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冷藏车改装设计.doc

CL01-185@江淮冷藏车改装设计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56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8273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04 上传人:QQ28****1120 IP属地:辽宁
30
积分
关 键 词:
机械毕业设计车辆工程
资源描述:
CL01-185@江淮冷藏车改装设计,机械毕业设计车辆工程
内容简介:
I 摘 要 本次设计的 题目 是 江淮 冷藏车改装设计 。 冷藏汽车 是 采用 隔热 车厢 为保温装置 ,并利用不同的制冷装置, 从一定程度上实现各种 易腐货物 的运输。 在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对比了国内外冷藏车发展现状。从而提出了这个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开展毕业设计的内容。 本次设计中主要针对冷藏车的特点进行了整车总体布置的设计、 二类底盘的选择、隔热车厢的设计、制冷系统设计、副车架设计以及整车性能 进行了设计与 计算。在各部分设计计算中,首先介绍原理分析对比后进行理论计算和校核,依照选用为先原则进行设计。 本次设计最终选定隔热车厢填充材料 为硬质聚氨酯、制冷方式为非独立式冷板制冷、整车性能优秀。 通过理论计算本设计中的冷藏车性能优秀,各项性能都能达到国家标准 。 在理论上 本设计 是可行的 . 关键词 : 改装设计 ; 冷藏汽车 ; 隔热车厢; 制冷系统 ; 整车性能 nts II ABSTRACT The topic of this design is the modification design of Jianghuai refrigerated automobiles. Refrigerated automobile is used heat insulation carriage as insulation device, makes use of different cooling device, therefore, implementes perishable goods on transportation from a certain degree . After consult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analyzing the contrast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refrigerator automobiles at home and abroad, I put forward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design ,at the meanwhile,develop the content of this graduation design. This design conducts the design of the overall layout of vehicle the design of the choice of second type chassis and insulation carriage,the design of refrigerating system and subframe, carrys on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all the vehicle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refrigerated automobile.In various parts of the design calculations, firstly, I introduce the principle,after comparison,conduct theoretical anlysis calculations and check,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selection for the first design.The design of the final selection of cars fill with insulation material for rigid polyurethane,and non-stand-alone refrigeration as cold plate refrigeration, so that vehicle performances excellent. From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the design ,the refrigerated automobile is in the good performance,and it achieves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In theory, the design is feasible. Keyn words: Design Modification; Refrigerating Automobile; Insulation Carriage; Refrigeration System; Vehicle Performance nts 目 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 1 章 绪论 . 1 1.1 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现状 . 1 1.1.1 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发展现状 . 1 1.1.2 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生产现状 . 2 1.1.3 我国冷藏保温汽车制冷装置的技术现状 . 3 1.1.4 我国冷藏保温汽车隔热厢体技术发展现状 . 4 1.2 国外冷藏车发展现状 . 4 1.3 设计主要内容 . 4 第 2 章 方案分析及总布置设计 . 6 2.1 各制冷方式的原理简介 . 6 2.2 各种制冷方式的优、缺点对比 . 7 2.3 制冷方式的综合分析 . 8 2.4 总布置的设计 . 8 2.5 本章小结 . 9 第 3 章 二类底盘选择 . 10 3.1 二类底盘选择原则 . 10 3.2 设计参数 . 11 3.3 底盘主要参数 . 11 3.4 功率平衡和比功率的计算 . 11 3.4.1 功率平衡计算 . 11 3.4.2 比功率计算 . 13 3.5 本章小结 . 13 第 4 章 隔热车厢设计 . 14 4.1 隔热货厢的结构特点对比 . 14 nts 4.1.1 隔热货厢的分类 . 14 4.1.2 隔热货箱结构特点的对比 . 14 4.2 隔热货厢的设计及选择 . 15 4.3 隔热车厢容积及尺寸设计 . 16 4.3.1 隔热车厢外轮廓尺寸设计 . 16 4.3.2 隔热车厢内框尺寸 . 16 4.4 车门及附件的设计 . 17 4.4.1 车厢门形式的选择 . 17 4.4.2 附件介绍 . 17 4.5 本章小结 . 18 第 5 章 制冷系统设计 . 19 5.1 制冷系统的设计 . 19 5.1.1 制冷系统简介 . 19 5.1.2 制冷装置的选择 . 20 5.2 隔热车厢热工计算 . 20 5.3 热负荷计算 . 24 5.4 冷板设计 . 25 5.4.1 蓄冷剂的选择 . 25 5.4.2 冷板保温时间计算 . 26 5.4.3 充冷时间计算 . 26 5.4.4 冷板安装强度校核 . 26 5.5 本章小结 . 27 第 6 章 副车架设计 . 28 6.1 主车架的改 装 . 28 6.2 副车架的截面形状及尺寸 . 28 6.3 副车架前端形状及安装位置 . 29 6.4 副车架与主车架的连接 . 30 6.5 本章小结 . 30 第 7 章 整车性能计算 . 31 7.1 动力性计算 . 31 7.2 经济性计算 . 34 nts 7.3 稳定性计算 . 36 7.4 本章小结 . 39 结论 . 40 参考文献 . 41 致谢 . 43 附录 A . 44 附录 B . 46 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 第 1 章 绪 论 1.1 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现状 1.1.1 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发展现状 冷藏车是用来运输冷冻或保鲜的货物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广义上泛指运输易腐货物的专用汽车,是公路冷藏运输的主要工具 1。 我国专用汽车相关的主管机构对冷藏运输车进行了多种分类, 按专用设备功能 将其细分为保温汽车、冷藏汽车和保鲜汽车三类:只有隔热车体而无制冷机组的称为保温汽车;有隔热车体和制冷机组且厢内温度可调范围的下限低于 -18,用来运输冻结 货物的称冷藏汽车;有隔热车体和制冷机组(兼有加热功能),厢内温度可调范围在 0左右,用来运输新鲜货物的称保鲜汽车。 保鲜车 的 隔热厢体一般为一室(一个空间)也有二、三室的,以便 于 运输不同温度要求的货物 。 按制冷方式又 可 分为机械制冷、蓄冷板制冷、液化气体制冷(常用的如液氮和液体二氧化碳)等,以前还用过冰制冷和干冰制冷制冷装置则又有既可制冷又可加热的和仅可制冷的两种 。 还有就是如所有运输用专用车一样按底盘吨位分类,主要分为重型、中型、轻型、微型四个种类不同型号底盘就构成不同型号的冷藏汽车品种,通俗地称为纵向分类,按专用 设备功能分类则为横向分类 , 纵横交 错 就构成冷藏汽车的品种我国现在冷藏汽车(包括保温车、保鲜车) , 品种已接近 500种, 而 发达国家则有 1000余种 我国目前冷藏车保有量约在 30000台左右。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冷藏车每年以 5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了二十一世纪开始,每年也约有 20%左右的增长速度。2008年我国冷藏车的市场年增量达到 5000台左右, 2008年 1-8月份达到 3600台。 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发展: 1 原来主要由食品进出口、商业、水产等系统按主管部门分配计划 和 调拨进行运输,转为自主经营的按市场 需求进行运输。随着肉、鱼、禽、蛋类食品供大于求,计划供应取消,中长途调拨运输的比例减少,短途分配性运输比例大增 ; 2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 飞速 发展,公路冷藏运输与铁路、水路相比,其比例不断提高, 由 90年代 的 20%发展到 现在已近 30%; 3 运输的易腐货物也从原来 较为单一 的冷冻肉、禽、水产发展到新鲜的肉、禽、水产占相当比例, 同时 水果、蔬菜、乳制品、冷饮、保健食品等保鲜食品也需用冷藏、保温、保鲜汽车运输; 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 4由于需求的改变,车辆吨位结构比例也随即发生变化,由原来的重、中、轻(微)分 别占 10%、 70%、 20%发展 到现在的占 10%、 40%、 50%; 5随着对冷藏运输质量要求的提高, 冷藏保鲜 汽车的占有率从 10%提高到 40%。 与此同时, 冷藏汽车的用户也从计划经济时的食品进出口 、商业、水产部门发展到大型食品商场和菜场,大型连锁超市,食品、乳制品和冷饮生产企业等,还出现了专业从事公路冷藏运输的现代物流企业 2。 1.1.2 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生产现状 随着需求的增长,我国生产冷藏汽车(含保温汽车)的生产厂家(包括专业的和兼业的)从 80年代的 10家经历了 1990年 的 20多家、 1995年的 50多家发展到 2000年的 73家 ,并且遍布全国 23个省市自治区(详见表 1.1)。 表 1.1 2000 年我国冷藏保温汽车企业按地区分布 地名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企业数 10 1 3 2 5 5 地名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企业数 1 1 8 2 2 3 地名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企业数 20 9 4 5 3 1 地名 四川 重庆 贵州 陕西 甘肃 企业数 2 1 1 1 1 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 “ 十五 ” 期间,汽车工业主管部门由机械工业部归入国家经贸委,后国家 计委和国家经贸委合并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而后, 汽车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执行标准不断推出,逐步与国际接轨,市场准入门槛 迅速 升高,导致产品开发成本越来越高, 这就促使 一些小型、兼业的冷藏保温汽车企业 逐步的 被淘汰;而一汽、东风、长安、江淮、江铃、北京福田、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的、河北长城等汽车集团和主机厂开始将发展专用车作为拓展载货汽车主产品市场的重要手段,中集(主营集装箱)、重庆力帆(主营摩托车)、河南新飞(主营冰箱空调)等其他行业的大型企业也开始生产专用汽车,冷藏汽车作为厢式专用车的主要种类,也受到重视。到 2005 年上半年,有产品投入市场的冷藏保温汽车企业(包括专业的和兼业的)共 45家,分布在十七个省、市区(见表 1.2)。 据中国汽车报工业年鉴不完全统计, 2000 年我国冷藏保温汽车产量为 2792辆, 2004 年冷藏、保温、保鲜汽车产量为 3915 辆,其中保温车占 55.4%;冷藏车占40.3%,保鲜车占 4.3%。从 2003年起,冷藏汽车企业销售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均达到 6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 亿多元,工业增加值近 1亿元。 2000 2004年,我国冷藏汽车的产量 (见表 1.3)。 表 1.2 2004 年我国冷藏保温汽 车企业按地区分布 地名 北京 河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企业数 6 3 6 1 2 1 地名 江苏 浙江 山东 安徽 江西 河南 企业数 3 1 5 1 2 3 地名 湖北 广东 广西 重庆 贵州 企业数 1 3 3 3 1 表 1.3 2000 2004 年我国冷藏汽车产量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保温汽车 合计 2792 2050 1938 2430 2169 重型 170 143 261 105 86 中型 594 231 644 412 460 轻型 1699 838 652 1438 1148 微型 329 837 381 475 475 冷藏汽车 合计 1179 1087 1483 1736 1577 重型 198 163 196 85 97 中型 173 207 630 502 473 轻型 754 529 573 1110 801 微型 54 188 84 39 206 保鲜汽车 合计 107 579 157 169 重型 19 中型 184 30 轻型 80 336 12 微型 27 40 145 139 1.1.3 我国冷藏保温汽车制冷装置的技术现状 我国现有的保 温 汽车和冷藏汽车基本上均采用机械方式 制冷, 因 CO2制冷 、 液氮充冷不如 机械制冷机组加燃油 一样 方便 , 蓄冷板制冷 也 因装备质量较大 , 占用较大的空间和 装 载质量,因此都难以取代机械制冷机组 。 由于至今我国冷藏车和保鲜车年产量仅 2000 辆左右,而 且 品种较多 , 因此难以达到批量 的经济性。我国 目前主要采用 “ 热王 ” ( THERMO KING)、三菱机组和开利,产品多为进口 。 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4 事实上 国内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 就 开始 试制 、 生产制冷机组 , 襄樊汉水空调设备厂、岳阳制冷机厂(现岳阳恒立冷气设备公司)等 率先 开始试制,但均未形成一定规模 。 后来,上海冷气机厂与美国开利合资组建上海开利运输冷冻设备公司 , 生产轻型、中型、重型车用 的 独立式(制冷机组有副发动机)和非独立式(汽车主发动机带动)制冷机组 。 上海新江机器厂与澳大利亚国际制冷空调公司合资的上海国际空调设备公司也生产过车用制冷机组;近几年劲达公司采用韩国技术在广东中山建厂生产客车空调机和车用制冷机组这些企业均以生产汽车空调机为主,兼生产冷藏车用制冷机组,产品技术基本上能满足使用要 求,但由于产量小,生产规模小 , 其技术性能特别是可靠 性很难与美国 “ 热王 ” 、开利机组竞争 。 所以,我国冷藏车配套的制冷装置技术较发达国家落后,是制约我国冷藏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1.4 我国冷藏保温汽车隔热厢体技术发展现状 自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 我国冷藏汽车生产企业通过对外合资合作和引进 先进 技术, 从而在 隔热厢体的 生产 技术水平 上面 有 了 很大 的 提高 。 现在 的车厢生产, 隔热材料一般采用硬质聚氨脂作 , 采取 注入发泡分片拼装工艺或三明治夹芯板,密封条 则采用多层密封截面形状和橡塑材料 。 车厢 的 隔热性能一般均达到 A 级 ( K40 1.2 3.0 4.8 20 40 1.5 3.8 6.0 70 60 50 B 50 40 30 C 50 40 30 孔径 /mm 15 13 11 图 6.1 主车架钻孔的孔径和孔间距 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9 的槽形结构,其截面形状尺寸取决于专用汽车的种类及其承受载荷的大小。为了提高副车架的抗扭和抗弯能力,可以采用一块腹板将副车架截面封闭起来,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其抗扭和抗弯的能力。加入加强板后的形状见图 ( 6.3) 。 图 6.2 副车架的截面形状 1.副车架 ; 2.腹板 图 6.3 加强后的副车架截面形状 本设计采用不加腹板的副车架截面形状。 副车架的截面尺寸 A B C (mm mm mm)为 140 100 8。 6.3 副车架前端形状及安装位置 为了避免由于副车架截面高度尺寸的突然变化而引起主车架纵梁的应力集中,副车架白前端形状应采用 逐步过渡的方式。可以采用图 ( 6.4) 所示的三种过渡方式。 (a)U 形; (b)角形; (c)L 形 图 6.4 副车架的三种前端形状 图 6.5 钢质副车架的前端形状 对于这三种不同形状的副车架前端,在其与主车架纵梁相接触的翼面上都加工有局部斜 面,其斜面尺寸见 图 ( 6.4( b) ) 所示: h0=1mm; L0=15 20mm。 实际加工中上述几种形状加工比较困难,本文采用图 6.5的副车架前端简易形状,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0 此时斜而尺寸较大。采用钢质的副车架: h0=5 7mm; L0=200 300mm 在 本 设计中取 h0=6mm ; L0=250mm。 设计时副车架的横梁和纵梁采用焊接 ,焊接方法为 手弧焊 。 副车架在底盘上布置时,其前端应尽可能往驾驶室靠近。 6.4 副车架与主车架的连接 副车架与主车架的连接常采用如下几种形式。 ( 1) 止推连接板 止推连接板上端通过焊接与副车架固定,而下端则利用螺栓与主车架纵梁相连接。止推板的优点在于可以承受较大的水平载荷,防止副车架与主车架纵梁产生相对水平位移。相邻两个推止推连接板之间的距离在 500 1000mm 范围内。 ( 2) 连接支架 连接支架由相互独立的上、下托架组成,上、下托架均通过螺栓或焊接分别与副车架和主车架纵梁的腹板相固定,然后再用螺栓将上、下托架相连接,由于上、下托架之间留有间隙,因此连接支架所能承受的水平载荷较小,所以连接支架应和止推连接板配合使用。一般布置是在后悬架前支座前用连接支架连接,在后悬架前支座后用止推连接板连接。 ( 3) U型夹紧螺栓 当选用其它连接装置有困难时,可采用 U 型夹紧螺栓。但在车架受扭转载荷最大的范围内不允许采用 U型螺栓。当采用 U型螺栓固定时,为防止主车架纵梁翼面变形,应在 其内侧衬以木块,但在消声器附近,必须使用角铁等作内衬 3。 综合考虑三种连接方式的特点,以及装配工艺性,本文设计的主副车架之间采用止推 连接 板 与 U型螺栓配合连接 。 6.5 本章小结 本章是介绍本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件 副车架,主要从副车架的截面形状及尺寸、副车架前端形状和副车架和主车架的连接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在副车架和主车架的连接上采用止推连接板和 U形夹紧螺栓两种连接形式,保证了副车架和主车架的连接的可靠性。 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1 第 7 章 整车性能计算 专用汽车性能参数计算是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检验整车参数选择 是否合理,使用性能参数能否满足要求。主要性能参数包括整车的动力性、经济型和稳定性等。 7.1 动力性计算 发动机的动力性一般用外特性来描述。外特性是指发动机节气门全开时的速度特性,即节气门全开时发动机功率、转矩和有效燃油消耗率随转速的变化关系,它代表了一台发动机所能发出的最大动力性,是进行车辆动力性计算的主要依据。外特性一般有三种获得的方法:一是由发动机厂家或汽车底盘制造厂家提供;二是直接由发动机台架试验测出;三是由经验公式拟合得到。本设计采用第三种方法获得发动机外特性。 图 (7.1)所示为某车的外特性曲线 。从图上可以看出,发动机的输出转矩和输出功率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特性曲线为非线性曲线。工程实践表明,可用二次三项式来描述汽车发动机的外特性,即 = ( 7.1) 式中 发动机输出转矩( N m); 发动机输出转速( r/min); a、 b、 c 待定系数,由具体的外的性曲线决定。 图 7.1 某车外特性曲线 没有所要的发动机外特性曲线,但从发动机铭牌上可以知道该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 Pem及 相应转速和该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及相应转速时,可用下列经验公式来描述发动机的外特性 = - ( 7.2) 式中 发动机最大输出转矩( N m); nt 发动机最大输出转矩时的转速( r/min); 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2 np 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时的转速 ( r/min); Tp 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时的转矩 ( N m), Tp=9549 。 由式 (7.1)、 (7.2),可得 ( 7.3) 冷藏车整车的有关参数见表 (7.1), 变速器参数见表 (7.2)。 表 7.1 冷藏汽车的有关参数 名 称 符 号 数 值 与 单 位 发动机最大 功率 Pem 63KW 发动机最大功率时的转速 np 3300r/min 发动机最大转距 Tem 210Nm 发动机最大转距时的转速 nT 2200 r/min 车轮动力半径 rd 0.279m 车轮滚动半径 r 0.292m 主减速比 0 5.375 冷藏汽车迎风面积 AD 4.61m2 冷藏汽车的总质量(满载) ma 4500kg 表 7.2 变速器传动比 档 位 1 2 3 4 g 5.557 2.763 1.644 1 发动机外特性的数学方程式如下 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3 = 1、 计算各档位时的系数 A、 B、 C1、 C2 和 D 值 计算公式如下: A = 0.047 (7.4) B = ( 7.5) C1 = ( 7.6) C2 = - mag ( 7.7) D = (7.8) 由公式( 7.4) ( 7.8)将有关参数带入式中 求出各档位 A、 B、 C1、 C2、 D 值见表 ( 7.3) 所示。 表 7.3 各档的 A、 B、 C1、 C2 和 D 的计算结果 档 位 A B C1 C2 D 1 -153.56 2187.97 6989.26 -44100 2245.7 2 -18.782 540.91 3475.13 -44100 701.21 3 -4.124 191.49 2067.72 -44100 235.81 4 -0.926 73.35 1302.13 -44100 78.76 2、最高车速 = (7.9) = = 76km/h 3、最大爬坡度 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4 = arc (7.10) E = = 0.3352 =arc =18.73 = =33.9% 4、最大加速度 =- ( 7.11) =- = 0.703m/s2 7.2 经济性计算 专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通常用专用汽车在水平的水泥或沥青路面上,以经济车速或多工况满载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来评价,前者也称为等速百公里油耗 Q( L/100km),其计算公式为 Q = ( 7.12) 式中 Pe 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 kW); ge 发动机的有效燃油消耗量( g/kW h); 燃油的重度,汽油 可取 =6.96 7.15N/L;柴油可取 =7.94 8.13N/L。 由式( 7.12)可知,随着车速的不同,等速百公里油耗也不同,因此任意一挡都有一条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首先,应知道该发动机的负荷特性或万有特性规律,并确定一下参数,即 、 、 、 、 等。 (1)首先从专用汽车直接挡行驶的某一处速 a开始 ,计算出相应的发动机转速( r/min) 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5 = ( 7.13) ( 2)然后由式( 3.1)计算出该车速下的整车驱动功率或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Pe。 ( 3)根据 Pe、 在发动机的万有特性或负荷特性上查找相应工况点,得到该工况时的有效燃油消耗率 ge。 ( 4)由式 ( 7.12),可计算出该车速时的百公里油耗 Q。 a 取 75km/h; =5.375; 为 4500kg; 取 0.015; 为 0.7; 取 80%; 取8N/L。 = = 3660r/min Pt = =39.58kW 查图( 7.2)发动机万有特性图得到 ge 为 270g/kW h。 Q = =17.46L 所以改装后的冷藏车 等速 百公里油耗为 17.46L 。 图 7.2 发动机万有特性 nts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6 7.3 稳定性计算 根据普通汽车底盘 改装成的专用汽车,由于副车架或工作装置的布置,使装载部分如厢体、罐体的位置提高,因此其质心位置均比普通货车高,影响汽车稳定性。设计时应对整车的静态稳定性进行计算。 对有些专用汽车,除了要对运输状态进行稳定性计算外,还要对作业状态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如自卸汽车在举 升卸货时,就有纵向或侧向失稳的可能行。 专用汽车的静态稳定性分析,首先应计算出整车的质心位置。当专用汽车的总体布置基本完成后,即可对该车的质心位置进行计算见图 ( 7.3) 。 计算时可根据已有的资料,或利用实验结果,也可用计算方法来确定专用车各总成的质量及其质心位置坐标,然后按照力矩平衡方程式,求出整车的质心位置。对图( 7.3)所示某厢式货车纵向和高度的质心坐标计算,有 ( 7.14) = ( 7.15) 式中 第 个总成的质量( kg); 第 个总成的质心至前轴中心的水平距离( m); 第 个总成的质心至地面的高度( m); a 整车质心至前轴中心的水平距离( m); b 整车质心至后轴 中心的水平距离( m); 整车质心至地面的高度( m); L 轴距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CL01-185@江淮冷藏车改装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8273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