,挽救统治危亡,而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中华民国时期(前期) 辛亥革命(1911年) 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其提供了阶级和经济基础,同盟会和兴中会的成立为其提供了组 织基础(政治基础),而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终促成革命的爆发 事件: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革命爆发 1912年1月1日 亚洲第一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 3月11日 第一步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影响: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民主共和国,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促进了民主 资本主义的发展,极大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民主共和从此深入人心,同时也鼓舞了 亚洲各国被压迫人民起来斗争 新文化运动(1915年-1919年) 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在民国得到快速发展,民主共和从此深入人心,而帝制复辟和尊孔复古成 了运动发起的直接原因 事件:1915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1918年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9年 巴黎和会失败,五四运动爆发, 影响:新文化运动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一场彻底的反封建斗争,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真正觉 醒,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推动中国旧 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中国共产党发展时期(1921年-1949年) 中共诞生(1921年) 背景:在民族资本主义壮大的同时伴随了无产阶级的壮大,为中共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十 月革命的胜利及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中共成立的思想基础;陈独秀李大 钊创办共产主义小组为其提供了组织基础;国际共产主义的援助也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 事件;1921年7月23日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2年 中共二大召开 ,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明确了反帝反封的新民主主义时 期的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有了完整科学的奋斗纲领,也标志着中共创 建臻于完成 1922年 1月 香港海员大罢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大罢工形成第一次工人运动高 潮,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也开始认识到联合其他革命力量 并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影响;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它不仅代表工 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的面 目焕然一新 国民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 背景:北洋军阀破坏共和 事件:1924年 国民党一大召开,阐述新三民主义,提出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927年 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爆发,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影响: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 推动.北伐战争的的迅猛发展,威慑了 帝国主义列强; 并壮大了两党力量,中共借此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 也开始懂 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 背景:四一二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开始镇压中国共产党 事件: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打响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8月7日 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发展阶段的一个转折点,就正了右倾错误,开 始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性转变 9月 三湾改编,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开始了党对军队的 绝对领导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由阶级矛盾转变 为民族矛盾 1934年10月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被迫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8月1日 八一宣言,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背景:随着日本加紧侵华步伐,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转变为中华民族与日本法西斯间的民族 矛盾 事件: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1937年9月23日 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合法地位的谈话,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沦陷,日本制造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1945年 中共七大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 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 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 8月15日 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影响: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 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的 抗日战争是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 背景:抗日胜利后,中国面临如何解决阶级矛盾的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刨插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温泉池设计及施工方案
- 物流配送效率提升方案模板
- 健身文化活动方案策划
- 视频会议系统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
- 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推广策略
- 剑桥英语三级口语考试技巧与模拟题
- 珠海教堂建筑方案设计公司
- 五年级语文看拼音写词语练习题全套
- 城镇小型建筑方案设计案例
- 西方音乐史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血液净化治疗临床应用
- 年产12000吨水合肼(100%)项目环评报告书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2017-0201) 专用条款模板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 养老中心公建民营(一期)项目委托运营合同模版
- 二年级健康成长上册教案
- 医院环境微生物 (3)
-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综合楼
- 百色RNA生物医药项目投资计划书(模板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