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峰巡维中心值班模式分析及建议.doc_第1页
宝峰巡维中心值班模式分析及建议.doc_第2页
宝峰巡维中心值班模式分析及建议.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峰巡维中心值班模式分析及建议1、 总体思路目前宝峰巡维中心下辖500kV变电站1个,220kV变电站2个,110kV变电站5个,其中500kV宝峰变电站为少人应急。人员上除去借调人员(张萌借调安生部、赵永云借调监控中心)实际在岗人数15人。(其中一人为刚转正新员工)由于人力资源不足,目前上班模式已经由年初的上三备三休三调整为上四休四模式,人员工作强度大且运维效率不高。 本站集体讨论后建议上班模式进行如下更改: 1、上班整体模式保持两值,(一值7人,二值8人)上四休四;每轮班再分为宝峰应急+运维队(3+4或者4+4)。 2、500kV宝峰变电站作为少人应急变电站保证有3人住站应急(班组长+带班值班长+值班员);同时也是巡维中心运维队点。 3、500kV宝峰站应急人员原则上只负责宝峰本站倒闸操作、事故处理、日常巡检、报表等,具体工作由本轮班带班值班长统一调配安排;运维队人员原则上每天早上8:30从变电管理一所坐车至宝峰变电站开展计划工作,临时工作由带班值班长安排,原则上当天工作至17:00从宝峰离站回昆明。4、500kV宝峰站事故处理由应急人员负责;受控站事故处理,(开关跳闸重合闸动作不成功、直流接地、通讯中断、PT保险熔断等)由带班值班长安排长白班值班长负责处理。5、如遇到大型操作(500kV宝峰站500kV线路、500kV母线、500kV主变)由带班值班长安排所有上班人员(应急+运维队)提前布置安全措施、准备操作票、工作票;若操作时间很早,可以安排运维队人员提前一天住站;若当天工作过晚,可安排运维队人员当晚住站,次日工作结束再回昆明。6、车辆配置:原则上车辆都配置于变管一所,主要负责接送运维队人员上下班(特殊情况可直接从变管一所到受控站)2、 人员配置15人分为A、B两组,每组7人(8人那一值有一名刚转正新员工),四天一轮换。每组再分为宝峰应急(A1、B1)+运维队(A2、B2)(3+4或者4+4)宝峰应急组3人在宝峰变电站(班组长+带班值班长+值班员)运维队组4人(班组长+值班长+值班员)从昆明到宝峰工作,具体任务由带班值班长安排。交接班日,全员到站参与具体一个周期排班表如下:日期工作人数09.02-09.06带班:A1宝峰:A14白班:B14受控站应急: B1409.06-09.10带班:A2宝峰:A23白班:B24受控站应急: B2409.10-09.14带班:A1宝峰:A14白班:B14受控站应急: B143、 模式的优点1、 新上班模式,在保证原来模式工作人数的前提下,增加员工回家休息的时间,也避免了长期住守造成的人力资源闲置。2、巡维中心所辖变电站整体呈三角形(宝峰晋城樟木箐),从宝峰至樟木箐方向、晋城方向与从昆明出发至这两处用时差不多。3、新上班模式,在干好工作的同时增加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改变大家的定式思维,让变运人员不再受困于围墙之内,提高变运员工幸福感,让大家更开心的从事变电运行工作。四、模式的Q&AQ1:运维队人员每天往返于变管一所和工作地点(类似操作队),会增加交通风险以及交通成本怎么办?A1:1)原上班模式下,车辆往返于宝峰站与受控站,新上班模式,车辆往返于变管一所和受控站,交通风险和交通成本大致一样,属于可接受范围。2)假设当天无受控站工作,运维队人员到宝峰站参与班组管理建设,工作完毕后坐车回变管一所,的确是增加了交通风险和交通成本,毕竟是少数情况,仍为可接受范围。Q2:运维队人员工作结束后直接回昆明,可能会存在赶着回家的情况,影响工作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