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宣风镇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7.1 燃烧和灭火》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江西省萍乡市宣风镇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7.1 燃烧和灭火》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江西省萍乡市宣风镇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7.1 燃烧和灭火》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江西省萍乡市宣风镇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7.1 燃烧和灭火》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江西省萍乡市宣风镇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7.1 燃烧和灭火》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烧与灭火 图7 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利用燃烧加工食物 古埃及人利用燃烧冶炼铜 请指出下面图中哪些物体能燃烧 可燃物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可燃物是燃烧现象能发生的首要条件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另两个条件的可能性 实验7 1 在500ml烧杯中注入300ml热水 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 铜片上一端放白磷 另一端放红磷 观察现象 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发黄光 放热 产生大量白烟 红磷不燃烧 水下的白磷不燃烧 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 通入少量氧气 观察现象 现象 水中的白磷燃烧 发黄光 放热 产生大量白烟 一 燃烧的条件 讨论与交流 1 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 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 2 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 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说明燃烧还需要可燃物与氧气 或空气 接触 3 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 在通入氧气 或空气 后燃烧的事实 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再次说明燃烧还需要可燃物与氧气 或空气 接触 得出结论 1 可燃物 2 氧气 或空气 3 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也叫着火点 4 综合上述讨论 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一 燃烧的条件 这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 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一些物质的着火点 二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火的原理 破坏燃烧的条件 使燃烧反应停止 1 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 实验7 2 点燃三支蜡烛 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 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 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 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中的蜡烛一会熄灭 中的蜡烛燃烧情况不变 中的蜡烛很快熄灭 中的蜡烛因缺氧而熄灭 中的蜡烛与氧气接触 温度保持在其着火点经上 所以继续燃烧 中产生了大量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 使蜡烛熄灭 说明将可燃物置于隔绝空气 或氧气 的条件下 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2 试根据灭火的原理和前面实验 设计一个简易的灭火器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讨论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 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 1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2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 可用水扑灭 3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 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隔绝空气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清除可燃物 点燃一根蜡烛 请你用不同的方法将其熄灭 所提供的物品 沙土 剪刀 烧杯 湿布 水 胶头滴管等 也可以不用上述物质 6 用嘴对着燃烧的蜡烛用力吹气 结果蜡烛熄灭了 5 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 结果蜡烛熄灭了 3 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倒扣一只烧杯 由于蜡烛燃烧不断地消耗氧气 当氧气量不足时 蜡烛熄灭 4 用湿布覆盖 结果蜡烛熄灭了 1 用沙土覆盖 结果蜡烛熄灭了 2 剪去蜡烛的烛芯 或在蜡烛的下面截取其中的一大段 蜡烛很快熄灭 隔绝氧气 去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温和隔绝氧气 降温至着火点下 降温至着火点下 今日作业 p 1356 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1 要有可燃物 2 要有氧气 或空气 3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绝 2 隔绝氧气 或空气 3 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小结 钻木取火 升高温度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因此能燃烧 煽风点火 增加空气的流通 增大氧气的浓度 因此能燃烧 杯水车薪 水太少 不足以降温到柴草的着火点以下 因此火不能熄灭 釜底抽薪 缺少了燃烧条件之一 可燃物 因此不再燃烧 成语中的化学 三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鞭炮 鞭炮中的火药装在一个纸筒中 纸筒的两端都用泥封了口 当点燃鞭炮时 火药在密闭的空间中发生急速的燃烧 产生大量的气体 并放出大量的热 对纸筒产生强大的压力 胀破纸筒而发生爆炸 爆炸 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 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 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 另外 除火药外 可燃性的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 遇火也会发生爆炸 如 h2 co ch4等 爆炸 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 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 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 你理解了爆炸吗 化学变化 注意 并非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如气球爆炸 自行车轮胎爆炸等 都属于物理变化 为什么在面粉厂 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 都标有 严禁烟火 的字样或图标 原因 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 它们接触明火 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考考你的眼力 当心火灾 易燃物质 当心爆炸 爆炸性物质 当心火灾 氧化物 禁止放易燃物 禁带火种 禁止烟火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你认识这些图标吗 1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 可燃物 2 氧气 或空气 3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也叫着火点 2 灭火的原理 1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 隔绝氧气 或空气 3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 在生产 运输 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 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小结 练习与实践 1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放热 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 在空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一定能燃烧c 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d 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c 2 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a 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b 纸比煤的着火点高c 纸比煤的着火点低d 纸比煤的密度小 3 森林着火 消防队员开辟 防火隔离带 的目的在于 a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b 隔离空气c 隔离可燃物d 开辟运水的道路 c c 3 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 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 起火燃烧 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做出了贡献 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灭火的是 a 设法阻止石油喷射b 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c 设法使火焰与空气隔绝d 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d 4 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 火柴不易继续燃烧 其原因是 a 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 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 火柴梗潮湿 不易继续燃烧d 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a 5 广东省汕头市 三国演义 中的 赤壁之战 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 声势浩大 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 借 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 周瑜使用了 火箭 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 火箭 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2 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 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 3 孔明 借 来的 东风 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 还为燃烧提供了 使火烧得更旺 提供热量 使木船达到着火点 移走可燃物 充足的氧气 6 肇庆 1854年5月30日 英国战舰 欧罗巴 的船舱里装滿了供战马吃的草料 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火 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 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草料舱没有氧气b 草料舱通风不好c 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d 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 a 7 南通 古语道 人要实 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 做人必须脚踏实地 事业才能有成 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 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 火要虚 的实质是 a 增大可燃物的温度b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 8 发生下列情况时 所采取的灭火方法 不恰当的是 a 抄菜时油锅着火 立即盖上锅盖b 酒精灯不慎被打翻起火 用湿抹布扑盖c 电器因短路起火时 用水浇灭d 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馆等的火灾 c 10 小明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他发现热水中的白磷熔化成一白色小液滴 不久 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 而红磷及水中的白磷都不燃烧 请回答 1 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2 实验完毕 小明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 水快倒完时 小明发现白磷刚露出水面就剧烈燃烧起来 请解释该现 3 通常保存白磷的方法是 与氧气接触 白磷露出水面 与氧气接触 将白磷放在冷水中 温度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