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doc_第1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doc_第2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doc_第3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doc_第4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引 论经济的含义经济“经世济民”、“经邦济世”日常生活中意味着俭省节约Economy从希腊文“家庭”与“管理”合并而成,原意是家庭的管理19世纪末,日本学者把Economy用汉字译成日文“经济”清末时,中国曾译为“计学”、“生计学”、“富国学”、“理财学”等1912年8月孙中山在北京的一次演讲中指出,诸多译名“皆不足以赅其义,惟经济二字,似稍近之”。后为我国广泛使用现在经济的含义早已由指家庭管理扩展为泛指人类社会的人们的一切谋生活动 经济学产生的前提:资源的稀缺性“经济”的含义就是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导致资源的优化乃至最优化。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一、广义西方经济学 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 1、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 2、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 3、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二、狭义西方经济学 西方国家居于统治地位的有关经济理论的流行说法。 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阶段:重商主义 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革命 新古典综合派一、重商主义-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1.时期:15世纪-17世纪中期 2.观点:(1)财富:金银 (2)财富主要来源:对外贸易 (3)增加财富的途径:扩大出口、限制进口 3.研究领域:只限于流通领域重商主义者把自己的经济学称作是“政治经济学”法国重商主义者孟克列钦于1615年出版了一本献给国王和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二、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范式的建立1.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2.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英) 大卫李嘉图(英)3.观点:(1)财富:物质产品 (2)增加财富的途径:通过资本积累和分工来发展生产4.研究领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小狗经济分工明确,合作紧密在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节目中,曾经看到以下场面: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居然能把一匹大斑马吃掉!三条小狗是怎样打败大斑马的呢?三、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继承1.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2.代表人物:马歇尔(英)3.研究领域:生产、消费、需求领域 微观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四、凯恩斯革命-范式的革命1.时期: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2.代表人物:凯恩斯 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3.观点: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政府干预4.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8831946),英国经济学家,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他感觉到传统的经济理论不符合现实,必须加以突破,于是便有了1936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在经济学理论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五、新古典综合派-新旧范式的结合1.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2.代表人物:萨缪尔森,1948经济学3.无创新观点: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 主流经济学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合理性,加强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第二: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以便为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要时为拯救其存在提供政策建议。第四节 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著名经济学家、人大教授高鸿业 我国经济学界杰出教育家,西方经济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著名经济学家,资深翻译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鸿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5月17日上午9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高鸿业先生,江苏徐州人1921年出生,无党派人士194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系,获学士学位。1946年进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学习经济学。1952-1954年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助教。1956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56-1957年任美国密苏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1957年,高鸿业先生响应祖国号召,放弃在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回国投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回国后,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从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高鸿业先生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评萨谬尔逊经济学(1988年),现代西方经济学(上、下)(1988年),西方经济学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1994-1996年),西方经济学(1996年),现代西方经济学词典(1996年),一本拯救资本主义的名著(2002年)等;译著有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版和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持翻译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和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二版。高鸿业自50年代起,就致力于研究西方经济学说。他认为,对西方经济学所应持有的态度是:否定其整个理论体系,但借鉴其个别论点、方法和概念;对西方经济学中数学方法应持有的态度是:数学是研究经济问题的工具,它可以为正确的经济学说服务,也可以为错误的学说披上虚假的科学外衣。因此,判断经济学说是否具有科学性,不能取决于是否使用数学方法,而要看其内容是否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关于西方宏观经济管理方法在中国的应用问题,他明确指出,西方宏观经济管理方法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价值规律能发生它调节生产的作用,而价值规律要发生调节生产的作用又必须具备至少四个条件,即竞争、有效率的市场、企业行为必须受利润及亏损的制约以及经济活动的水平必须处于资源所允许的范围内。西方国家经济的发达程度及其资本主义性质,使它能具备上述四个条件,从而为宏观经济管理方法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性。但中国在目前并不完全具备这几个条件,因此,如果想借鉴西方宏观经济管理方法,必须首先使中国具备上述四个条件,才有助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他的上述学术见解对于澄清学术界的认识和指导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学说、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有一定益处。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 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范式Paradigm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范式就是一种约定,一种范例,是公认的模型或模式。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 单个生产者 单个市场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理性人/经济人: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的来源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亚当斯密国富论 消费者的需求价格的决定攻打伊拉克石油价格 土地供应房地产价格 大豆减产豆油价格 饲料价格猪肉价格价格是经济参与者相互之间联系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价格也以一定的方法促进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率的使用。价格由需求和供给决定你甚至于可以使鹦鹉成为一个博学的经济学家;它必须学习的全部就是“供给”与“需求”这两个单词。 萨缪尔森经济学 第二节 需求函数一、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1、需求(demand)(1)含义: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购买欲望+购买能力 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注意:需求量与需求是不同的概念(2)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反向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正向 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正向 ) 消费者的偏好:正向 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正向2、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因变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Qd=f(P)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Qd=10-2P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根据需求表中商品不同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绘制一条曲线,就得到了商品的需求曲线。第三节 供给函数一、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1、供给(supply):(1)含义: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出售愿望+出售能力=有效供给(2)影响商品供给数量的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2、供给函数(demand function) 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因变量)和该商品价格(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Qs=f(P)商品的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一条曲线,就得到了商品的供给曲线。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一、什么是均衡? 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原因: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相互抵消 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的变化最终趋于相对静止之点的均衡状态 局部均衡 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市场均衡 一般均衡 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二、均衡价格的决定什么是均衡价格? 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某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某商品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看不见的手”最早出自哪里? “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和所得。但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一种目的,这种目标并非是他本意所要追求的东西。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所能够得到的那一种要更好。” 亚当斯密国富论对“看不见的手”的理解 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这时的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着生产者和消费者做出各自的决策。三、均衡价格的变动1、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数量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 原因: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其它条件不变) 图形表现: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 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此图不表示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动的点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1、需求曲线的移动 (2)需求的变动 原因:某商品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动 图形表现: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此图表示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因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左右移动了。三、均衡价格的变动2、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数量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原因: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其它条件不变) 图形表现: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不表示整个供给状态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动的点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2、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数量的变动) (2)供给的变动 原因:某商品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动 图形表现: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表示整个供给状态的变化,因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左右移动了。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3)最后分析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的影响结论:供需同时变动,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变动方向不确定马歇尔剪刀理论 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是均衡价格论。经济学原理一书的主要成就就在于建立了静态经济学。 作为最有才华的数学家之一,马歇尔在他的著作里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思想,把数学的定量材料仅仅作为附录和脚注。 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一、经济模型1、定义: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可用文字语言或数学的形式来表示。2、举例:Qd=800-100P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比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表示具有函数关系的两个变量中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弹性具有度量单位吗?弹性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度量单位无关。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简称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价格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1、需求价格弧弹性的计算例:设一需求函数为Qd=2400-400P,求(1)价格由5降到4时的需求价格弧弹性;(2)价格由4上升到5时的需求价格弧弹性。 因此,在需求曲线的同一条弧上,涨价和降价产生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值不相等。那应该怎么计算弧弹性?为了避免不同的计算结果,一般通常取两点价格的平均值和两点需求量的平均值来分别代替P和Q。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ed1:奢侈品,如汽车、珠宝、国外旅游等ed1,则规模报酬递增=1报酬不变,1报酬递减厂商何时利润最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1、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15LK,则(C)A规模收益递增B规模收益递减C规模收益不变D企业处于内部经济阶段E企业处于外部经济阶段2、如果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应该(A)A、增加投入B、保持原投入不变C、减少投入3、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D)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4、如果以横轴表示劳动,纵轴表示资本,则等成本曲线的斜率是(B)APL/PKB-PL/PKCPK/PLD-PK/PL5、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D)A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相同的B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8、当劳动的总产量下降时(D)AAPL是递减的BAPL为零CMPL为零DMPL为负9、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8%,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D)A产出增加8%B产出减少8%C产出增加大于8%D产出增加小于8%E无法确定(2)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概念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指资源用于某一用途而放弃的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收入。机会成本的两个条件:(1)所使用的资源具有多种用途。(2)把可能获得的最大收入视为机会成本。(3)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销售收入-机会成本外显成本:厂商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各种费用。外显成本实际上就是财务上的会计成本。 内含成本:应支付给厂商自有生产资源(或要素),但实际上并没有支付的报酬,是会计帐面上未表现出来的开支,它等于机会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内含成本一般称为正常利润。例2:甲用自己的钱10000元开商店(如果这笔钱借出去每年可得利息1000元)。乙则从银行借钱10000元开同样的商店,每年支付利息1000元。试计算甲、乙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甲:会计成本=0机会成本=1000乙:会计成本=1000元机会成本=1000元从会计观点看,甲方案似乎比乙方案好。但从经济观点看,两方案机会成本相等,不分优劣。例3:甲自己当经理管理工厂,不拿工资,但如果他在其他单位工作,每月可得工资1200元。乙聘请别人当经理来管理工厂,每月付工资1200元,试求甲、乙管理工厂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甲:会计成本=0机会成本=1200元乙:会计成本=1200元机会成本=1200元从会计角度看,甲的成本低,其方案似乎较优,但从经济观点看,两方案机会成本相同,不分优劣。1、使用自有资金业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B)A、固定成本B、经济成本C、会计成本D、外显成本2、会计成本忽略了厂商的(C)A可变成本B沉没成本C机会成本D收益E不变成本3、若一个厂商使用了十分先进的技术,或有较好的管理,他将获得(A)A超额利润B正确利润C经济租金D会计利润E机会成本4、由企业购买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A)A显性成本B隐性成本C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6某企业有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1000万,折旧率6;银行长期贷款100万,年利率5;生产工人工资总额120万;管理人员工资10万;原料、材料、动力费用1500万。则其总固定成本为(D)万。A60B65C75D、1000E11001)短期总成本()指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支付的成本总和,包括固定成本(FC)和可变成本(VC)。(2)固定成本(FC)厂商购买固定生产要素的费用,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3)可变成本(VC)厂商购买可变生产要素的费用,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是产量的函数。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TC=TFC+TVC(4)短期平均成本()指短期内生产每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5)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每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固定成本。AFC=FC/Q(6)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每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可变成本。AVC=VC/Q(7)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内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总量SMC=STC/QMC=dSTC/dQ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STC=FC+VC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AC=AFC+AVC任何一条SAC曲线都只能在LAC曲线的上方。切不可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看作是每一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得连线1、如果平均变动成本等于边际成本,则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对,期成本曲线上的平均变动成本最低点对应短期生产曲线上的平均产量最高点,而边际成本曲线穿过平均变动成本最低点,边际产量曲线穿过平均产量曲线最高点,因此,在平均变动成本等于边际成本的点所对应的生产函数上,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2、当平均产量最高时,平均成本最低。F、当平均产量最高时,平均变动成本最低。3、若生产函数q=6LK,且L,K价格相同,则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应投入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F、由q=(4L)1/2(9K)1/2,dq/dL=3(L/K)1/2,dq/Dk=3(L/K)1/2,L、K价格相等,L/K=1。因此,企业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相等。4、机会成本是企业的一种成本,它可以衡量并反映到会计帐表中。F、解释:机会成本属于隐成本,可以大致衡量,但不能在会计帐表中反映。5、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当经济利润为零时,企业的可分配利润为零。()解释:当经济利润为零时,正常利润大于零。6、在短期内若企业的总成本函数为:STC=aQb,据此可判断固定成本为b。 ()由短期总成本函数可知,b不随企业的产量的变化而变化。7、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了当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增加时,它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最终必是递减的。()解释:必须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才会如此。8、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并且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解释:只有在长期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才是如此。9、长期总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与短期总成本曲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但短期总成本曲线上并非每一点都与长期总成本曲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解释:长期总成本线是短期总成本线的包络线,而不是相反。二、选择题1若某个产量的长期平均成本等于短期平均成本,但高于长期边际成本,则可推(F)。A规模报酬处于递减阶段B长期平均成本正在下降C短期平均成本最小D短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边际成本E短期边际成本等于长期边际成本F仅B,E正确2、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B)。A显成本B隐成本C经济利润3某工厂1000个单位的日产出水平,总的成本为4900美元,如果产量减少1单位,则总的成本为4890美元,在这个产出的范围以内(C)。A平均成本高于边际成本B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大致相等C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D由于给定的条件中无法得到边际成本,因此不能比较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大小4如果边际成本在一定的产出范围以内大于平均成本,那么在这一范围内,产出的增加将会使平均成本(A)。A升高B降低C升高或者降低将会取决于可变成本的变化D保持不变5农场主投入土地和劳动进行生产,他种植了40亩地的谷物,收益递减的规律告诉我们(B)。A土地不变,增加劳动力,最终土地的边际产量将会下降D短期内,没有可变的投入B土地不变,增加劳动,最终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将会下降C短期内劳动的平均产量保持不变6经济成本和经济利润具有以下特征(A)。A前者比会计成本大,后者比会计利润小B前者比会计成本小,后者比会计利润大C两者都比相应的会计成本和会计利润小D两者都比相应的会计成本和会计利润大7企业使其利润最大意味着(D)。A使它的亏损最小化B使总的收益和总的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C根据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来决定产出的水平D以上都是8一个企业在下面的哪种情况下应该关门(A)。AAVC的最低点大于价格的时候BAC的最低点大于价格的时候C发生亏损的时候DMCMR9长期与短期的区别在于(B)。A短期中存在着不变的收益而长期中不存在B从长期来看,所有的投入都可变C三个月D平均成本在短期内是递减的,而长期成本在长期内是递增的2、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310Q2+17Q+66:(1)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2)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AC(Q)、AVC(Q)、AFC(Q)、MC(Q)。解:(1)可变成本部分:Q310Q2+17Q不变成本部分:66(2)TVC(Q)=Q310Q2+17QAC(Q)=Q210Q+17+66/QAVC(Q)=Q210Q+17AFC(Q)=66/QMC(Q)=3Q220Q+17 金融频道申请认证! 财富值双倍 检索优先 专属展现 同行交流 商在生产要素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方面就拥有更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随着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更加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副产品。(2)规模不经济是指企业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收益下降。导致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劳动的专业化分工有一定的限度;几何因素也是有条件的;规模过大也可能是运输成本增加;规模过大还会带来管理上的多层次、低效率等。由于厂商规模过大,信息传递费用增加,信息失真。同时规模过大也滋生内部官僚主义,从而使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出现规模不经济。(3)联系实际谈谈我国企业在扩大企业规模时应注意的问题:行业特点、技术特点、时期的不同、市场的竞争程度、政府政策等。5、试述完全竞争市场中长期均衡实现的过程和特点。答:(1)在长期,厂商可以改变所有投入要素的规模,但在长期内,厂商仍是价格的既定接受者,厂商面临平行于横轴的需求曲线,厂商长期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变为:P=LMC。这样,长期内厂商生产的均衡点既不是短期均衡点,(P=SMC的点),也不是长期边际成本LMC与P的交点,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厂商均可通过进入或退出行业(改变生产规模)使市场发生变动,只有在价格降低至厂商长期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时,厂商不会再改变自己的决策,从而达到均衡,而整个行业也进而达到均衡。(2)完全竞争厂商处于长期均衡的条件是:LMR=AR=LMC=LACA。(3)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有以下特点:在长期均衡价格下,行业内每个厂商都将产量调整到利润最大化产量。在长期均衡下,新、老厂商均没有进入或退出该行业的动机,这是因为长期均衡价格使厂商利润为零。在长期均衡价格下行业的总产量恰好等于改价格下消费者意愿的购买的数量。6、对比分析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答:垄断竞争行业与完全竞争行业相比,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例如:垄断竞争行业也包含有大量小规模厂商,小厂商能自由进入该行业。但是完全竞争行业的产品是同质的,各厂商产品具有完全的替代性,而垄断竞争行业中每个厂商的产品不是同质的,而是存在差别。尽管这些有差别的产品之间具有很高的替代性,但这种差别毕竟是每个厂商对自己的产品享有一定的排斥其他竞争者的垄断权力。因此,垄断竞争行业每个厂商的产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这是垄断竞争厂商与完全竞争厂商的唯一差别。因此,垄断竞争行业厂商长期均衡价格和产量也是该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切点对应的价格和产量,但这一切点并不在LAC曲线的最低点,而在LAC曲线最低点的在面,因此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低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产量,而价格则高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价格。即,同完全竞争相比,垄断竞争导致较少产量,消费者支付较高价格,但生产者并未因此赚得更多利润,因此生产产量的平均成本也较高。此外,垄断竞争者之间开展的广告战也导致更高的成本和价格。因此,从整个社会看,同完全竞争比较,垄断竞争行业各厂商使用的设备规模小于最有规模,这样的设备规模提供的产量的平均成本高于设备的最低平均成本,这意味着生产资源未能等到最有效率的使用,因而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也会出现过剩生产能力,这对于社会资源利用来说造成了浪费。但同时,造成浪费的原因在于产品的差别性,而这种差别性又能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物质需要,丰富了消费者的生活,对消费者是有利的。7、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并队完全竞争市场的优劣作出评价。答:(1)在长期,厂商可以改变所有投入要素的规模,且在长期内,厂商长期最大化的原则变为:P=LMC。这样,长期内厂商生产的均衡点既不是短期均衡点(P=SMC的点),也不是长期边际成本LMC和P的交点,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厂商均可通过进入或退出行业(改 变生产规模)使市场发生变动,只有在价格降低至厂商长期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时,厂商不会再改变自己的决策,从而达到均衡,而整个行业也进而达到均衡。此时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条件是:LMR=AR=LMC=LAC。(2)从厂商的长期均衡可以看到,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第一,社会的供给与需求相等;从而资源得到了最优配置,生产不会有不足或过剩,需求也得到了满足;第二,在长期均衡时所达到的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这说明通过完全竞争与资源的自由流动,生产要素的效率得到了最有效的发挥;第三,平均成本最低决定了产品的价格也是最低的,这对消费者是有利的。从以上来看,完全竞争市场是最理想的。(3)但是,完全竞争市场也有其缺点,这就在于:第一,各厂商的平均成本低并不一定是社会成本最低。第二,产品无差别,这样,消费者的多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第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这样,他们就没有能力去实现重大的科学技术突破,从而不利于技术发展。第四,在实际中完全竞争的情况是很少的,而且,一般来说,竞争也必然引起垄断。8、联系实际试述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的类型和条件。答:(1)所谓价格歧视,又叫做差别定价,指厂商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且这样价格的不同并非因为成本不同而造成的现象。(2)类型和条件:一级价格歧视:指厂商对每一单位的产品都征收可能的最高价格的定价方法。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厂商实际上把所有消费者剩余转化成了垄断利润,厂商的利润由此可以达到最大的极限状态。实践中一级价格歧视很少见,实行一级,价格歧视的条件是厂商必须非常清楚的了解市场需求曲线,了解每一个消费者的最高买价。比较近似的是艺术品的拍卖市场,或者医生、律师、建筑设计师等专业人员的服务活动中。二级价格歧视:指厂商对购买不同数量单位的同一产品索要不同的价格。与一级价格歧视不同的是,二级价格歧视厂商不是对每一不同单位制定不同价格,而是对不同数量制定不同价格。典型的例子是电力公司实行的分段定价。三级价格歧视:指厂商把市场划分成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子市场,并将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子市场上按不同价格销售的情况。三级价格歧视在现实中比较常见,但厂商要成功实行价格歧视,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一,市场充分隔绝。消费者在不同的子市场之间被完全隔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