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2下列关于各区域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三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水分 b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热量 c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水分 d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热量 3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主要原因是( ) a雨热同期的气候b黏重的土质 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d平坦的地势 4、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生长季节短,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 c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 d受长白山阻挡,降水由西向东减少,东部降水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5、下图是某一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图,从图中可以反映出( )a区域核心不断缩小,外围空间不断扩大 b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c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d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加,与区外联系逐渐减弱6、下表反映的是欧洲部分地区的墙壁厚度,它反映了从英国南部到俄罗斯西部( )地点英国南部德国西部德国东部波兰中部俄罗斯西部墙厚(厘米)2326385173a风力越来越大 b降水量越来越多c地震强度越来越大d冬季气温越来越低某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珠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是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池中的鱼儿时而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8-9题。7、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8、该地的气候类型及耕作土壤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黄土 b温带季风气候、黑钙土c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 d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9-10题。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9、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位于不同的区域上,根本原因( )a纬度差异巨大 b空间距离遥远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 d整体状况差异明显10、对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 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见右图)。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据此回答11-12题。11、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12、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据新华社2008年2月21日电,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宣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芯片“领航一号”已于日前在上海研制成功。作为由中国独立建造的卫星定位系统,“北斗”计划一直受到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国产导航芯片的诞生,更被视为其相关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服务方式: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所此回答13-16题。13、我国“北斗”系统主要属于下面那一类现代技术( )agps brs cgis d3s14、“北斗”系统可能用于以下工作( )交通运输 搜索营救 调度指挥 导弹发射a b c d15、下图是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显示大屏幕所显示的内容,该内容属于( )a地图 b电子地图 c遥感图象 d模拟图象16、为监测并分析城市化过程发展变化趋势,应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 “北斗”系统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雷达系统a b c d二、综合题17.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业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1)试比较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甲乙(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甲是 ,乙是 。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4)分析甲区域a平原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的主要原因。18阅读我国甲、乙、丙三城市位置、海拔、气候、土地利用、农作物等相关资料,填表并回答:(17分)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甲水稻油菜、棉花等乙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城市甲乙丙位置91e、30n附近104e、31n附近120e、302n附近海拔(米)36585057年太阳总辐射量(千卡/厘米2年)20248851123年日照时数(小时)年平均气温()75163161七月平均气温()149258287一月平均气温()235636干湿地区半干旱区湿润区湿润区年均降水量(mm)所在农业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草地水田为主的耕地(地势较高)水田为主的耕地(地势较低)所在农业区主要农作物(1)根据表内已提供的地理信息及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分析,将下列各项目资料中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表内相应的空格中。(9分)年日照时数: a 12392 b 19706 c 30053 年均降水量: a 4539 b 976 c 14007 所在农业区主要农作物:a 水稻、甘蔗等 b 青稞等 c 水稻、茶叶等(2)从表中资料分析甲、丙两城市所在农业区发展农业的条件:(8分)甲:_。丙: 。(2)甲:海拔高,热量不足(或高寒),不利于谷类作物生长;太阳辐射量多,日照时间长,草场辽阔,有利于农牧业发展。丙:地势低平;水热资源丰富(或气候暖热湿润),有利于农业发展。(8分)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bacdcddb题号111213141516答案dbabcb二、综合题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甲水稻油菜、棉花等乙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17、(1)(2)低温(热量条件较差)。办法: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3)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4)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小,土地破碎,不易进行机械化。18【解析】(1)由三地坐标可知甲(91e、30n)应在青藏高原上,乙(104e、31n)应位于四川盆地内,丙(120e、302n)应位于长江三角洲。由此可知日照时数: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天气晴朗,日照时数最多;四川盆地由于地处盆地内,多云雾,应最少。一月均温:青藏高原上地势高,气温应最低,四川盆地内气温应最高。年降水量长江三角洲地处沿海,降水量多,而青藏高原上则降水最少。由此对农业土地利用及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